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

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

資本主義經濟史上最持久、最深刻、最嚴重的周期性世界經濟危機。首先爆發於美國。1929年10月28日紐約股票市場價格在一天之內下跌12.8%,大危機由此開始。緊接著就是銀行倒閉、生產下降、工廠破產、工人失業。大危機從美國迅速蔓延到整個歐洲和除蘇聯、蒙古以外的全世界。

簡介

英文名 the Great Depression of 1929

時間 1929年10月 —— 1933年前後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經濟出現極不平衡的繁榮。美國靠對德國貸款和國內信貸消費造就經濟繁榮,法國靠巨額賠款和貿易保護取得經濟成長,英國經濟則在國際競爭中衰落,經濟停滯,脆弱而缺乏競爭力的日本在接二連三的危機中震盪,相反,德國雖然要對外支付巨額戰爭賠款並失去阿爾薩斯洛林,國內社會動盪,卻依靠巨額外債更新了工業設備,重新成為世界第二工業強國。這種極不平衡的繁榮終於以一場大蕭條告終。
但是,美國的繁榮不僅建立在新興工業的蓬勃發展上,也建立競爭對手的犧牲和信貸增長上。從1924年到1929年,分期付款銷售額從20億美元增為35億美元。1926年,70%的汽車是通過賒銷實現的。更重要的是,美國工業品價廉物美,國際競爭力強勁,工業品出口越來越多,進出口相抵年年順差,數值由三、四億美元至十億美元不等,積累起強大的資本贏餘。
豎立在汽車上的牌子寫道:“100美元可買下這輛轎車。在股市上失去了一切,急需現鈔。”

黑色星期四

1929年10月24日,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股市崩潰,這一天被稱為“黑色星期四”。在致命一天到來前的18個月裡,華爾街股票市場的牛市似乎是不可動搖的,隨著投機者大量蜂擁進股市追求快速、大量的利潤,一些主要工業股票的價格竟翻了一倍多。一段時間以內,每天的成交量多達500萬股。隨著投資者大把將錢撒進股市,一些基金也急忙從利潤較低的投資領域撤出轉向股市。歐洲的資金也洪水般湧進美國,銀行總共貸款約80億元供給證券商用以在紐約股票市場進行交易。赫伯特-胡佛當選總統之後不久,曾試圖通過拒絕借款給那些資助投機的銀行來控制股市,但股價仍不斷猛漲,到1929年9月3日到達歷史最高點。當天一天的成交量便超過800萬股。
同月,股市價格首次開始出現下挫,但專家和政府的聲明卻向公眾保證,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可他們大錯特錯了。在10月24日,股市掉落到谷底。隨著股市以平均每天18點的速度狂瀉,驚慌失措籠罩了華爾街。由於投機者們蜂擁著爭取在股價跌得更低之前賣出手中的股票,股票行情自動收錄機已跟不上股市迅速下跌的行情。僅10月24日一天,便發生了1200萬筆交易,一個由銀行組成的聯盟迅速採取行動以控制局勢,但這僅僅是暫時的拖延。股價不久便又開始了無情的下跌,到10月29日甚至驟然下跌了平均40個百分點。隨著一些主要股票的價格縮減超過2/3,在大崩潰的頭一個月便有260億美元在股市化為烏有。成千上萬的美國人眼睜睜看著他們一生的積蓄在幾天內煙消雲散。但這僅僅是大蕭條的第一輪可怕打擊。
過去,美國也曾經歷過股市恐慌與金融蕭條,但沒有一次像這一次一樣對美國普通市民的生活產生如此深刻的影響,因為緊接而來的大蕭條將使大部分人身陷困難。
危機爆發後,美國政府延續自由放任政策,胡佛總統反對由政府採取大規模的救濟措施,認為只要把失業、救濟等問題交給各種非政府的慈善組織去處理,危機很快會過去,結果使危機遲遲得不到解決。據當事人回憶,1只羊的售價是1美元,但送到市場上的費用需要1.1美元。大量的穀物爛在地里,沒人收割,大批牲畜被活埋或被殺死,牛奶和咖啡被倒進河裡。
金融危機是20世紀一次空前的大災難,也催生了日後的變革,由於經濟危機,2萬多家美國企業投資蘇聯,極大的幫助其從被孤立的世界裡強大起來。並且經濟危機還導致了希特勒的上台和被崇拜,並且經過由其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殖民地紛紛獨立,形成了延續至今的戰後新格局。

華爾街股市

刊載“華爾街股市崩潰,陷入恐慌”的頭條新聞
華爾街經紀行的顧客們正焦急地瀏覽著報紙,了解股市崩潰的最新訊息
並不是所有10月24日聚集在紐約股票交易所門前人行道的人們都顯得驚慌失措
1932年8月,一位替《星期六晚郵報》寫文章的人問英國的大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歷史上有過類似大蕭條這樣的事情沒有?他回答說:“有的,那叫黑暗時代,前後共400年。”為此驚呼大難臨頭,未免言過其實,但是這兩個歷史時期至少有一點看來確實是相同的,那就是,人民雖然身受其害,卻都不懂得是什麼在作祟。

影響

貿易危機

1929~1933年,世界出口量減少了25%,出15價格總水平下降了30%,從而使世界貿易總額的下降幅度超過50%。①作為危機源頭的美國需求和個人消費下降,生產過剩,投資銳減,進口能力嚴重萎縮,大幅度減少了初級產品,特別是從墨西哥、智利、玻利維亞等國的農產品和礦產品的進口。1929—1932年,由於貿易需求銳減和出口產品價格猛跌,拉美國家的出口額下降了65%。對外依存度越高的國家受貿易危機的影響越重,同l925—1929年相比,1930~1934年智利進出口分別下降了48%和33%,這兩項比重均大大高於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②當時拉丁美洲是不發達地區中與國際分工體系聯繫最緊密的地區,所有現代化部門都與外貿有關,經濟危機通過貿易蔓延到各國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

信貸與債務危機

大量國際資本由包括拉美在內的不發達地區流回母國,造成這些地區投資和貿易信貸嚴重緊缺。1929~1930年,英國、美國和法國的長期和短期的資本輸出每年平均達33億美元,1931—1932年,每年平均淨輸入資本減少為16億美元。英國用國外獲得的資本收入支付進口的比重由1925—1929年的22%上升到1930—1934年的37%。③1929年10月紐約股市危機爆發後,拉美國家承受極大的信貸和債務壓力,國際金融市場完全關閉,貿易失去信貸陷於癱瘓,由於不能獲得外部貸款繼續支付拖欠列強的債務,很多拉美國家失去償債能力。玻利維亞於1931年宣布停止支付債務,後來受到其他國家的效仿。1935年完全或部分停止支付外債的拉美國家達到14個。金融信貸關係的斷裂使拉美國家付出沉重代價。他們長期被排斥在國際金融市場之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拉美國家仍然難以獲得國際融資,資金主要來源是外國直接投資,這些投資集中於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如交通運輸、企業建築等。直到20世紀中葉,通過債務重新安排和減免,拉美國家才得以回歸國際金融信貸市場。另外是經濟模式危機。就拉美主要國家而言,初級產品出口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繁榮發生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幾十年間,墨西哥為1910年前的近40年間,阿根廷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40多年間。在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經濟成長之後,初級產品出口經濟模式的局限性和脆弱性日益暴露出來。初級產品生產技術始終在低水平上徘徊,難以提高,生產受到封建大莊園制的嚴重限制,為初級產品出口經濟服務的輕紡和食品加工等工業部門的發展缺乏技術、資金和市場,不僅受到初級產品出口經濟的擠壓,而且受到同類進口產品的競爭。初級產品出口經濟模式的危機實質上反映的是本國工業經濟需求與外國資本把持的初級產品經濟需求之間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拉美國家曾一度失去歐洲出口市場以及工業消費品和新興工業部門所需的機械設備和技術的進口市場。1929年經濟危機及其後的大蕭條則更加充分暴露出初級產品經濟模式的脆弱性和內在危機。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發源於美國,歐洲國家受到的衝擊尤為嚴重,而不已開發國家次之。但是與亞洲國家相比較,拉美國家受到的影響還是強烈的。以1929年為基數100,1932年主要已開發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係數為82.3,亞洲為103.2,拉美國家為90.3%。在拉美地區,幾個主要大國因涉足世界市場較深,經濟受到的影響更大。1929—1933年,墨西哥國民生產總值年均下降2.7%。1930—1934年,阿根廷國內生產總值年均下降0.5%。①大蕭條在為拉美國家經濟發展帶來挑戰的同時也提供了機遇。初級產品國際需求的嚴重萎縮、國際市場的四分五裂、國際支付體系的破裂、保護主義壁壘高築、國際壟斷資本的全球性收縮等,為拉美國家經濟模式的轉型提供了客觀條件。初級產品出口經濟發展比較充分的國家進入經濟模式轉型階段,即由初級產品出口經濟轉向工業經濟,由國際市場轉向國內市場,由側重出口轉向替代進口。正如一些歷史學家所認為的,“從拉美最傳統的經濟史的角度看,1930年是本地區工業化的一種功能性標誌。人們甚至談論危機前和危機後:此前,占優勢的是出口經濟;此後,標誌性的是工業化和國內市場的擴張……”。②巴西著名經濟學家富爾塔多教授認為,大蕭條是拉美替代工業化進程的起點。“就工業化進程的性質來說,1929年的危機是一個有重大意義的界線。到那時為止,工業部門的發展是出口擴大的反映;而從那時起,工業化主要是由出口部門的衰退或增長不足而引起的結構問題誘發的”。③從整個世界經濟的發展過程來看,拉美國家實行的經濟轉型實際上是世界經濟體系演變的組成部分,是經濟不發達地區在卷人世界市場後受資本全球擴張拉動的結果。它是在大蕭條條件下啟動和發展的,帶有外部強力作用的印記。
由於本身經濟發展水平和國際環境的不同,拉美國家工業部門在危機中的境遇與主要已開發國家明顯不同。在歐洲和美國,工業是受經濟危機影響最主要的部門。1929—1938年,美國、德國、法國和英國的工業生產分別下降了44.7%、40.8%、25.6%和11.0%。但在拉美地區卻恰恰相反,很多國家的工業部門是整個經濟中狀況最好、最有活力、主導經濟恢復的部門。究其原因,依附論的代表人物安德烈·岡德·弗蘭克(Andre Gunder Frank)甚至認為,“與古典派主張相反,在中心受到削弱和無能力維持其殖民統治時,外圍實施了工業化和實現了增長”。④雖然這種論斷有值得商榷之處,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拉美國家工業部門當時所處的狀況。

影響

拉美國家最初模仿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採取與初級產品經濟模式相適應的古典主義經濟政策,放任市場自由、緊縮財政、平衡預算、降低稅收、恢復金本位制、降低關稅。但是情況更加糟糕。外部貿易保護主義浪潮興起。美國於1930年6月實施《霍利一斯穆特關稅法》,把關稅提高到歷史最高水平。法國於1931年5月實施進口配額制,涉及產品多達三千多種。1932年英國提高進口關稅,並與大英國協國家決定實施“帝國優惠制”,大英國協地區的商品根據配額進入英國但不附加關稅,英國工業品出口這些地區享受優惠待遇。由此形成了美國、法國和英國領軍的貿易和貨幣集團。拉美國家也被迫進行政策調整,實行貨幣貶值和進口控制,提高關稅,保護和發展本國工業,用本國生產的最終消費品替代進口產品。墨西哥於1930年提高進口關稅25%,1931年和1932年兩次實行貨幣貶值,貶值幅度累計達50%。在這一時期,阿根廷除了提高關稅和實行貨幣貶值外,還採取促出口、限進口的雙重匯率制。這些反危機措施具有明顯的“內向增長”政策導向,在當時的條件下卻頗有成效。很多國家還採取了其他措施,如管制外匯,發放國家補貼,提供低息貸款,將外國企業收歸國有,實行公私混合經濟,鼓勵多種經濟等。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措施日臻成熟,逐步形成系統的工業化主張和政策實踐,為40年代廣泛實施的替代進口工業化模式奠定了基礎。大蕭條還對拉美國家的經濟管理體制和機制產生深層次影響。1934年羅斯福總統實行“新政”,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拉美國家也效仿了同類做法,政府在國民經濟中積極發揮作用,廣泛參與經濟管理,制定和實施長遠發展規劃,施加強有力的經濟監控,採取經濟刺激措施。玻利維亞墨西哥於1937年和1938年先後實行石油國有化政策,集中反映了後來通過國家干預實行替代進口工業化規劃的主導性戰略方針和思路。

中國

一方面,使中國陷入白銀升值和大量外流、國際貿易逆差、國內通貨緊縮的境地,城鄉經濟社會也出現了嚴重的危機。
另一方面,促使國民政府於1935年11月實行法幣改革,但這一政策卻限制了政府財政政策工具的使用,最終走向通脹之路。

拉美國家

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對拉美國家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破壞性的影響至今令人記憶猶新,更深層次的影響也頗有啟發之處。面對當前嚴峻的經濟危機形勢,歷史經驗值得回顧。1929年經濟危機對拉美地區的影響是由該地區與世界經濟體系的關係及其所處的地位決定的。影響反映在貿易和金融、經濟形勢、經濟政策、經濟發展模式等諸多方面。19世紀,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發展,世界經濟規模持續擴大,統一的世界市場逐步形成,國際分工不斷加強,拉美地區被納入了國際分工體系和世界市場之中。它向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提供各種農牧和礦業初級產品,進口工業製成品,形成了初級產品出口經濟模式。在國際資本向拉美地區擴張的進程中,最典型的例子發生在墨西哥和阿根廷。19世紀下半葉,美國資本進軍墨西哥,從事礦山開採,滿足美國工業發展對原材料的需要;英國資本向阿根廷擴張,進入農牧業生產領域,滿足本國對農牧產品的需求。為適應初級產品出口經濟發展的需要,拉美國家的交通運輸、輕紡、食品加工等工業部門也獲得了相應發展。
與初級產品生產部門發展同步,拉美國家與國際金融市場的聯繫也日趨加強。20世紀20年代,在拉美地區特別是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三個主要國家,投資呈現巨大活力。投資資金主要來源於在美國和歐洲發行的債券。在1929年10月華爾街股市危機爆發前,國際金融市場充斥大量拉美國家發行的債券。早在20世紀初,很多拉美國家便在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行證券和債券,投資土地開發,從事港口、鐵路運輸建設和電力生產。這些國家積累了大量的債務,債務人和債權人都相信,出口將會穩定增長,能夠保證償還債務利息。有人把這種初級產品出口經濟模式稱為“飛地經濟模式”,出口經濟一支獨秀,脫離於本國廣大落後地區,與外部國際市場保持著緊密的依賴關係。到20世紀20年代末期,拉美國家與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聯繫空前加強。這種經濟聯繫和依賴性成為1929年經濟危機衝擊拉美地區的傳導機制。

美國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美國的經濟恢復十分困難和緩慢。1938年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仍然低於危機爆發前的水平。甚至有人認為,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才依靠軍工生產從經濟大蕭條中恢復元氣。拉美國家則明顯不同,他們受到的影響主要來自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當危機逐步演變為大蕭條時,拉美國家大多已開始經濟恢復和隱步增長階段。1935~1939年,阿根廷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達到3.3%,1940~1944年為3.8%。①從國內生產總值的擴張規模來看,拉美國家的表現都是值得肯定的:以1929年為基數100,1938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為106.0%,亞洲地區為108.3%,而拉美地區卻高達 125.9%。拉美國家能夠先於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恢復經濟,經濟擴張規模甚至大於受危機影響程度輕於自己的亞洲地區,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拉美國家受到的衝擊主要集中在貿易和信貸領域,他們並沒有像已開發國家那樣受到結構性和體制性重創。工業雖然受到資金、技術和市場不足的影響,但是卻沒有遭受結構性的破壞,外部競爭的削弱反而為新生工業部門加速發展提供了較為寬鬆的環境。巴西鋼鐵、水泥和輕紡等工業部門的長足發展堪際有力佐證。1929—1939年,巴西的銑鐵產量由2.1萬噸猛增到的16.0萬噸,鋼產量由0.95萬噸提高到11.4萬噸。水泥生產由1926年的1.3萬噸增加到1939年的70.0萬噸。其二,拉美國家的經濟發展、模式和體制調整基本上順應了世界經濟的緩慢復甦、經濟體系的調整和重建進程。正如一些歷史學家所說,拉美地區“在一場危機之後產生了導向工業發展的進程。華爾街大蕭條與拉美地區資本主義的崛起相吻合”。①1929年經濟危機對拉美國家的社會和政治也產生了重大影響。經濟危機加劇了失業和貧困等社會問題。政治和社會矛盾激化,各種政治力量,包括左翼社會主義和右翼法西斯主義力量對壘分明,鬥爭激烈。在探索克服危機和大蕭條出路的過程中,民族民主力量日益壯大,在很多國家成為經濟和政治發展的主導力量,迎來了40、50年代拉美地區民族民主解放運動的高潮。

法國

法國得到了德國81.51億金馬克的戰爭賠款,又收復了煤鋼產區阿爾薩斯和洛林,取得了對薩爾產煤區15年的代管權,並奪取了德國在多哥喀麥隆敘利亞黎巴嫩等殖民地的統治權,加上實行比較嚴格的貿易保護,使法國工業和農業在20年代迅速發展。與美、英兩國相比,法國重工業的進展尤其令人矚目。生鐵產量從1919年的133萬噸增長到1929年的1036萬噸,鋼產量從1919年的129萬噸增長到1929年的972萬噸。汽車、電力、化學等新興工業發展更快,汽車產量從1920年的4萬輛增長到1929年的25萬輛。更有意義的是,由於法國一方面保護國內市場,另一方面卻用低定價的法郎打開國外市場,法國出口猛增,至1923年時,已超過進口5倍之多,進出口總額則從1918年的270億法郎增至1929年的1083億法郎。巨額貿易順差加上投資利潤回流,黃金大量流入法國。1928年以後,法國擁有的黃金僅次於美國。法國在世界工業生產中的比重從1920年的5%提高到1930年時的8%。
法國經濟相對獨立。它既沒有對德國的大量債權,也沒有與此相應的工業設備輸出。二十年代的法國繁榮主要依靠德國賠款提供資本擴大生產,依靠低價法郎擴大出口。因此,當美國經濟危機爆發時,法國還處在繁榮的頂峰。1930年中,在本國投資過熱和國外市場萎縮的雙重衝擊下,法國“貝殼銀行”破產,經濟危機才波及法國。即使如此,法國的危機深度也低於美國。以1929年危機前的最高點與1932年危機時的最低點相比,工業生產下降了36.2%。其中,冶金工業下降47.4%,機器製造業下降42.6%,建築工業下降55.6%。輕工業的危機似乎更嚴重。1932年法國輕工業比1928年下降64%。但是,由於法國應對危機的措施不力,法國的危機持續時間最長。在英鎊、美元相繼貶值,貿易壁壘高築,日本、德國工業軍事化,並對外實施傾銷的前提下,法國卻繼續維持金本位制,法國工業繼續相對分散,法國工業的出口競爭力大大下降。1937年法國出口幾乎比1929年減少了四分之三,在世界貿易總額中,法國所占的比重由1929年的6.4%下降到1937年的5.1%。與此同時,法國對外投資的收入卻由於外國債務人的破產而減少,降幅達50%以上。由此,法國的國際收支逆差日益擴大,1932年時即達50億法郎。在財政上,法國不但沒有採取擴張政策,反而強調財政平衡,堅持通貨緊縮。直到1936年9月29日,法國才被迫將法郎貶值29%。此後到1937年4月,法國出口增加了12%,工業生產增加了13%。但是,這一措施來得太晚,1937年—1938年美國再次陷入經濟危機,相當程度上抵消了法郎的貶值。
總的來看,危機進一步加強貿易保護,調整了各國經濟的相對地位。英、德、日等國應對危機的措施及時正確,其國際市場份額提高;美、法兩國的應對措施則顯得遲緩、乏力,國際市場份額大幅下降。美國的損失特別值得注意。美國在世界工業總產量中的比重從1929年的48.5%下降到1938年的32.2%,低於1913年時的36%。美國所擁有的巨額戰債化為烏有,外國投資大量抽回,1938年,美國國外投資存量減少為115億美元,比1929年減少三分之一。美國的國際貿易地位也急劇下降。1929年至1938年,美國的進口份額由12.2%降至8.1%,出口由15.6%降至13.4%。英國則依靠其廣大的殖民地奪回了世界貿易總額的首席位置。大英國協地區(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南非等)建立帝國關稅特惠制。德國也在其統治區及殖民地(歐洲大陸及拉丁美洲部分國家)實施貿易封鎖。在亞洲市場上,美國的貿易增長速度遠遠趕不上日本和德國。美國是靠第二次世界大戰才重新奪回失去的國際市場份額,並再度稱雄世界的。

義大利

1925年的工業生產是1922年的157%。棉紡織工業、鋼鐵工業、汽車工業都進展迅速。但義大利的經濟發展水平還遠遠落後於法國,甚至落後於日本。1929年時,義大利的汽車年產量才達到5.4萬輛。

德國

德國由於付出巨額賠款,直到1924年,它仍然失去大量工業和運輸設施,德國物價失去控制,財政經濟一片混亂。1924年,英國出於維持歐洲大陸均勢需要,美國出於利用德國工業能力獲利需要,兩國又都不希望德國步俄國後塵發生革命,故出台了一個“道威斯計畫”,給予德國8億金馬克的貸款。在此計畫的鼓勵下,國際資本源源不斷流入德國,從1924年到1929年,外國投資總數高達320億金馬克,美國資本為主,英國資本其次。這一時期,由於得到的資本多,而付出的賠款少,德國工業設備得以普遍更新,生產技術水平躍居世界前列。不僅如此,得到外國資本的多為實力雄厚的德國各大壟斷工業集團,這進一步增強了德國工業的壟斷程度。蒂森、克虜伯、西門子、曼奈斯曼、弗利克等的實力較前更為強大。但是,作為一個國家,德國債台高築,且需支付大量賠款。雖然工業生產能力得以迅速恢復,而人民生活仍然十分艱難。只要德國出於穩定政局需要,推遲償還債務,推遲支付賠款,或者在德國的投資利潤不能實現,則國際經濟循環將立刻中斷。

日本

的情形與德國頗為相似。雖然日本是戰勝國,但是日本工業能力很弱,完全經不住美歐各國工業的打擊。一戰剛結束時,英、法、德等國的經濟尚未恢復,日本得到了美國工業的大量訂單,絲織品和船舶大量出口美國,經濟一度繁榮。但隨後,歐美各國商品大量湧向日本及亞洲市場,日本貨節節敗退,導致了一場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1920年至1921年,日本工業總產量下降了19.9%,其中造船業88.2%,採礦業55.9%,機器製造業55.9%,生鐵16.7%。主要工業產品價格下降達55%-82%。出口下降40.3%,國際收支逆差達3.5億日元,外匯儲備從13億日元減少到6億日元。事實上,由於日本缺乏國際競爭力,從1920年到1929年,日本的貿易逆差達33億日元。農業也未能倖免。3500個繅絲廠停工,200萬蠶農陷入絕境。同時,國際廉價糧食大量輸入日本,加上國內市場蕭條,糧食價格一跌再跌。此後,米麥產量長期停滯。1923年9月1日,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東京橫濱的建築絕大部分被毀,財產損失達100億日元之巨,使已經處於深度蕭條中的日本經濟雪上加霜。震後,從1923年到1927年,日本政府向美英等國舉借巨額外債,數量高達9.1億美元。靠借錢和戰爭中撈取的儲備,日本政府向國內各大財團發放高達13億日元的救濟貸款,這樣,日本經濟才逐漸擺脫蕭條,進入一個緩慢發展的時期。但1927年日本又爆發金融危機。一些銀行由於擁有大量未經整理的震災票據而周轉不靈,形成擠兌風潮。經濟危機和蕭條繼之而來。政府共撥款12億日元救助三井、三菱等大銀行。還未等日本喘過氣來,從美國爆發的更大危機又來到了。這一過程產生了兩個意義深遠的後果,其一是欠下巨額國際債務,成為引發大蕭條的國際債務鏈的重要環節。其二是大量中小企業破產倒閉,日本工業高度壟斷化。壟斷財團控制的日本經濟一方面強加技術更新,另一方面則是實行貿易保護。更加意味深長的是,它促成了勾消債務、實行軍國主義的政治力量的進一步壯大。從這個角度看,關東大地震對於日本的意義正如一戰失敗對於德國的意義,而德國和日本的巨額債務則又是美國繁榮所系。
極不平衡的繁榮孕育著極不平常的危機。在短短三年投資熱潮後,從1927年起,德國工業危機已經開始形成。由於沉重的債務和賠款償付,德國國內市場狹小,巨大的新增生產能力必須在高速出口增長中實現。然而,美、英、法等國既要德國的賠款,又拒絕進口德國的工業品,使德國的巨額投資利潤無法實現。1929年3月,英國裴熹爵士在全國貿易會議發發出警告說:“我們正遭到世界上從未有過的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的威脅。由於世界上有不少國家的政府採取貿易限制政策,以致債務國無法還債,我們正面臨著這種危機。我們現已無法阻止一次金融崩潰。那些貸款國家的錢收不回來。”

分析

這場危機果然爆發了。1929年10月24日,紐約股市暴跌。從那時起至1932年,紐約股票價格跌掉六分之一以上,全美證券貶值總計840億美元。紐約股市跌暴後,美國經濟陷入危機。美國大量抽回對德國的投資,德國經濟跟著全面崩潰。英國在德國也有大量投資,英國證券市場應聲倒地,英國經濟陷入危機。法國經濟的獨立性相對高一些,但也擺脫不了對國際市場的依賴,而且此前法國經濟本身的也早已出現投資過熱,到1930年,法國終於陷入危機。這樣,一場席捲全球的大蕭條拉開了序幕。美國是債務繁榮的受益者和債務鏈斷裂的最大受害者 也是債務鏈斷裂的最大受害者。從1929年到1933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從2036億美元降為1415億美元(按1958年價格計算),降幅高達30%。工商企業倒閉86500多家,工業生產下降55.6%,進出口貿易銳減77.6%,企業利潤從100億美元下降至10億美元。危機最嚴重時,美國主要工業企業基本停止運行。汽車工業開工率僅為5%,鋼鐵工業15%。農業也慘遭劫難,穀物價格下降三分之二,農業貨幣總收入由1929年的113億美元減少為47.4億美元。銀行系統首當其衝,破產數高達10500家,占全部銀行的49%。黃金外流,存款被擠兌,到1933年3月時整個銀行系統陷入癱瘓。失業率(不含半失業者)高達25%。1933年以後,美國經濟進入長時間的所謂“特種蕭條”時期。儘管有“新政”等緩和危機的措施,美國經濟仍然復甦乏力,一直到第二次大戰爆發以後的1941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才超過危機前的1929年。

德國是危機的主要發源地

也是危機的主要受害者。從1929年到1932年,德國工業設備利用率下降到36%,全部工業生產下降了40%,對外貿易額下降60%,物價下跌30%。其中,主要工業產量下降幅度更大,鐵產量減少70%,造船業產值下跌80%。工業危機反過來又導致了金融危機。1931年7月,德國達姆斯達特銀行倒閉,引發銀行擠兌風潮,國家黃金儲備由23.9億馬克減少到13.6億馬克,柏林九大銀行減為四個。失業率急劇上升,1932年高達43.8%,加上半失業者22.6%,則1932年德國全失業和半失業人數高達工人總數的三分之二。奇高的失業率為希特勒上台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土壤。應該承認,希特勒政權對外取消債務,對內實施國民經濟軍事化,的確使德國的工業資源得以充分利用,經濟迅速發展,失業率迅速下降,1938年時失業率低至1.3%。從1932年到1938年,德國生鐵產量由390萬噸上升到1860萬噸,鋼產量由560萬噸上升到2320萬噸,而鋁、鎂和車床的產量竟高於美國。從1933年到1939年,德國重工業和軍火工業增長2.1倍,消費資料生產也增長了43%。與德國相比,美國羅斯福的新政則只是暫時緩解了蕭條。直到一九四一年美國參戰後,美國國民經濟也轉入戰時計畫經濟軌道,美國才徹底擺脫了大蕭條。雖然德、美兩國的政權性質和所信奉的意識形態大不相同,但就擺脫市場激烈競爭產生的蕭條而言,卻有著內在的共同性:停止經濟戰爭,統一調配資源,社會各階層所得比例相對穩定。

危機對日本的打擊

也十分沉重。從1929年到1931年,日本出口下降76.5%,進口下降71.7%。大批銀行和工商企業破產倒閉,主要工業部門開工率只有50%,工業總產值下降32.9%,其中煤下降36.7%,生鐵30.5%,鋼47.2%,船舶88.2%,棉紡織品下降30.7%。農業總產值也下降了40%,生絲價格猛跌,占農戶總數40%的養蠶農戶遭到致命打擊。日本的對策也是自上而下推行國民經濟軍事化。從1931年開始,政府通過以《重要產業統製法》為首的一系列經濟統製法令,把工、農、金、貿各領域控制起來;又在各個部門中強行組織卡特爾和托拉斯,把中小企業置於財閥的控制之下。然後對各壟斷企業發出大批軍事訂貨,從1931年到1936年,軍事訂貨共達50億日元之巨。在此期間,政府還投資10多億元興建、擴建和改組國營軍事工業。國民經濟軍事化的最大受益者是新老財閥。到1937年,八大老財閥(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大倉、淺野、川崎、古河)以及五大新財閥(日產、日氮、日曹、森、理研)擁有的資本達41.7億日元,占全國公司總資本的27.2%。在接受軍事訂貨的110家企業中,擁有實力的工廠幾乎全是屬於三井、三菱、住友、大倉、久原等少數財閥的。在經濟壟斷化的前提下,日本企業在國內市場保持壟斷性高價,對外則實施低價傾銷,以獲得必要的外匯,購買戰略資源和工業設備。從1931年到1934年,日本出口額由11.5億日元增至21.8億日元。其中棉紡織品的輸出,在1933年超過英國而居世界第一,震動了歐美各國。

英國的危機

相對緩和一些。原因有二,一是此前英國經濟長期處於停滯或緩慢發展狀態,剩餘資本主要投放到國外;二是英國在危機後加強了貿易保護,使英國工業的相對市場份額有所擴大。從1929年的最高點到1932年的最低點,英國工業生產僅下降了32%,遠低於美國。但主要工業部門也受嚴重衝擊,鋼產量下降46%,生鐵產量下降53%,紡織品生產下降三分之二,煤產量下降五分之一。在1932年英國對農業實行貿易保護政策以前,英國農業受危機影響嚴重。對外貿易也大幅下降,出口值從1929年到1931年第3季度降低了30%,對外貿易的逆差從1930年的3.9億英鎊增加到1931年的4.1億英鎊,與此同時,投資利潤回流卻從4.1億英鎊減至3億英鎊,英國第一次出現國際收支逆差。危機促使英國最終放棄自由貿易政策,建立帝國關稅特惠制,也促使英國放棄金本位制,英鎊大幅度貶值。前者保護了英國的國內市場,後者增強了英製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兩者的合力使英國成為大蕭條的相對受益者。

解析

一、世界經濟危機

1.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
我們在世界近代史中學習過哪幾次經濟危機?
①1825年發生於英國的世界歷史上第一次經濟危機。
②1847年蔓延於歐洲的工商業危機。
③1857年發生於美國的第一次世界性經濟危機
1929~1933年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也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會化大生產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在經歷了兩次工業革命之後,生產力飛速發展,社會分工也越來越細。這就要求各個生產部門必須密切協同、步調一致,進而形成社會化大生產。但在資本主義社會,由於生產資料歸私人所有,少數壟斷資本家占有大部分生產資料,他們為追求利潤,不斷地擴大再生產,這就勢必打破平衡,引發惡性競爭,激化社會生產各個部門之間的矛盾,進而導致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發生的直接原因是什麼呢?
第一,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矛盾,廣大勞動人民的日益相對貧困,是導致供需矛盾擴大的主要原因。美國在20年代社會經濟雖有較大發展,但資本家為了攫取高額利潤,千方百計降低工人的工資,使廣大勞動人民的收入增長水平遠遠趕不上經濟發展水平,這就限制了社會實際消費能力的增長,造成市場的相對狹小。因此,產品並非出現了絕對過剩,而是由於勞動人民的日益相對貧困而無力購買,出現了相對過剩。這是導致供需矛盾擴大的主要原因.
第二,分期付款和銀行信貸刺激了市場的虛假繁榮。20年代後半期,美國市場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來刺激消費,造成市場的虛假繁榮。這種繁榮不是社會實際消費能力的增長,而是一種提前消費的形式。用句時髦話來說,就是所謂“花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但隨之而來的很可能是消費的疲軟。而資本家為眼前利潤所驅使,盲目擴大生產,使得生產和銷售的矛盾日益尖銳。
第三,過度的股票投機活動。當時美國的股票投機活動非常猖撅,不但有職業投機者,一些普通的美國人也參與股票的投機,把它作為致富的捷徑。人們不但把自己的積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銀行貸款購買股票,結果造成這一時期股票價格被大幅度哄抬,發展到令人難以相信的高度,股票以其帳面價值的3倍到20倍的價格賣出,這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為貨幣和信貸系統的崩潰準備了條件。股票市場的這種投機活動恰好掩蓋了生產和銷售之間本已存在的尖銳矛盾,使矛盾最後激化,直接導致了經濟危機的爆發。
第四貧富差距過大,市場相對狹小。
2.經濟危機爆發的標誌
事實上,1929年美國經濟發展已經出現嚴重困難。由於傳統工業部門在20年代一直發展遲緩,開工嚴重不足,並制約了其他經濟部門的發展,進而使整個經濟形勢開始出現大衰退的跡象。但紐約股市經過不斷哄抬,在1929年上半年股價卻一直上揚。這個美國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已經無法正確反映美國經濟的真實情況。我們知道,支撐股市的是投資者的信心和對未來的希望。但這種信心和希望在1929年10月下旬,由於經濟持續低迷而徹底破滅。最終在1929年10月24日引發了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潰。這一天被稱為“黑色星期四”。廣大投資者開始瘋狂拋售股票,股價下跌之快,連自動報價機都來不及報價。股市崩潰了。股市崩潰引發了一連串連鎖反應。廣大投資者的財富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迫於生計和信心動搖,人們紛紛趕往銀行換兌存款,這又直接導致銀行相繼倒閉。銀行倒閉後,大量工商企業的正常運轉由於失去了資金支持也相繼宣告破產。工人因此而大量失業,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更無力去市場購買商品。美國的經濟由此開始進入了惡性循環。
3.經濟危機的明顯特徵
第一,範圍特別廣。由於美國是當時資本主義世界頭號經濟大國,又是最大的債權國,美國經濟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和世界市場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危機很快從美國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資本主義國家為了轉嫁危機,又使危機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已開發國家,所涉及的地域範圍空前廣闊。另外從經濟範圍看,危機期間信貸貨幣危機、工業危機與農業危機同時迸發、相互交織。
第二,持續時間特別長。從1929~1933年,持續四年之久。
第三,破壞性特別大。危機期間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生產下降l/3以上,國際貿易額減少2/3,失業人數更是高達3000萬以上。甚至在危機過後也不見經濟的復甦。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由此一蹶不振。
4.經濟危機的影響
30年代的大危機是世界性的資本主義政治危機。大危機自然產生了大影響.那二者之間又是什麼關係呢?二者之間是局部和整體的關係。從局部看,經濟危機必然激化資本主義各國嚴重的社會危機。各國政壇醜聞迭出,政府信譽掃地;而廣大人民由於失業和生活水平的下降,對本國政府強烈不滿,示威、遊行和罷工鬥爭不斷,階級矛盾空前尖銳;法西斯分子也乘機興風作浪,促使社會更加動盪不安。從整體看,經濟危機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為改善本國經濟形勢,一方面設定關稅壁壘以限制進口,而另一方面又加緊在國際市場上爭奪,使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各國為儘快擺脫困境,還進一步加強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奪,激起當地人民的反抗,民族解放運動持續高漲,國際關係日趨緊張,世界局勢危機四伏。日本軍國主義抬頭。

二、美國的羅斯福新政

1.羅斯福當選美國總統的背景
通過對第一小節的學習,我們對這次經濟危機已經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在其沉重打擊之下,資本主義各國都急於尋找出路,那么,美國採取了什麼對策?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羅斯福如何當選美國總統。美國在這次危機的打擊下損失最為嚴重。但當時的胡佛政府對此一籌莫展,只是堅持自由放任的傳統經濟政策,等待經濟形勢的好轉,致使危機更加嚴重。到1933年初,美國已有半數銀行倒閉,13萬家以上企業破產,完全失業人數達到1500萬~1700萬。人民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越來越多的人希望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採取有力的政策,迅速改善經濟狀況。在這種形勢下,羅斯福以主張加強政府對經濟干預的競選宣言,贏得絕大多數選民的支持,擊敗胡佛,當選為美國第32任總統。
2.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
羅斯福身殘志堅,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他上台伊始,就全面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大刀闊斧地對各個生產部門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歷史上稱之為“羅斯福新政”。新政首先從哪個生產部門開始?為什麼?因為這次經濟危機最初是由金融危機引發,追根溯源,羅斯福首先整頓財政金融體系。他下令銀行暫時休業整頓,經營狀況不佳的勒令清盤。通過成立聯邦儲蓄保障公司,保證存款人的存款,以恢復銀行信用。到4月,存回銀行的通貨已達10億美元。銀行信譽的恢復,促進了金融體系的正常運作,它為工農業生產的恢復提供了前提保證。同時,禁止黃金出口,並宣布美元貶值 40.9%,以刺激生產和對外貿易。第二,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對工業加強計畫指導。國會通過工業復興法,要求各行業擬定公平競爭法規,以防止盲目競爭引起生產過剩。依靠國家和壟斷組織的聯合力量,把資本主義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納入到有控制的軌道上。第三,調整農業政策。獎勵農民壓縮產量,目的是限制農業生產,克服生產過剩,以提高農產品價格,改善農業生產環境。第四,積極推行“以工代賑”。面對龐大的失業隊伍,羅斯福政府實行了緊急救濟。但單純的救濟只是治標不治本,國家財力也無法長期負擔。因此,大力推行“以工代賑”,通過興辦公共工程,增加大量就業機會,進而刺激消費和生產,穩定社會秩序。這些措施使美國經濟逐步進入良性循環軌道。
3.對羅斯福新政的評價及其影響
羅斯福新政作為一次涉及政治、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全面改革,是否就能徹底根除經濟危機呢?為什麼?
因為經濟危機是由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的基本矛盾所引起,不改變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就不可能消除這一基本矛盾。而羅斯福新政的實施目的,就是為了鞏固和維護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因此它不可能根除經濟危機。但它在很多方面確實產生了積極影響。課本上對此分析了幾點?我們可以按照影響的程度將其概括為:
①直接影響: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經濟危機對美國社會的嚴重破壞,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恢復,鞏固了資本主義的統治。
②間接影響:由於經濟的恢復,使社會矛盾相對緩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人們對美國國家制度的信心,從而遏制了經濟危機期間活躍起來的法西斯勢力,使美國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③深遠影響:新政採取的國家全面干預經濟的政策,開了資本主義國家加強經濟干預的先河。它不僅成為現代美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開端,而且對其他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從此,西方國家陸續放棄傳統的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逐漸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巨觀指導。特別是在二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得到進一步發展。

三、德國法西斯專政

1.德國法西斯專政建立的原因
提起法西斯德國,同學們可能都不陌生。尤其是喜歡二戰史的同學,腦子裡首先就會聯想到希特勒、納粹黨、蓋世太保、排猶主義、閃電戰等等。這個惡魔一般的法西斯政權建立的原因是什麼呢?
我們可以按照遠近程度將其分為歷史原因、現實原因和直接原因。
①歷史原因又可分為兩點。
第一,缺乏民主傳統。從歷史上來看,德國長期是一個君主專制的國家。1871年,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完成了統一,開始走上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道路,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殘餘。容克貴族地主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占重要地位,軍國主義勢力非常強大。魏瑪共和國只是德國戰敗後成立的一個民主制度不健全的共和國,基礎薄弱。
第二,德國戰敗後,協約國強加給德國的制裁性的《凡爾賽和約》,激發了德國的民族復仇情緒。我們先來回憶一下《凡爾賽和約》的內容有哪些?《凡爾賽和約》的主要目的就是懲罰和削弱德國,因此,其領土被大大縮小,海外殖民地被全部瓜分,軍事力量受到嚴格限制,還要支付大量賠款。這些過於苛刻的條款只能在德國人民心中種下復仇的種子。就連當時協約國軍隊統帥、法國元帥福煦也對此評論道:“這根本不是什麼和平,這不過是一次20年的休戰而已。”此話不幸而言中,而且精確之至。
②經濟危機的打擊是現實原因
。德國在一戰中戰敗,經濟幾乎完全崩潰。只是依靠美英對它的貸款和援助,才使經濟在20年代得到逐步的恢復和發展。正因為接受了美國的大量貸款,從美國爆發的經濟危機幾乎立刻就波及到了德國。危機對德國的打擊也非常沉重。社會矛盾激化,工農運動此起彼伏,僅1930年就發生了366次罷工鬥爭,參加罷工人數達24.49萬人。德國共產黨的影響大增;而魏瑪政府軟弱無能。壟斷資產階級感到利用舊的資產階級議會政治已經無力繼續維持自己的統治,於是逐漸傾向於建立一個獨裁的強權政府,這就為納粹黨人奪取政權創造了條件。
③納粹黨的興風作浪是直接原因
。納粹黨是“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的德文簡稱。該黨原是德國巴伐利亞地區的一個小資產階級政黨。1919年,希特勒加入後,把它逐步改造為一個法西斯政黨。但在20年代影響一直不大。經濟危機的發生為其提供了轉機。納粹黨打著當時流行的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招牌,進行蠱惑人心的宣傳,獲得廣泛的支持。第一,他抓住了德國人民對《凡爾賽和約》的不滿情緒,宣揚說,德國人民的一切災難都來源於《凡爾賽和約》。他上台後,要立即廢止《凡爾賽和約》。不僅要收回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失去的領土,而且要奪取德意志民族作為“生存空間”所必需的其他領土。第二,他以日耳曼種族優越論煽動反動的民族主義和沙文主義情緒,宣揚日耳曼人生來就肩負著統治其他民族的使命,第三,他針對各不同階層的利益要求,向他們許下虛偽的諾言。他向工人們保證說,要消滅失業,提高工資,改善勞動條件;向農民許諾說,將取消地租,廢除債務和提供補助;答應給小商人和手工業者降低捐稅、發放低息貸款,扶植他們的發展。第四,針對資產階級害怕私有財產受到威脅的恐懼心理,以共產主義的威脅來恫嚇他們,表示要堅決根除德國的布爾什維克。第五,希特勒曾公開宣傳,納粹黨執政後,還要大大擴充國防軍,這使得青年軍官中同情納粹黨的人開始增多。這些宣傳,矇騙了很多在經濟危機中陷於絕境中的中下層民眾,也贏得了軍隊和壟斷資產階級的支持。納粹黨的人數由1929年的15萬,猛增到1933年的近百萬。德國建立法西斯專政,只是時間的早晚問題了。
2.德國法西斯專政的建立
在1932年夏的國會選舉中,納粹黨獲得了國會全部608個席位中的230個議席,一躍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同年11月,以大軍火商克虜伯為首的20名金融家、工業家和容克貴族聯名上書興登堡總統,要求任命希特勒為總理。1933年初,希特勒正式出任德國總理
德國法西斯專政建立了。從此,德國走上了對內實行恐怖統治、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的道路。以此為標誌,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了。
3.德國法西斯政權的內外政策
為什麼說德國法西斯專政的建立,就標誌著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了呢?
因為,法西斯專政的實質就意味著對內實行恐怖統治,對外實行侵略擴張。這必將引起主要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尖銳矛盾,從而使世界走向戰爭。德國法西斯政權的內外政策,就集中體現了這一實質。我們可以將其政策概括為以下幾點。
①在政治上,建立納粹黨一黨獨裁統治。納粹黨上台後不久,就製造了“國會縱火案”,有計畫地打擊德國共產黨。因德國共產黨的力量正在逐步壯大,納粹黨把共產黨看成是對獨裁統治的最大威脅。然後,納粹黨先取消議會制,進而取締納粹黨以外的所有政黨。1934年,興登堡總統去世,希特勒集總統、總理和軍隊最高統帥於一身,成為國家元首。德國成為“德意志第三帝國”,法西斯獨裁統治在德國建立。②在經濟上,希特勒政府大力發展軍事工業及與之相關的民用工業,實行國民經濟軍事化。採取一系列措施,組織武器彈藥和軍用品的生產,大量削減民用工業部門的生產,從而使重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迅速增長起來。到1939年,德國的軍火生產量已為美英兩國總和的兩倍多,為希特勒發動世界大戰提供了充分的物質基礎。③在軍事上,公開撕毀《凡爾賽和約》,大力擴充軍備。重建了德國空軍,擴充了海軍。並公布了實施普遍義務兵役制的法令,把德國陸軍迅速擴充到100萬人。④在對外關係上,1933年退出國聯;1936年,德軍開進萊茵非軍事區。英法對此沒有採取任何有效措施,希特勒的軍事冒險行動步步得逞,更助長了其囂張氣焰。⑤在文化教育領域,希特勒政府瘋狂地摧殘進步文化,迫害知識分子,焚毀進步書刊,實行法西斯教育,用納粹黨的說教鉗制人們的思想。同時,希特勒政府竟然把殘酷地迫害猶太人定為第三帝國的“國策”。他們胡說猶太人要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遭受的困難“負有很大的責任”,在全國掀起了屠殺猶太人的狂潮。在希特勒專政時期,約有600萬猶太人慘遭殺害。當腥風血雨瀰漫德國大地時,甚至連一些基督教徒也未能倖免。歷史掀開了最黑暗的一頁。

四、日本法西斯專政

1.日本法西斯專政建立的原因
正當希特勒在德國一步步建立起法西斯專政,並形成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的時候,遠在世界東方的日本法西斯勢力也開始蠢蠢欲動。
日本法西斯專政建立的原因有哪些呢?
我們可以參照對德國法西斯專政建立原因的分析思路,也將其分為歷史原因、現實原因和直接原因。
①缺乏民主傳統是其歷史原因
。日本長期以來都是一個封建君主專制的國家,在近代歷史上曾受到西方列強侵略的威脅。後來,通過倒幕運動明治維新,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進而擺脫民族危機。但這次資產階級改革很不徹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殘餘。武士道精神和軍國主義勢力相結合,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從一開始就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在向帝國主義過渡的過程中,近代天皇制建立起來。根據日本1889年憲法,天皇的權力至高無上,帶有神權色彩。內閣不是對議會負責,而是對天皇負責。日本的政體實際上是半封建的資產階級君主立憲政體,天皇仍然掌握實權。
②經濟危機的打擊是現實原因。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發戰爭財,戰後成為債權國。經濟形勢比德國要好得多。但在經濟危機的打擊之下卻也深陷困境,這是什麼原因呢?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比較晚,原有的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其向帝國主義階段的過渡,也主要是政府大力推動的結果,而並非是經濟水平已經發展到了那個程度。同時,日本發展經濟有著先天缺陷:國內市場狹小,資源極度貧乏,因而嚴重依賴海外的原材料市場和商品市場,進出口貿易是其生命線。因此,當危機爆發後,世界各國紛紛提高關稅,使貨幣貶值,大打貿易戰,對日本的打擊就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嚴重。經濟危機沉重打擊了日本經濟。資本家為轉嫁危機,大量裁減工人,並降低在業工人工資,這又使階級矛盾日趨尖銳,進而引發政治危機。廣大工人、農民為生存展開空前規模的罷工和反對地主的鬥爭。1931年罷工次數比1928年增加了一倍半。1929年底和1930年4月,東京的電車和公共汽車工人大罷工,與此相呼應,大阪與橫濱的電車、公共汽車業的勞資糾紛震動了全國。統治階級惶恐不安,亟需建立強權政治。
③軍部法西斯勢力的推動是直接原因。
像德國的納粹黨、義大利的法西斯一樣,在日本走上法西斯專政道路的過程中,也有一股核心力量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這股勢力就是軍部。日本軍部是指日本統治集團內部龐大的軍事官僚機構,包括政府中的陸軍省、海軍省、陸軍最高指揮部參謀本部、海軍最高指揮部軍令部等部門。按照慣例,一個國家的軍事部門應該由政府領導,可日本的軍部卻獨立於政府、議會之外。按照日本憲法日本天皇才是國家軍隊的最高統帥,一切軍事機構都要直接對天皇負責,政府、議會根本無權過問。軍部有什麼重要決定,特別是對外侵略的方針,可以直接面奏天皇,這叫“帷幄上奏權”,而政府被排除在外。法西斯分子要求在天皇名義下建立法西斯獨裁政權,實行對外侵略擴張。1931年,在日本軍部策劃下,日本發動了侵略中國東北的“九一八”事變,並進一步霸占了中國東北。日本一步步走上了對內獨裁,對外擴張的道路。日本法西斯分子公開反共,並在“防止赤化”的口號下,摧殘一切進步力量;他們製造了一連串暗殺事件,殺死與他們意見不一致的統治集團中的個別首腦。1936年,一批法西斯青年軍官發動了“二二六”兵變。企圖建立以他們為首的軍部法西斯政權。這次兵變雖然由於軍閥集團的內訌而未能得逞,但軍部卻藉此進一步加強了左右政局的能力。2.日本法西斯專政的建立 1936年“二二六”兵變之後,在軍部法西斯的支持之下,老牌法西斯分子廣田弘毅上台組閣。廣田上台後,首先規定內閣中陸海軍大臣必須由現役中將級以上的軍人擔任,這就為軍部控制政權提供了合法手段。在此情況下,政府如果通過了不利於軍部的決定,陸海軍大臣就會辭職,軍部還會拒絕派出新的陸海軍大臣,這樣政府就無法組成,只有下台。因此,政府只好聽命于軍部。大政方針要取決於軍部,政府的人事安排也要由軍部決定。軍部擁有巨大權力,可以不受干擾地推行對外擴張、對內獨裁的政策。這樣,以廣田弘毅上台組閣為標誌,以天皇和軍部為核心的法西斯專政在日本建立起來了。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了。 現在,我們來對比一下日本和德國在建立法西斯專政的方式上有何異同.①相同點:都利用了經濟危機這一有利時機。②不同點:德國有一個法西斯政黨——納粹黨;有一個突出的領袖——希特勒;通過國會大選的方式奪取政權。日本既沒有法西斯政黨、也沒有突出的領袖,而是依靠軍部法西斯勢力在天皇的支持下控制政權。
3.日本法西斯政權的內外政策
日本法西斯專政的具體表現有哪些呢?①在政治上:廣田弘毅內閣以鎮壓叛亂、穩定時局為名,對內禁止工人罷工,限制人民言論、結社、新聞和出版自由。加緊了對輿論及宣傳機關的控制和收集情報的活動。②在軍事上:加緊擴軍備戰。陸軍提出了6年內增建41個師團、142個航空中隊的六年擴軍計畫。海軍也提出了5年內增建各種軍艦66艘、共27萬噸的五年擴軍計畫,其中包括當時世界最大的戰艦“大和”、“武藏”號的建造計畫。③在外交上:制定《基本國策綱要》。它規定:必須使“外交與國防相互配合,一方面確保帝國在東亞大陸之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發展”,“以便確保帝國在名義上、實質上都成為東亞安定勢力之地位”。日本帝國主義在這裡毫不掩飾地表明,不僅要繼續擴大侵華戰爭,而且企圖對亞洲、太平洋地區其他國家進行侵略擴張。不久相繼爆發的全面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就是貫徹實施這項侵略方案的必然結果。

美德日分析

政治條件不同
美國具有比較完善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1787年憲法就確立了“三權分立、互相制約”的原則,有效地防範了獨裁者的出現。而德日兩國都是通過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的方式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改革不徹底,封建殘餘勢力強大,軍國主義盛行。
經濟條件不同
美國儘管在危機中遭受沉重打擊,但作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仍然具有比較雄厚的金融力量,經濟上的迴旋餘地比較大。德日兩國金融力量薄弱,市場相對狹小。
領袖素質不同
羅斯福是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捍衛者。而希特勒從年輕時就表現出了獨裁傾向,,日本也是由軍國主義高層主導的強權政治。綜上所述,美國儘管也出現了法西斯團體,但通過實行以國家調節經濟為主要內容的羅斯福新政,開始逐步擺脫經濟危機。德日兩國則走上了建立法西斯專政和發動對外戰爭的道路,成了世界人民最危險的敵人和新的世界大戰的策源地。
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