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齊故城遺址位於臨淄區辛店鎮北7.5公里處,東依淄河,西臨系水,為周代齊國的都城,西漢時又為齊王國都治,歷時千餘年。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中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城由大、小兩城組成,大城南北近4.5公里,東西約3.5公里,小城在大城西南角,其東北部伸進大城的西南隅,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兩城總面積約15.5平方公里,周長約21公里。故城的城牆多數已湮沒地下,少數因挖土及河水沖刷而無痕跡,現僅存一些斷垣殘跡。經文物部門鑽探考證,城牆早在西周時期就存在,春秋、戰國、西漢時又多次修補。城牆系夯土而成,依地勢而建,多不取直線形,有24處拐角,現有14處保存完整。小城周長7275米,牆基寬20~30米,最寬處達67米;大城周長14158米,牆基寬多在20米以上,最寬處達43米。
據《齊記》載,齊城有門13座。見於史書的有雍門、申門、揚門、稷門、鹿門、章華門、東閭門、廣門等。但未記確切方位,故後人各執一說,比較肯定的西門有申門、雍門;東門有廣門。現已探明11座城門,其中小城5座,大城6座。門道跨度均在8.2米以上,最寬者達20.5米。
城內的交通幹道很規整,已探明10條幹道,其中小城內3條,一般寬6~8米,最寬17米;大城內7條,寬10~20米不等。這些道路多與城門相通。
齊故城小城是國君居住的地方,又名宮城。在其西北部存有一夯土台基,當地傳稱“桓公台”,是齊國的宮室建築台基,現存高14米,地下夯土台基呈長方形,南北86米,東西70米。在“桓公台”周圍又鑽探出大片夯土台基,估計是宮殿遺址。這片遺址幾乎占了小城的一半面積,在此出土了方形鋪地花紋磚、屋脊花紋磚和瓦當。在小城南部(今安和村地)是手工業區,發現有鑄幣“齊法化”遺址1處、冶鐵遺址2處、煉銅作坊遺址1處。
大城是官吏、平民及商人的居住區,又名廓城。大量的手工作坊就分布於此,現已在大城內發現冶鐵遺址4處、煉銅遺址1處、鑄幣遺址1處、制骨遺址4處,是齊國最主要的手工業區。在大城的地面上,還存有多處建築台基,是齊王建築的離宮別墅,主要有“雪宮台”、“梧台”、“遄台”。大城內有兩處墓地,一處在大城東北部(今河崖頭村一帶),是齊國貴族的墓地,已發現大、中型墓葬20餘座,在其中的5號墓周圍,發現了大規模的殉馬坑。另外在大城南(今劉家寨韶院村南)亦有1處墓地,是東周時期的墓葬。
在大城內還存有韓信嶺、孔子聞韶處、晏嬰冢、稷下學宮等遺址。韓信嶺在大城東北部,傳說是韓信至齊時築宮於此。現存遺址基本呈正方形,高出地面4米,四面有3層台階。經鑽探,文化層厚3~4米,包容自西周晚期至漢代的文化堆積4~5層。並有居住、冶鐵、煉銅、制骨等遺蹟,是齊故城內文化堆積最早、最厚、最複雜之處。關於稷下學宮建築現已無存,其地理位置說法不一,《臨淄縣誌》說稷門為齊城西南門;《齊乘》曰稷門為齊城西門,《劉向別錄》云:“齊有稷門,齊之城西門也,外有學堂,即宣王立學所也,故稱為稷下之學”。1946年曾在大城西牆外的邵家圈村挖得石碑一方,上書“稷下”,後碑無下落。
齊故城排水道口
為了解決城市的排水問題,臨淄齊國故城大、小城設有3大排水系統、4處排水道口。大城西牆北部的③號排水道口,設計巧奪天工、構築堅固持久,顯示了齊國人的非凡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術水平,被譽為世界同期排水建築史上的傑作。臨淄是中國先秦時代經濟最發達、人口最多的工商業大都市,污水產生量大,排放量多,需要有設計周密、功能強大的排水系統來加以支撐。臨淄先民經過嚴謹的科學設計和精密的施工,創造了規模龐大、設計巧妙、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臨淄齊都排水系統。他們首先因地制宜,利用淄河和系水作臨淄城東、西兩面的自然護城河,又在南、北城牆外挖築人工護城壕溝(大城南、北城壕6140米,小城的東、北、南和西牆南段城壕5780米),使之與淄河系水相互溝通,形成了四面碧水繞城的外部排水護城網。同時根據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勢,在修建城池時周密設計和科學建造了排水道口。
1號排水系統在小城西北部宮殿區中心部位,全長約700米,寬20米,深3米。南起桓公台的東南,通過桓公台的東部和北部,向西穿過小城西牆下的①號排水道口注入系水。
2號排水系統,位於大城西北部,由一條南北向排水溝和一條東西向排水道組成。南北向排水溝,南起小城東北角,順南高北低的地勢直通大城北牆西部的②號排水道口,注入北牆外護城壕,全長2800米,寬30米,深3米左右。因一個排水道口不能有效的排放大量的積水,在這條南北排水溝的北段,又向西北分出一東西向排水道(長1000米,寬20米左右),由現已發掘的、大城西牆北部的③號排水道口流入系水。這一排水系統承擔著大城內絕大部分的廢水和積水的排放。現已在排水道口周圍,修建了保護性院牆,供人參觀。
齊故城城牆遺址
據探測,齊國故都是自西周開始,經歷代國君的締造經營,到春秋晚期便以形成規模宏大的城市。故城分大城和小城兩部分,小城的的東北部伸進大城的西南隅,兩城性連線。大城南北近4.5公里,東西3.5公里,是官吏、平民、商人和手工工人居住的區域。小城南北2公里余,東西1.5公里,是國君居住的宮城。兩城城牆周長21公里,總面積約15平方公里。故城的城牆殘垣尚存,夯築痕跡依稀可辨。小城牆寬一般為20~30米,最寬處達67米;大城牆寬平均20米,最寬達43米。殘垣保留較好的一段在小城北門以西100米處與大城交接的地方。經發掘清理,殘高5米,全部用泥土分層夯築而成,夯土每層3~6厘米,夯跡清晰規整。這段殘垣屬於大城西牆,由小城北牆夾裹,表明大城建造早於小城。為使這一建築遺址不再遭損害,1982年國家為其建造了拐角型牆壁式磚房進行保護。
孔子聞韶處
孔子聞韶處位於今齊都鎮韶院村。民國9年《臨淄縣誌》載:清嘉慶時,於城東棗園村掘地得古碑,上書“孔子聞韶處”。後又於地中得石磬數枚,遂易村名為韶院。至宣統時,古碑已無下落,本村父老恐古蹟湮沒無傳,故於1911年另立石碑,仍刻“孔子聞韶處”。1982年,市、區政府撥款將“孔子聞韶處”碑嵌於韶院村學校內牆壁上,並增置“樂舞圖”和簡述孔子在齊聞韶石刻。石刻文載:傳說在中國遠古虞舜時期,有一種叫做“韶”的樂舞,又稱“簫韶”或“韶簫”。因韶樂有九章,故亦名“九韶”,是一種非常高雅的樂舞。到春秋時期,韶樂在齊國仍然盛行。《論語·述而》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1995年在齊國故城內發現了古琴減字譜《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經有關專家鑑定為早期齊國韶樂。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再鑄鐘呂,建造齊國韶樂演示廳,面向遊人開放。
淄博旅遊景點導航
淄博位於山東中部魯中山區與魯北平原的交接地帶,區位優勢獨特,南連泰山,北靠黃河,東臨濰坊,西接泉城濟南。淄博是山東省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鐵路貫通,公路縱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