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刊宗旨
![《歷史教學問題》](/img/c/a4d/nBnauM3XwgTM2kDMxczM3UjN5ITM0cDNzMjNwADMwAzMxAzL3M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伸張學術正氣,高揚雙百精神,會通中外古今團結學界摯友,為推進史學革新,繁榮史學事業服務,為深化歷史教學改革,提高歷史教學質量服務,為普及民眾性歷史教育,增強全民歷史意識服務,為繼承光大民族文化遺產,加強精神文化建設服務。
讀者對象
歷史教學和歷史研究工作者,廣大歷史愛好者。
雜誌信息
《歷史教學問題》是綜合性的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教學類專業刊物。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華東師範大學主辦。
辦刊宗旨:伸張學術正氣,高揚雙百精神,會通中外古今,團結學界摯友,為推進史學革新,繁榮史學事業服務;為深化歷史教學改革,提高歷史教學質量服務;為普及民眾性歷史教育,增強全民歷史意識服務;為繼承、光大民族文化遺產,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服務。力求辦出特色,提高品位,更富學術性、知識性、思辯性、先導性、針對性和多樣性。
服務對象:主要面向廣大歷史教學和歷史研究工作者、廣大歷史學愛好者。關注廣大中國小歷史教師的進修深造,特別是為已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中學歷史教師在學術上提升到碩士研究生水平服務。結合當前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和實踐,努力促進中國小歷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
期刊欄目
史學論壇,史家豐碑、史家訪談、史學專題講座、名著與經典解讀、研究生課程講壇、研究生教學論壇、治史論語、學者箴言、一得之見、青年史苑、二十世紀回顧與思辨、讀書與思考、求索與爭鳴、尋覓歷史、史海拾貝、切磋欄、疑案探秘、讀史札記、國外史學觀察、文博賞析、教改漫談、教學天地、新教科書實驗探索、域外專稿、港澳台歷史教學、它山之石、教材研究、高考與會考研究、歷史隨筆、歷史透視,考古天地、人物春秋、序與跋、書評縱橫、學術廣角、新書簡介、歷史畫廊等。
稿件要求
1.作者署名
來稿中必須將作者姓名(筆名)署於篇名之下,並另起一行,加圓括弧註明作者的單位全稱、所在城市和郵政編碼。如屬多位作者、且不屬同一單位,請在各作者姓名的右上方加序號1、2……,並在圓括弧內相對應地列明各位作者的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和郵政編碼等內容。英文篇名和作者姓名置於參考文獻後。
2.作者簡介
來稿應在篇名頁地腳處註明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出生地)、職稱等內容,並以“作者簡介”為標識。
3.摘要和關鍵字
(1)來稿屬學術論文性質者必須附有中英文摘要和中英文關鍵字(“教改漫談”、“教學天地”等欄目的文章可免)。中文摘要和關鍵字置於作者署名之下;英文摘要和關鍵字則在中文關鍵字下。
(2)中文摘要以200個字左右為宜,應以第三人稱對文中主要內容和觀點進行概括和提煉,切忌空話,避免以“本文認為”、“作者指出”等類詞語表述,也不需對文中觀點進行評價。
(3)英文摘要以80個左右單詞為宜,既可與中文摘要對應地加以翻譯,亦可概略地加以翻譯(並請提供英文摘要的中文稿)。
(4)中文關鍵字3-5個,儘量以《漢語主題詞表》中選用;英文關鍵字與中文關鍵字應一一對應。
4.分類號
來稿應根據《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四版)標明分類號。若論文涉及多個主題,可列出幾個分類號,主分類號排在第一位,多個分類號之間用分號分隔。分類號置於英文“關鍵字”之後,正文之前,並以“中圖分類號”為標識。
5.基金項目
來稿如為獲省部級以上學術基金資助的成果,請以“基金項目”為標識,註明基金項目的名稱、編號,並置於篇名頁地腳處“作者簡介”之前。
6.正文
(1)來稿請交列印稿,並附上軟碟(使用word軟體)或傳送電子郵件。列印稿的格式為A4紙、小四號宋體、1.5倍行距。
(2)文中應使用規範的漢字和標點符號,數字書寫和插圖、表格的編排應當符合有關的國家標準和規範。
7.注釋
來稿中的注釋應是對文章篇名、作者和文內某一特定內容所作的必要解釋或說明,以帶圓圈的序號緊隨需作注釋處依次標明。注釋的具體內容置於文末“參考文獻”之前。
8.參考文獻
來稿中參考文獻應採用順序編碼制,即緊隨引文(直引、間引)的右上方,按引用文獻出現的先後,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於方括弧內。一種文獻在文中被反覆引用者,用同一序號標出,並在序號後加圓括弧註明起止頁碼;如屬古籍則註明卷次篇名或章節等內容。參考文獻的具體內容置於文末“注釋”之後。
9.其它
所有文章都必須列出參考文獻,否則將不予採用。各位作者務請在來稿中將詳細通訊地址、郵編;電話、手機號碼和電子信箱附在文末,以便及時聯繫。
與歷史、考古、文物相關的雜誌
中國歷史悠久,地下文物豐富。現在與之相關的期刊雜誌也相當地多,一下就讓我們盤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