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社會

資本主義社會

資本主義社會是指繼封建社會之後出現的最後一個少數人剝削多數人的社會制度。資本主義社會是人類社會歷程中的的一個階段。資本主義(capitalism)就是生產資料私有制和僱傭關係。資本家通過僱傭關係剝削勞動者的剩餘價值。以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和剝削僱傭勞動為基礎的社會制度。

概述

資本主義社會 資本主義社會
資本主義社會
繼封建社會之後出現的最後一個少數人剝削多數人的社會制度。在資本主義社會裡,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被剝奪了生產資料的工人不得不把自己的勞動力作為商品出賣。
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確立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首先出現在西歐。14~15世紀,義大利北部的一些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的最初萌芽。這些地方是當時東西方貿易交往的中心。商業的發展擴大了封建社會內部的商品生產,促進了封建制度瓦解和階級分化的加劇,許多農民和手工業者被剝奪了勞動手段而轉化為僱傭工人。16世紀,美洲的發現和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闢了新的活動場所,瘋狂的殖民擴張和罪惡的奴隸貿易導致了原始資本積累的迅速擴大,荷蘭、英國和法國成為西歐資本主義發展的核心地區。
早期資本主義生產的基本形態是工場手工業資本家把原料交給勞動者去加工,讓他們各自在家裡操作;或者把他們聚集到一個工場裡一起勞動。但在封建社會裡,工場手工業的發展受到嚴重的束縛,行會特權、地方特權和等級特權的存在,使統一的民族市場難以形成,阻礙著生產技術的改進,新興的資產階級的政治地位得不到社會的承認,經濟利益也得不到保障。解除種種封建桎梏,一般是通過資產階級革命來實現,在某種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則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來完成。1640年開始的英國革命和1789年開始的法國革命是在歐洲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革命,它反映了歷史發展的要求,結束了君主專制的統治,建立了代議制國家,標誌著資本
資本主義社會
主義社會在歐洲開始確立。政治革命的勝利帶來了經濟領域更深刻的變革。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開始。蒸氣機的發明和使用,使機器作業戰勝手工勞動,工場手工業過渡到大工業生產。工業革命使資產階級的經濟實力大為增強,他們以大工業生產的價格低廉的商品為武器,不僅摧毀了國內的手工業生產,使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在全社會逐步居於統治地位,而且得以征服一切落後的民族,打破他們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開拓了世界市場。與此同時,新興資產階級的政治地位也不斷上升,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統治階級。
資本主義社會的興起是人類歷史發展的重大進步。新興的資產階級具有時代的進取精神,強調人的價值,提倡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博愛,他們把原來屬於小農和手工業者所有的分散、簡陋的生產資料集中起來,並不斷改進和擴大,使之變成日益強大的生產力,促進了民族市場的形成和國家的統一。
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確立以後,其本身所固有的各種矛盾就暴露出來了。各種矛盾根源於資本主義私有制。在這種制度下面,各個企業都用自己得到的原料為市場生產,彼此進行激烈的競爭。從而推動每個企業的資本家不斷改進機器,改進勞動組織與結構,提高生產能力,目的是保證取得利潤。機器的不斷改進,加深了勞動者的貧困。更多的城鄉小生產者破產了,工廠工人也被排擠,從而形成一支赤貧的失業工人後備軍。一極是財富的積累,另一極是貧困的積累,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特點。貧困的積累意味著市場的縮小,人民民眾的消費被限制到最低水平,無法消化大工業生產出來的日益增多的產品。生產過剩引起經濟危機,整個社會陷入混亂。資產階級用來克服危機的辦法,一方面是大量消滅生產力和過剩的產品,另一方面是搶占殖民地,奪取新的市場。這些辦法暫時使經濟復甦,但隨著生產不斷擴張,危機也變得
資本主義社會
資本主義社會
更全面、更猛烈。1825年歷史上第一次經濟危機從英國開始,隨後就周期性地每隔10年左右爆發一次,在30年代越出英國範圍,到1847年演變成世界規模。
經濟危機的頻繁出現,說明生產力的發展已經受到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阻礙,生產力起來反抗生產關係了。資本主義生產不僅產生了這些矛盾衝突,同時也創造了解決這些矛盾衝突所必需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它把成百成千的工人集合在一個工廠里勞動,共同使用生產資料,生產從而具有社會的團隊精神的性質。同時,工人由於被組織起來,受到紀律的培養,從而達到革命的團結。這樣,在資本主義社會內部就發展起新的、更高的因素,使這個社會逐漸變成過時的和沒有存在的理由。經濟發展的規律是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性質。既然生產形式改變成社會的團隊精神的形式,它最終必然把資本主義的私人占有制引向社會的集體所有制。資本主義為自己造成了掘墓人,這個掘墓人或遲或早要把它送進墳墓。
從19世紀30年代起,英法兩國無產階級成為一支強大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1848年6月,巴黎爆發了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第一次偉大的國內戰爭,整個歐洲都被它所驚動。法國資產階級開動全部國家機器來捍衛自己的利益。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起義的血腥鎮壓,揭去了資產階級國家是所謂“理性的王國”的面紗,充分暴露了所謂“自由、平等、博愛”的虛偽性。血的事實教育了無產階級:一切形式的資產階級國家,無論是君主國還是共和國,都是資本奴役勞動的工具。無產階級要掌握政權,必須首先摧毀資產階級國家機器。1871年巴黎公社(1792~1794)革命是第一次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的革命,是建立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英勇嘗試。
帝國主義時期 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在一些先進國家,首先是德國美國發展到新的階段,變成帝國主義。在帝國主義時期,科學技術和經濟的迅猛發展,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達到了不能相容的地步。經濟危機不再是每十年一次,而是越來越頻繁地發生,破壞力也越來越大。於是,在資本主義經濟結構中出現了壟斷組織。這是競爭和經濟危機引起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的結果。在競爭過程中以及在經濟危機時期,一些資本家打垮許多資本家,大量技術落後的中小企業被少數採用新技術的大企業所兼併。新型的大企業又彼此結成壟斷同盟,往往在一個工業部門裡壟斷其生產總量的十分之七八。銀行業也發生了同樣的過程,形成少數最大的銀行,把持了全國資本和貨幣收入很大一部分。它不僅吞併中小企業,還控制壟斷組織,把銀行資本與工業資本溶合成為金融資本。金融資本對其他形式的資本的優勢使金融寡頭占居統治地位。它把分散的經濟統一為全國的資本主義經濟,把過剩的資本輸出國外,輸往落後國家,使金融資本的密網布滿全世界,使世界分為極少數高利貸國和絕大多數債務國。因此,帝國主義時代又稱金融資本時代。
金融資本和壟斷組織的出現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通過盲目衝突,實現局部調整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以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的一種手段。擁有億萬巨資的大財團有可能用以前遠不能相比的辦法來推進技術革新和設備現代化,對市場信息作出大致的估計,霸占一定的原料來源,把生產領導權相對集中並比較有計畫地進行生產。這就擴大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容量,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但是,以金融資本和壟斷組織為標誌的私人資本集體化,並沒有衝破私有制度的框框,也不能解決資本主義制度的根本矛盾。
在帝國主義時期,資產階級更多地使用收買工人階級上層的政策來維護自己的統治,通過他們在工人中間散布各種機會主義思想。首先使用這種政策的是英國的資產階級。但帝國主義戰爭的災難空前迅速地喚醒了人民大眾,促使世界人民起來同帝國主義作鬥爭。俄國是一個中等資本主義發展水平的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環節。1917年社會主義革命在那裡首先取得勝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東歐等許多國家也脫離了資本主義體系。世界歷史進入了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代。
近幾十年來,在一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有所發展。國家不僅掌握一部分國有企業,而且直接干預經濟生活,實行“福利國家”政策,從而在一定時期內、一定程度上使生產關係局部地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緩和了階級矛盾,某些國家甚至一度出現經濟高漲。但是,7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世界普遍出現了生產停滯與通貨膨脹並發的危機。這說明,無論是以集體資本家代替個體資本家的一般壟斷資本主義,還是以國家作為“總資本家”代替集體資本家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都不可能克服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資本主義社會終究要為社會主義社會所取代。

資本主義

究竟什麼是“資本主義”?顧名思義,所謂“資本主義”,就是以“資本”作為自己的核心價值的社會心理、社會學說與社會實踐。

資本主義社會
資本主義社會

資本主義追求“資本”,當然既不是追求資本貶值,也不是追求資本保值,而是追求資本增值,因此,更確切地說,所謂“資本主義”,實質上就是資本增值主義。資本增值主義,就是不斷追求利潤最大化和資本無限增值之主義,因而也就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發財主義。資本增值,當然是資本所有者的資本之增值。資本所有者不同,“資本增值主義”的類型自然也不同。所謂私人資本主義、股份資本主義、集體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人民資本主義等等分類,就是由此而來的。
資本所有者追求資本增值的最終目的,當然也是為了獲得人生幸福。因此,當資本為少數人所占有時,資本主義實際就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少數人幸福主義,而當資本為普通公民廣泛占有時,資本主義則又在實質上成為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普遍幸福主義。在這個意義上,“資本主義”一詞,顯然又是中性的。也就是說,在最一般的層次上,所謂“資本主義”,實質上就是力求通過資本增值獲得人生幸福之主義。
“資本主義”是市場經濟的內在本性之所在,也是市場經濟發展之結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民獲得人生幸福的基本途徑之一,就是資本增值。這一點,不僅適用於少數資本家,而且也適用於普通公民。廣大普通公民的資本,既可能是股票、債券,也有可能是通過新式社會主義分配製度間接占有的生產資料,還有可能是其他各種形式的民間資本。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所有這些資本的增值,也都可以成為普通公民人生幸福的一種普遍來源。
但是,作為源於19世紀的辭彙,“資本主義”一詞的原意,卻並不是中性的。在19世紀的西方社會中,由於資本的所有者幾乎只是少數資本家,所以,本來意義上的“資本主義”,確實只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少數人幸福主義。
歷史發展到今天,由於資本所有者的部分變化,一方面,“資本主義”仍然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少數人幸福主義;另一方面,“資本主義”又已成為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普遍幸福主義(如“人民資本主義”,特別是通過新式社會主義分配製度轉而為公民普遍利益而服務的資本主義)。這就使得我們今天所謂的“資本主義”已經成為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少數人幸福主義和普遍幸福主義的複合體,而不再是比較單純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少數人幸福主義了。
由此,我們也就發現,正像“社會主義”一詞並不是最適於準確地表述普遍幸福主義的辭彙一樣,“資本主義”一詞實際也並不是最適於準確地表述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少數人幸福主義的辭彙。
應當看到,“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都是關於全局、關於最高價值的“大主義”,因而它們本來就應在最高價值的層次上得到應有的內涵定義和相應的準確表述,而不是以“社會”、“資本”這種較低層次的辭彙表述之。
但是,我們應當諒解的是,19世紀實際只是現代社會科學開始勃興的起步階段,也只是人們關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的理論概念和表述方式發展的早期階段。這就使得人們當時既未能從最高價值的層次上明確地認識到所謂“社會主義”實質上就是普遍幸福主義,而當時的“資本主義”則就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少數人幸福主義,也未能對於這兩種不同的幸福主義給以相應的準確命名,儘管,“普遍幸福主義”、“少數人幸福主義”這兩種不同的價值取向和理論精神,當時已經實實在在地存在於有關的理論與實踐之中了。
當然,另一方面,儘管“資本主義”這個詞並不準確,但因19世紀西方國家所實行的確實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少數人幸福主義,所以,當時這個辭彙所指稱的,事實上也正是這種少數人幸福主義。這就使這個名詞的不準確性,當時並不是一個大問題。
但是,進入20世紀後,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資本所有者從少數資本家愈益擴展到廣大公民(這一點首先是因普遍實行社會保障制度而間接實現的),原本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少數人幸福主義的資本主義,也已在很大的程度上演變為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普遍幸福主義的資本主義。這就使“資本主義”已在相當的程度上脫離了它在19世紀所曾完整具備的少數人幸福主義的特殊本質和特定內涵,並使其作為一般市場經濟所固有的“資本增值主義”的一般本質和中性特徵,也得以明顯地浮現出來了。
由此,我們在原有“資本主義”一詞的內涵中,也就剝離出了它的兩個方面的基本內容,這就是:(1)一般市場經濟的資本增值主義,(2)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少數人幸福主義。在19世紀西方“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這兩個方面曾經是合二而一的,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興起,即隨著社會主義的資本增值主義的興起,它們之間的質的區別,也就清楚地暴露出來了。
毋庸贅言,既然資本主義既可以是少數人幸福主義的資本增值主義,也可以是普遍幸福主義的資本增值主義,那么,以“資本主義”一詞特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少數人幸福主義,也就不恰當了。由此,“資本主義”一詞的內涵,現在也就應當被界定為“一般市場經濟的資本增值主義”了,即應當被界定為一種市場經濟的中性辭彙了。
與此相一致,原本事實上以“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少數人幸福主義”為其特定內涵的“資本主義”一詞,也已應當被揚棄了。也就是說,一方面,我們應當將其“一般市場經濟的資本增值主義”的內涵明確起來,並使其繼續保存下去;另一方面,我們又應當將其原有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少數人幸福主義”的特定內涵獨立出去,並以更準確的名詞表述之,從而實現人類政治經濟用語中的一種必要的時代轉換。
不僅如此,鑒於現代文明時代所特有的“少數人幸福主義”事實上只能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少數人幸福主義,所以,在現代語境之中,我們還可以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少數人幸福主義”簡要地稱之為“少數人幸福主義”,只是在涉及古代時期的少數人幸福主義時,才加上必要限制詞。由此,隨著時代的發展,作為表述現代文明時代兩大基本方面的主要辭彙――19世紀的“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這兩個辭彙,也就應當被21世紀的“普遍幸福主義”、“少數人幸福主義”這兩個新辭彙所取代了。
當然,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也很清楚,由於長期的歷史慣性等原因,這種基本用語的演變的過程,還將是相當漫長的。現在完全不使用“社會主義”、“資本主義”這兩個辭彙,顯然是行不通的。特別是在我國的社會政治環境中,就更是這樣。只是,我們在使用這兩個辭彙時,必須對其內涵做出富於時代性的科學界定,並以此作為這種用語改革的一種過渡方式。
其中,僅就“資本主義”一詞來說,當我們在一般市場經濟的層次上討論問題時,我們應當將其界定為“一般市場經濟資本增值主義”,而當我們在最高價值、基礎理論和基本實踐的層次上討論問題、而又不能不繼續使用這個傳統辭彙時,我們則仍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少數人幸福主義”這個意義上使用這個詞,並同時表明,作為“一般市場經濟的資本增值主義”的“資本主義”,也是可以與“社會主義”即普遍幸福主義相結合的。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現在使用“資本主義”一詞時,最不科學、最不實事求是的用法之一,就是仍將現在的已開發國家和社會簡單地稱之為“資本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社會”。而事實上,現在的已開發國家和社會已經發展成為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相結合的“一國兩制”的新國家和新社會,而不再是馬克思、恩格斯所看到的那種比較單純的資本主義性質的國家和社會了。不僅如此,在我國的台灣、香港、澳門地區內部,實際也都有不少社會主義――普遍幸福主義性質的社會制度(如醫療衛生制度)和思想文化了,因而也都是“一區兩制”的現代文明社會了。所以說,由於社會主義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發展,我們過去那種“唯我獨社”的理論觀念和到處濫貼“資本主義”標籤的錯誤做法,現在已經到了應被徹底摒棄的時侯了。但是,我們也只有把“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分別定義為“普遍幸福主義”和“少數人幸福主義”,才有可能在基礎理論的層次上,確有成效地做到這一點。

基本特

 資本主義社會 資本主義社會
資本主義社會
①商品生產發展到最高階段,成為社會生產普遍的和統治的形式,勞動力也變成了商品。
②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用僱傭勞動的方式剝削無產者,生產的目的是攫取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③以使用機器的大生產為特徵,生產社會化同資本主義的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構成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這一基本矛盾貫穿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始終,它在經濟上具體表現為個別企業生產有組織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的矛盾,在政治上表現為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兩大對抗階級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歷兩大階段——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
④與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統治形式相適應,資本主義以前的各種上層建築被資產階級的上層建築所代替,產生了資產階級的國家政權、法律制度和思想體系,形成包括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與它相適應的上層建築的社會制度。
⑤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和兩大對抗階級之間矛盾的發展,決定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的必然勝利。

產生髮展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產生於封建社會內部封建社會經濟結構的解體使資本主義的要素得到解放。14、15世紀,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經稀疏地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的萌芽,但是資本主義時代是從16世紀才開始的。在封建社會末期,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封建社會自然經濟的解體,引起小商品生產者的兩極分化。資本的原始積累加速了這種分化,造成資本主義生產的基本條件:一方面產生大批失去生產資料而不得不出賣自己勞動力的無產者;另一方面巨額的貨幣和生產資料集中在少數人手裡轉化為資本。所謂資本原始積累,就是強制地使勞動者同他們的生產資料分離的歷史過程,而對農民土地的剝奪是全部過程的基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被破壞,大量農民和手工業者破產,從而既給資本主義造成了勞動力市場,又給它造成了商品市場。剝奪農民和手工業者的歷史在不同國家帶有不同的特點,經歷不同的階段。勞動力轉化為商品和生產資料轉化為資本,標誌著簡單商品生產向資本主義生產的過渡,也標誌著對勞動者的剝削形式的變換,即由封建剝削變成資本主義剝削。資本原始積累還包括對殖民地的侵占和掠奪,以及其他利用國家權力的暴力手段。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同封建制度的地方特權、等級制度和人身依附是相矛盾的。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的經濟、政治力量不斷壯大,為各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準備了條件。荷蘭在16世紀末,英國在17世紀中葉,法國在18世紀末,德國及其他一些國家在19世紀中葉,先後爆發資產階級革命,變革了封建制度,從而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取代封建的生產方式掃清了道路。
經過工業革命
資本主義制度是經過工業革命,由工場手工業過渡到機器大工業以後最終確立的。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以及隨之而來的殖民地的開拓,使銷售市場擴大了許多倍,加速了手工業向工場手工業的轉化。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由於在工場內部實行勞動分工,比資本主義初期實行簡單協作的手工業,大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到18世紀,在英國等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裡,國內市場與世界市場的迅速擴大,越來越同工場手工業的狹隘的技術基礎發生矛盾。資本家為了在競爭中獲取更多的利潤,要求進一步改進生產技術。
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誕生的機器大工業,標誌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物質技術基礎已經建立。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抗階級成為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的階級結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套用於生產,促進了生產力迅速發展,使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擴展到一切生產部門,同時也使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抗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在各個國家具有共同的規律並帶來類似的後果,但是各個國家由於具體的歷史條件不同,也具有各自的特點。

基本矛盾

簡介

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對生產力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生產社會化和資本主義的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也在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把從前個人的生產資料變為社會化的,即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的生產資料,生產本身也從一系列的個人行動變成一系列的社會行動,產品從個人的產品變成社會的產品。但是,這些社會化的生產資料和產品卻不是歸那些真正使用生產資料生產這些產品的勞動者所共有,而是歸資本家所有。這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產生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衝突的根源。

矛盾表現

這個基本矛盾表現為無產階級資產階級的對立。僱傭勞動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馬克思通過剩餘價值的發現證明,僱傭工人的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大大超過資本家購買勞動力所支付的價值,兩者的差額就是資本家無償占有的剩餘價值。在資本的競爭中,剩餘價值轉化為平均利潤,不僅產業資本家,而且商業資本家、借貸資本家都參加了剩餘價值的瓜分。在資本主義社會,地租也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工人階級創造的剩餘價值是整個資本家階級發財致富的源泉,是資本積累和擴大再生產的源泉。獲取剩餘價值或追求利潤,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是資本家進行生產和從事各種活動的唯一目的和動機。一切提高生產力的手段,同時都是生產相對剩餘價值(即縮短再生產工人勞動力價值的時間,相對延長生產剩餘價值的時間)的手段。機器的改進使越來越多的勞動者受到排擠,形成一支產業後備軍。這支後備軍是工人階級對資本家進行鬥爭的絆腳石,是資本家把工資抑制在合乎其需要的低水平上的調節器。機器的改進,科學技術成果的套用,本來是增加社會財富、縮短勞動時間的有力手段,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卻變成了提高勞動強度、增加失業人口、使無產階級陷於貧困的手段。所以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利益是根本對立的,無產階級創造的社會財富越多,它自身受剝削的程度也越深。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體系內部,一切提高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方法都是靠犧牲工人個人來實現的,不管工人的報酬高低如何,同資本積累相適應的是工人貧困的積累。

所有制之間的矛盾

社會化生產資本主義所有制之間的矛盾還表現為個別企業生產的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對立。簡單商品生產已經包含著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的萌芽,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把這種無政府狀態推向極端。大工業和世界市場的形成使資本家之間的鬥爭具有普遍性和空前激烈性。資本家為了占有更多的剩餘價值,同時也在競爭規律的支配下,竭力套用科學技術的成果,不斷改進機器,加強自己企業中社會化生產所具有的組織性,其結果是不斷加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資本主義大工業巨大的擴張遇到了資本主義占有所造成的市場相對狹小的限制,社會化生產所必需的客觀比例遇到了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的破壞,衝突便成為不可避免。1825年以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地爆發,就是這種衝突的突出表現。在危機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部機構在自己創造的生產力的壓力下失靈了。周期性經濟危機表明,社會生產力以日益增長的威力要求擺脫它作為資本的那種屬性,要求在事實上承認它作為社會生產力的性質。生產力的這種反抗,迫使資本家階級不得不在資本關係內部可能的限度內,部分地承認生產力的社會性質。由資本集中而產生的股份公司壟斷組織以及國家占有就是這種趨勢的表現。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過渡到它的最高階段,即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見帝國主義)。但是,無論轉化為股份公司和壟斷組織,還是轉化為國家財產,都沒有消除資本的屬性。資產階級國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君主立憲制也好,議會共和制也好,本質上都是資本主義的機器,理想的總資本家。而工人仍然是僱傭勞動者、無產者。資本關係並沒有被消滅,反而被推到了頂點。因此要真正解決資本主義的矛盾和衝突,真正在事實上承認現代生產力的社會本性,必須用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

發展趨勢

歷史必然性

資本主義被社會主義代替的歷史必然性,只有在實現它的實際條件已經具備的時候,才能成為現實。資本主義在它的發展中已經為自己的滅亡準備了充分的物質條件。在現代,高度發展的社會生產力,已經使資產階級對生產資料和產品的占有,以及對政治、精神的統治,成為經濟、政治和精神發展的嚴重障礙。生產資料從資本主義的桎梏下解放出來,是生產力不斷地加速發展的先決條件。實現社會主義,為消除資本主義對生產的人為障礙、消除資本主義對生產和產品的明顯浪費和破壞創造了前提。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社會生產不僅能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和充裕的物質生活,而且還能保證他們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的發展和運用。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經濟條件已經具備。資本主義還為自己準備了掘墓人——無產階級。無產階級是新的生產方式的代表者,它是最具有革命性、組織性的階級。自從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後,無產階級有了科學理論的武裝,建立了自己的政黨,它同資產階級的鬥爭進入了新的階段。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開闢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證實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中國革命和其他一些國家革命的勝利,更使社會主義的實現在地球的大片土地上成為現實。資本主義為社會主義所代替,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歷史產物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都是人類進步的社會歷史產物。它們的性質根本對立,但在當代同處於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第二大形態,具有共同的“社會存在”——“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中國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需要經過一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用來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不斷擺脫對物的依賴性,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創造條件。

兩種社會制度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是當代最主要的兩種價值觀,也是當代最基本的兩種社會制度。
14—16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宗教改革運動和18世紀的啟蒙運動等三大思想運動,孕育了西方國家的新興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就在同一歷史時期的1516年,英國傑出的人文主義者托馬斯·莫爾寫下了《烏托邦》一書。他以生動的文學筆調,揭露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的罪惡,描繪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一種理想社會,從此開啟了人們批判資本主義、追求美好社會的先河。在人類思想史上,這被看作是空想社會主義的開端。
隨後,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在一次又一次的資產階級革命中得到完善。在18世紀末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中誕生的《人權宣言》就是最為典型的代表。它較為完整地表述了資本主義價值觀的核心:人生來是自由的,在權利上是平等的;國家的主權在於人民,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等等。這種與當時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新思想,代表著社會進步的潮流,並且在血與火的洗禮中登上了人類思想發展的歷史舞台。社會主義的價值觀也同時得到發展。繼三大空想社會主義出現之後,通過分析資本主義制度的實質與人類價值觀的矛盾,由馬克思和恩格斯於19世紀40年代共同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發表了《共產黨宣言》。唯物史觀的確立和剩餘價值學說的發現,揭示了私有制是一切剝削制度的根源。因此,“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社會主義從此擺脫了空想,走出了烏托邦荒原,成為令人信服的科學。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有力地指導並推動無產階級的解放地運動。當人類進入20世紀以後,社會主義的價值觀終於獲得了自己的制度載體——社會主義國家。

比較

兩種價值觀和兩種社會制度發生、發展的歷史清楚地表明:
進步的社會歷史產物
第一,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都是人類進步的社會歷史產物。它們幾乎同時產生,又同時在社會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根本對立
第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根本對立,集中體現在生產關係上:一個要維護私有制,一個要消滅私有制。
美好的價值追求
第三,社會主義是對資本主義的揚棄。它反對剝削,但繼承人類一切美好的價值追求:自由、民主、人權、平等。
矛盾運動中找到存在的意義
第四,當代社會可以從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矛盾運動中找到存在的意義:在資本主義國家里,資產階級占據社會的統治地位,而在社會主義國家裡,以工人階級為主體的廣大勞動民眾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第五,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社會生產力相對發達的條件下,資本主義表現出存在的合理性;在社會生產力相對不發達的條件下,社會主義也表現出存在的必要性及其理想的價值。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主義日益顯現出比較優勢,現代資本主義在發展過程中也不得不借鑑和吸收社會主義的營養。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總是在相互比較中存在、在對立統一中發展。而先進的價值觀和社會制度總要取代落後的價值觀和社會制度,這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會共存於人類社會
所以,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都會共存於人類社會。它們之間既對抗又傳承。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運動雖然錯綜複雜,但兩者的共存占現實主導地位。它們的存在都是現實的,都有其合理因素。不論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生產力發展水平都還遠遠沒有達到人們期望的那種高度發達的程度,貧富差別是目前所有國家面臨的共同問題。因此,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完全戰勝資本主義還不可能上升到現實主導地位。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