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成長的禮物》是知名作家蔣光宇先生為幫助女兒成長而精心創作的勵志美文,分為夢想有多遠就能走多遠、成功的道路是目標鋪成的、不可放棄的努力、勝敗皆因心態、厄運打不垮信念、重要的是自己強大起來、保持謙卑的心、人格的力量、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天使、讓世界知道我的祖國、健康是最大的資本等十一大章節。本書的文章精彩好讀,基本上都在《讀者》《青年文摘》等全國影響最大的報刊上發表過,不少文章更是被各大報刊反覆轉載。這些文章故事生動,說理精闢,讀起來意味深長,讓人深受啟發。本書能夠幫助孩子解決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煩惱,引導孩子走向成功的道路。它不僅是孩子必讀的心靈雞湯,也是為人父母、為人師長必讀的勵志經典。人的一切成功,都基於成長過程中知識的累積。因此我們說,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特別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甚至會陷入各種各樣的歧途。這個時候,他們最需要的,不是父母的嬌寵、老師的敦促,而是心靈的自救。
作者簡介
蔣光宇,《讀者》雜誌與全國100名簽約的作家、作者之一。2007年11月,經教育部“十一五”課題組審核,被聘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教育部規劃課題《中國小實效性閱讀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組專家。其作品在海內外300餘種華文報刊發表、轉載4500多篇次。其中,有的被選入《語文》課本,有的被選入大中國小的課外讀本,有的被中央電視台科學教育頻道(CCTV—10)子午書簡節目選播,有的被選入《百年百篇經典微型小說》。出版的作品集有《一沙一世界》、《一滴一海洋》、《一事一機緣》、《一人一菩薩》、《靈犀頓悟》、《心態禪機》、《把木梳賣給和尚》、《厄運打不垮信念》、《品格高於戰績》、《繼續敲門》、《名師魏書生》等。
編輯推薦
《成長的禮物》是作家父親寫給博士後女兒的教子課本。
“成長”是一個關乎教育、人才乃至整個社會的話題。每個學生都渴望走向成功,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儘快成材,每個老師都期盼自己的學生早日長成參天大樹。本書是我國著名的哲理美文作家蔣光宇為了幫助女兒成長,寫給女兒的勵志美文的結集。在他的言傳身教下,他的女兒蔣天瀅2006年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坦普爾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並被美國著名院校——賓州大學聘用,成為了醫學博士後。這本書所收集的文章,對蔣天瀅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幫助。同樣,對於無數成長中的孩子來說,也會有巨大的幫助。
書摘
三、不可放棄的努力
安逸與壓力
西方人非常愛吃沙丁魚,但是想吃到活的沙丁魚卻很困難,因為沙丁魚運到岸上就死了。聰明的打漁人想出一個好辦法,就是在一船捕撈上來的沙丁魚里放幾條十分活躍的鯰魚。沙丁魚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不得不遊動,因而能存活下來。人們把這種效果,稱為鯰魚效應。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對比實驗:把一隻青蛙放進盛著冷水的鍋里,然後慢慢地加熱。青蛙的感覺很遲鈍、很麻木,結果在慢慢地加熱過程中死掉。有趣的是,先將鍋里的水燒到沸騰,然後扔進一隻青蛙。青蛙因受強熱刺激,拚命一跳,逃離了開水。身陷絕境,反而逢生。
在美國的阿拉斯加自然保護區,人們為了保護鹿而把狼消滅了。鹿沒有了天敵,飽食終日,無憂無慮。十幾年之後,鹿群數量猛增,但體態蠢笨,同時由於食物緊缺和安逸少動引起的體質羸弱,導致鹿群大批死亡。於是,人們又把狼請了回來。鹿群迫於生存危機,四散奔逃,但日趨矯健靈活,恢復了蓬勃的生機。真是“敵存滅禍,敵去招過”。
在我國北方的哈爾濱市,有個虎園,裡面放養了不少老虎。有人在虎園裡放了一頭牛,結果此牛不畏虎,幾經較量,反而虎口脫險!虎園裡的獸中之王捕不住牛的咄咄怪事,能給人什麼啟示?
泰國是拉差龍虎園的管理人員介紹:小老虎出生以後,先由豬奶媽餵養一個月,然後再由人工餵養,這樣長大的老虎失去了野性。遊人可以看到:虎和豬、狗等一起嬉戲、生活。虎仔吃豬奶,性情溫又乖。這在科學上也許是一種探索,但環境改變了老虎的本性,老虎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老虎了。
楚霸王項羽跟秦兵打仗,過河後把鍋都砸碎,船都弄沉,決心背水一戰。軍士奮勇戰鬥,以一當十,以少勝多,大破秦兵。這便是著名的破釜沉舟的故事。正如《孫子兵法》所說:“置之死地而後生。”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安逸,很容易使個體不思進取,使群體平庸和沉淪。與此相反,壓力出動力,壓力出活力,壓力出實力。修練身心,學習成材,帶兵打仗,下崗就業,成就事業,概莫如此。成於壓力,居安思危者存;敗於安逸,養尊處優者亡。這是自然與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
盤點職場成功書籍
市場化和日趨激烈的競爭,對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做好工作?在工作實踐中,需要加強學習,讀讀職場成功書籍,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