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雜想》

《林中雜想》

《林中雜想》張曉風散文代表作之一。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張曉風張曉風

張曉風,筆名有曉風、桑科、可叵,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1941年出生於浙江金華,江蘇銅山人。八歲後赴台灣,畢業於台灣東大學,並曾執教於該校及香港浸會學院,現任台灣陽明醫學院教授。

她篤信宗教,喜愛創作。小說,散文及戲劇著作有三、四十種,並曾一版再版,並譯成各種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年其作品被列入《台灣十大散文家選集》,編者管管稱“她的作品是中國的,懷鄉的,不忘情於古典而縱身現代的,她又是極人道的。”

余光中也曾稱其文字“柔婉中帶剛勁”,將之列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又有人稱其文“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瓔珞敲冰。”皆評價甚高。曾得過吳三連,中山國家文藝獎,當選過十大傑出女青年。

創作歷程

張曉風的散文藝術創作歷程,又大體上可劃分為三個前後銜接的段落。

第一個段落以她於1966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為標誌,她以一個聰穎純情少女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是一條清澈澄碧、纖塵不染的潺潺溪流。

早在1977年,時年36歲的張曉風,就被台灣地區的批評界推為“中國當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評論讚辭說她“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纓絡敲冰”,可以說是對她詩意散文的第一次感性素描。

第二個段落,猶如小溪奔向了風雲激盪、愛恨交織、濁浪排空的湖泊,以散文集《愁鄉石》張曉風(7張)(1977)、《步下紅毯之後》(1979)至《你還沒有愛過》(1981)為標誌,可視為由第一個段落到第二個段落的過渡和完成。第二段落的時間幅度較長,《再生緣》(1982)也可視為是這一段落的延伸,至《我在》(1984)、《從你美麗的流域》(1988)、《玉想》(1990),廊廡漸趨廓大,猶如從湖泊遞變為壯闊浩渺的大海。我們姑且在這裡作一個假定,如果張曉風的散文創作在第二個段落就打住了,她雖然仍是中國現代散文史上優秀的女作家之一,是一位從一般女作家狹隘侷促的閨秀天地里突破出來的闖將,但終究還不是一位擁有很大原創性光榮席位的散文大家。

1981年,當她的第四本散文集《你還沒有愛過》出版時,余光中先生為該書作序,稱她為“亦秀亦豪”“腕挾風雷”的“淋漓健筆”。

原文部分欣賞

前些日子,不知誰在服務隊住宿營地的門口播放一首歌,那歌因為是早晨和中午的代用起床號,所以每天都要聽上幾遍,其實那首歌唱得極有味道,沙嘎中自有其抗顏欲辯的率真,只是走來走去刷牙洗澡都要聽他再三重複那無奈的鬱憤;心裡的感覺有點奇怪:

告訴我,世界不會變得太快,

告訴我,明天不會變得更壞,

告訴我,人類還沒有絕望。

告訴我,上帝也不會瘋狂,……

這未來的未來,我等待……

聽久了,心裡竟有些愀然,為什麼只等待別人來“告訴我”呢?一顆恭謹聆受的心並沒有“錯”,但,那么年輕的嗓音,那強盛的肺活量,總可以做些什麼可以比“等待別人告訴我”更多的事吧?少年振衣,豈不可作千里風幡看?少年瞬目,亦可壯作萬古清流想。如此風華,如此歲月,為什麼等在那裡,為什麼等人家來“告訴我”呢?

為什麼不是我去“告訴人”呢?去啊!去昭告天下,懸崖上的紅心杜鵑不會等人告訴他春天來了,才著手籌備開花,他自己開了花,並且用花的旗語告訴遠山近嶺,春天已經來了。明燦逼人的木星,何嘗接受過誰的手諭才長傾其萬斛光華?小小一隻綠繡眼,也不用誰來告訴他清晨的美學,他把翠羽的身子濃縮為一撇“美的據點”。萬物之中,無論尊卑,不都各有其美麗的訊息要告訴別人嗎?

有一首英文的長歌,右叫字“Totelltheuntold”,那名字我一看就入迷,是啊,“去告訴那些不曾被告知的人”,真的,仲尼僕僕風塵,在陌生的渡口,向不友善的路人問津,為的是什麼?為的豈不是去告訴那些不曾被告知的人嗎?達摩一葦渡江,也無非聖人同樣的一點初衷。而你我十幾年乃至幾十年孜孜於知識的殿堂,為的又是什麼?難道不是要得到更真切的道和理,以便告訴後人嗎?我們認真,其實也只為了讓自己告訴別人的話更誠懇更紮實而足以擲地有聲(無根的人即使在說真話的時候也類似謊言——因為單薄不實在)。

那唱歌的人“等待別人來告訴我”並不是錯誤,但能“去告訴別人”豈不更好?去告訴世人,我們的眼波未枯,我們的心仍在奔弛。去告訴世人,有我在,就不準尊嚴被抹殺,生命被冷落,告訴他們,這世界仍是一個允許夢想、允許希望的地方。告訴他們,這是一個可以栽下樹苗也可以期遷就清蔭的土地。

回家吃飯的婦人回來了,我把床還她,學生還在不遠處的海清宮睡午覺,我站起身來去四面亂逛。想想這世界真好,海邊苦熱的地方居然有一片木麻黃,木麻黃林下剛好有一張床等我去躺,躺上去居然有千年前的施耐庵來為我講故事,故事裡的好漢又如此痛快可喜。想來一個人只要往前走,大概總會碰到一連串好事的,至於倒楣的事呢?那也總該碰上一些才公平吧?可是事是死的,人是活的,就算碰到倒楣事,總奈何我不得呀!

想想年輕是多么好,因為一切可以發生,也可以消弭,因為可以行可以止可以歌可以哭,那么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真的,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台灣作家張曉風作品

台灣作家張曉風,,中國台灣著名散文名家。畢業於台灣東吳大學,並曾執教於該校及香港浸會學院,現任台灣陽明醫學院教授。1941年出生於浙江金華,江蘇銅山人。篤信宗教,喜愛創作。小說,散文及戲劇著作有三、四十種,並曾一版再版,並譯成各種文字。本任務為台灣作家張曉風作品的解讀與欣賞
《東鄰的竹和西鄰的壁》
《你真好,你就像我少年伊辰》
《你我間的心情,哪能那么容易說得清道的明》
《我想走進那則笑話里去》
《問題小說》
《許士林的獨白》
《祖母的寶盆》
《桑科有話要說》
《哭牆》
《哲思小品》
《初綻的詩篇》
《人生的什麼和什麼》
《非非集》
《傳說中的寶石》
《不知道他回去了沒有》
《林木篇》
《我不知道怎樣回答》
《血笛》
《白手帕》
《如果你有一首歌》
《念你們的名字》
《紅手帕》
《文學選粹》
《心繫》
《張曉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
《小說教室》
《春日二則》
《三弦》
《春俎》
《自烹》
《第三害》
《和氏璧》
《詠物篇》
《第五牆》
《畫愛》
《第一個月盈之夜》
《步下紅地毯之後》
《哲學狀的男人》
《可叵語錄》
《可叵的娛樂》
《可叵派官令》
《關於爸爸這種行業的考核制度》
《咱們小人物要多多說話》
《九十八秒的謊言》
《笨婦難為無米之炊》
《說“看女人”》
《別名別名》
《美國總統出缺記》
《做花當做玫瑰花》
《做蝦當做大龍蝦》
《都是竹子害的》
《雨之調》
《一缽金》
《到山中去》
《問石》
《你的側影好美》
《一山曇花》
《一番》
《一隻玉羊》
《一雙小鞋》
《我有一根祈雨棍》
《常玉,和他的小土缽》
《六橋》
《有情天地》
《潘渡娜》
《你還沒有愛過》
《我恨我不能如此抱怨》
《玉想》
《石縫間的生命》
《行道樹》
《幽默五十三號》
《武陵人》
《步下紅毯之後》
《張曉風經典作品》
《張曉風自選》
《從你美麗的流域》
《張曉風精選集》
《動物園中的祈禱室》
《西湖十景》
《花之筆記》
《我在》
《愁鄉石》
《母親的羽衣》
《種種有情》
《我有》
《春之懷古》
《生活賦》
《我有一個夢》
《癲者》
《錯誤》
《星約》
《只因為年輕啊》
《林中雜想》
《一句好話》
《魔季》
《初雪》
《星星都已經到齊了》
《我喜歡》
《他?她?》
《地毯的那一端》
《九十年散文選》
《鞦韆上的女子》
《生命,以什麼單位計量》
《一個女人的愛情觀》
《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
《緣豆兒》
《音樂教室》
《劫後》
《大地之歌》
《再生緣》

作家張曉風散文集

張曉風,中國台灣著名散文名家。畢業於台灣東吳大學,並曾執教於該校及香港浸會學院,現任台灣陽明醫學院教授,其散文甚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