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情贈蔡舍人雄》](/img/a/8d5/nBnauM3X1gTMxcDMyEDM4YTOxITM2IzMxAjMwADMwAzMxAzLxAzL3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原詩
書情贈蔡舍人雄
嘗高謝太傅②,攜妓東山門③。
楚舞醉碧雲,吳歌斷清猿④。
暫因蒼生起,談笑安黎元⑤。
余亦愛此人,丹霄冀飛翻⑥。
遭逢聖明主,敢進興亡言。
白壁竟何辜?青蠅遂成冤⑦。
一朝去京國⑧,十載客梁園⑨。
猛犬吠九關⑩,殺人憤精魂⑾。
皇穹雪冤枉⑿,白日開昏氛⒀。
太階得夔龍⒁,桃李滿中原⒂。
倒海索明月,凌山采芳蓀⒃。
愧無橫草功⒄,虛負雨露恩⒅。
跡謝雲台閣,心隨天馬轅⒆。
夫子王佐才,而今復誰論⒇?
層飆振六翮,不日思騰鶱(21)。
我縱五湖棹(22),煙濤恣崩奔(23)。
夢釣子陵湍(24),英風緬猶存(25)。
徒希客星隱(26),弱植不足援(27)。
千里一回首,萬里一長歌。
黃鶴不復來(28),清風奈愁何!
舟浮瀟湘月(29),山倒洞庭波(30)。
投汨笑古人(31),臨濠得天和(32)。
閒時田畝中,搔背牧雞鵝。
別離解相訪(33),應在武陵多(34)。
注釋
![《書情贈蔡舍人雄》](/img/4/8e5/nBnauM3XzUDM2czNxkDM4YTOxITM2IzMxAjMwADMwAzMxAzL5A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②、嘗,曾經。高,推崇。謝太傅,即東晉人謝安。他死後被追贈太傅。
③、攜妓東山,謝安隱居東山時,常攜帶歌妓出遊。
④、這兩句寫謝安隱居東山時,聽歌觀舞,以聲色自娛。
⑤、談笑,談笑自若、從容不迫的樣子。黎元,指百姓。
⑥、丹霄,天空。丹霄冀飛翻,希望在天空中自由飛翔。這裡指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為。
⑦、白璧,美玉,李白自比。何辜,何罪。青蠅,蒼蠅的一種,喻進讒言的人。這兩句是用唐代詩人陳子昂《宴胡楚真禁所》詩“青蠅一相點,白璧遂成冤”句意,說明自己本無罪過,但因權奸讒毀,遂受不白之冤。
⑧、京國,京城,指長安。
⑨、客,寄居。梁園
⑩、猛犬,比喻權奸。九關,九重門,借指朝廷。這句是用宋玉《九辯》“豈不鬱陶而思君兮,君之門以九重。猛犬狺狺而迎吠兮,關梁閉而不通”的意思,比喻權奸當道,英才被棄。
⑾、精魂,精神魂魄。這句是說權奸殘害賢士,使他們的精魂極為憤怒。
⑿、皇穹,猶皇天、上天的意思。
⒀、昏氛,昏暗齷齪的氣氛。
⒁、太階,星座名,又稱三台星。古時常用以比附朝廷中的三公。夔、龍,相傳是虞舜時的兩賢臣。
⒂、桃李,這裡指有才能的人。
⒃、索,探取。明月,明月珠,珍珠中最名貴的一種,蓀,香草名。兩句意為:翻江倒海探求明珠,攀山越嶺採摘芳草。這是用誇張的語氣形容開元年間朝廷搜羅人才的盛況。
⒄、橫草,踏草使橫陳於地,比喻極輕微的事情。
⒅、負,辜負。雨露恩,指皇帝的恩惠。
⒆、跡,行蹤。謝,辭別。雲台閣,漢代陳列功臣畫象的地方。這裡借指朝廷。天馬,皇帝乘坐的馬。轅,車前駕牲口的部分。兩句意為:人雖遠遠離開了朝廷,心仍在皇帝的左右。
以上是第一段,概述自己奉詔入京和遭讒被逐、長期飄流梁園的經過情況,是詩人對政治上升沉的回憶。
⒇、夫子,對蔡雄的尊稱。王佐才,輔佐帝王建功立業的非凡才能。兩句意為:你具有輔佐帝王的才能,當今除你之外,還有誰值得稱道呢?
(21)、層飆,高空中的大風。翮,鳥翅的翎管。六翮,鳥翅中六根勁強有力的翎管。這裡指翅膀。鶱,飛的樣子。兩句意為:你乘風展翅高飛,不久就可以實現騰達的願望。
(22)、縱五湖棹,見《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注(36)。
(23)、煙,指湖上的霧氣。崩奔,形容波濤洶湧。
(24)、子陵湍,指嚴陵瀨,嚴光的垂釣處。在今浙江桐廬縣南,富春江之濱。
![《書情贈蔡舍人雄》](/img/9/976/nBnauM3XwQjNyYjN3kDM4YTOxITM2IzMxAjMwADMwAzMxAzL5A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26)、客星,據《後漢書·嚴光傳》記載:漢光武帝劉秀與嚴子陵夜間共宿,嚴子陵的一隻腳擱在他的腹上。第二天太史奏稱:“客星犯帝座甚急。”劉秀笑道:“這是因為我與老朋友同眠的緣故。”
(27)、弱植,柔弱而無自立之志,這裡比喻庸弱的君王。
(28)、黃鶴,見《江上吟》注⑥。
(29)、瀟湘,這裡指湘江。
(30)、山倒,指山的倒影。
(31)、投汨,指屈原投汨羅江自沉。
(32)、臨,從高處往低處看。濠,水名,在今安徽鳳陽縣內。臨濠,據《莊子·秋水》記載:莊周與惠子游於濠水的橋上,莊周說:“魷魚(白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問:“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周回答:“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天和,自然的和氣。
(33)、解,明白,知道。
(34)、武陵,借指隱居之地。以上是第二段,表示自己將以范蠡、嚴光為榜樣,歸隱於田畝,不問世事。
作者
![《書情贈蔡舍人雄》](/img/1/060/nBnauM3XzQjN4IjMwIDM4YTOxITM2IzMxAjMwADMwAzMxAzLyA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成紀鄉),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於此。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二十歲時隻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他到處遊歷,希望結交朋友,乾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詩名滿天下。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召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於天寶三、四年間(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後,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後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中途遇赦放還,往來於潯陽(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死於安徽當塗縣。
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鬥。他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像新奇,感情強烈,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存詩900餘首,有《李太白集》。
其詩想像豐富,構思奇特,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
作者簡介
在大唐多若滿天繁星的詩人中,李白是唯一被人們譽為既有俠肝義膽,又有仙風、道骨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傳奇的一生,豪放飄逸的詩風,確實給人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以至使我們一說起李白,就可以想見一個飄然不群的詩仙形象。
![《書情贈蔡舍人雄》](/img/1/c2f/nBnauM3XzIDNxUDN5kTO3YTOxITM2IzMxAjMwADMwAzMxAzL5k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現在讓我們走進李白的思想。李白的一生是複雜的,他一方面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要求濟蒼生、安社稷,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道家遺世獨立的思想,追求絕對自由,蔑視世間一切。他還深受遊俠思想影響,敢於蔑視封建秩序,敢於打破傳統偶像。儒家思想和道家、遊俠本不相容,但李白卻把這三者結合起來。
李白生平浪跡天下,慷慨自負,不拘常調。“常欲一鳴驚人,一飛沖天,彼漸陸遷喬,皆不能也。”他尚武輕儒,脫略小節輕財好施,豪盪使氣。這就養成了他崇尚英雄的性格。反映在詩歌中,他從無數古代英雄的風度,氣派中吸取力量,把現實的理想投影到歷史中去,從而在詩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畫廊。他歌頌草澤,際會風雲的英雄,如《梁甫吟》,寫太公望:“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髮照清水,逢時壯氣思經綸。廣張三千八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歌頌視功名如草芥的義士。這反映了他敢於反對封建秩序,不畏強權的遊俠思想。
在李白的身上,兼備了儒道俠禪各家的特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儒家的傲岸堅強;“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道者的避俗離濁;“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俠者的任性狷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禪者的玄思獨絕。真是難以想像,在一個人的身上,怎能呈現出如此豐富的景觀,且並不是流於表面,而是從心靈深處透出來的一種融合萬物,順應自然的美。也許在我們每個人身上也或多或少的受著各種流派的影響,各種思想在我們的頭腦中交鋒,有的被殺死,更多的是在衝突中走向融合。或者說,根本不存在各種思想流派的分別,他們本來就是構成熱的整個思想的各個零件,就象萬物組成了世界的自然和諧。人為的硬生生的割裂並不是一種客觀的態度。
李白的詩歌是盛唐氣象的典型代表。詩人終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謳歌理想的人生,無論何時何地,總以滿腔熱情去擁抱整個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銳的感受,把握現實而又不滿足於現實,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難的憂患,在高揚亢奮的精神狀態中去實現自身的價值。如果說,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詩風的主要特徵,那么,李白是以更富於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時代的前沿。
![《書情贈蔡舍人雄》](/img/2/a02/nBnauM3XwETNwgTO3cDM4YTOxITM2IzMxAjMwADMwAzMxAzL3AzL1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書情贈蔡舍人雄》](/img/9/25e/nBnauM3X2IDOzITO0gDM4YTOxITM2IzMxAjMwADMwAzMxAzL4AzL3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在中國古代詩人中,李白的個性之活躍和解放是少有的。
作者評價
![《書情贈蔡舍人雄》](/img/4/7e3/nBnauM3X1EzM0YjMxYDM4YTOxITM2IzMxAjMwADMwAzMxAzL2A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李白反權貴的思想意識,是隨著他的生活實踐的豐富而日益自覺和成熟起來的。在早期,主要表現為“不屈己、不乾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如他在詩中所說:“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氣岸遙凌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後!”(《流夜郎贈辛判官》)“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玉壺吟》)他有時也發出輕蔑權貴的豪語,如“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等,但主要還是表現內心的高傲。
而隨著對高層權力集團實際情況的了解,他進一步揭示了布衣和權貴的對立:“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古風》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鸞。”(《古風》第三十九)“雞聚族以爭食,鳳孤飛而無鄰。蝘蜓嘲龍,魚目混珍;嫫母衣錦,西施負薪。”
相關詞條
《學古思邊》 、《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南奔書懷》 、《萬憤詞投魏郎中》 、《望月有懷》 、《郢門秋懷》 《下途歸石門舊居》、 《秋登巴陵望洞庭》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