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影響兩國歷史 一個被動挨打一個愈發強大

1894年,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慘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這次戰爭的失敗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中國的國際地位急劇下降。而日本從戰敗的清政府手中得到巨額賠款和台灣等戰略要地,不僅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對遠東地區的進一步侵略擴張,使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唯一的新興資本主義強國。

戰後,無論是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還是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都在積極探索戰敗的原因。時任日本首相也是甲午戰爭發起者的伊藤博文戰後曾對李鴻章說:“您如果要尋找失敗的原因,不如先去看看《海國圖志》。”

學過近代史的人對《海國圖志》並不陌生。《海國圖志》是1841年起,由思想家魏源受林則徐囑託而編著的一部世界地理歷史知識的綜合性圖書。它以林則徐主持編譯的《四洲志》為基礎進行擴編。全書詳細敘述了世界輿地和各國歷史政制、風土人情,主張學習西方國家的科學技術,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那這本書跟甲午戰爭又有何關聯呢?(更多精彩文章請下載百科解密)

1

當時這本書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而一向以天朝自居的清政府自然不會接受這種觀點,一些封建腐朽的人士對此書充滿了不屑和鄙視。機緣巧合下,《海國圖志》傳到了同樣封建、同樣閉關鎖國的日本。

當時的日本跟清政府一樣,被逼簽了一堆不平等條約。一群有志於改變國家狀態的日本人,滿腔悲憤卻不知道如何去做,《海國圖志》就像指引他們改革的說明書。在日本人看來,這本書簡直就是天照大神送給他們的禮物,此書使他們第一次如此詳盡地了解了西洋各國。很快,這些書便被如獲至寶的日本官員和學者買去。由於《海國圖志》極受歡迎,1854年,日本人乾脆在國內翻印了《海國圖志》,引起了更大規模的閱讀熱潮。此後,《海國圖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更多精彩文章請下載百科解密)

1

在《海國圖志》的刺激和指引下,日本的改革派發動了維新運動,推翻了幕府統治,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同時,日本廢除了不平等條約,擺脫了民族危機,成為亞洲當時唯一能保持民族獨立的國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後的日本為了發展經濟開始對外侵略擴張,中日甲午戰爭就是日本對外擴張的重要一步。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