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主辦單位:中國孔子基金會
通信地址:山東濟南舜耕路46號
《孔子研究》編輯部
郵政編碼:250002
發行範圍:國內外公開發行
主管主辦:中國孔子基金會
編輯出版:孔子研究編輯委員會
主任:韓喜凱
社長:張樹驊
主編:蔡德貴
副主編:徐 誠
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2-2627
國內統一刊號:CN37-1037/C
國內代號:24-76
國外代號:MB1050
刊名:孔子研究
刊期:雙月刊
定價:10.00元
簡介
《孔子研究》於1986年創刊,編輯部分設於北京、濟南,編輯部辦公室設於曲阜師範大學內。1996年編輯部合二為一,設於濟南,2001年編輯部辦公室遷至濟南,與編輯部合署辦公。 1986—1999年為季刊。2000年改為雙月刊。
歷任主編:辛冠潔(1986—1996年任職)、劉蔚華(1996—2001年任職)、陳光林(2002年任職)、王修智(2003年——2005年任職)、蔡德貴(2006年任職)、梁國典(2007年至今)。
《孔子研究》是中國孔子基金會主辦,專門反映孔子、儒學和中國傳統思想文化諸方面最新最重要研究成果及學術動態的國際性中文學術期刊。堅持致力於推動孔子、儒學及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研究工作,總結繼承古代豐富、珍貴的文化遺產,繁榮學術,“古為今用”,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服務。
《孔子研究》注重遵守學術規則,提倡嚴謹、紮實的學風,贊成不同學派、不同學術觀點之間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交流、討論和爭鳴,支持有新突破、新貢獻的創造性研究,並以學術價值和學術水平作為取捨稿件的基本標準。多年來,《孔子研究》以其高質量、高水準、高品位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在海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孔子研究》編輯委員會由全國知名專家學者組成,負責實際審稿責任。編委會採用匿名通訊審稿方式。
中國孔子基金會簡介
中國孔子基金會是1984年經中央批准,由政府撥付專款支持的全國性乃至有國際性的文化學術基金組織,基本宗旨是:通過社會支持,多方募集基金,積極組織和推動孔子、儒學及中國傳統研究工作,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建設,促進國際間文化交流,推動人類和平、團結與進步事業服務。
建會二十餘年,中國孔子基金會先後在海內外舉辦了一系列重大的學術研討與文化交流活動,使孔子、儒學廣泛傳播,學術研究領域深入發展;加強了基金管理與募集工作;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為社會文明事業作出了應有貢獻,受到中央政府及社會各界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中國孔子基金會現任名譽理事長谷牧,理事長韓喜凱,常務副理事長朱正昌。下設辦事機構有:辦公室、學術出版部、基金部、《孔子研究》編輯部,在北京、曲阜、青島、煙臺等地設辦事處。1999年與山東曲阜師範大學合作成立孔子文化大學,面向社會各界招生,受到了海內外人士的熱忱支持。中國孔子基金會誠摯感謝海內外朋友的關心和支持,願與各界朋友繼續通信協力、相濡以沫、共赴前程,為加強孔子、儒學研究,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準,推進人類文明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哲學政法類期刊大全(四)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註:詞條中不要添加電話號碼。 |
與歷史、考古、文物相關的雜誌
中國歷史悠久,地下文物豐富。現在與之相關的期刊雜誌也相當地多,一下就讓我們盤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