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影響
國際收支逆差會導致本國外匯市場上外匯供給減少,需求增加,從而使得外匯的匯率上漲,本幣的匯率下跌。如果該國政府採取措施干預,即拋售外幣,買進本幣,政府手中必須要有足夠的外匯儲備,而這又會進一步導致本幣的貶值。政府的干預將直接引起本國貨幣供應量的減少,而貨幣供應量的減少又將引起國內利率水平的上升導致經濟下滑,失業增加。從引起國際收支逆差的原因來看,如果國際收支逆差是由經常項目的逆差所引起的,那么必然導致與出口有關的部門就業機會的減少,導致經濟下滑。如果國際收支的逆差是由資本項目逆差所引起的,那么意味著大量資本外流,國內資金供應緊張,推動利率水平的上升,導致失業增加,經濟下滑。
國際收支順差帶來的不良後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國際收支順差過大,引起本國外匯市場中外匯的供應增加,本幣將面臨升值的壓力;本幣升值,又會增加出口的壓力。
如果政府出面干預,會造成本國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導致通貨膨脹;當國內物價上升時,必然導致本國商品出口的困難。
由大量貿易收支順差引起的國際收支順差,必然要受到貿易夥伴的報復,引起貿易摩擦。同時經濟資源是有限的,本國資源的大量外流必然導致本國經濟成長乏力。
產生原因
不同的經濟學派,對國際收支逆差產生的原因有著不同的解釋。1、貨幣主義分析
貨幣主義者認為,逆差純粹是一種貨幣現象,是在貨幣需求增量小於國內信用水平增量的情況下出現的。在固定匯率制度下,過度貨幣需求應由外匯順差彌補,而過度國內信用創造反映為赤字。如果貨幣需求不變,則國內信貸水平的變化完全反映為外匯儲備的變化。前者過量對產出和就業的長期影響完全為外匯儲備的流失所抵償。在固定匯率制和存在資本流動的情況下,貨幣供給獨立於國內信貸政策。正是外匯儲備的變化而非國內信貸水平的變化彌補了國內貨幣需求和國內貨幣供給之間的差額,這就是貨幣主義關於補償的原理,即當貨幣需求不變,減少外匯儲備,必然提高國內信貸水平。
貨幣主義者還認為,超過貨幣需求的超額貨幣供給有四條出路:購買國內、國外實物資產,購買國內、國外金融資產。其中只有購買國內實物資產的部分後果,即提高產出,可能改善國際收支狀況.而其餘各種途徑都將導致國際收支的惡化。總之,從整體上看,超額貨幣供給是引起國際收支逆差的原因。
2、結構主義分析
結構主義者認為,開發中國家產生國際收支逆差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出口產品的不利因素。作為開發中國家主要出口商品的初級產品,收入需求彈性很低,價格彈性也很低。實際上,近年來開發中國家的貿易條件一直在不斷惡化。二是不利的銷售市場。市場經濟的緩慢增長幅度制約了初級產品的出口增長。三是低效率造成的過高出口成本,影響了出口利潤。
3、國內吸收論
國內吸收論(Domestic Absorption)認為凱恩斯的收入支出公式解釋了國際收支逆差的原因。在封閉經濟中,超額需求將產生通貨膨脹;而在開放經濟中,則將導致國際收支逆差。
上述理論對逆差原因的解釋相互之間有著一定聯繫:貨幣主義和吸收理論並不衝突;結構因素可以解釋產出低吸收高的吸收理論;貨幣主義只是強調國內信貸水平,並把它作為外生變數,而並未解釋產生超額國內信貸發行的原因,而結構主義和吸收理論對此進行了補充;超發行是一個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概念,滿足名義需求增長而又不引起國際收支問題的經濟能力將根據結構因素髮生變化。
從實際情況看,非產油開發中國家國際收支逆差產生的原因可分為內外因;外因包括世界石油價格上漲,貿易條件惡化以及實際利率的上升。內因包括部分由國內信貸超發行支持的財政赤字,一方面直接增加了進口需求,另一方面在不同時採取貶值措施的情況下,會導致通貨膨脹,進而引起貨幣升值。
彌補政策
彌補國際收支逆差的政策可以分為資助和調整兩大類。1、資助政策
資助政策由減少外匯儲備和國際借款政策組成。資助政策僅適於短期國際收支逆差。國際收支逆差受貨幣供給和利率的影響,而它們是由基礎貨幣所決定的 基礎貨幣由國內信貸水平和外匯儲備組成。採用資助政策時,金融當局一方面賣外幣,買本幣,使外匯儲備下降,引起基礎貨幣減少;另一方面儘量買本幣資產,放本幣,使國內信貸水平提高, 引起基礎貨幣增加。這樣,在彌補逆差過程中,基礎貨幣的減少和增加互相補償。簡而言之,資助政策通過提高國內信貸水平的補償過程,平衡基礎貨幣的增減量,使貨幣供給和利率保持在原來的水平上,並不改變逆差產生的環境。因此,它並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提倡。但在具備外匯儲備能力和國際借款可能性的條件下,資助政策的執行更加簡易,代價和阻力更小。
採用資助政策有一定的局限性:
(1)不適於長期逆差的解決。首先,它要求在並未改變逆差產生的環境的情況下,持續干預匯率。這樣在外匯儲備有限的絕大部分開發中國家,資助政策就不一定可行,有可能導致喪失外忙支付能力。其次,國際借款要考慮在高利率下還本付息能力問題。第三,在實際執行中,很難準確判斷逆差存在期限的長短。如果按暫時性逆差進行資助,而逆差長期存在,則會出現耗盡儲備外匯或難以償還外債的局面。
(2)如果外幣資產和本幣資產不能互相完全代替,則在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購置本幣資產時,對本幣資產的需求增加,使利率下降,社會總需求上升,進而使進口需求增加,引起國際收支惡化。
(3)政策執行的效果受政策的信任的影響。通常在國內、國外利息率比率固定時,資本不發生流動。但是當外債增加時,投機活動有可能加劇,導致對本幣信心下降,甚至本幣外逃 所以,資助政策的成功取決於人們對市場和中央銀行政策的預期。
2、調整政策
對於長期根本性國際收支逆差,一般要聯合採取資助政策和調整政策。調整政策有三個組成部分:支出下降政策(包括緊縮性財政政策、緊縮性貨幣政策)、支出轉移政策(包括貶值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包括關稅、限額、多重匯率、補貼等措施)。
支出下降政策本身可以彌補逆差。它通過降低國內收入和國內貿易品、非貿易品的總支出,首先減少了進口需求,其次降低了國內價格以提高國內外對本國產品的需求。支出下降政策成功的關鍵在於將降低國內總支出而產生的剩餘資源用於滿足對國內超額產出的需求。
支出轉移政策是通過改變國內外相應產出的比價,減少進口需求,來提高國內外對本國產品的需求 在不充分就業情況下, 由國內產出價格下降引起的對出口和進口替代的超額需求可以得到滿足;而在充分就業條件下,如不採取控制資源以滿足這種超額需求,支出轉移政策只會引起通貨膨脹。
開發中國家採用調整政策受一定條件制約:
(1)開發中國家短期調整能力小於已開發國家,而調整成本則大於已開發國家。如果社會邊際資源生產率更高,或者即期支出偏好比未來支出偏好更強烈,則開發中國家傾向於資助而非調整。
(2)調整政策存在時滯,而且在外貿產品需求彈性較低等情況下不一定有效。
(3)調整所帶來的總收入下降、失業增加、收入再分配等社會代價可否為政治、社會上被接受。
因此,選擇調整政策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具備政策生效的條件,如貿易條件可以改善,可貿易品產出可以增加。具體地說,貨幣貶值前要考慮外貿彈性是否足夠大,貶值將要引致的通貨膨脹是否足夠小。採用支出下降政策時總需求必須達到足以克服逆差的一定水平;同時假定出口為給定的外生變數,與國內需求不成正比例變動,而且進口可以壓縮,否則緊綰政策會導致更低的國內產出和吸收,導致出口降低,國際收支惡化。
(2)最小的社會代價,對減少失業,提高產出等其它政策目標妨礙最小。為了在較高經濟活動水平上實現國際收支均衡,一般傾向於貶值而不是緊綰,同時輔以緊縮性貨幣政策以控制因貶值引起的通貨膨脹。貶值或緊縮的抉擇取決於對通貨膨脹和失業之間的權衡。
(3)有效利用資源。進口管制可以促進經常項目的改善,但通過刺激低耗高教出口而資助更多進口品,有可能比進口管制更有效。
(4)改善逆差產生的環境。對於因初級產品引起的逆差,為使重新配置的資源轉入貿易部門,促使出口多樣化,宜採用貶值而不是緊縮信貸政策,信貸水平在不同部門、企業間應有所區別。對於因財政赤字引起的逆差,採用緊縮需求政策更適宜,而不必進行結構調整。對於多重因素引致的逆差,因為緊縮需求政策可能阻礙結構調整,有些結構調整政策可能提高財政赤字,所以僅採取單方面偏重總供給或總需求的政策是不可取的。
相關詞條
與匯率相關的經濟知識
盤點與匯率相關的知識,例如詞條外匯、國際收支、貨幣貶值等詞條,完善詞條內容,使詞條升高分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