《特蘭波》基本資料
片名:Trumbo
譯名:特蘭波
導演:彼得·阿斯金 Peter Askin
演員:瓊·艾倫 Joan Allen
布萊恩·丹內利 Brian Dennehy
柯克·道格拉斯 Kirk Douglas
麥可·道格拉斯 Michael Douglas
類型:紀錄片
片長:96分鐘
級別:PG-13級(USA)
發行:filbert Steps Productions
上映日期:2007年09月10日(加拿大)
IMDB評分:8.5/10 (11 votes)
推薦指數:★★★★★
劇情簡介
本片如實地反映了特蘭波這位傳奇編劇的一生。達爾頓·特蘭波很早就進入好萊塢娛樂圈,早年他就展現出初令人驚異的才華以及出眾的劇本駕馭能力。很快他就變成了好萊塢編劇圈中公認的才子,他的收入也成為業界中的佼佼者。但人生的大起大落總是難以預計,在一些極端特殊的年代更是如此。在陰雲密布的冷戰時代,社會的任何一個領域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政治思想的影響,從而讓瘋狂取代了理智。正如《桂河大橋》的兩位編劇因為政治原因被奧斯卡完全忽視,反而頒獎給絲毫不識英語的原著作者的荒謬事件。達爾頓·特蘭波遭到了更加冷酷的對待,隨著好萊塢反共年代的到來,達爾頓·特蘭波被指控與共產黨有牽連,並且被懷疑有極端親共傾向。很快,著名的“好萊塢十君子”事件出爐了,那張列有十位好萊塢知名人士的名單成為了特蘭波噩夢的開始,當然,這僅僅是第一批“好萊塢黑名單”而已。
人們總說從低谷走向高峰是人生的歷練,但從高峰跌向低谷是卻是人生的毀滅。特蘭波就這樣從人生的輝煌頂端掉入了骯髒的政治低谷,他很快便被捕入獄,而他參加製作的所有電影都在第一時間將他的名字刪除。政治的影響遠遠不會僅停留在監獄中,在出獄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特蘭波都戴著共產黨人士的帽子而備受冷落,所有的電影公司都對他的作品如瘟疫般避之不及,縱然在那薄薄地扉頁下就是優美地文字奔放地才華。特蘭波只能匿名或者借用朋友的名字來撰寫劇本,不過生活的黑暗並不能掩蓋思維的飛揚,境遇的冷酷不能替代對光明的渴望。正如中國的古典大家們都在逆境中創作出曠世名作,特蘭波在他人生最黑暗的時期寫出了舉世聞名的《羅馬假日》。理智不可能永遠屈服於瘋狂,光明終將驅散黑暗。隨著冷戰年代的逐漸走向終結,隨著不公平黑名單的壽終正寢,特蘭波的名譽也被恢復。特蘭波終於再次走向前台發揮他自己的才華,於是《斯巴達克斯》(Spartacus)和《出埃及記》(Exodus)的劇本伴隨著他的生花妙筆而出爐,並且被歷史所銘記。
影片段預告絮
在觀看這部記錄片之前,作為觀眾,很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相關的歷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蘇關係變得緊張,冷戰揭開了序幕,1947年,美國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反共浪潮。政治上的意識形態也影響到了好萊塢的電影業,美國國會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JosephMcCarthy)成立了“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HUAC),藉此清查好萊塢中的赤色份子。1947年11月25日,有十位好萊塢的編劇和導演,以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證公民的言論和信仰自由”為據,拒絕提供證詞給“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因而被列入“好萊塢黑名單”,同時遭到解僱,隨後還被控藐視國會入獄一年。這十人,就是史稱的“好萊塢十君子”,他們分別是——艾爾瓦·貝斯AlvahBessie(編劇)、赫伯特·比勃曼HerbertBiberman(編劇及導演)、萊斯特·克爾LesterCole(編劇)、愛德華·德米特里克EdwardDmytryk(導演)、小瑞恩·拉德爾RingLardnerJr(編劇)、約翰·霍華德·勞森JohnHowardLawson(編劇)、阿爾伯特·馬茲AlbertMaltz(編劇)、薩繆爾·奧尼茲SamuelOrnitz(編劇)、亞當·斯考特AdrianScott(製片人及編劇)和道爾頓·特蘭波DaltonTrumbo(編劇)。隨著“好萊塢黑名單”的不斷出爐和一本名為《紅色渠道》(RedChannels)小冊子的出現,數以千計的好萊塢工作人員被牽涉其中,包括製片人、導演、編劇、演員、作曲家、歌手等等。只要被列入黑名單的人,就難以在好萊塢找到工作,這股動盪的浪潮,直到1960年才基本結束,但這一事件對黑名單上的人來說,影響卻依然存在,很多人不得不永遠離開好萊塢的圈子。
道爾頓·特蘭波是“好萊塢十君子”中最為頑固的一員,這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記錄片,由彼得·阿斯金執導,並由特蘭波的兒子克里斯多佛·特蘭波親手撰寫劇本,透過電影的鏡頭,這位來自黑名單中最強悍的人“說話了”。這部記錄片完成於2007年,並參加了當年加拿大多倫多國際影展的“紀錄片單元”(RealtoReel)的展映,這是該片非商業性質的首映,《特蘭波》在北美的正式公映日期定在2008年6月27日。從1947年“好萊塢十君子”事件的發生到電影《特蘭波》拍攝完成的2007年,已經過去六十年的時間了,但直到現在,好萊塢對這股“赤色恐慌”(RedScare)仍有著強烈的爭議,對“好萊塢十君子”的褒貶也沒有定論。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導演伊萊亞·凱贊(EliaKazan),作為當時被指名道姓的告密者,他在1999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就曾經引起過軒然大波,有同行為他起立、鼓掌,但也有不少的聲音表示抗議。六年前,一部電視記錄片也引起了一場風波。在這部記錄片裡,經典西部片《正午》(HighNoon)的導演斯坦利·克雷默(StanleyKramer)為了獨占功勞,借黑名單事件的影響力,致使前合伙人、《正午》的製片人卡爾·福爾曼(CarlForeman)被牽涉其中。斯坦利·克雷默的遺孀則嚴辭激烈地指責了該電視記錄片的導演,用不公正的評述刻意誣衊其丈夫的形象。為了真實的還原當時的狀況,克里斯多佛·特蘭波決定公開其父道爾頓·特蘭波的大量私人書信,並整理拍攝成一部記錄片,導演彼得·阿斯金還找來了更多的資料,它們都被收集在《另外的對話:有關道爾頓·特蘭波的信,1942-1962》。眾多演藝人士被邀請參與拍攝,他們在銀幕上作為特蘭波的的“代言人,”朗讀這些書信。特蘭波曾在1970年發表過一場演講,演員大衛·斯特雷澤恩將這段話再現銀幕之上:“世界存在著正和反的兩面性,奸詐和善良,誠實和欺騙,勇敢和懦弱,無私奉獻和投機主義,明智和愚蠢,絕大多數人,不管他曾經站在哪一邊,在他的身上和言行中,都會存在著這些矛盾的性格。”演員們除了輪流朗讀特蘭波在不同階段具有代表性的私人信件之外,他們還會討論特蘭波不同時期的作品,本片就根據對這些演員的採訪剪輯而成。說起好萊塢的黑名單事件,克里斯多佛認為,這一事件的影響遠比人們想像的要深遠。錯誤之所以會持續十多年之久,是因為當時有一部分人為了個人的利益,或是為了免於迫害,背棄了個人的原則和立場,而屈從了某些人的指使。經歷過這件事的人至今心懷內疚,因為他們都知道,事情原本根本不應該發生,卻還是發生了。
影片幕後
影片講述了好萊塢著名編劇達爾頓·特蘭波坎坷的一生。道爾頓.特蘭多Dalton Trumbo是好萊塢著名編劇,他一生曾經三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編劇的提名,並且最終兩次加冕,分別是第一次1953年的《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第二次1956年的《勇敢的人》(The Brave One)。導演彼得·阿斯金(Peter Askin)專門為了紀念達爾頓·特蘭波而拍攝了這部紀錄片。要為這位著名編劇拍攝紀錄片的訊息引起了諸多演藝界名人的關注,這一點從列滿了名人的演員名單就可以看出。影片更是邀請到了諸如保羅·吉亞馬提Paul Giamatti、利亞姆·尼爾森Liam Neeson、道格拉斯父子Kirk Douglas&Michael Douglas、唐納德·薩瑟蘭Donald Sutherland以及瓊·艾倫、布萊恩·丹內利、達斯汀·霍夫曼等大師級人物來共同來探討特蘭多才華出眾的作品,以及坎坷不平凡的人生。而導演在處理這部紀錄片的時候也並沒有走以往的路線,而是通過特殊的視角來展現人物的傳奇經歷。最重要的是,影片中還展示了一些極其珍貴的檔案檔案,使這部紀錄片更加具有現實和紀念意義。
影片簡評
本片沒有過多的旁白,沒有過多的思維引導,更沒有刻意地煽情和衝突安排。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僅僅是一段段樸實和平靜的陳述,觀眾們隨著這些平實地話語逐漸走進特蘭波的世界。奧托·普瑞明格(Otto Preminger)和柯克·道格拉斯的訪談讓我們感到欣喜,而特蘭波本人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訪談更成為了本片的焦點。當一位
位電影表演大師們安詳地坐在鏡頭前,用他們樸素地聲音來朗讀特蘭波生前的信件和其他作品,影片的主旨被藝術地升華了。特蘭波和他兒子一封探討手淫話題的信件被內森·雷恩Nathan Lane完美地演繹,我們可以看出大師對於各類問題的見解皆是超越世俗。此時影片的焦點不再是感慨特蘭波人生的大起大落,我們也不再將目光局限於對歷史人物人生的探討,而是透過那命運的表象看到一顆炙熱的心。在那優美而華麗的文字下面,發掘出一個高尚的靈魂。現在有不少國家的觀眾都是好萊塢電影的追捧者,有的影迷想必對好萊塢電影更是如數家珍。說起《羅馬假日》一定許多人都很熟悉吧?除了安妮公主的扮演者奧黛麗·赫本令世人驚艷之外,電影裡浪漫的愛情故事更是打動了不少觀眾的心。但可能你並不知道,《羅馬假日》的故事原創者當時是匿名寫作的,編劇還得秘密的把酬金轉到作者的帳戶上。是什麼人,又是為什麼要這么神秘呢?看過《特蘭波》,你就會知道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