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學院》

《山西文學院》

文學院是山西大學歷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山西大學堂的中學專齋。2001年中文系與古代文學研究所合併,組建了文學院。

文學院是山西大學歷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山西大學堂的中學專齋。2001年中文系代文學研究所合併,組建了文學院。

簡介

文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學科設定完善,下設古代文學研究所、方言研究所、比較文學世界文學研究中心、新文學研究中心,中國古代文學、漢語言文字學、古代文獻學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中國古代文學學科為省重點學科。全院現有教職工68人,專職教師56,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0人,教師中有博士學位的7人。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基本實現了碩士化。文學院辦學條件優越,建有傳媒實驗室、影視觀摩室、報紙編排系統實驗室等實驗教學場所,總面積500平方米,有價值260萬元的各種實驗設備。其配置可滿足本院學生和教師進行攝像、攝影、編輯、觀摩等教學、實驗使用。資料室使用面積為130平方米,現有圖書25963冊,專業雜誌350種,價值58萬元;影像資料350餘種;並有全省唯一的學生書庫,有圖書1671冊,同時每年增補300餘冊。古代文學研究所有專業資料室,藏書二萬餘種。近十年來,本院教師承擔了28部教材的編寫任務,出版專著35部,多項研究在全國獨樹一幟。

發展史

在山西大學百年華誕即將來臨之際,該校文學院正式成立。今天,數百名領導學者校友學生們齊聚同賀,年近90歲的山西大學老教授、原省政協副主席姚奠中為山西大學文學院揭牌。
山西大學文學院是在原中文系與古代文學研究所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文學院下設4系2所1中心,即文學系、漢語言系、新聞系、戲劇影視系、古代文學研究所、方言研究所、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中心。共有漢語言文對外漢語新聞學廣告學戲劇影視文學5個本科專業。其中,中國古代文學、漢語言文字學、文獻學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中國古代文學學科為省重點學科。
文學院歷史悠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由省城德堂書院晉陽書院合併成山西大學堂中學專齋,即文學院之前身。新成立的文學院響亮地提出了兩個奮鬥目標:一、在省內成為文化產業開發的先鋒軍,為歷史文化大省的建設、為山西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二、在全國,躋身“雙十強”,培養一批一流教授,占領學科高地。
薛延忠王昕范堆相等省領導和李立功同志為文學院成立發來了賀信。

社會地位

《山西文學院》《山西文學院》
經過百年建設,文學院現已成為山西省語言文學類基礎研究型人才和套用人才的培養基地。現設有漢語言文學、新聞學、對外漢語、戲劇影視文學和廣告學五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00人,研究生100人。百年來,我院共培養了本科生碩士研究生近7000人,為國家和山西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文學院下設機構及概況

中國文學系
山西大學文學院文學系是一個有著深厚歷史傳統的系。現共有教師22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6人、博士5人,碩士12人。有一個省重點學科--古代文學學科,兩個研究中心--現當代文學研究中心、比較文學研究中心,一個古代文學碩士點。在國內外有較大的影響。本科開設有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西方文學東方文學古代文論西方文論民間文學民俗學文獻學國學概論比較文學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言學概論文秘等課程。本系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注重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所有的課程講授都體現當前最新的科學走向和素質的培養。並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學生主要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學方面的基礎知識,受到語言文學的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和方法的系統教育以及各種能力的基本訓練,掌握世界先進的語言、文學基本理論,對世界文學傳統文化以及歷史哲學藝術新聞等相關學科有較深厚的素養,具有文學鑑賞分析能力和較強的寫作能力。能閱讀古典文獻,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歷年的畢業生都有較廣的就業面,深受社會各界的好評。
語言系
設對外漢語專業(本科),以及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兩個碩士學位點。目前有在職教師1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在讀博士3人。外聘兼職教授8人。本系教師承擔著全校的漢語言文字學類課程的教學工作,完成過多項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所承擔的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課程為山西大學優秀課程,主幹課程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將全部實行多媒體教學,《古代漢語教學資源庫》項目獲山西省政府教學科研成果一等獎。目前承擔的國家級科研項目兩項:晉語史研究、《左傳》集注,另有多項省級科研項目,總計科研經費10萬餘元。在職教師目前出版學術專著八部,出版各類著作30餘部,主編的《古代漢語》教材為山西省高校文科統編教材。漢語史學科目前有教師購買或捐贈、供研究生學習使用的電腦3台和價值3萬餘元的圖書,為研究生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新聞傳播系

山西大學文學院新聞傳播系下設新聞學和廣告學兩個套用型專業,現有教師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講師8人,碩士7人,博士1人。經過多年來的認真辦學,為國家和山西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新聞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系統的新聞理論知識技能、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熟悉我國新聞、宣傳政策法規,能在新聞、文化、出版部門、宣傳部門從事編輯、記者及管理工作的新聞學高級專門人才。畢業時獲新聞學學士學位。課程主要開設有:新聞理論、傳播學概論、新聞評論、中外新聞史、新聞採訪與寫作、新聞編輯、廣播電視新聞、新聞攝影、文秘基礎等。廣告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廣告學理論與技能、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能在新聞媒介、廣告部門、文化部門、信息業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事廣告經營管理、廣告策劃創意和設計工作、市場行銷策劃及市場調查分析工作的廣告學高級專門人才。畢業時獲新聞學學士學位。主要課程開設有:廣告設計基礎、傳播學概論、廣告學概論、廣告市場調查與分析、廣告策劃與創意、廣告經營與管理、廣告文案寫作、中外廣告史、廣告設計製作等。新聞與廣告專業的培養模式:注重人文科學基礎教育的同時,強調套用與技能方面的培養訓練,以求培養適宜社會需求的有較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近年來,新聞、廣告兩專業畢業生有較廣的就業面,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為95%以上。並且新聞專業考研率達30%。深受社會各界的好評。
戲劇影視系

文學院影視系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含主持人方向)建立於1996年,前三屆為三年制專科,1999年開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現有在校生200餘人,在編教師8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4名,講師21名。另有國內戲劇影視界數名專家協同辦學。本專業的辦學宗旨是為戲劇、電影、電視、廣播各領域理論培養研究和具有實際動手能力的高級人才,開辦7年來,已畢業的三屆專科生就業率為百分之百,有十餘人分別考取了中國戲劇學院北京廣播學院海大學高校攻讀碩士學位,有數人在工作崗位獲國家級獎項。
古代文學研究所

《山西文學院》《山西文學院》
山西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研究所創立於1984年,首任所長為姚奠中教授,繼任所長為閻鳳梧教授,現任所長為劉毓慶教授。山西大學古代文學學科具有悠久的國學傳統,學科的歷史,可追溯到上個世紀1902年的山西大學堂中學專齋時期。著名的瑞典漢學家高本漢教授、章太炎先生的兩大弟子有"南黃北李"之稱的黃侃教授、李亮工教授都曾執教於此。周揚稱之為"中國第一位以馬列主義觀點撰寫中國文學史"的賀凱教授,章太炎先生的關門弟子姚奠中教授,皆在此執教達半個世紀之久。這裡也培養出了像徐森玉(青銅學家)、章廷謙(魯迅密友,參與創辦《語絲》雜誌)、蕭一山(史學家,曾任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劉盼遂(古典文學家)等一批優秀學者。古代文學研究所所內承擔教學與研究的人員有李豫、李丹、董再琴等,資料員王秀珍,兼職人員有張瑞君、孟凡李蹊衛廣來趙瑞民李書吉等,共28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7人,博士及在讀博士11人。資料室藏書3萬餘冊,電腦7台,複印機一台,固定資產30萬元。古代文學研究所近年來完成《全遼金詩》、《全遼金文》等國家及高校古委會項目5項,省部級項目7項。出版《從經學到文學》、《詩經圖注》、《歷代詩經著述考》、《詩經百家別解》、《漢賦縱橫》等學術專著共28部,學術編著10部,約3000餘萬字,在《文學評論》《文藝理論》《文學遺產》等國內學術雜誌發表各類學術論文近300篇。現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高校古委會項目5項,省及地方橫向項目11項,獲國家及省部級獎22項。有古代文學、古典文獻學兩個碩士點。古代文學研究所現科研主攻方向為:先秦兩漢文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古代北方民族政權下的文學與文化、唐宋詩文研究、中國古代戲曲小說暨俗文學研究。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所
山西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所籌建於2000年10月,2001年4月正式成立。研究所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科研教學為兩翼,下設西方文學、西方文論、比較文學三個研究室,學術目標定位於為民族文學世界化進程提供理論資源,主要側重外民族文學世界化進程研究、西方文論現代轉型與後現代走向研究、比較文學基礎理論與專題研究。研究所現有英美文學碩士點一個,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碩士點一個。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是近年來中國文學一級學科內部重組的結果,在原外國文學學科基礎上形成,體現學科交叉、多學科綜合以及民族文學進一步發展的內在需要。研究所的任務是通過學術資源的整合配置,在新興學科率先形成相對優勢,促進科研發展和水平提高,在學科建設方面實現突破。研究所鼓勵科研探索,追求學術創新。截止目前,主要科研成果有專著譯著:《克羅齊美學論稿》、《文化政治美學――伊格爾頓批評理論研究》、《新敘事學《福柯的面孔》、《本雅明文選》、《後現代性的哲學話語、《〈古事記〉與中國文化》、《中國古代小說戲曲關係論》、《絲路藝術與西域戲劇》、《冰點的熱度――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論集》、《馬克思與文學、《世界文學簡史》、《世界文論簡史》、《東方文學史》、《莎士比亞大辭典、《文學批評理論:從柏拉圖到現在》、《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歷史中的政治、哲學、愛欲》、《文化研究讀本》等30餘部,在權威及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承擔國家、教育部、省社科項目10餘項。研究所為文學院、外語學院、哲學系開設本科生、研究生有關課程20餘門,主要科目包括:西方文學、20世紀西方文學、西方文論、20世紀西方文論、英美文學、英語文學名著選讀、東方文學、中日文化淵源、美學、文學理論、西方美學史、中國美學史、敘事學、文學文本學、神話學、民俗學、民間文學,以及比較文學、比較詩學、比較神話、比較文化、文學翻譯理論、專業英語、專業日語等。建所以來,2001年《西方文學》獲山西大學重點建設課程獎,《比較文學的學科依據》獲全國高校外國文學教學研究會優秀科研論文一等獎,2002年《比較文學課程建設》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03年《西方文學》獲山西大學教學名師獎。研究所成員主要來自文學院外國文學、文藝理論教研室,外語學院英美文學教研室,哲學系美學教研室和山西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現有教授9人(含兼職4人),副教授5人,講師5人,助教1人。其中博士5人,在讀博士3人,碩士8人,6人曾出國進修。研究所現任所長為文學院副教授陳春香副教授,副所長為外語學院教授馬海良博士、日本研究中心教授馮良珍博士。
方言研究中心
本中心主要對山西方言進行科學研究,目前有專職研究人員一人,兼職研究人員1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在讀博士2人。外聘兼職教授3人。完成過多項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目前正研的國家級科研項目為"晉語史研究",經費6萬元。已出版山西方言的研究專著6部。
新文學研究中心

山西大學新文學研究中心成立於1993年,首任中心主任為崔洪勛教授,現任主任為蘇春生教授。中心現有教授3人,副教授8人,講師5人。新文學研究中心科研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思潮流派研究、趙樹理及山西文學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批評理論研究。山西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有久遠的傳統和深厚的積澱。著名學者郭庚姚青苗高捷馬作楫都曾在本學科執教並做出重要貢獻。20世紀80年代以來,出版《趙樹理文集》、《趙樹理研究資料》、《馬烽西戎研究資料》、趙樹理傳》、《山藥蛋派作品選》《趙樹理回憶》等在學界產生較大的影響。近年來,蘇春生趙建國、張恆、王世傑候秀梅王春林等人出版學術專著《中國解放區文學思潮流派論》、《趙樹理、孫犁比較研究》、《20世紀山西文學史》、《話語、歷史與意識形態》、《思想在人生邊上》、《回眸、審視、前瞻》等,參編著作有《中國現代文學社團流派史》、《毛澤東文藝思想與中國文藝實踐》、《山西文學縱橫論》、《山西文學十五年》、《魯訊作品賞析全編》等多部。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文藝研究》、《讀書》、《文藝理論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承擔參與國家社科項目和國家教委項目2項,省級項目10項,獲省部級以上獎12項。目前,蘇春生教授正主持山西省社科重大項目《山西文學大系》的工作。
20世紀學術思想史研究中心

山西大學20世紀學術思想史研究中心成立於2002年,建制隸屬于山西大學文學院,本中心以文學院教師為依託,整合了山西省社會科學院高增德、丁東與智效民,山西省作協《黃河》雜誌謝泳、山西省委黨校趙誠等在20世紀學術思想史方面素有研究的學者。本中心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代學術史、中國20世紀學者傳記研究、中國知識分子與中國現代大學制度、中國學術與現代傳媒、中國當代知識分子的人格演化、當代民間思想史知識分子與中國現代化進程等。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