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新古典主義歌劇

20世紀新古典主義歌劇

在20世紀初歌劇的改革在經歷了古典的、浪漫的、民族的、真實的、等一系列表現形式後又回到“巴赫”甚至回到“離巴赫更遠的時代”,即以古典的形式,法國人能夠很好地求助於艾斯吉羅和科克托,俄國人可以藉助清唱劇和芭蕾舞來表現,這一切並不意味著恢復古老的協調性,而是反映了藝術家企圖從傳統的形式結構和音響材料中尋找新的音符秩序的願望。以俄國的斯特拉文斯基、薩蒂和法國“六人團”為代表,竭力宣揚新古典主義的美學思想,在創作實踐中,義大利的卡塞拉、馬列皮埃洛,德國的欣德米特,蘇聯的普羅科菲耶夫、蕭士塔高維奇等人均不同程度地接受了這一美學思想的影響。

代表人物

勃里頓(1913-1976)

20世紀新古典主義歌劇勃里頓
珀塞爾(1659-1695)之後英國音樂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他在歌劇合唱音樂室內樂交響音樂、聲樂套曲歌曲等眾多領域成就卓著,僅歌劇作品即有十六部之多。 勃里頓的音樂紮根於傳統土壤,不僅偏重聖經奇蹟、古典名著等題材,而且在作品中經常吸取聖詠、民歌、古典音樂素材,予以樸實無華的技術處理。他的創作受到新古典主義影響,但並不拘泥於某種流派和技巧,而是將各種現代手法作機智的創造性的綜合運用。 1945年由斯拉特根據英國詩人克雷布的詩篇改編腳本的三幕歌劇《彼得·格雷姆斯》它完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1945年6月7日於倫敦薩德勒泉劇院首演,取得很大的成功,對戰後的歌劇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部歌劇中沒有華麗的場景和動人心弦的愛情。是一部心理分析劇,它以英國東海漁村為背景,敘述一段冷酷的故事。漁人彼得性情怪僻,與世俗不合。他的一個徒弟死於非命,眾人認為是他的責任,但未深究;不久,與其相愛的愛倫帶來一名窮苦的男孩當徒工又被他逼著在暴風雨中捕魚,從峭壁上摔下死亡,漁人們要他按照傳統,駕船到海上,破舟自盡。評論界認為這是作曲家與世俗不相容的自我寫照。 這部歌劇堅持調性原則,手法簡練,樂隊處理靈活,色彩豐富。合唱風格接近威爾第的晚期作品。結構上主要運用詠敘調的形式。在劇情停頓的抒情片斷也用結構自由的詠嘆調,與民俗有關的場景則有分節歌式的小調出現。各幕分隔之間的幕間曲,承擔了重要的營造氛圍的任務,勃里頓把四首間奏曲獨立構成一套《海的間奏曲》組曲,標題分別為:黎明,星期日的早晨,月光,暴風雨。 1946年由倫納德·杜肯根據莎土比亞詩篇編劇的二幕歌劇《盧克萊絲受辱記》的成功演出,確立了勃里頓在世界樂壇的崇高地位。1947年由克洛采爾根據莫泊桑小說編劇的三幕歌劇《阿爾貝·埃林》以及1954年由勃根據美國作家詹姆斯小說《兩種魔力》編劇的二幕歌劇《鏇螺絲》等作品。 1954年 9月14日,《鏇螺絲》在義大利威尼斯歌劇院首次公演。該劇在敘述兩位孤兒 受難的故事,他們飽受兩個惡魔--一位已死的馬車夫及一位故世的保姆的折磨、驚擾與迫害。 這部歌劇採用室內樂隊編制,結構緊湊嚴密,在心理刻畫上成為繼貝爾格的《沃采克》之後最具藝術感染力的傑作。

普羅科菲耶夫

20世紀新古典主義歌劇普羅科菲耶夫

1891.4.23-1953.3.5 蘇聯作曲家鋼琴家。自幼從母學習鋼琴,5歲試寫鋼琴曲、9歲試寫歌劇。14歲進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和鋼琴,20歲舉行首次個人交響樂音樂會。1918-1936年旅居美國法國,從事創作和演出,36年回國定居,繼續從事音樂創作。1947年,獲俄羅斯聯邦人民藝術家稱號;1943-1951年,6次獲蘇聯國家獎金。1957年獲列寧獎金。普羅科菲耶夫的創作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1)、早期(1902-1914)以管弦樂作品和鋼琴作品為主,富於青春氣息,音調具有俄羅斯民族風格;(2)、旅居國外時期(1918-1936)受西方現代音樂流派的影響,作品的節奏強烈、和聲複雜、曲調仍帶有俄羅斯悠長的音調;(3)、後期(1936-1953)創作追隨國際音樂新潮流,傾向於新古典主義。他的作品具有青春的活力、熱情、樂觀、清晰而富有魅力。二十年代前後的十五年間,他僑居國外,在、美、英、法、德、比、、西等國彈奏、指揮自己的作品演出,享有世界性聲譽。 回國後選取愛國主義主題,把蘇聯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放在首位進行創作。先後獲得極高榮譽:勞動紅旗勳章、人民藝術家,六次獲史達林獎;外國諸多有名音樂組織成員。世界各國藝術界一致認為他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普羅科菲耶夫的重要作品幾乎包括各種曲式,主要作品有: (1)舞台作品:歌劇《馬格達倫》 , 《賭徒》 ,《火天使》 , 《謝苗·科特科》 , 《三桔愛》 , 《修道院的訂婚禮》 , 《真正的人》 ;芭蕾舞劇6部,包括《羅密歐與朱麗葉》和《灰姑娘》。 (2)樂隊作品:7部交響曲,小交響曲,序曲,交響組曲,5部鋼琴協奏曲,兩部小提琴協奏曲,大提琴協奏曲,電影配樂多部。 (3)室內樂4首;鋼琴曲十幾首以及聲樂曲多首。代表作:交響童話《彼得與狼》;D大調《古典》交響曲(第一交響曲)。

欣德米特

20世紀新古典主義歌劇欣德米特
欣德米特世稱“20世紀的巴赫”的欣德米特,以其高超精緻的對位技巧和創新的和聲體系而享譽世界樂壇
欣德米特1895年11月16日生於法蘭克福附近的哈瑙, 13歲起就為生計所迫,在劇院樂隊、伴舞樂隊、咖啡館拉小提琴,同時進音樂學院學作曲,1915-1923年任法蘭克福歌劇院首席樂師。1921-1929年,在阿馬爾弦樂四重奏團任中提琴手。1927-1935年在柏林音樂高等學校任教授,納粹上台後被戈培爾指責為“文化上的布爾什維克”和“精神上的非雅利安分子”,作品遭禁演,被迫流亡。先客居英國,後應邀去土耳其。1935-1937年任教於安卡拉音樂學院,在那裡建立了西方式的音樂教育制度。1940-1950年,先後在美國耶魯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敦作曲。
欣德米特從事過各種音樂工作,這對他創作的發展,以及他後期創作的務實精神都有深刻影響。他力圖使開始瓦解的調性體系恢復活力。他的作品數量繁多。
欣德米特早期作品有《殺人犯》 (1919)、 《努花-努希》 (1920), 《卡迪拉克》 (1926)等歌劇, 《卡迪拉克》四幕歌劇取材於德國作家霍夫曼(1776-1822)的小說《斯庫德麗小姐》 ,故事場景是17世紀的巴黎。卡迪拉克是一名出售珍貴首飾的金匠,奇怪的是,購買其金項鍊的顧客接二連三地死去。一位正在追求他女兒的官員決心偵破這個神秘的案件,最後發現是卡迪拉克在出售的飾品中注入了致命的毒藥
欣德米特的早期歌劇作品具有反對浪漫主義和嘲弄傳統觀念的新古典主義傾向,表現出結構主義和都市主義的特徵,音樂富於幽默感和獨創性。同時他又提倡新即物主義,認為音樂即音樂,事物即事物,不必過分摻入主觀情感因素。他還創作了不少結構簡單,不求技巧性只講實用性的大眾“實用音樂”。
欣德米特表現日常生活題材的“實用歌劇”中,獨幕歌劇《人生的輪迴》(1927)取材於一出英國活報劇,以雞毛蒜皮的家庭瓜葛為主題。作品採用逆行重複的對稱結構,說明逝去的生活可以按相反順序加以重複的幾何學對稱原理。在描寫年輕夫婦離異,妻子愛抗訴訟人,後來離婚夫婦又走到一起應邀參加演劇活動,兩人名利雙收,破鏡重圓卻成泡影的三幕喜歌劇《每日新聞》(1929)中,出現女主人公在浴室洗澡時大唱《浴缸詠嘆調》 、 《熱水詠嘆調》的場面,用詼諧幽默的聲調讚揚電氣的好處,一家煤氣公司老闆將欣德米特告上法庭,指控他破壞了煤氣的聲譽。
1935年他創作了具有代表性的歌劇《畫家馬西斯》這是以德國畫家馬蒂斯(1460-1530)的生平為題材,描寫馬蒂斯走出畫室參加農民戰爭,與社會黑暗勢力的鬥爭,此劇遭到了納粹當局的禁演。一直到1938年才在瑞士蘇黎世上演。這部歌劇在音樂上有明顯的調性,清晰的線條對位,以婉轉抒情的藝術風格見長,擺脫了形式主義,使普通聽眾易於接受。是他最優秀的作品。
欣德米特晚期的著名歌劇還有《世界的和諧》 (1957)、 《漫長的聖誕晚宴》 (1960)等。
五幕歌劇《世界的和諧》是由欣德米特自撰劇本,通過天文學家克卜勒在德國三十年戰爭期間發現行星運行三大定律的事跡,引出科學與宗教、宇宙與人間、思想與道德彼此協調和諧的哲理性命題。
欣德米特一生寫有十部歌劇,他認為自己的作曲技法是從物理的原理演化出來的產物,音樂的結構是不容主觀隨意變革的。因此他的歌劇強調以戲劇情節適應器樂形式,強調戲劇與音樂的緊密關係。他反對浪漫主義的情感誇張表現,也反對十二音體系從根本上否定調性體系的實踐,他把傳統的調性加以擴大,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和聲體系原則。他的著作《作曲技法》 (1937-1939)從理論上說明了這個原則,而《調性遊戲》 (1943,鋼琴練習曲,前奏曲、賦格曲的彙編),則從實踐中對此加以闡釋。說明了他的音樂觀點和他對一些音樂家的看法。

法國“六人團”

20世紀新古典主義歌劇米約與科克托

米約(1892-1974),法國“六人團”成員。1892年9月4日生於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生長在一個富裕的猶太人家庭。7歲開始學小提琴,後入巴黎音樂學院學小提琴和作曲。他交有許多作家和畫家的朋友,尤其是詩人克洛代爾對他的影響很大。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作為克洛代爾公使的秘書於1916年到巴西任職。在南美居住了近兩年,巴西的氣氛各音樂對他以後的創作產生了影響。1918年回巴黎,受薩蒂的影響成為“六人團”中的一員。
1940年,德國法西斯入侵法國,他轉道去美國,在加利福尼亞米爾斯大學任教。這對他1947年後的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1947年回法國,在巴黎音樂學院任教,以後經常往返法、美之間。 1971年退休,定居日內瓦。
米約是位多產作曲家。也是法國的新古典主義者。他的作品多達441件,其中歌劇12部。他不但具古典氣質,還善於博採眾長。以複合的思維方式,在調性、和聲、節奏乃至體裁、風格等多方面領域裡大膽創新。
米約作品的顯著特點是形式多樣化,這在他的歌劇中得到充分體現。三幕歌劇《奧菲歐的不幸》 (1926)、三幕歌劇《奧雷斯忒斯》 (1927)、獨幕五場歌劇《阿里阿德涅的獎賞》 (1928)、獨幕歌劇《美狄亞》 (1939)等均取材於古代神話傳說,但音樂語言卻呈現不同面貌,有的採用中古調式,有的模仿巴洛克風格,有的運用民間語言等,有的用雙調性,還有的則是多調疊置,他的抒情風格和對位技巧也貫穿於不同作品之中。以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的事跡為題材的《克里斯朵夫•哥倫布》 (1930)是一部由兩大部分構成的嚴肅歌劇。作品運用清唱劇與電影畫面相結合的形式,安排一名朗誦者敘述史書記載的哥倫布生平,並由一支希臘式歌隊作注釋,銀幕上則展示人物活動內容,第一部分一群白鴿在舞台上放飛,第二部分結尾處天幕上地球轉動,一隻白鴿向遠處飛去。劇中詠嘆調與合唱場景始終是音樂的主體部分。
米約到美國以後,常以人民解放鬥爭為題材,例如歌劇《玻利瓦爾》 (1943)就是以拉丁美洲民族英雄的事跡為題材創作的。1954年6月1日五幕聖經歌劇《大衛王》在耶路撒冷首演,這是米約為慶祝大衛王節、紀念大衛王國建都耶路撒冷三千年而創作的宗教題材作品。腳本由阿曼•路涅爾根據《撒母耳第一、第二部》和《國王之書》改編,敘述大衛從登基直至由所羅門繼位的故事。這部歌劇讓合唱、抒情段落和戲劇場景在舞台上作複合型的交替表演,使抒情性與戲劇性有機結合,成為米約歌劇創作中最富古典意味的力作。
米約的歌劇創作具有鮮明的個性,他早期的創作強調節奏、力度,常常採用“街頭音樂”的原始音調。後期則用多調性手法,曲調純樸(常常帶有他的故鄉普羅旺斯風格),管弦樂與合唱的效果鮮明。晚年的風格趨於穩定、溫和,與法國古典主義音樂的聯繫十分明顯。
普朗克

20世紀新古典主義歌劇普朗克
普朗克是作曲家、鋼琴家。1899年1月7日生於巴黎, 5歲便和母親學習鋼琴,後來從師於西班牙鋼琴家比涅斯。1920年成為法國“六人團”的成員。1924年為佳吉列夫的俄羅斯芭蕾舞團作舞劇《母鹿》 ,名聲大振。
普朗克擅長於創作優美精緻、風趣幽默的小型作品,鏇律動聽,和聲明快,織體清晰,追求古典音樂典雅精細的美感。他的室內樂奏鳴曲、為古鋼琴與小樂隊所寫協奏曲以及彌撒曲、經文歌等作品都具有新古典主義的風格特徵。
1947年創作了第一部荒誕喜歌劇《提瑞西阿斯的乳房》這是一部超現實主義作品。通過一個婦女不堪生兒育女之苦,由丈夫變成女性,生下四萬個孩子,最後不得不再將性別調換過來的故事,辛辣嘲諷當時政府當局的人口政策。泰勒西阿斯的名字源出自希臘神話的盲人預言家,曾變為女性,後又恢復男性。
1953-1956年作第二部歌劇《加爾默羅會修女的對話》,這是根據法國大革命時期迫害十六名宣誓殉教的加爾默羅會修女的史實為依據所寫小說改編的台本創作的嚴肅歌劇,該劇描寫一位 貴族姑娘的精神成長曆程,她為追求心靈的平靜而隱居女修道院並與另一位修女成為知己,她恐懼死亡,熱愛生活,而命運卻把她和女友推上了斷頭台,在祈禱聖母的讚美詩歌聲中,奔向天堂。音樂的新古典風格區別於荒誕幽默的《提瑞西阿斯的乳房》,注重歌劇的形式美感,帶有宗教音樂的深沉嚴肅的氣氛,同時在和聲處理上運用平行和弦、四度疊置等手法,最後女主人公面對死亡所唱的頌歌在樂隊烘托下,顯得優美、壯烈。評論家認為是現代優秀歌劇之一。
另外還有1958年創作的獨幕歌劇《人聲》 ,全劇長40分鐘,只有一個女主角在台上與她的情人通電話,但通過她的獨唱及聆聽對方談話的沉默,反映出一個社會性悲劇。
普朗克的創作領域寬廣,包括各種體裁。他的作品從輕鬆活潑,富於娛樂性逐漸轉變為寓有一定政治和社會背景的嚴肅題材。他依據法國民歌傳統,發展了德彪西的音樂韻律原則與穆索爾斯基的聲樂朗誦方法。他的曲調富於歌唱性,有“法國的舒伯特”之稱。
奧涅格(1892-1955)
20世紀新古典主義歌劇奧涅格
法國“六人團”的另一位成員奧涅格的名字是以交響詩《太平洋231號》和清唱劇《大衛王》的成功而享譽世界樂壇的。他的創作有明顯的新古典主義傾向,結構、和聲、鏇法等手法比較接近一般聽眾的審美口味,《大衛王》(1921)即是為一座民眾劇院所寫的。這部作品原先是為戲劇演出而作,具有清唱劇與歌劇的二重特徵,音樂帶有18世紀古典風格。
1927午首演於布魯塞爾的三幕歌劇《安提戈涅》取材於索福克勒斯的悲劇,敘述俄狄浦斯之女安提戈涅在新王克瑞翁執政時期遭受迫害,幽禁墓穴,深愛著她的海蒙前往營救,見安提戈涅已自縊身亡,遂亦自刎的悲劇故事。人物唱段優美樸實,音樂仿古,也具18世紀巴洛克風格,但有時卻加入十二音音樂密集和聲和動力性的節奏因素,烘託了人物的性格刻畫。
1935年 8月30日,傳奇清唱劇《火刑堆上的聖女貞德》完成了,此劇據克羅德爾的腳本創作的。這是20世紀的一部傑作,於1938年5月 10日在巴塞爾以演奏會方式首演,1950年在巴黎歌劇院以歌劇形式首演。這部作品敘述了15世紀一位法國農村少女受聖靈感召,率軍民英勇抗擊英軍入侵,最後為奸細所陷害,在火刑堆上壯烈而死的故事。這部帶宗教劇形式的清唱劇,並非按故事順序推進,而只是選取一些場面,似音畫般展開,以火刑台上的貞德的回憶方式進行,時間變化自由而無規則,之間由貞德修士多米尼克的朗誦連綴。還加入了假面表演,合唱占據重要地位。作品規模宏大,用了五個朗誦聲部,五個獨唱,大型合唱隊、童聲合唱和大型樂隊,交織起多種音響織體。音樂中運用了中世紀民間鏇律和格里高利聖詠以及風俗性舞曲等材料,與奧涅格個性化的節奏、力度處理相混合,造成濃郁的歷史氛圍和強烈的戲劇動力。

蕭士塔高維奇

蕭士塔高維奇(1906-1975)是前蘇聯一位現實主義作曲家,他直面社會和人生,或熱情謳歌,或諷刺鞭笞,通過音樂表現自己的喜怒愛憎。他的音樂語言與傳統密切聯繫,常取中古調式,喜用降音級以及主題內部的調式轉換。他善於將古代的體裁形式靈活運用於盪逸現代精神的作品,管弦樂配器充滿戲劇性動力,又具深沉的抒情意味。他的創作曾受到新古典主義、結構主義新即物主義影響,但他不拘一格,勤於探索,形成本人獨特的音樂個性。

20世紀新古典主義歌劇蕭士塔高維奇
幼時被譽為“俄國第一位麒鱗兒”的蕭士塔高維奇1906年9月25日生於聖彼得堡,學生時代就寫下許多作品,但提升這位作曲界新秀蕭斯塔柯維契聲譽的,是他的第一交響曲。此曲在音樂院就讀時即已著手作曲,1926年完成,當作“畢業論文”發表,該年5月在列寧格勒首演後在俄國樂壇掀起凌厲的鏇風。這位年輕作曲家立刻受全世界矚目,被譽為“俄國的第一位麒麟兒”。
1928年方22歲蕭士塔高維奇,在充分消化過當時的新音樂手法後創作了第一部歌劇《鼻子》這是取材於果戈理的原作,以荒誕手法將幻想與現實相疊,諷刺社會的官僚市儈惡習。少校軍官卡瓦列夫發現自己鼻子不見了,發出絕望的哀鳴。理髮師見鼻子夾在早餐麵包里,惟恐遭誤會,乾脆將鼻子扔進河中。少校曾在街上看到穿上國會議員服的鼻子,傲然一晃便消失,遂動員全市百姓和大批警察追查鼻子行蹤,全無效果。幾經周折終於逮住鼻子,雖經外科醫生精心手術,但鼻子卻不回原位。在一個晴朗的早晨,鼻子突然回位原處。該劇於1930年1月18日在列寧格勒首演,儘管獲得熱烈稱讚,樂譜卻一直不曾出版。直至 1970年重新上演,獲得好評。《鼻子》在管弦樂配器上頗有特色,雖用室內樂隊,但效果奇特,雖然取用的樂器,每一種只限定一支,卻產生令人目瞪口呆的奇特效果。最成功的段落,是表現騎馬行動的銅鈸與幾種打擊樂器的合奏,描寫醉鬼打嗝兒的豎琴小提琴木管,以及用低音提琴去表示柯瓦利約夫少尉剃鬍子的聲音等,可算是繪聲繪色、妙趣橫生。
1930-1932年間創作的四幕歌劇《姆欽斯克縣的麥克白夫人》,取材於俄國作家列斯科夫的同名小說。敘述富商之妻卡捷琳娜生活寂寞無聊,與丈夫不和,且常受公公專橫管制,後成為男僕謝爾契的姘婦,又施毒藥相繼害死公公和丈夫,被判流放西伯利亞。謝爾契又尋新歡,卡捷琳娜在悲憤中將情敵溺死後自盡。這部諷刺性悲劇,含有揭示俄國社會黑暗、人性扭曲的深意。1934年首演於列寧格勒,發表之初被譽為第一級傑作。1935年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上演,次年也由倫敦BBC廣播電台播出。可是1936年,這部歌劇卻受到猛烈攻擊,蘇聯《真理報》發表專論《混亂代替音樂》,批判否定了這部歌劇,此後輟演二十餘年,直至1963年更名為《卡捷琳娜•伊芝瑪諾娃》才在列寧格勒重新上演。
蕭士塔高維奇寫有4部歌劇。除了這兩部歌劇之外,肖斯塔維科奇35歲時曾根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賭徒》寫了八場草稿,但沒有完成。50歲時寫了一部輕歌劇《莫斯科的契列姆斯卡》。

古典音樂精品

如果用“下里巴人”來形容當代的流行音樂,那么古典音樂便是當之無愧的“陽春白雪”。無論是“秦箏吐絕調 玉柱揚清曲”的古琴聲,還是“嘈嘈切切錯雜談 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都讓人魂牽夢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