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刊名:史學集刊CollectedPapersofHistoryStudies![《史學集刊》](/img/6/e27/nBnauM3X4UTO5kDOzYDO1kjN5ITM1AzM2kDMxADMwAzMxAzL2g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吉林大學
編輯單位:吉林大學《史學集刊》編輯部
主編:劉德斌主任:宋鷗
地址: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號
郵政編碼:130012
郵發代號:12-103
周期:雙月
出版地:吉林省長春市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ISSN:0559-8095
CN:22-1064/K
郵發代號:12-103
歷史沿革
《史學集刊》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學主辦的專業史學期刊,創刊於1956年。初為半年刊,1981改為季刊,自2006年起改為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史學集刊》是“中文(歷史類)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全國百強社科學報”,被遴選入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社會科學期刊精品資料庫》。現任主編為劉德斌教授。簡介
創刊半個世紀以來,《史學集刊》一貫秉承“傳承學術薪火,弘揚歷史文化”的辦刊宗旨,堅持“實事求是,探索創新”的辦刊理念,發表了大量學術精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辦刊風格,打造出自身特色,堅持三個並重、兩個突出:中國史與世界史並重、古代史與近現代史並重、基礎理論研究與熱點問題研究並重,注意捕捉學術界的熱點問題與新的學術增長點;突出跨學科研究、突出新思想探索。在堅持歷史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兼及與歷史學密切相關的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國際關係學等領域,將歷史學與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探索緊密結合,從綜合的視角詮釋歷史科學發展的主體脈絡。《史學集刊》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已經形成了穩定的欄目,以“中國史研究”和“世界史研究”為主,輔以“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區域史研究”、“外稿特譯”、“學術前沿”、“學術爭鳴”、“跨學科研究”、“博士論壇”等,力求較全面地反映歷史學研究的最新進展。主要欄目
“中國史研究”、“世界史研究”、“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區域史研究”、“外稿特譯”、“學術前沿”、“學術爭鳴”、“跨學科研究”、“長篇專論”、“博士論壇”、“古文字研究”、“史料研究”等,力求較全面地反映歷史學研究的最新進展。采稿範圍
注重刊發不同研究層次(微觀、中觀、巨觀)、史料與理論並重的優秀論文。尤重實證探索和理論創新,歡迎對史學研究領域內的前沿問題、熱點問題、重大問題展開討論,形成全面、深入、系統的整體性研究;同時也歡迎中觀和微觀視角的研究,提倡新史料的挖掘與採用。主編簡介
劉德斌,1957年生,法學博士,歷史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教育部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吉林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吉林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史學集刊》主編。1975年中學畢業後到農村插隊,1977年考入吉林大學,先後攻讀史學學士、碩士和政治學博士學位。1985年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1990年和1996年先後晉升為副教授和教授。期間曾於1991-1992年獲英國外交部獎學金,赴英國沃威克大學攻讀國際關係學碩士學位;1992-1993年應邀到英國劍橋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從事合作研究;1997-1998年應邀到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做富布萊特訪問學者。1994-2001年擔任吉林大學歷史系主任,2001年起任現職。主要研究方向為世界近現代史、國際關係史和當代國際關係問題,發表的主要作品包括《美國世界戰略》、《柴契爾夫人傳》、《國際關係史》、《當代國際關係問題》和《世界歷史與當代國際關係英語選讀》等,講授的主要課程包括“國際關係史”和“世界史理論與國際關係理論”等。與歷史、考古、文物相關的雜誌
中國歷史悠久,地下文物豐富。現在與之相關的期刊雜誌也相當地多,一下就讓我們盤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