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 ,美國心理學家,社會學習理論的創始人。他認為來源於直接經驗的一切學習現象實際上都可以依賴觀察學習而發生,其中替代性強化是影響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1974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80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生平
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出生在加拿大艾伯特省的蒙達,父親是波蘭的小麥農場主。像斯金納一樣,他也是在一個小鎮上長大的。他就學的中學僅有20個學生2位教師。1949年,他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獲學士學位,1951年在美國衣阿華大學獲心理學碩士學位,翌年獲哲學博士學位:他在衣阿華大學攻讀研究生學位期間,儘管接受的是臨床心理學方面的教育,但由於受赫爾的學生斯彭斯的影響,對實驗模式的有效性印象頗深。1953年,他到維基台的堪薩斯指導中心,擔任博士後臨床實習醫生,同年應聘在斯丹福大學心理學系執教,1964年升任正教授。在這期間,受赫爾派學習理論家米勒(N.Miller)、多拉德(J.Dollard)和西爾斯(R.R.Sears)的影響,把學習理論運用於社會行為的研究中。此後,除了1969華任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研究員一年外,一直在該校任教。其中,1976年至1977年間出任心理學系系主任。由於班杜拉的奠基性研究,導致了社會學習理論的誕生,從而也使他在西方心理學界獲得了較高的聲望。他在1972年獲美國心理學會授予的傑出科學貢獻獎;1973年獲加利福尼亞心理學會傑出科學成就獎;1974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著作
1959 Adolescent Aggression《青少年的攻擊》
1963 Social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社會學習與個性發展》
1969 Principles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
1971 Psychological modeling : Conflicting theories.
1973 Aggression : social learning analysis
1977 Aggression : Social learning Theory《社會學習理論》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思想與行為的社會基礎:一種社會的認知理論》
1995 Self-efficacy in changing societies.
1997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對行為習得過程的敘述
班杜拉認為,人的行為主要是後天習得的。他說:"除了基本有反射之外,人並不具備很多先天獲得的行為,人們必須學會它們。"行為的習得要受生理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生物學因素在學習過程中的發揮的作用是不可否認的。後天經驗的影響和生理因素的影響在決定行為上微妙地交織在一起,很難將兩者分開。因此,那種把行為看成是後天習得的或先天具有的這種二分法的觀點對於研究行為的習得過程是意義不大的。按照班杜拉的觀點,人的行為,特別是人的複雜行為都是後天習得的。行為的習得既受遺傳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約,又受後天經驗環境的影響。在研究行為習得過程中,不能將二者分而論之。這種觀點應該並已經得到很多人的共識。
班杜拉所關心的是行為習得的兩種不同的過程:一種是通過直接經驗獲得行為反應模式的過程,班杜拉把這種行為的習得稱為"通過反應的結果所進行的學習",即我們所說的直接經驗的學習。例如,桑代克的嘗試錯誤學習、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式學習和傳統行為主義的刺激與反應的聯結式學習均屬於這一類。另一種是通過觀察示範者的行為而習得行為的過程,班杜拉將它稱之為"通過示範所進行的學習",即我們所說的間接經驗的學習。班杜拉所關心並研究的是後一種行為的習得過程。具體如下:
1.通過反應結果所進行的學習
班杜拉對直接經驗的學習所進行過的研究作出了概括性的總結。他說:"來源於直接經驗的最基本的學習形式是通過行為所造成的正負結果來進行的。當人們處理日常事務時,他們的某些反應被證明是成功的,而其他反應卻沒有效果或引起懲罰的結果。通過這種分化的強化過程,反應結果為成功的行為方式受到選擇,而無效的反應方式則被拋棄。"班杜拉還對把直接經驗的學習過程描述為機械過程的理論觀點提出了明確的批評。他指出,機械論的觀點忽視了人類認知能力在行為習得中的重要作用。人類在通過反應的結果所進行的學習中有三種反應結果的機能體現著人類認知能力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1)信息機能的作用
班杜拉認為,在直接經驗的學習過程中,人們不僅進行反應,而且要注意行為反應所造成的後果。人們通過觀察各種行為所引起的不同結果,就會產生在什麼場合下做出什麼反應才適合的假設。這種在學習中獲得的信息成為以後行為的指南。與機械論的觀點相反,班杜拉肯定和贊成,行為的結果一般是通過思維的中介過程來改變人的行為。通過反應結果所進行的學習基本上是一個認知過程。只要人們沒有意識到所強化的東西,人們的行為幾乎不會有所改變;即使人們意識到某些反應得到了正強化.但只要人們根據其他的信息確信這一反應將不再得到獎賞,那么這些反應也不會增強。
(2)動機機能(或人的預見能力)
班杜拉明確指出,人具有預見未來的能力。這種預見未來的能力能夠把將來的結果與現在的行為聯繫起來,使現在的行為控制在這種對未來的預見之下。簡言之,班杜拉的意思是說,人類的認知能力或思維可以預見未來,這種對未來的預見可以轉化為現在行為的動機,從而對現行的行為起控制作用。也就是說,這種直接經驗的學習並不完全受現行條件的制約,它還要受人對未來認知的影響。
(3)強化機能
班杜拉強調指出,即使是在直接經驗的學習中,強化也不是作為機械的反應加強者而發生作用,而主要是作為信息和動機的因素而發生作用。大量的事實證明了這一觀點的有效性。班杜拉還認為,"強化加強反應"這種說法不過是個比喻而已。在反應被習得之後,這些反應所造成的不同後果會容易地改變它們被用於某一情境的可能性,但是反應本身卻不能再被加強了。所以,與其說行為被它自己的結果所強化,倒不如說被它自己的結果所調節更為確切。強化是調節已經習得的行為的有效手段,但相比之下它不是形成行為的有效方法。班杜拉還指出,能夠證明強化本身可以自動地塑造人類行為的證據幾乎沒有。
上面,班杜拉從信息機能、動機機能和強化機能等三個方面的具體分析,明確地闡述了認知在直接經驗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從而有力地批判了對直接經驗學習的機械論的解釋。由此可見,班杜拉特彆強調認知過程在直接經驗的學習或行為習得中的作用。
2.通過示範所進行的學習——觀察學習
班杜拉認為,那種通過自己的行為反應的結果所進行的學習將是非常吃力的。而人類的大量行為都是通過對榜樣(或示範者)的觀察而習得的。這種學習就是觀察學習或模仿學習。觀察學習乃是人類獲得大量行為反應的主要形式。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所闡述的就是這種學習。他認為觀察學習主要是靠榜樣的影響,並通過它們的信息機能來引起學習。在觀察學習的過程中,人們獲得了示範活動的象徵性表象,並引導適當的操作。
班杜拉將觀察學習的四個階段(或四個子過程)概括為下面的框圖,從框圖中可以看到影響每個子過程的各種因素。
觀察學習的全過程由下列四個子過程構成:
(1)注意過程;
觀察學習起始於學習者對示範者行動的注意。如果人們對示範行動的重要特徵不注意,或不正確地知覺,就無法通過觀察進行學習。所以,注意過程是觀察學習的起始環節。在注意過程中諸多因素影響著學習的效果。其中有來自示範者行動本身的特徵和觀察者本人的認知特徵,還有觀察者和示範者之間的關係等,這些因素都調節著觀察經驗的數量和類型。
在影響注意的諸因素中,班杜拉認為,觀察者與示範者之間的關係是至關重要的。一個人與什麼人交往,不管是他自己所選擇的,還是被強迫的,都限定了所能學到的行為類型。因為這些人的行為類型會被學習者多次地觀察到。這樣的事實,早在中國古代的學習心理學思想和教育子女的方法中就被注意到了。班杜拉還注意到,以前,觀察學習明顯地受家庭和地域文化的影響。而現在由於有先進的信息交流媒介,人們可以在家裡通過電視觀察到不同國度和不同民族的各種不同行為類型。這為觀察學習提供了有利的方便條件。
觀察學習的速度和水平還部分地決定於示範行為本身的性質和特徵。榜樣個人的魅力是吸引人的一個因素。有些人總是比其他人更引人注目。那些具備吸引人的特性的榜樣被人們所注目,而缺乏迷人之處的榜樣則易被人們所忽視。榜樣所表現出的不同機能價值的行為,也決定著哪些行為將受到觀察,哪些將受到忽視。另外,示範行為的明確性和複雜性也是影響注意的因素。一般來說,示範行為越明確,越容易被注意;示範行為越複雜.越不易被模仿。
影響觀察學習注意過程的第三方面的因素來自於學習者本身。觀察者自身的感覺能力、注意的喚醒水平、知覺的定勢和強化的經驗等都直接影響著對示範行為的注意和觀察水平。
(2)保持過程;
觀察學習的第二個主要過程是對示範行為的保持過程。如果觀察者記不住示範行為,觀察就會失去意義。在觀察學習的保持階段,示範者雖然不再出現,但他的行為還給觀察者以影響。要想把示範行為在長時記憶中永久保持,需要把示範行為以符號的形式將其表象化。通過符號這一媒介,短暫的榜樣示範就能夠被保持在長時記憶中。因此,高度的符號化能力使人們的很多行動都可以通過觀察來習得。
觀察學習對示範行為的保持依存於兩個儲存系統,一個是表象系統,另一個是言語編碼系統。表象系統把示範行為以表象的形式儲存在記憶中。表象由感知過程所產生,榜樣行為的重複呈現最終造成示範行為的持久的、可再現的表象產生。這樣.在以後的某些場合中,事物的表象可以在客觀上那一事物不存在的條件下被喚起。對於大多數表象系統已經與言語編碼系統建立了聯繫的學習者來說,聽到某一事物的言語信號刺激,便能即刻喚起該事物的表象。而對於那些言語技能尚未發展成熟的兒童來說.表象系統的作用在觀察學習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言語編碼系統在觀察學習過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一些示範行為的特徵轉換成言語編碼的形式,能更準確地習得、保持和再生。對示範行為的認知調節和對表象的說明都有賴於言語編碼系統。言語編碼系統還以容易貯存的形式保持和傳遞大量信息。因此,言語編碼系統會促進觀察學習與保持。
示範活動被轉換成表象和容易利用的言語符號後,這些記憶符號將起到指導行為的作用。符號編碼在觀察學習中的重要性已經在一些用兒童所進行的實驗研究中得到證實。
班杜拉還注意到即時模仿和延遲模仿的區別。所謂即時模仿是指模仿反應由榜樣的行為直接地、即時地引起。即時模仿並不十分需要認知機能發揮作用,因為模仿行為被外部榜樣的行動所直接引導。延遲模仿則是在對校樣行為的觀察過去了很長時間後所進行的模仿。這種模仿需要對觀察過的示範行為進行內部的想像和回憶來進行,它需要依靠自己的記憶表象的指導。
(3)運動再生過程;
觀察學習的第三個階段是把記憶中的符號和表象轉換成適當的行為,即再現以前所觀察到的示範行為。由於這一過程涉及到運動再生的認知組織和根據信息反饋對行為的調整等一系列認知的和行為的操作,班杜拉將這個過程分解為:反應的認知組織、反應的起動、反應的監察和依靠信息反饋對反應所進行的改進和調整等幾個環節。
再現示範行為的第一個環節,需要學習者在認知水平上將要再現的反應選擇和組織起來。再現示範行為反應取決於學習者記憶中的示範行為的各個部分是否完整和學習者是否具備再現這些行為的技能。如果缺乏某些反應的組成部分,行為再生就會發生錯誤。如果缺乏再現某種反應的技能,再現的行為就會偏離示範行為。因此,在認知組織的基礎上,學習者要通過回憶和練習來彌補這些不足。
再現行為的反應起動以後,需要對反應進行及時地監察。因為從記憶中的符號和表象一開始就能轉換成準確無誤的行為是很少見的。一般的情況是,學習者嘗試再現示範者的行為反應,並在反應的過程中依靠自我的和他人的監察所提供的反饋信息來及時調整和糾正再現的行為反應。監察和反饋信息的提供靠自己的監察和動覺反饋信息。但是有些行為反應靠自己監察和動覺反饋很困難.必須靠他人的監察並提供反饋信息。學習者通過反饋信息不斷地調整和矯正自己的行為反應,使之接近於示範者的行為。
(4)動機過程。
能夠再現示範行為之後,觀察學習者(或模仿者)是否能夠經常表現出示範行為要受到行為結果因素的影響。班杜拉認為有三方面的因素影響著學習者做出示範行為:(1)他人對示範者行為的評價;(2)學習者本人對自己再現行為的評估;(3)他人對示範者的評價。這三種對行為結果的評價就是班杜拉所稱謂的三種強化,即外部強化、自我強化和替代性強化。學習者並不把習得的所有東西都表現在自己的行為中。有些行為受到外界的獎賞和鼓勵;有些行為受到外界的批評或懲罰;有些行為受到外界的忽視.即無獎賞也無懲罰。當然,受到獎賞和鼓勵的行為容易被人們較多地採用,這就是外部強化的作用。學習者本人對自身行為的評價也決定著哪一個觀察習得的行為反應被採用。他們對自我感覺滿意的行為付諸於現實,而拋棄那些自己不滿意的行為,這就是自我強化的作用。如果示範者受到外界的獎賞、鼓勵或好評,這無疑要間接地影響到觀察學習者是否願意再現出示範行為,這就是間接強化或替代性強化的作用。由此看來,三種強化來自於對行為結果的三種評價,三種強化又成為制約再現行為的重要驅動力量。故此,班杜拉把三種強化作用看成是學習者再現示範行為的動機力量。
社會學習理論的實驗研究
班杜拉認為,以往的學習理論家一般都忽視了社會變數。他們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來進行動物實驗,以此來構建他們的理論體系。他們觀察動物是如何走迷宮或逃出迷宮的,這對於研究作為社會一員的人的行為來說,沒有很大的研究價值。班杜拉強調要以人作為基本研究對象,而不是從動物那裡獲得第一手材料。由於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的,所以他主張要在自然的社會情境中而不是在實驗室里研究人的行為。事實上,人們在社會情境中,通過觀察和模仿,學到很多行為。
在班杜拉看來,任何一種合適的學習理論,都要回答這樣的問題:個體是怎樣在社會情境中習得一種新的反應的?行為主義者,如赫爾與斯金納認為,是由於個體在做出反應時得到了獎勵。儘管證據表明,通過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塑造程式,可以形成各種社會行為,但研究也表明,個體也可以只是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而習得新的反應。用班杜拉的術語來說,這些他人即榜樣(models),通過這種觀察而習得反應,即稱為榜樣作用(modeling)。
班杜拉指出,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理論無法解釋這類觀察學習的現象。第一,他們不能解釋為什麼個體會表現出新的行為;第二,他們無法解釋一個榜樣的身上可以獲得完整的行為模式;第三,他們不能解釋為什麼這些行為模式可以在沒有強化的在情況下獲得;第四,他們不能解釋為什麼在觀察榜樣行為後,這種已獲得的行為可能在數天、數周甚至數月之後才出現。所以,倘若社會學習完全是建立在獎勵和懲罰之結果的基礎上的話,那么大多數人都無法在社會化過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
為了說明榜樣作用的效果,班杜拉和他的助手們進行了一系列實驗。
兩項實驗在一項典型的觀察學習的實驗中(Bandura,et al.,1963),班杜拉分別就現實、電影和卡通片中成人榜樣對兒童行為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所有這三類成人榜樣都同樣會導致兒童模仿這種攻擊性行為。
在另一項實驗中(Bandura,1965),班杜拉對上述研究作了進一步延伸。他要了解兩個主要問題:
(1)兒童是否不管榜樣是受到獎勵還是懲罰,總是會從榜樣那裡習得攻擊性行為?
(2)兒童看到榜樣受到獎勵是否比看到榜樣受到懲罰會更多地自發模仿所看到的攻擊性行為?
在實驗中,把4至6歲的兒童分成兩組,兒童在電影中看到一個成年男子演示四種不同的攻擊性行為,但在影片快結束時,一組兒童看到的是這個成人榜樣受到另一個成人的獎勵(那個人說:"你是一個強壯的冠軍。");而另一組兒童看到的是這個成人榜樣受到懲罰(另一個成人說:"喂,住手!我以後再看到你這樣欺負弱者就給你一巴掌!")。 最後一組兒童看到榜樣沒有受到任何獎懲。接下來,就讓兒童進入一間遊戲室,裡面放有一個同樣的充氣人以及這個成人榜樣使用過的其他物體。結果發現,電影裡榜樣的攻擊性行為所導致的結果(獎勵或懲罰),是兒童是否自發地模仿這種行為的決定因素。也就是說,看到榜樣受獎勵的那一組兒童,比看到榜樣受懲罰的另一組兒童,表現出更多的攻擊性行為。 實驗結果見右圖。
但這是否意味著,看到榜樣受獎勵的兒童比看到榜樣受懲罰的兒童習得更多攻擊性行為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班杜拉在這兩組兒童看完電影回到遊戲室時,以提供糖果作為獎勵,要求兒童儘可能地回想起榜樣的行為,並付諸行動。結果表明,這兩組兒童在模仿攻擊性行為方面沒有任何差異,即都能同樣精確地顯示出榜樣的四種攻擊性行為的順序。這說明,榜樣行為所得到的不同結果,只是影響到兒童模仿的表現,而對學習幾乎沒有什麼影響。 因為在榜樣受到懲罰的條件下,兒童同樣也習得了這種行為反應, 只不過沒有同樣地表現出來罷了。
根據這些實驗的結果,班杜拉特別關注三個最基本的、相互聯繫的機制:
1.替代過程(vicarious process)
班杜拉認為:"事實上,由直接經驗導致的所有學習現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礎上發生,即都可以通過觀察他人行為及其結果而發生"(Bandura,1976)。這就是說,學習者可以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觀察他人行為的結果是受到強化還是懲罰,不必自己直接做出反應並親自體驗其結果,也可以學習。在班杜拉看來,建立在替代基礎上的學習模式,是人類學習的一個重要形式,因為這類學習是學習各種複雜技能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例如,我們不可能通過試誤學習來掌握開車、動手術之類的技能。至於人類的許多社會行為,如利他主義或暴力,也只有用觀察學習過程來解釋,才能得到最好的理解。
在班杜拉看來,通過觀察來學習,可以使人們獲得行為的規則,從而不必經過漫長的試誤來逐漸形成這類規則。通過社會榜樣的作用,人們可以吸取他人顯示出來的和創造出來的信息源,以此擴大自己的知識、技能。要是人們只能做行為主義者所說的那樣,只能從試誤的後果中學習的話,那么人類的生存前景就很渺茫了。例如,兒童游泳、青少年學開汽車、醫學院學生開刀,錯誤越嚴重,就越有生命危險。所以,只能憑藉替代過程來學習。
2.認知過程(Cognitive process)
班杜拉指出,研究已表明:"通過工具性條件作用、經典性條件作用、消退和懲罰引起的行為變化,有許多是通過認知來調節的"(Bandura,1976)。班杜拉所說的認知,主要是指使用符號和預見結果的能力。
首先,使用符號的能力,為人類提供了一種創造和調整各種環境事件的有力的工具。通過符號,人們可以把稍縱即逝的經驗加以處理並轉換成內在的模式,從而作為未來行動的指南;通過符號,人們可以賦予自己親身經歷過的經驗以意義和形式:通過符號的媒介,人們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與他人交流信息 。
其次,人們並不是簡單地對環境作出反應,或被環境事件所左右。人的行為大多是有目的、有預見性的。人類可以預見到各種行動可能導致的各種後果,並以此制定行動方針、引發自己的動機,並有預見性地引導自己的行動。而預見性的和有目的性的行動能力紮根於符號活動(班杜拉,1987年)。所以,班杜拉認為,人類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認知為媒介的。這樣,把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稱之為認知行為主義理論(theory of cognition-behaviorism),也是名符其實的。
3.自我調節過程(self-regulatory process)
班杜拉認為,個體可以通過觀察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來調節自己的行為。所以,人的許多行為變化,不能用刺激-反應聯結來解釋,而應該用自我調節過程來解釋。在班杜拉看來,人們並不只是為了迎合他人的偏愛而行為。人的行為大部分是根據自己的內部準則和對自己行動所作的自我評價來調節反應的。例如,人們可能會對自己所做的某件錯事(儘管任何其他人都不知道)而自責,因為這種行為違反了他們自己的行為準則。
就一般而言,自我調節過程包括自我觀察、判斷和自我反應三個階段(班杜拉,1987年)。
班杜拉認為,兒童自我-評價的準則也是受榜樣作用的影響的,
在一項實驗中(Bandura and Kupers,1964),讓7至9歲兒童觀看榜樣滾木球,第一組兒童看到的是榜樣採用自我-獎勵的高標準,也就是說,只有當他得到高分時才用糖果來獎勵自己,並且說這樣的話:"因為我得了高分,我應該得到獎勵。"否則,他會作自我批評:"這樣的分數不應該得到獎勵。"第二組兒童看到的榜樣是採取自我-獎勵的低標準,也就是說,只要得了幾分就吃糖果。第三組為行為控制組,即兒童沒有看到榜樣是如何自我獎勵的。結果表明,前兩組兒童在獨自玩滾木球遊戲時,採用與榜樣自我獎勵相類似的標準,而第三組兒童採用的標準上下浮動,他們不管在什麼時候,想得到獎勵時就自己去拿糖吃。可見,榜樣的行為也會影響到兒童自我評價的行為。
班杜拉的許多研究都集中在說明替代過程,認知過程和自我調節過程在形成人類社會行為中的作用。但相比之下,他對替代過程,或者說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研究得更為透徹些。
觀察學習的發展心理學研究
班杜拉認為,觀察學習所必需的低級機能伴隨著成熟和經驗而發展。因此,觀察學習依存於年齡發展階段。觀察學習的能力由選擇觀察、記憶編碼、感覺運動系統和觀念運動系統等技能以及預見某一行動結果的能力構成。因此,觀察學習能力將隨著這些能力的獲得和改善而提高。
班杜拉認為,研究觀察學習的發展及其決定因素要從兒童早期的即時模仿和延遲模仿開始。在兒童發展的早期階段僅限於即時模仿。隨著兒童的經驗符號化和把經驗轉換成運動形態等技能的發展,兒童增強了對複雜行為模式進行延遲模仿的能力。班杜拉還指出,研究觀察學習的發展水平可以通過測量兒童各部分機能發展的程度來了解發展因素對觀察學習能力的影響,這比以年齡為發展水平的指標更為有效。研究觀察學習水平的另一個方法是在一段時間內以不同程度的訓練來培養或提高兒童的部分機能。這個方法在找出觀察學習的發展決定因素上是極為有效的.這樣可以直接提取決定發展的關鍵因素。
強化在觀察學習中的作用
班杜拉提出,觀察學習中存在的另一個爭論是關於強化的作用問題。強化理論關於觀察學習的作用。強化理論假設,要學習與示範行為一致的反應就必須得到強化。該理論對觀察學習所下的公式是S'-R-ST,其中S'表示示範刺激,R代表觀察學習者所做出的與示範行為一致的外部行動.ST指的是強化刺激。按照強化理論,觀察學習被假設為通過分化強化而獲得,即觀察學習由示範刺激引起,然後觀察者做出與示範一致的反應,這一反應如果得到正強化,就得以固鞏和保持;如果觀察者做出了與示範不一致的反應,又得不到正強化或受到懲罰時,這種反應就被削弱。
班杜拉認為,強化理論對觀察學習的這種假設不適用於觀察學習的一些特殊情況:
(1)有榜樣示範時,觀察者並不做出反應;
(2)榜樣和觀察者兩者都不受到強化;
(3)通過觀察所獲得的反應在幾天、幾周或幾個月以後才表現出來。
在上述這些情況下.強化理論對觀察學習所下的公式中,有兩個因素(R-ST)在習得過程中並不存在。而在觀察習得的反應被再現之時,另一個因素(S)也不存在。班杜拉認為,強化理論對觀察學習的假設沒有說明新的反應怎樣通過觀察而獲得。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觀察學習在示範行動呈現之時.通過言語化的過程而產生。在產生任何反應的出現之前,也不要求外部強化。但是,班杜拉認為,強化在觀察學習中並不是可有可無的,強化的確在觀察學習中起作用,而且主要是作為先行條件來發揮其影響。社會學習理論和強化理論的分歧不在於強化在觀察學習中是否起作用,而在於強化以何種方式影響觀察學習。兩種理論爭論的焦點問題是:強化是從後向前地加強模仿反應和它與示範刺激的聯結呢?還是它通過影響注意、認知組織和複述過程來預測性地促進學習呢?社會學習理論認為,與其等待對榜樣的模仿出現後才給獎賞,不如事先讓觀察者預測選擇榜樣的行為會帶來益處,這樣才能更有效地進行觀察學習。因此,社會學習理論對強化在觀察學習中的作用給出了如下公式:
象徵性編碼
sr 注意'sm'認知的組織 R
複述
上式中sr代表預期的強化刺激,sm代表示範刺激,R代表觀察學習者再現的示範反應。根據這種表述,強化的作用促進了整個觀察學習過程。
社會學習理論還認為,在觀察學習中,強化與其說是必要條件,不如說是促進條件。因為在觀察學習中,除了預期強化刺激的影響之外,還有學習者的興趣因素、示範行為的特徵因素和觀察者的能力因素等都會促進觀察學習的進行。所以,即使在沒有外部強化的條件下,依靠這些因素的促進作用.也可以進行觀察學習。
強化理論和社會學習理論都注意到人們是否把觀察所習得的東西付諸於行動在很大程度上要受這些行動結果的影響。但是,社會學習理論所說的強化影響範圍更廣,它不僅指外部強化,還包括替代性強化和自我強化的作用。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們是否把學到的東西付諸於行動受以下因素的影響。
首先是新東西刺激誘因的影響,它能激活人們對新行為的採用。例如,在消費品領域,廣告宣傳被用於廣泛地刺激消費者去購買新商品。各種大眾宣傳工具不斷地促進新技術、新思想和新的社會實踐的傳播。刺激的誘因越多,習得的東西被嘗試採用的可性能越大。
其次,被採用的行動非常容易受強化的影響。人們願意採用那些能明確地給人帶來好處的新東西。所以,新行為方式的傳播和被採用主要靠預期強化和替代性強化來促進。新技術和新思想的採納者期待著新東西能比現行行為方式帶來更好的結果。使用替代性強化也是為了提高觀察者採取示範行動的可能性。
第三,很多新東西因能吸引他人注意或使採用者獲得某種地位而發揮作用。例如,人們常常在服裝、髮型、娛樂活動和品行方面選擇與眾不同的新東西.並以此來區別於他人,從而獲得一個突出的地位。但是,隨著這種新方式的普及,突出的地位也就失去了。然而,這卻能激發人們去進行新的創造。
第四,採用新行為也部分地受到對行動的自我評價結果的影響。人們易於接受那些自己認為有獎賞價值的新東西,而拒絕那些違背自己的社會道德信念的新東西。也就是說,採用新行為受自我強化的影響。
第五,新行為的採用受社會政治、經濟和法律的制約。一種新思想、新觀念或新的社會實踐活動,如果得到全社會的熱情支持,它的擴散速度就會加快.被成員採用的機率就會大大提高。但有些行為受到社會的禁止或法律的制裁;有些新東西即使不受社會的禁止,但由於缺少必要的經濟條件和技術,也使新行為的擴散受到影響。上述因素對新行為方式傳播擴散的影響也因新的行為方式的種類不同而異。有些新東西的傳播主要受某一種因素的影響,而有些主要受另外一種因素的影響。
社會學習的一般原理
通上面介紹的研究,班杜拉得出了社會學習的一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1.人類的許多學習都是認知性的
作為一位認知行為主義者,班杜拉一方面認為,人類像其它動物一樣學會對環境作出動作反應,另一方面,人類還具有用符號表征外部事件的能力,這使得人類的行為在多樣性和靈活性方面比動物的行為優勝得多。
這些符號表征(即認知的內容)包括映象和語言系統。符號表征對行為者的價值,取決於符號系統與它們所指稱的外部事件對應的程度。如果兩者幾乎是完全相對應的,那么,符號排列就幾乎等同於在環境中表現出來的物質的操作。例如,內隱的數字運算的結果,與物體在空間上的排列是相同的。"2x4"這種符號代碼,等同於4組各包括2個物體的實物。
班杜拉認為,一旦認知內容得到了發展,它們就成了決定一個人的知覺、解決問題和動機的重要因素。一個人觀察或不理會那些外部事件.如何知覺外部事件;以及是否會對這些外部事件保持持久的印象,這些都受一個人認知內容的影響。認知內容還影響到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行為和構建新的解決辦法。最後,一個人的學習動機也是受認知內容影響的,當物質環境不直接呈現獎勵或懲罰時,它們會提供誘因動機或良心制裁。
2.反應的結果是人類學習的主要來源
在班杜拉看來,當一種反應發生時,它會導致某種結果,無論這種結果是積極的、消極的,還是中性的,都會對一個人的行為庫產生某種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三重性的,即反應結果具有信息功能、動機功能和強化功能。
首先,反應結果具有信息功能,它們使個體了解哪些行為在某種條件下會導致成功或失敗的結果,從而能夠對在某種條件下的行為結果做出假設。這種假設是建立在各種不同行為結果的概念率基礎上的,它們被用來作為未來行動的指南、例如,兒童發覺在父親微笑時要求得到一塊糖果通常是成功的。兒童形成的假設是(儘管他還不能明確表述出來):在這種條什下,成功的機率是相當高的。假定兒童提出了這個要求,但被拒絕了,理由是因為離吃飯時間太近了。那么,這一信息就會被組合到有關這一假設的條件中去。因此,環境是通過在不同條件下反應的結果連續不斷地提供信息,個體以此來修正有關行為結果成敗機率的假設。
其次,反應結果的第二個功能是動機性的。個體已掌握的信息,可以通過預見和期望,成為行為的誘因條件,即便這些誘因條件在物質環境中還沒有顯現。例如,某種反應在以往曾招致不成功的結果,也就是說,得到的是懲罰。那么,對這種結果的符號表征,就會通過預見,控制不作這種反應,即便在物質環境不會馬上給予懲罰的情況下,也是如此。
最後,反應結果的第三個功能是增加或減少原先這種反應的頻率。這是班杜拉與操作條件作用理論爭論的一個要點。期金納等人認為,反應結果會自動地或機械地產生影響;對反應與結果之間聯結的覺察,與行為的加強或削弱沒有內在的聯繫。但班杜拉認為,對於人類來說,反應結果所產生的作用,是受認知結構調節的,我們不能離開心理活動來理解反應結果所產生的作用。例如,在一項實驗中(Kaufman et al.,1966),讓三組被試在同樣的變化-間隔強化安排(平均每一分鐘強化一次)中做出一種手工反應。但給每一組被試的操作獎勵相仿關係的信息是不同的。給第一組被試的有關強化安排的信息是正確的(即告訴他們是變化-間隔強化安排);而給第二、三組被試的信息是錯誤的:告訴第二組是每一分鐘的正確反應後給予獎勵(即固定間隔強化安排);告訴第三組平均每150次反應後給予強化(即變化-比例強化安排)。結果表明,被試的反應速度更多的是受他們以為的強化安排的影響,而不是受直接的反應結果的影響。班杜拉認為,認知中介物(在這個例子中,即對獎勵的想法)在大多數強化情境中起重要影響。
3.觀察是學習的另一個主要來源
班杜拉反覆強調,人類的許多行為都是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及其結果而習得的。人類習得的許多東西,諸如語言、社會規範、態度和情感等,很難用試誤學習來解釋,而用觀察學習來解釋則很容易說得通。
班杜拉並不否定試誤學習或直接經驗的效用,但他堅持認為,許多複雜的技能,如外科手術和開車等,不允許有試誤過程。此外,對某些客體(如對蛇或各種化學武器)的害怕態度,也不是直接通過與這類客體的接觸而習得的,而往往是通過假想親歷其境來感受到的。班杜拉在研究觀察學習時確認一個完整的學習事件涉及的四種成分:注意;保持;動作再現;以及動機。換言之,觀察學習的失敗,是由於缺少其中的一種或多種成分造成的。此外,每一種成分都是客群多的因素支配的。
首先,除非觀察者以某種方式注意榜樣行為,否則單是呈現榜樣行為是不會產生觀察學習的。
其次,通過觀察學習到的東西必須用符號加以編碼和貯存,至少要保持到做出這種行為反應為止。
第三,一個人可能已注意到榜樣行為並適當保持了編碼符號,但如果沒有相應的動作能力,就不可能再現這種行為。
第四,若要-個人表現出所習得的行為,必須要有適當的誘因動機。也就是說,除非觀察者有表現的條件,否則是不可能外顯山所學到的行為反應的。
4.展現一個榜樣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效應
班杜拉認為,展現一種榜樣行為,可能至少會對觀察者產生三種不同的效應,這三種效應涉及到三種不同的學習過程。
首先,觀察者可能是通過觀看榜樣行為習得了一種新奇的反應,也就是說,這種行為反應是他原來的行為庫中沒有的。因此,在原先的刺激條件下,做出這種反應的機率是零。在一些典型的實驗情境中使用的大多數新奇反應,都是由觀察者以往學習中已獲得的各種要素構成的,然而,他們需要把這些要素加以重新組合才能做出這種新奇的反應。班杜拉把這種現象稱為觀察學習的效應(observational learning effect)。
其次,榜樣行為的第二種效應是加強或削弱觀察者對自己已有行為的抑制。抑制效應(inhibitory effect)是指:觀察者由於看見榜樣得到懲罰的結果而引起的反應傾向減弱。例如,在班杜拉的一項研究中(Bandura,et a1.,1963),看到榜樣攻擊性行為受到懲罰的兒童,相對來說表現出較少的攻擊性行為;看到榜樣做出自己原來抑制的行為受到獎勵時,會加強這種反應的傾向,即出現一種解除抑制的效應(disinhibitory effect)。班杜拉根據這一原理,與他助手設計了一項實驗,結果表明,原來很害伯狗的小孩,與一些非常喜歡狗的同齡人相處一段時間後,就不再怕狗了。有些小孩後來甚至願意與狗單獨呆在一間房間裡(Bandura,et al.,1967)。
最後,觀看榜樣行為的第三種效應是引發觀察者行為庫中已有的反應,班杜拉稱其為社交促進的效應(social facilitation)。這種效應不同於觀察學習,因為它沒有習得新的反應。它也不同於解除抑制,因為它並沒有涉及消除害怕或抑制的過程。
5.觀察學習是規則和創造性行為的主要來源
在班杜拉看來,觀察學習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習得超越所觀察到的特定反應之上的規則或原理。他認為,在觀察學習過程中,觀察者要抽象出榜樣行為的共同要素,並把這種行為恰當地運用於其它情境中去,儘管他們並沒有看到過榜樣在這些情境中做出這種行為。這就是說,觀察者對所看到的榜樣行為的具體特徵加以編碼,並以不僅僅是簡單模仿的方式運用這種行為。班杜拉認為,達種抽取特性並適當運用的能力,使得觀察者的行為不僅僅局限在特定的榜樣刺激範圍內,這是人類行為多樣化和靈活性的基礎。他把這個過程稱為抽象的榜樣作用(abstract modeling)或觀察學習的高級形式(higher-order forms of observational learning),這對人們掌握語言的語法規則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班社拉還認為,現實學習是創造性行為的一個主要來源。當觀察者看到眾多不同的榜樣時,會影響到他們自己的創造性表現。事實上,大多數榜樣行為不只局限在所觀察到的行為範圍內,而往往是各種榜樣特徵的組合,這種行為組合不同於原先任何一種個別的榜樣行為。因此,榜樣越是多樣化,觀察者就越有可能做出創造性的反應。例如,兒童看到同樣的教師榜樣,但他們會以不同的方式組合教師的特徵,因而從教師那裡習得不同的行為特徵,從而使他們的個性特徵不同於任何一個特定的教師。
同樣,在藝術創造方面也是如此。藝術家是通過組合、拋棄和重新組合各種榜樣的特徵,直至達到自己獨一無二的境界的(Gazda,et al.,1980)。
學習理論
在上面實驗和研究的基礎上,班杜拉提出了以下三個理論:1.互動決定論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不僅論述了人類社會性行為習得的兩種歷程,即直接經驗的行為習得過程和間接經驗的行為習得過程。而且詳細地論述了決定人類行為的諸種因素。班杜拉將這些決定人類行為的因素概括為兩大類:決定行為的先行因素和決定行為的結果因素。
班杜拉對學習的遺傳機制的論述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不同種系的動物的遺傳機制限制了有機體的學習能力和做出複雜行為的能力。班杜拉明確地指出,不同種系的動物對各種反應和偶然事件的學習在難易程度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些差異許多是由於有機體遺傳上所具有的不同水平的感覺運動和皮層結構決定的。生理遺傳決定了它們不能學習那些超過它們身體能力的各種行為。而且有機體所具有的神經系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的中樞加工和完成行為的中樞組織。
(2)低等動物的學習和行為受嚴格的生物學規律的制約,把從低等動物那裡得出的結論推廣到人類將產生錯誤的解釋。過去,巴甫洛夫、桑代克和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家習慣於用動物為被試進行學習實驗,並把實驗的結論推廣到解釋人類的學習。這種作法班杜拉認為是十分錯誤的。班杜拉說:"低等動物受嚴格的生物學規律制約,這些學習表現的證據並不意味著人類學習也受特定事件機制的支配。因為高級的人類具有象徵經驗的能力,而且受到的遺傳作用是有限的。"他還說:"在控制行為的條件因種系而異時,把從種系發生中較簡單的有機體那裡得出的結論推廣到人類就將產生錯誤的解釋"。
(3)人類具有巨大的學習潛能,發展人類的學習能力比等待遺傳機制的進化具有更大的發展上的價值。班杜拉指出,人類有能力學會極其多樣的行為。遺傳的預先安排使動物以固定的舊方式去對待重複出現的有限的生活需要。而人類必須經常面臨極為複雜和迅速變化的環境,所以那種遺傳的預先安排就沒有發展上的意義。
(4)影響人類學習的主要是人的個體經驗,而不是種族經驗。班杜拉引證了一些事實和實驗研究來說明個體經驗在人類學習上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人們大多是根據個體的經驗來組織和支配行為的。他還說:"學習速度也受到經驗上預先準備的顯著影響。經驗使預兆性刺激更容易鑑別,經驗提供了必須首先具備的能力.經驗創造了誘因,經驗逐漸形成了促進或妨礙學習新的行為模式的習慣。"這裡班杜拉所說的經驗,指的是個體經驗。而班杜拉引證的一些現象則表明,人類的種族經驗在個體的學習中並未有明顯的優勢。
有關環境因素和自我預期
行為主義用刺激與反應的聯結來解釋和描述學習。認為行為反應是由環境刺激引起的,刺激與同時發生或接近發生的反應自動地聯結在一起,在刺激與反應之間沒有認知過程。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反對這種觀點。他指出人們並不是簡單地對刺激做出反應.而是對刺激加以解釋。刺激是通過人們對它的預期作用而影響特定行為發生的可能性。刺激並不是與同時發生的反應自動地聯結在一起的。按照社會學習理論的觀點,人的行為主要受關聯性經驗的預期作用的影響。班杜拉說:"在兒童發展的最初階段,除了那些先天固有的厭惡的或獎賞的刺激之外,環境刺激沒有什麼影響作用。然而,通過學習經驗,一系列大量的刺激終於獲得了激活和支配行為的能力。環境線索或者能夠預示即將到來的事件,或者能夠預示特定的行動將可能產生哪些結果。通過重複時間上相互關聯的經驗,先前的中性事件就獲得了預言性的價值。當人們覺察到情境、行動和結果之間的關係以後,他們就能根據那些先前的預言性事件支配他們的行為。"班杜拉還明確指出,如果人們想有效地活動,他們就必須預期到不同事件和行動過程的可能後果而相應地調整他們的行為。缺乏這種預期的能力,那么人們就不得不以那種已被證明是徒勞的方式去盲目地行動。總而言之,班杜拉認為決定人類行為的主要先行因素不是環境刺激本身,而是建立在環境線索信息基礎上的對行為結果的預期。班杜拉引證了大量實驗.並對許多行為現象進行了認真地考查。結果認為,不僅人類的大量社會性行為受預期的調節和支配,而且生理性行為和情緒反應也受預期的直接影響。
對於生理的情緒反應,班杜拉認為,雖然不同類型的生理反應對預期的依賴各不相同,但是在環境刺激控制下,幾乎每種形式的身體反應都能夠被關聯性經驗所引起。
對於焦慮和防禦行為,班杜拉認為,焦慮和防禦行為是相互作用的而不是因果關係。不論是個人的還是替代的,厭惡的經驗形成了將要出現傷害的預期,這一預期引起恐懼和防禦行為。
對於情緒反應,班杜拉認為情緒反應的喚起常常由詞語和圖像刺激所引起。所以,情緒反應也以認知過程的發展為基礎。另外,情緒反應既是從直接經驗中習得的,也常常是通過觀察而獲得的。因此,能喚起情緒反應的能力不限於外部的物理刺激,認知也能引起情緒反應。
經典性條件反射被認為是一種最基本的學習過程。行為主義理論通常認為,條件刺激與無條件刺激所引起的反應之問的聯繫是直接的和自動化的。而班杜拉則認為,這種學習是通過與被試的行為無關的配對刺激作用而發生的。這對於學習期發生的運動反應的描述可能是正確的。然而,被測量為認知活動的內部反應是這種學習過程的一個基本成份。較嚴密的考查表明,條件反射事實上也受認知的調解。
由此可見,環境刺激是通過人的預期才能對行為產生影響的.以環境刺激信息為基礎的對行為的預期是決定人類行為的重要先行因素。預期不僅根據對行為結果的估計起動或停止某種行為,而且人們還根據對自我能力的預期來影響在學習或活動中的努力程度。為此,班杜拉將預期區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對行為"結果的預期",即人對一個特定的行為將導致一定結果的估計;另一種?quot;功效預期",即人們深信自己能夠成功地完成會產生這些結果的行為。人們的功效預期會影響人們在行為上的努力程度。功效預期越強,付出的努力就越多。
功效預期是以多種信息來源為基礎的。班杜拉將這些信息源概括為四大方面:(1)操作完成的成功與失敗;(2)替代性經驗的影響;(3)言語勸導;(4)情緒喚醒。這四種信息源分別以不同的誘導方式影響著個人功效預期的強弱,並通過功效預期的強弱來影響人的行為。
社會的預兆性線索及榜樣的作用
人的行為受以環境線索為基礎的自我預期的支配。人的社會性行為則受社會的預兆性線索的支配。社會的預兆性線索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當一定情境的、符號的和社會的線索方面的變化有規律地同不同的反應結果相聯繫的時候,這些線索就逐漸地成為行動的激起者和指導者。二是,通過觀察其他人的行為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受到強化而替代性地取得了關於預兆性刺激的信息。人的行動結果大部分以社會為中介。因此,社會的預兆性線索在控制人的行為方面起著特別顯著的作用。班杜拉認為,在對行為有影響的大量預兆性的線索中,榜樣的行動是更為普遍或有效的因素。在兩種社會的預兆性線索中,第二種線索,即榜樣的示範比第一種社會預兆性線索效果更好。班杜拉說:"依據有見識的榜樣的行動,初學者就能夠在各種環境下和不同的事件中做出適當的行為,而不必做出厭惡的或滿意的反應.從這些探索性的操作中去發現哪些是合適的行為。"
班杜拉還指出,人們的行為受榜樣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對榜樣的示範線索的反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三種因素決定的。這三種因素是榜樣的特點、觀察者的特點以及與對應行為相聯的反應結果。班杜拉認為,就榜樣的特點來說,與身份較低的榜樣相比,那些地位高、收入多、能力強的人更能有效地引起其他人去做出與其相似的行為。另外,在人們不能確切了解榜樣的行為是否值得模仿的情境中,他們必須依靠下面這些線索:外表、談話方式、風度、年齡、社會經濟方面的成功和在專業方面的成功等。就觀察者的特點而言,有些人特別易於對榜樣的影響作出反應。有關研究表明,那些缺乏信心和自尊的人,那些具有依賴性的人和那些常常因模仿而受到獎賞的人特別傾向於做出成功的榜樣的行為。但是,從榜樣那裡得到很大益處的並不僅僅是這些人。一般的觀察表明,觀察力強和自信的人易於仿效理想化的榜樣和人的特別有用的行為。而缺乏自信、遲鈍和依賴性強的學生不可能比聰明自信的人從中獲得更多的益處。與榜樣的行為相聯繫的反應結果決定著榜樣的行為是否被採納和保留。一位有名望或有吸引力的榜樣可能使學習者去嘗試他的行為.但是如果這種行為被證明是不令人滿意的,那么學習者就會放棄這種行為。所以,必須根據榜樣行為的成效和結果去判斷它的可能的價值。
一直藉助物理結果,人們之間就可以相互影響的適當方法。"誘因的發展層次含有物質的結果、象徵的結果和社會性契約。在發展的最高水平,人們通過自我評價和自己的結果來調節他們的行為。在人的社會性行為上,獎勵、金錢、榮譽、地位、社會待遇和社會評價等都可成為鼓勵或增強某種行為的外部誘因或強化物;而批評、懲罰、法律制裁、剝奪某種特權、不予理睬和被忽視等都可成為抑制或減弱某種行為的負強化物。
行為主義的強化理論還認為,行為的塑造與即時的強化相關聯,要想給行為以強化,就必須在行為剛剛發生之後即刻給予。而班杜拉則認為,隨著人的象徵性技能的發展,人們就能夠不管其間隔時間的長短,而準確無誤地把被強化的結果與先行行動聯結起來。強化的時間程式適於調節組織性的行動,但不適於任意行動的維持。行為不是根據時間,而是根據其質和量來得到強化
決定行為的結果因素主要是替代性強化和自我強化
替代性強化
替代性強化是指觀察者看到榜樣或他人受到強化,從而使自己也傾向於做出榜樣的行為。也就是說,對榜樣的強化也間接地強化了觀察者對榜樣行為的觀察和學習。替代性強化來自於學習者觀察到的榜樣的行為結果。這種觀察到的結果既可促進某種行為反應,也可以抑制某種行為。促進某種行為的觀察結果稱為替代性強化;抑制某種行為的觀察結果叫做替代性懲罰。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對替代性強化的作用機制進行了具體地闡述。首先,他人的反應結果向觀察者傳遞信息,告訴他們哪一類行為受到獎賞,哪一類行為受到禁止。一旦通過觀察知道了反應的結果,人們就會做受人們所歡迎的事,避免做受到懲罰的事。其次,觀察到的強化不僅傳遞信息,而且激起觀察者的動機。看到他人受到強化,觀察者會產生做同一行動會得到同樣利益的預測。第三,觀察者還容易受榜樣的情緒反應的影響。第四.通過觀察受強化的示範行為觀察者還可以形成個人的價值觀念,並改變先前的價值觀念。最後,人們不僅觀察榜樣所經驗的結果,也注意到他們對所受待遇做出的反應方式。
班杜拉還比較了直接的外部強化和間接的替代強化的不同行為效果。就學習效果而言,替代性強化的作用優於直接強化。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成功與否,觀察者比行為者本人學習得更快,特別是在概念技能學習方面。就兩者的動機效果而論,直接強化比替代性強化有更強的動機力量。
班杜拉還注意到,由於直接強化與替代強化兩者在日常生活中必然在一起出現,因此,兩者的相互作用效果很值得研究。受到直接和替代兩種強化的人比僅受到直接強化的人在以後無報酬的條件下堅持自己行動的時間更長。當觀察到的結果與直接經驗的結果之間出現不一致時,將造成多樣反應。
自我強化
所謂自我強化就是當人們達到了自己制定的標準時,他們以自己能夠控制的獎賞來加強和維持自己行動的過程。班杜拉認為.行為受自我生成因素和外部因素之間相互作用的調節。行為通常在沒有即時的外部強化的條件下進行。有些行為受預期結果的維持.而絕大部分則是在自我強化的控制之下。
自我強化實際上是一種自我調節過程。班杜拉認為,這個過程包括行為操作、判斷過程和自我反應三個子過程。在第一個子過程中.學習者對自己的行為結果進行各方面的評價;在第二個子過程中,學習者根據自我確定的行為標準去判斷自己的行為;在第三個子過程中,根據自己的判斷,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獎賞和調節。
在自我調節過程中,重要的是自我評價標準的確定。兒童傾向於採用被示範了的評價標準,而且把標準設定在自己能達到的範圍內。一般來講,人們不願意設立太高的標準。因為達到高標準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努力。但是,在受社會獎勵的影響下,高標準還是被廣泛地採用。根據自己的能力、榜樣的示範和社會的要求,確定適當的評價標準是自我評價的關鍵所在。班杜拉引證一些實驗研究表明,過於嚴格的自我評價標準會成為個人不斷煩惱的原因,過高的自我評價標準會導致抑鬱反應、慢性的意志消沉、自暴自棄和沒有目標。
班杜拉對自我強化和外部強化的相互作用作了具體地闡述。當自己認為是無價值的行為受到社會或物質的獎賞時,人們會產生矛盾的體驗。當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行為受到懲罰時,也會產生矛盾的體驗。當外部行為結果受到嚴厲的懲罰時,自認為有價值的行動也會被抑制。而當有可能避開懲罰時,行動往往會表現出來。在沒有或很少有外部強化的條件下,人們主要靠自我強化來支配行為。當外部強化與自我強化一致時,能給行為以最大的積極地影響。所以,為了保持個人行為與社會影響的一致性,人們選擇與社會要求相一致的標準,以保證自己的行為受到社會的支持。
2.自我調節論
班杜拉認為自我調節是個人的內在強化過程,是個體通過將自己對行為的計畫和預期與行為的現實成果加以對比和評價,來調節自己的行為的過程。他指出了通過認知過程不僅能控制自己的生活,而且能對未來制定計畫和確定目標。人之所以能堅持不懈、追求不息,就是因為人具有預期未來、樹立目標、自我滿足和自我批評的能力。人能依靠自己的內部標準來調節自己的行為,來獎勵和懲罰自己。在班杜拉看來,自我系統是提供參照機制的認知框架和知覺、評價及調節行為的一組功能。他認為人的行為不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響,人們也可通過自我生成的因素,自己調節自己的行為。他指出:"如果行為僅僅由外部報酬或懲罰所決定,人就會像風向標一樣,不斷地改變方向,以適應作用於他們的各種短暫影響……事實上,除了在某種強迫壓力下,當面臨各種衝突影響時,人們表現出強有力的自我導向……由於人們具有自我指導的能力。使得人們可通過自我的結果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施加某種影響。"班杜拉既不把自我看成是行為的動因,也不認為自我是環境的奴隸。他認為自我源於外部,有時也為外部影響所支持,但是自我的影響部分地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過程。同時,他還指出自我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會因時間和條件的變化而發生相比的轉變。
班杜拉認為自我調節由三個過程組成。第一個過程是自我觀察。由於不同活動的衡量標準不盡相同,人們往往根據各種標準對自己的行為做出評價。這種評價對自己的行為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作用。第二個過程是自我判斷。人們在行動之前總為自己確定一個標準,並以之判斷和評定自己的行為結果與所立標準的差距,如果結果超過了標準,就會產生積極的白我評價;反之,則會產生消極的自我評價。第三個過程是自我反應。個人對自己的某種行為做出評價,要么會產生自我肯定、自我滿足、自信自豪的體驗,要么會產生自我否定、自我批評、自怨自艾的體驗。自我讚賞起正強化作用,產生積極影響,自我批評會產生消極影響,屬負強化作用。
自我調節功能並非一蹴而就、輕而易舉就能建立的。班杜拉認為在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自我獎懲的標準可以通過以下幾條途徑獲得。第一是模仿,兒童多半是通過模仿父母、同伴或權威人物的示範行為獲得評判標準。第二是標準內化,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由於父母、教師或其他年長者對符合他們信念和標準的行為予以獎勵,不符合者予以懲罰,使兒童將這些信念和標準內化為自己的標準,掌握道德的、倫理的評價尺度。第三是榜樣作用,兒童憑藉榜樣作用,學習怎樣藉助道德的要求或論點為白己的標準提供合理的依據。
班杜拉的自我調節論強調了人的心理的主觀能動作用,表明人具有理性認知的能力,能合理地控制和調節自己的行為,這一點無疑是值得稱道和肯定的。
3.自我效能原理
班杜拉於1977年首次提到了自我效能這一概念,隨後於1980年在榮獲美國心理學會傑出科學貢獻獎的大會上發表的演說中更透徹地闡述他的自我效能原理,1986年他又出版了《思想行為的計會基礎:一種社會認知理論》這一巨著,對自我效能機制進行了更加系統全面的論述。
班杜拉在1977年時,把自我效能看作是對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為的預期。他認為預期是認知與行為的中介,是行為的決定因素。他進一步把預期分為結果預期和效能預期,結果預期是對某種行為導致某種結果的個人預測;效能預期是個人對自己能否順利地進行某種行為以產生一定結果的預期。他指出:"效能預期不只影響活動和場合的選擇,也對努力程度產生影響。被知覺到的效能預期是人們遇到應激情況時選擇什麼活動、花費多大力氣、支持多長時間的努力的主要決定者。"。即被知覺到的效能預期越強,越傾向於做更大程度的努力。班杜拉在1980年發表的《人類行為中的自我效能機制》演說中,指出效能的自我感知影響思維模式、行動和情緒激活。80年代以後,班杜拉把自我效能看作是對行為操作能力的知覺和有關恪守自我生成能力的信念。這樣一來,班圖拉提出了兩個概念: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效能信念。知覺到的自我效能是一種對自我生成能力的知覺,被感知到的自我效能結果即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深化到價值系統就成為自我效能信念,即有關自我能力判斷的認知取向。他認為自我效能信念有近似於認知、動機及情感的功能,是人類行為操作中的一種強大力量,它在控制和調節行為方面有著不可估量與替代的價值。自我效能從本質上講是自我生成的能力。班杜拉強調指出,人類除了有替代性學習能力、自我調節能力和使用符號的能力之外,自我生成的能力是最根本的能力,人們通過自我生成的能力,就可以對技能進行權衡和判斷,也可以對自己的思想加以評價與改變。
班杜拉與他的學生對自我效能的形成條件及其對行為的影響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發現自我效能的形成依賴於以下五種信息源的影響:行為的成敗經驗;替代性經驗;言語勸說;情緒的喚起;情境條件。
1).行為的成敗經驗
行為的成敗經驗指經由操作所獲得的信息或直接經驗。它對自我效能的形成影響最大。個體主要是通過親身經歷獲得關於自身能力的認識,因為靠自己的經歷得到的關於自身的認識最可靠,所以它成為自我效能最強有力的信息源。成功的經驗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個體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反之,多次的失敗會降低對自己能力的評估,使人喪失信心,任務的難度、個人的努力程度、外界援助的多寡,也會影響自我效能的形成。如果任務難、外援少且自身努力不夠,這時的成功會增強自我效能感,失敗也不大可能使之降低。如果任務簡單、外援多又費了大力氣,即使成功也不會增強自我效能感,但若失敗了則會使之大為削弱;對自己行為有效方面的選擇監控,會起到提高自我效能感的作用,相反如果過分注意自己行為負的方面,往往與較低的自我效能相聯繫2).替代性經驗
替代性經驗指個體能夠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獲得關於自我可能性的認識。這種通過觀察示範行為而獲得的替代性經驗,對自我效能的形成有巨大影響。當一個人看到或者想像與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範者獲得成功時,能夠提高其自我效能判斷,增強自信心,確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相似的行為操作。相反,當看到或想像一個與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示範者,雖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仍遭失敗時,他就會降低自我效能感,認為自己也沒有成功的可能性,他所付出的努力也將不會太大。
3).言語勸說
言語勸說包括他人的暗示、說服性告誡、建議、勸告以及自我規勸。言語勸說用以說服人們相信自己的能力,確立行動的目標,去做以前不曾做過的事情。因言語勸說與自身經驗聯繫不大,所以對自我效能影響也不很大。並且,經由勸說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在面臨困境時還比較容易消失。言語勸說的效果依賴於勸說者的聲望、地位、專長及勸說內容的可信性。自我規勸或教導會使人在操作特定的任務時付出更大、更持久的努力。
4).情緒的喚起
班杜拉認為情緒和生理狀態也影響自我效能的形成。在充滿緊張、危險的場合或負荷較大的情況下,情緒易於喚起,高度的情緒喚起和緊張的生理狀態會妨礙行為操作,降低對成功的預期水準。研究表明,焦慮水平高的人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煩惱、疲勞則會使人感到難以勝任所承擔的任務。當人處於過度焦慮或恐懼狀態下,會產生惡性循環:心情緊張、渾身顫抖會使恐懼加劇,無能感會不斷得到加強。
5).情境條件
不同的環境所提供給人們的信息是大不一樣的,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難以適應與控制。當一個人進入一個陌生而易引起個體焦慮的情境中時,會降低自我效能水平與強度。
由於自我效能對個體的行為影響很大,如何加強對其培養就成為教育實踐中的一大課題。班杜拉及其學生認為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進行培養:適當的外部強化,因為外部強化能促進任務的完成,激勵人去不斷奮鬥,再者,外部強化能使人看到自己的進步,提高對自我能力的判斷,及時自我強化。自我強化以自我獎賞的方式激勵或維持一個人達到某一目標,目標的實現會提高自我效能感;加強歸因訓練。歸因對人的行為、情緒和期待有重要的影響,正確的歸因能幫助一個人對自己樹立信心,使之在自己的每一次進步中意識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成效的。
對班杜拉理論的評價
首先,班杜拉明確地區分了人類學習的兩種基本過程,即直接經驗的學習和間接經驗的學習。實驗和理論研究都已證明,像桑代克的"嘗試錯誤"學習,格式塔心理學的"頓悟式"學習,以及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學習和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等都屬於在新的問題情境中探索未知反應和未知答案的學習,即所謂在實踐中學習或在做中學"。在這類學習中,學習者要經過多次反覆地嘗試和頓悟才能獲得解決問題的答案或建立針對某種刺激情境所做出適宜反應的聯結。所以,這種學習耗時多,難度大,過程也比較複雜。在人類,這種直接經驗的學習存在於解決生產勞動中的技術問題、在社會中解決複雜的實踐問題和在科學實驗中獲得新的發現、發明等創造性活動中。因此,這種學習是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中獲得知識和經驗的過程,是人類知識的源泉。而間接經驗的學習是學習者通過觀察示範者的示範,或通過教師、家長的口頭傳授而間接地獲得他人已有的知識經驗的過程。這種學習過程比直接經驗的學習過程要迅速而簡捷。像布魯納提出的發現學習,奧蘇貝爾提出的接受學習,班杜拉提出的觀察學習等都是屬於這類學習。這兩種不同性質的學習過程的區分有著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它能使廣大教師有選擇地運用學習規律和教學規律,而不至於把直接經驗學習研究中得出的規律生搬硬套地用於課堂教學.也不能用直接經驗學習的理論解釋學生的間接經驗的學習。
其次,班杜拉提出的觀察學習是人類間接經驗學習的一種重要形式,它普遍地存在於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習者中。
廣泛地套用於人們的生活經驗、行為操作和運動技能的學習。人們通過觀察學習可以快速敏捷地獲得他人的行為方式、人際交往、工作和學習經驗。這種學習方式是其他學習理論所無法取代和解釋的。班杜拉對觀察學習的描述和解釋客觀地揭示了觀察學習的一般過程和規律,對於解釋和指導人類的觀察學習過程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作用。從現有的間接經驗的學習理論來看,布魯納和奧蘇貝爾的認知學習理論主要探討的是學生學習書本知識的心理活動過程及其規律。它對於解釋學生的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有一定的說服力。但是他們沒有探討學生的行為模式學習。而對學生的行為模式的學習,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是最有說服力的。所以,班杜拉的觀察學習模式在學習理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第三,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進一步發展了傳統的強化理論。在傳統的強化理論中,赫爾和斯金納等人都強調強化在條件作用中的即時效果。
班杜拉認真探討了人類學習中獎和懲的作用機制。他認為強化的作用在於人對其行為結果的預期,在於人對各種強化的認知調節。強化並不是機械地塑造或改變人的行為,而是通過人的認知調節過程而起作用;在強化的種類上,傳統的強化理論只注意到外部強化的作用。這也難怪他們,因為早期關於強化作用的研究多是在動物實驗中採用的。所以,很少能發現替代性強化,更談不到自我強化。人類的學習則不同,人們可以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結果和根據自己對行為的評估來調整自己的行為。這樣,班杜拉所發展的替代性強化和自我強化在人類的學習中所起的作用就越發明顯。
第四,托爾曼在他的認知期待學習理論中提出了對行為結果的預期。班杜拉卻提出了另一種沒有被托爾曼所說的預期,這就是人確信自己能夠成功地完成某種任務的預期。
班杜拉將這種預期稱作"功效預期"。功效預期不同於結果預期,結果預期是指個人對特定的行為將導致某些後果的估計。上圖形象地表明了兩種預期的不同。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知道某種特定的行為將要受到一定的獎賞,這屬於結果預期;如果該人對完成這種特定行為的能力表示懷疑,這就屬於功效預期。目前,有關功效預期的研究在我國發展成為"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並且從學生學習的自我效能感研究發展到教師的教學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一些研究表明,功效預期或自我效能感確實影響著人們完成某種學習或工作的效果,並且影響到學習或工作的努力程度。一般來說.自我效能感愈強烈,付出的努力愈大,承受失敗或挫折的能力也愈強,堅持的時間也愈長久。我本人認為,兩種預期的根本不同在於:結果預期是個體對行為結果的預先認知;功效預期則是個體對自身能力的預先認知。前者屬於認知範疇,後者屬於元認知範疇,即自我意識範疇。兩種預期的動力源不同:前者來源於外部,後者來源於自身。兩種預期及其作用都是客觀存在的。班杜拉的這一概念無疑是發展了托爾曼的預期概念,並為研究學習的內部動機開闢了一個新的途徑和方法。第五,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有著重要的教育實踐意義。
觀察和模仿是人類個體在社會生活中學習他人的行為方式、人際交往、生活習慣、態度作風、審美情趣、文化娛樂和體育運動等諸多內容的主要學習方式。這種學習不需要特定的場合地點,不需要聽課看書做作業,而是隨時隨地在人們的相互接觸中潛移默化地進行著。俗話說,身教勝於言教。所以,這種觀察和模仿學習對於人的個性形成,生活和工作方式的養成,道德品質和社會性行為的塑造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社會就是教育人的一個大課堂,而觀察學習就是人類個體在這個大課堂里進行有意或無意學習的主要方式。一個社會要學會利用這種課堂影響和塑造社會中的每個成員.就要運用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基本原理,提供良好的、有影響力的、能被大眾普遍接受的榜樣或示範性行為,為每個社會成員的社會性學習提供良好的"教材"。為此,任何一個發憤進取的民族,任何一個文明進步的國家,任何一個社會機構或場所都要對他的每個成員提出明確的行為規範、道德準則、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人際交往方式、社會活動方式、職業道德和娛樂方式等等。並用榜樣去教育和影響人的行為,影響和教育兒童和學生。一個國家、一座城市、一個工廠、一個鄉鎮、一個機關、一所學校都必須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形成積極的社會輿論,創造文明社會的文化氛圍,促進社會中每位成員的社會性學習向著健康的、文明的方向發展。這就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內容和主要形式。我國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們所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等,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六,如果要指出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局限性和不足的話。
那么,它的局限性在於它不適合於解釋和說明陳述性知識的學習和複雜的、高難度的技能訓練的過程,而僅適於解釋和說明觀察、模仿等社會性學習的過程。
第七,我要說的最後一個問題是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還有被發展、被深化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