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影片所對焦的是一個擁有著濃厚的藝術氣息的移民家庭,講述了他們幾代人之間的糾葛與分合……周身洋溢著的是青春的氣息和孩童般的天真浪漫,17歲的少年班尼(阿爾登·埃倫瑞奇飾)隻身來到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專門來尋找他那已經失去聯繫長達10年之久的哥哥泰特羅(文森特·加洛飾)。班尼本來已經跟家人從義大利移民到了阿根廷,然而隨著他們的爸爸卡洛(克勞斯·馬利亞·布朗道爾飾)在音樂方面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及無人能及的聲望,讓他以倍受業內人士稱讚的交響樂指揮的身份,又帶著一家人從阿根廷搬到了紐約。
當班尼最終找到了他的哥哥泰特羅之後--如今他已經成為一位才華橫溢但發揮並不穩定的憂鬱的詩人,卻發現他早就已經沒有了自己當初期望的模樣。在與泰特羅和他的女朋友米蘭達(瑪麗貝爾· 瓦度飾)待在一起的這段時間裡,班尼毫無意外地發現,他與哥哥之間的關係,似乎正在不斷地受到過去兩個人共有的記憶的衝擊。
幕後花絮
【第二部黑白電影】
緊隨著2007年的獨立製作《沒有青春的青春》 (Youth Without Youth)的腳步,《泰特羅》是電影人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繼1997年的《造雨人》 (The Rainmaker)之後,10多年來自編自導的第二部電影作品,裡面所講述的那個非常私人化的故事仍然保持著半自傳式的家庭氛圍的描述,對焦的是科波拉早年的一些經歷,虛構出了一個藝術氣氛深厚且非常有創造力的家庭,糾纏著跨越了幾代人之間的競爭狀態,裡面處處充斥的都是衝突和秘密。
事實上,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和沃爾特·默奇早在1969年就已經開始了他們漫長的合作歷程。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之所以選擇將《泰特羅》以黑白片的形式拍攝出來,與沃爾特·默奇的從旁提醒也是密不可分的。
在《泰特羅》之前,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僅拍過一部黑白片,那就是1983年的《鬥魚》(Rumble Fish),改編自S·E·辛頓(S。E。Hinton)的同名小說,裡面講述的同樣是一個發生在兄弟之間的故事。
經過了仔細的思考和斟酌之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決定去參考他在學生時代曾經非常著迷過的走黑白視覺風格的大師級別的電影作品,他表示:“我和小米哈·馬拉邁爾一起看了很多部堪稱‘美麗’的影片,特別地研究了一下它們的畫面呈現,其中包括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的《夜》(La Notte)、伊利亞·卡贊(Elia Kazan)的《娃娃新娘》(Baby Doll)和《碼頭風雲》(On the Waterfront)……從這些來自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電影當中,我們明確地知道了應該如何使用黑白框架來展示出畫面的鮮活和強烈的明暗對比度。”
與《鬥魚》很相似,《泰特羅》也包含著那種帶有細微差別的彩色色塊--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決定使用閃回畫面,來展示故事主角過去有過的一些經歷,他選擇的是一種被漂白了似的腐蝕色,很像是家庭錄像特有的那種色彩。一開始的時候,科波拉用16mm的攝像機實驗性地去拍攝閃回場景,但最終他和小米哈·馬拉邁爾卻意識到,這種拍攝方式的可行性實在是太低了,因為這一部分包含的是大量的對話。結果,他們先是用16mm攝像機進行正常的拍攝,然後再嘗試著用數碼攝像機模擬出他們所需要的那種風格和材質。
【用黑白兩種色彩來詮釋活潑的故事氣息】
在明確了製作方式之後,小米哈·馬拉邁爾也明白自己作為《泰特羅》的攝影師,面對的是多么巨大的挑戰。
為了仔細琢磨如何在一個黑白畫面當中體現出寓意深刻的層次感,小米哈·馬拉邁爾買了兩部照相機進行練習和準備,他說:“我先是用數位照相機練手,就為了能夠找出在燈光的影響下,如何製造出強烈的對比度。我隨意地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的街頭漫步,用照片記錄下這裡的日常生活……隨後,在影片正式進入拍攝的時候,我就把這些照片拿出來做參考,然後嘗試著還原出一種非常好的燈光環境,儘可能地去完成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對這部影片的拍攝要求和想像力。”
為了維持住《泰特羅》的整體水平和相同的風格展示,小米哈·馬拉邁爾決定藉助高清攝像機的幫助。雖然號稱為黑白電影,但《泰特羅》仍然包含了一組色彩鮮明的系列場景,小米哈·馬拉邁爾承認道:“對於影片中的一組閃回畫面,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決定嘗試一下‘安斯克羅姆’反轉片,那是一種擁有著淡化和新奇的色彩效果的舊膠片風格……科波拉一直在思考,究竟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展示記憶?在他看來,與記憶有關的一切,和家庭錄像有著很相似的感覺。我們還一致認為,將它用在這裡是最完美的選擇--我們先是用16mm攝像機正常拍攝,然後再用高清對其進行重新著色和渲染,以此來營造出舊照片的顏色和質感,裡面散發的都是與回憶和想像有關的淡淡的土黃色。”
媒體評論
美國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自編自導的影片《泰特羅》14日作為第62屆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揭幕片舉行全球首映。隨後,科波拉率領部分主創人員出席了記者招待會。
黑白影片《泰特羅》耗資1500萬美元,於去年拍攝完成,是科波拉繼1974年作品《對話》之後的又一部自編自導的影片。它講述了一名17歲的義大利裔美國男孩由紐約前往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尋找失散兄弟的故事。影片基於科波拉對童年的回憶,但他強調,這部作品並非“自傳”影片。
“故事是虛構的,但所有細節都是真實的......就像拍攝《教父》時,我並不了解黑幫,也不認識任何黑幫人物,但我的家人恰好也是義大利裔美國人,於是在拍攝用餐、談話的情節時,我就參考了家人的習慣,”科波拉說。
此前,科波拉曾先後憑影片《對話》和《現代啟示錄》於1974年和1979年兩度摘得金棕櫚獎。此次重返坎城,《泰特羅》卻遺憾地未能入圍正式競賽單元。
在《泰特羅》揭幕“導演雙周”後,還將有20餘部影片在這一單元展映。
1968年法國新浪潮主義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等人發起設立“導演雙周”單元,這一單元不設評審、獎項,旨在發掘新銳電影導演。大島渚、馬丁·斯科塞斯和維姆·文德斯等都曾在這裡嶄露頭角。
新千年《電影手冊》年度十佳
權威電影雜誌《電影手冊》評選出2000-2010年的十佳作品榜單。一起看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