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4日,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中船重工701所等多單位各個領域的專家,確認遼寧丹東港大東溝海域發現的“丹東一號”沉艦,應為1894年甲午海戰中北洋艦隊的致遠艦,並計畫將其整體打撈出水。此前的9月17日,“丹東一號”上曾打撈出水一組帶有“致遠”二字的白色瓷片。
▲ 致遠艦
這一系列新聞,再次將這艘121年前戰沉的“致遠”號巡洋艦,以及苦戰而敗的北洋艦隊成為國人矚目的焦點。對於國人來說,致遠艦可謂大名鼎鼎,甚至居住近代以來中國海軍各艦之首,更成為北洋艦隊的代表。不過致遠艦和北洋艦隊的出名則主要拜一部著名的戰爭影片所賜,這部電影就是1963年公映的《甲午風雲》。
1959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林則徐》上映,社會各界反響極好。受此影響,長春電影製片廠決定拍攝一部反映甲午戰爭的電影,電影導演由此前曾執導《黨的女兒》的林農擔任。1963年,《甲午風雲》在全國公映,並獲得極大成功。在此後數代中國人心中,該片都留下了深刻印記。作為新中國建國以來第一部反映甲午海戰的影視作品,因此成為日後此類電影的開山之作。
▲ 帶有“致遠”銘文的瓷盤
在當時,這部影片所動員的資源可謂豪華,李默然、王秋穎、龐學勤、方化等都已是國內一流影視演員,真實軍艦的參演更極大提升了戰鬥場面的壯觀逼真。年輕的人民海軍也提供眾多包括現役護衛艦、掃雷艦、護衛艇等大批現役艦艇與官兵參演,儘管其中最大的成都級護衛艦亦僅1000餘噸,但卻已是彼時海軍的主力艦艇。
而為了塑造當年海戰的情景,本片還大量使用了復原模型進行拍攝,在今天看來雖顯粗糙,卻是當年電影特技的重要手段。在創作與表演團隊的共同努力下,一系列經典鏡頭長留觀眾心中,一系列經典台詞更是廣為流傳,如:“北洋艦隊擺了個奇怪的隊形”(01:27:43)、“兄弟們,他又要逃跑了”(01:30:15)、“王國成,為什麼不開炮?”(01:35:04)、“開足馬力,撞沉吉野!”(01:37:15)、“掛信號,讓鄧世昌投降!”、“掛信號,讓他等著鄧世昌!”(01:37:25)。
《甲午風雲》的全國公映獲得極大成功,該片在此後數代中國人心中,都留下了深刻印記。該片作為新中國建國以來第一部反映甲午海戰的影視作品,因此成為日後此類電影的開山之作。
▲《甲午風雲》電影截圖
儘管該片名為《甲午風雲》,但故事展開的核心線索卻是鄧世昌。電影以民族英雄鄧世昌及其所指揮的致遠艦為中心,以大東溝海戰為全片高潮,最終也以鄧世昌英勇殉國終結。也可以說,本片是一部以英雄人物為核心的愛國主義故事片,而非以北洋水師為核心展現甲午海戰全貌的戰爭史正劇。故而,其追求的是人物忠奸分明,情節引人入勝。戰爭失敗可以臉譜化的由幾個賣國賊承擔全責,其背後體現的仍是大而化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批判。
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這一視角才開始發生轉移。1992年,馮小寧執導的十六集電視劇《北洋水師》上映,並於當年獲“飛天獎”優秀電視劇獎。在這部電視劇的片頭,出現了這樣一句旁白:“在地球總面積十分之七的海洋上,沿亞洲大陸的東側,有一條一萬八千公里的海岸線。整整一百年前,在這條海岸線上,曾出現過一支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六位的龐大艦隊,這就是北洋水師。”其內容準確與否,姑且不論,至少是開宗明義,將視角定在了整個北洋水師上。
▲《北洋水師》劇照
該劇也是國內第一部從戰爭與海軍建設層面展示甲午戰爭的影視作品,其對日本聯合艦隊的展現用功頗多,而戰前中日海軍學員留英經歷也作為本片重要線索之一,其中固然不乏諸多脫離史實之處,卻也與後來戰事形成強烈反差,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相較於《甲午風雲》,本劇在細節處理方面更為精細,其主要外景都集中於劉公島、威海等當年北洋水師駐紮、戰鬥之所,拍攝所用模型的製作也更為精良。但本片動員拍攝資源的力度上,比《甲午風雲》要弱很多,即將退役的鞍山級驅逐艦出鏡率極高,這與《甲午風雲》中大量出現人民海軍現役裝備的情況迥然不同。
上映於2012年的電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也由馮小寧執導。該片幾乎可以視為電視劇《北洋水師》的電影版。兩部影視作品在情節、人物形象與關係等方面都沒有本質變化,甚至許多台詞和經典場景都是一樣的。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劇照
又過了兩年,也就是甲午戰爭爆發120周年之際的2015年,42集電視劇《鐵甲艦上的男人們》開始在中央電視台電視劇頻道黃金檔播出。該劇最大的亮點即在於藉助計算機特技,對甲午海戰的細節進行了大力度的還原,為此劇組還特別聘請了陳悅等著名近代艦船專家,對細節進行把關。“定遠”號復原艦與北洋水師博物館、炮台遺址都做了充分利用,製作方還複製了水師營碼頭、水師營等設施。在服裝、旗幟、器械方面也都盡力還原。但該片最大的問題即在於,過於注重技術細節的還原,而忽視了:(1)史實的還原和深入探究;(2)劇本的編寫和故事講述。因此也招來了一些負面評價。
總之,從1963年《甲午風雲》公映,到2015年的《鐵甲艦上的人們》,歷時五十二年。如果把這四部作品放在一個尺度上看,就會發現,它們就像一部首尾相接的紀錄片,形象生動的展示出自甲午敗戰以來,國內學界圍繞甲午戰爭尤其是甲午海戰主流觀點的改變,以及國內海軍史和海戰史研究的側重點、方法論的變遷。
▲ 鐵甲艦上的男人劇照
《甲午風雲》的創作體現的顯然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甲午戰爭史研究水平。該劇劇本由希儂、葉楠等聯合創作,葉楠還是新中國第一支潛艇部隊的技術軍官。當時,國內對甲午海戰與北洋水師的研究,還局限於史料編纂、當事人尋訪的初級階段,尚未展開海軍、海戰等方面的軍事專業研究。所以,《甲午風雲》中的人物設定,如李鴻章、劉步蟾的怯懦賣國,洋員的吃裡扒外;和故事細節,如北洋水師彈藥質量存在嚴重問題,雙縱隊是大東溝海戰的正確陣型,吉野是日軍旗艦等,均與史實嚴重不符。
到電視劇《北洋水師》拍攝時,關於晚清現代化轉型失敗的討論,也已積累了相當的研究成果。起見戚其章先生對甲午戰爭和北洋水師的系列研究工作率先取得了重大成果。《中日甲午威海之戰》(1962)、《北洋艦隊》(1981)、《中日甲午戰爭史論叢書》(1983)、《甲午戰爭與近代社會》(1990)、《甲午戰爭史》(1990)都一一出版,而他主持編修的關於中日甲午戰爭的權威史料彙編——《續編中日戰爭》12卷也已經開始刊行。
▲《中國近代海軍史事日誌》
尤其值得注重的是,1991年姜鳴先生的里程碑作品《龍旗飄揚的艦隊》出版。該書是國內首部以晚清近代海軍興衰為主體的系統性、專業性專題史著作,開啟了國內近代海軍史研究的道路。1994年,姜鳴先生編著的《中國近代海軍史事日誌》出版,本書以嚴謹紮實的史學考據,首次對我國近代海軍的建設、戰鬥與日常活動做了認真的匯總與梳理。
所以《北洋水師》將著眼點放到中國第一支近代海上力量——北洋水師的興衰上。其片頭語與主題曲《東方有一片海》都強烈地顯示出一種對海洋的關切。在劇情細節處理上,一方面,《北洋水師》對前述《甲午風雲》中的很多橋段都做出了糾正。電視劇認為,北洋水師在大東溝海戰中的陣型是夾縫雁行陣,這一選擇考慮了近代西方海戰的經驗;大東溝海戰中,“致遠”號是在抵近“吉野”號施放魚雷途中被日艦炮火擊沉;“吉野”號不是日軍旗艦,而是日軍第一游擊隊的旗艦;北洋水師是在護送陸軍登入大東溝後遭遇日軍的。
▲ 致遠艦員合影(圖中雙手交叉站立著為鄧世昌)
但另一方面,《北洋水師》與《甲午風雲》在以下方面則有著高度共識:北洋水師彈藥存在嚴重問題;擊沉“吉野”號是擊敗日本艦隊的關鍵;北洋水師攻擊“比睿”、“赤城”、“西京丸”是正確的戰術選擇。另外,該劇對中日兩國海軍軍官的留英經歷做了非常大膽的發揮,將伊東祐亨、東鄉平八郎等日本海軍軍官與劉步蟾、鄧世昌等北洋水師軍官塑造為同學關係,並試圖以這種關係與後來你死我活的海戰,形成一種強烈的反差。但是這種藝術處理卻使得該劇失去了探究、展現兩國海軍真正的差距根源的機會。
▲ 日軍比叡號巡洋艦
此後,從20世紀的最後十年,到21世紀的前十年,中國經濟持續走高,小眾文化圈層漸次形成,一批學界研究者開始走出象牙塔,同時,一批民間軍事愛好者逐漸升級為民間軍事研究者。這種轉型極大的繁榮了學界內外對北洋水師本身的研究,並迅速在最新一部同類作品中得到體現。以陳悅、張黎源、顧偉欣為代表的新一批北洋水師愛好者,立足艦船技術,注重線圖還原,逐漸發展成獨樹一幟的民間研究機構——海軍史研究會。該組織通過對近代艦船與軍械技術的持續研究,以及靈活運用網路傳媒的宣傳策略,逐漸使其掌握了國內北洋水師史的主流話語權。
《鐵甲艦上的男人們》就是該機構顧問下的產物。故而在一系列問題上對此前影視作品進行了修訂性補充。比如如北洋水師戰艦是為艏對敵戰術而設計;北洋水師官兵普遍意志堅定、訓練有素、技戰術動作熟練;北洋水師在大東溝海戰中所採取夾縫雁行陣是合理的戰術選擇;北洋水師的目的在於迫使日軍進入“亂戰”狀態;日本艦隊所採取單列縱隊是其技戰術動作不熟練所致;“定遠”號主炮對“松島”的命中影響巨大,最終使北洋水師取得當天的戰術勝利;北洋水師的主要問題在於戰艦老朽、火炮陳舊等技術問題。這些新觀點也因此而引發出一連串新的爭議。
▲ 日本所繪的松島號中彈後的場景。
甲午戰爭 北洋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