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簡介
![《文博》](/img/2/e8d/nBnauM3XzgDO0EDN3IzNwcjN5ITM0cDNzMjNwADMwAzMxAzLyc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文博》雜誌為雙月刊,現已改成大16K版本,全彩印刷,每期96頁,面向國內外發行。
《文博》創刊以來23年中曾刊登專業性文章2000餘篇,已成為國內及國際上有關歷史文物、考古方面的專家發表專業文章的主要陣地。《文博》長期作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文博》以歷史文物、古代建築、考古發掘及其科學保護為依託,力求專業性、權威性,並面向愛好者提供趣味性、通俗性、鑑賞性等各類文章,關注有關方面的新動態、新發現,給專業人士提供一個平台與論壇,給愛好者展示一個古文化園地。
稿約
《文博》創刊於1984年,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陝西省一級期刊,在國內外享有學術聲譽和擁有多層次的讀者群。《文博》以保護、研究和宣傳人類文化遺產為宗旨,關注國內外考古與文物新發現,廣納學術和藝術百川,推崇思想品位,提倡人文關懷。常設欄目有:發現與研究、探索和爭鳴、博物館天地、遺產保護、文保科技、史跡考述、藝術探幽、宗教視閾、藏品鑑析、他山之石等。為進一步提高刊物學術質量,我刊熱忱歡迎專家、學者和各界關注文化遺產事業的同仁惠賜最新研究成果,尤其歡迎考古簡報、遺產監測與保護、博物館研究以及對文博領域的熱點問題進行學術探討和爭鳴的優質稿件(詳見“參考論題”)。同時,為保證《文博》的品位、質量和體現選稿的公正性與透明度,本刊堅持以質論稿,擇優錄用,並充分利用漢唐網的平台,在開放的“漢唐論壇”篩選優質原創稿件。
來稿注意事項:
1.須嚴格遵守學術規範,無剽竊、抄襲行為。
2.篇幅以7000字左右為宜,考古報告、簡報類一般不超過20000字。
3.來稿須是列印稿並提供文稿的電子文本。
4.務請在來稿正文前提供中文摘要(200字左右)、關鍵字(3~5個)與英文標題,摘要應能客觀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注釋和參考文獻一律採用章節附注。
5.因財力人力所限,來稿一概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3個月內未收到通知者,可自行處理。請勿一稿多投。
6.本刊不收版面費,並實行優稿優酬、特稿特酬的用稿制度。
7.本刊加入了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和中國期刊網,作者若不同意將文章編入該資料庫,可在來稿時聲明。
參考論題
文化乃國家之魂、民族之根。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研究已日益成為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論和現實問題。《文博》願為促進中華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研究儘自己的綿薄之力。本刊歡迎與以下論題相關的遺產保護、博物館研究的論文:
1.文化遺產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
2.中國博物館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3.一般環境到特殊環境下的文化遺產保護
4.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國際經驗及前瞻
5.博物館與社會發展及文化多樣性保護
6.從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的發展看博物館的應對
7.博物館免費開放與公眾的文化權益
8.博物館與城市、社區文化
9.博物館與文化尊重和文化理解
10.轉型時期博物館新的價值體系與社會責任
11.全媒體時代文博考古大眾宣傳策略
12.網際網路時代文博考古類網站發展前景
編輯部地址:
西安市高新區科技一路35號陝西省文物信息諮詢中心《文博》編輯部
郵編:710075電話:02988851556Email:[email protected]
陝西省文物局“漢唐網”網址:www.wenwu.gov.cn
與歷史、考古、文物相關的雜誌
中國歷史悠久,地下文物豐富。現在與之相關的期刊雜誌也相當地多,一下就讓我們盤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