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期刊名稱 巴蜀史志![《巴蜀史志》](/img/6/22f/nBnauM3X4MzNyQjNzMzNyYjN5ITM1AzM2kDMxADMwAzMxAzLzc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主管單位 四川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主辦單位 四川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本刊主編:馬小彬(兼)副主編:汪毅責任編輯:曹鴻浙
地址 四川成都永興巷15號21樓
郵政編碼 610012
電話 028-86522567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國際標準刊號 ISSN1671-265X
國內統一刊號 CN51-1616/K
刊期 雙月刊
開數 16開
著名畫家何海霞為本刊封面題字,《巴蜀史志》電子版(網址)Http://www.cqvip.com。
基本介紹
![封面](/img/3/ec9/nBnauM3XwATM5QjN4EzM5MjN5ITMxMzN1QzMwADMwAzMxAzLxMzL0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巴蜀史志》是傳播厚重深刻的巴蜀文化的橋樑,是聯繫地方志工作者和社會的載體。
《巴蜀史志》以“信史、實學、新知、美文”為基本追求,以文化感、歷史感、社會感為己任,以專業性、知識性、可讀性為準則。《巴蜀史志》自1981年創刊以來,已出版總第170期,為傳播厚重深刻的巴蜀文化,指導省、市、縣三級志書編纂和年鑑編輯,加強四川地方史志學術研討,交流海峽兩岸修志信息等起到了積極作用,受到海內外修志界的關注。本刊多篇文章被《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地方志》、《中國地方志通訊》以及省外多家地方志期刊轉載。
《巴蜀史志》(雙月刊)裝幀精美,為國際流行開本(大16開),64頁;內頁為70克雙膠紙,四封均為128克銅版紙彩印。
主要欄目
方誌論壇、續志探索、年鑑指導、讀志用志、愛志人語、志鑒評介、關注西部、巴蜀熱點、文化縱橫、史料之窗、名人檔案、人物春秋、古蹟考辨、史海鉤沉、風物名勝、名產史話、民俗風情、飲食文化、藝苑風采、稗史逸聞、詩詞賞析、讀書隨筆、域外傳真等。此外,因稿設欄目。
期刊要求
1.學術文章應有:內容摘要(180字左右)、關鍵字(3-8個);標題不超過20個字;作者簡介(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
2.來稿所用引文及資料須準確無誤,文獻標引序號按文中引用順序依次排列,並將參考文獻按順序列於文後。請註明詳細出處。包括作者、書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年代(或刊期),引文所在頁碼。
3.要求作者提供詳細的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繫電話及電子
精彩文章摘要
成都永陵
(2010年第4期)摘要:在成都西北方三洞橋北的一座青草坡,長期誤傳是漢代司馬相如的撫琴台。1942年考古發掘,發現是唐末五代時期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史稱永陵,距今已1000多年歷史。陵墓為直徑80餘米、高約15米的圓形封土,墓內由14道雙重石券構成。分前、中、後三室,中室放置王建棺槨,後室御床坐立王建真容石刻像,為國內帝陵唯一皇帝雕像,稀世珍寶。(共1頁)關鍵字:成都司馬相如考古發掘五代時期王建陵墓皇帝漢代地方志工作者角色定位初探
(2010年第4期)摘要:地方志工作者既是修志的組織者、實踐者,管理地情資料的管理者,又是為社會提供地情資源服務的服務者。主觀角色意識的強與弱,是作好本職工作的關鍵。地方志工作要有敬業精神,淵博的知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共2頁)關鍵字:地方志工作者角色定位與歷史、考古、文物相關的雜誌
中國歷史悠久,地下文物豐富。現在與之相關的期刊雜誌也相當地多,一下就讓我們盤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