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概述
鄭韓故城,位於新鄭市區黃水河(古溱水)與雙洎河(古洧水)交匯處的高台地上。公元前769年,鄭武公滅鄶國,始建都於此;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徙都於此。鄭國、韓國相繼在此建都540年。故城呈不規則長方形,東西長約5000米,南北寬約4500米,城牆高一般10米左右,最高達16米,基寬40~60米,頂寬2~5米,周長19公里,面積22平方公里。城牆用夯土築成,上部為韓國時增高加寬,下部為鄭國城基。城分西城區和東城區。西城為主城區,平面呈南北長方形,北城牆長約2400米,南北長約4300米,面積約10.3平方公里。東城為外廓城,平面呈不規則的矩尺形,北牆長約1800米,東牆長約5100米,南牆部分牆基埋於地下,面積約9.2平方公里。整個城市坐西朝東。西城區主要居住鄭韓二國貴族,發掘有大型宮殿遺址、繅絲作坊、陰凌井、鄭君子嬰大墓和韓國宗廟遺址,出土有韓國太廟巨型無字祖石碑。東城區為居民、軍隊居住和手工業區,發掘有鄭國的大型社稷遺址和宗廟遺址,出土大批青銅禮樂器、殉馬坑,鑄銅、鑄鐵、制玉、制骨等作坊遺址。1996年至2001年,在東城區南部端灣一帶,發現中型以上鄭國貴族墓300多座,有的墓室長達45米,寬14米,一棺二槨,陪葬金、玉、陶、木、革,大小馬車7輛之多。在東北部發掘出一處東周20萬平方米的制陶作坊遺址。另外在鄭韓故城西部、南部有22座韓國王室陵墓猶存。其他還有莊公望母台、梳妝檯、授印台、積粟台、宣聖台等。該城其規模僅秦都鹹陽、楚國郢都可比。該城在春秋戰國時期居列國中心地區,控扼四方,通達八衢,兼容列國先進文化,為中原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最大的商業都會之一,而備受四方霸主侵凌。1961年,鄭韓故城被國務院首批公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河南省公布為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2001年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20世紀河南1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宮殿遺址
鄭韓故城是由東西城相連的一座古城。西城為內城,東城為外廓城,此城以周公制定的成周城格局而建。西城主要居住王室貴族,1977年考古發現,在西城中部有一座“小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約500米,南北長約320米。牆基寬10~15米,用夯土築成,西垣和北垣有城門。在“小城”內中部偏北有一處大型夯土建築基址,南北長約133米,東西長約96米,這很可能是鄭國國君所居的宮殿區。據河南省考古研究所新鄭工作站站長蔡全法《鄭韓故城在我國古城中的地位》 記述鄭國的周廟、大宮、西宮、北宮均在於此。1994年,在西城區修建鄭韓路,考古發掘發現韓國宮殿區,其西圍牆在“梳妝檯”西100米處,南到禇莊村內,北抵故城牆;東圍牆在閣老墳村東約100米,南至城關北街,北至故城牆,南圍牆尚未找到,大約在今禇莊至北街花園村新區一線,為長方形,東西寬600米,南北長約1000米。在該宮殿區的中心地帶,今市博物館後面50米處,1997年7月,發掘出一塊韓國大型宗廟祖石碑。此時韓國的內城已由座西向東轉變為座北朝南,主宮殿在宗廟以南,較之洛陽城座北朝南早300多年。宗廟社稷遺址
鄭國宗廟遺址位於鄭韓故城西城前方“左”側,外廓城的西北部,今新鄭市區市政府以北,黃水路以南,新鄭一中操場以東,中華路以西,分布範圍約4萬多平方米。1984年至1988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新鄭工作站為配合城市建設,在此區域發現密集建築群。1988年在此區域的東北部發掘出一段殘夯基,長30米,南北寬20米和4個大型磉墩,夯基外有一殉馬坑和殉豬坑,各殉一馬一豬。1991年,對其西段發掘,在殘房基南部發現5個小型祭祀坑,坑內堆積牛胛骨、腿骨和豬骨等,這處遺址正好與社稷遺址對峙,又有宮廟之類建築,當是鄭國宗廟遺存。鄭國社稷遺址位於鄭韓故城西城前方“右”側,今金城路中段以北,新華路中段,文化路以東範圍內。1993年在金城路中段首次發現青銅禮樂器坑殉馬坑,出土青銅禮樂器60多件,其中樂器24件。1995年至1996年春在上述遺址的西側,今新鄭市城市信用社這個地方,發現6座青銅禮樂器坑和56座殉馬坑,出土青銅禮樂器57件。1996年9月至1998年10月,在今新華路中段南側,新鄭市實驗中學北側中國銀行支行這個地方,發現大規模的祭祀遺址,發掘面積8000平方米,出土青銅禮樂器等348件,其中有9鼎8簋、9鬲、2方壺、1圓壺、1豆,每坑31件。樂器坑每坑有鎛鍾一套4個,釼鍾2套10件,均分三排放置,樂器坑中一般都有掛鐘的木質橫樑和放置在左右兩端的木質編鐘架與之相伴。這次發現被評為199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以上三處遺址,合一國三社禮制,因這三處遺址均未發現宗廟建築特徵,當是社稷遺址。
韓國宗廟遺址位於韓國宮城區東南,今鄭韓路中段以南,市博物館以北。1997年7月,在此處中心部位發掘一座韓國宗廟大型石圭,長3.26米,寬0.45米,厚0.26米,中部偏下有穿。這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形制最原始、時代最早的宗廟祖碑,為稀世珍品,許多考古學家稱之為“華夏第一碑”(另見《旅遊資源開發》卷)。根據韓國宗廟遺址位置,考古工作者推測韓國的社稷當在韓國宮城區的偏西北今禇莊村一帶。
地下冷藏遺址
鄭韓故城西北部,今閣老墳村北,在韓國宮殿區有一地下冷藏室,上口南北長8.90米,東西寬2.90米。室內東南角自上而下有一階梯式南北通道,共13級,室內夯土牆底部嵌有背面帶凹槽方磚,方磚正面有米字格紋和幾何圖案。底部西邊為地坪,東邊有南北成行的五眼旱井,用陶製井圈,逐層疊築而成。井圈直徑一般為0.76米至0.98米,井深為1.76米至2.46米,均在地下水位以上。在旱井的填土中,發現大量豬、牛、羊、雞的骨骼及少量陶器和陶片,有的陶器上刻有“吏”、“私官”、“左◆”、“◆夫”等字樣。(◆表示不清楚)此室在宮殿區,很可能是當時王公貴族冷藏食品的地下室。此室是先秦以前發現的最大的一座地下冷藏室,對於研究我國古代地下建築和冷藏技術等有重要價值。鑄造遺址
鑄銅遺址位於鄭韓故城東城區今大吳樓村北,豫新製藥廠西半部以西,面積約1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4米。1972年,河南省博物館進行發掘,出土大量熔銅爐、鼓風管、銅渣和鑄造的銅器杴、鏟、鐮等生產工具。熔銅爐底部呈圓底狀,爐圈壁外多塗一層1.5~2.5厘米的草拌泥,鼓風管前端較細,後端較粗,直徑3~5厘米,外附一層草拌泥。1982年,又出土許多青銅布幣鑄造范。1992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駐新鄭工作站在遺址西部發掘春秋戰國時期的煉爐殘磚、爐壁、耐火磚、鼓風管殘片等,以及鑄造钁、錛、削、帶鉤、璜、鏡等鑄范,尤其是戰國異形布幣范,其中“湼金”布面范1塊,背范2塊,公字銳角小布面背范各1塊,殘面北范5塊,以“藺”字圓肩足布面范1塊,帶錢腔殘塊34塊,澆口殘塊32塊。這是一處始於鄭國中期,止於韓國晚期的鑄銅遺址。鑄鐵遺址位於鄭韓故城東城區西南部今倉城行政村南。1972年,河南省博物館進行發掘,清理出1座煉鐵爐和2座烘范窖。烘窖底部平面呈長方形,由窯門、火膛、窯室和煙道四部分組成。煉鐵爐爐壁僅存爐底,直徑1.7米。爐旁有兩個風坑,坑內有風道直通爐底。出土大批鐵器钁、鋤、鏟、刀、削、鑿、鐮(照片)、錐等及10多種陶范。其中一件鐵筆器,經金相分析,為球墨可鍛鑄鐵。這處遺址為韓國鐵器鑄造遺址,反映了戰國時期的冶鐵技術,對研究我國冶鐵史有重要價值。
制骨制玉遺址
制骨遺址位於鄭韓故城東城區中部,體育館坐落其上,面積約1萬多平方米,文化層厚1~3米。發掘出土大量牛、豬、鹿等骨料和礪石、銅刀等製作工具以及骨制簪、錐、珠、環、箭頭等。制玉遺址位於鄭韓故城東城區,故城西側今張龍莊村東,傳為“玉石崗”,面積約1萬平方米,隨處可撿到碎玉石或玉制妝飾品。
大型制陶遺址
2002年8月,鄭韓故城東北角內側,當地農民平整土地,發現一座罕見的大型制陶遺址。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新鄭工作站站長馬俊才組織搶救性發掘。經初探,該遺址南北寬200多米,東西長250多米,面積5萬多平方米,是目前發現的春秋戰國時期最大的官辦陶製遺址。遺址發掘面積3000平方米,分為燒造區、作坊區和生活區。在燒造區發現27座陶窯、陶支架6大類10多種形狀。陶窯為橢圓形半倒陶窯,直接在地面開挖,由窯道、火膛、窯床、單煙道、單煙囪組成。在作坊區發現5個作坊遺址,有工作檯、陶洗池、發酵池,其中的陶洗池和發酵池屬首次發現。考古工作者根據池底沉積泥土分析推斷戰國時期制陶業工業流程為陶洗、發酵錘打、制坯、陰乾、燒造等。在作坊區的西部發現1座陶器窯藏坑,內藏有瓮、盆、桶等,尤其是小陶桶,形制最為特殊,方口圓身圓底,在鄭韓故城中屬首次發現。制陶遺址有完備的供排水系統。多數管道為單獨工作檯池的小型圓管道,管道分大小口相互套接,分別與不同的工作檯池相連線。其主管道由五菱形、圓筒形大管道和長方形花紋磚砌方形管道組成,分為明、暗兩個部分。這種規模和形式的排水管道在韓國宮殿排水系統發現過。根據該遺址的規模,考古學家推測此時韓國都城的人口至少在10萬人以上。該遺址出土陶器上萬件,其中出土有許多加蓋印記的筒板瓦,瓦片上有兩枚印章,印文分屬不同姓氏,已發現13個姓氏,特別在一片殘存的筒瓦壁上有用篆文刻的“新鄭”二字。由此可知,至少在戰國晚期,新鄭這個地方已稱“新鄭”了,這要比最早見於司馬遷《史記•秦世家•王剪傳》中記述的“王剪病老歸,新鄭反”的“新鄭”二字早出400年。
四台一處
鄭武公台又稱“授印台”,位於今人民路與新建路交叉處東南30米處,實為鄭韓故城西城牆一段,高約5米,底周長約30米,夯土築成。傳說武公東遷在新鄭建都,於此築台舉行周王授印儀式。明孫元貞詩云:“武公昔築台,拜受大王恩。東遷樹勳業,殊賜延後昆。國祚逐運化,遺蹟今猶存。悠悠百世下,不忘周室尊。”鄭莊公望母台位於今市區南雙洎河(古洧水)南,高約9米,底周約60米,夯土築成,實為鄭韓故城南城牆一段。《水經注》記述:洧水經鄭城南,水南有鄭莊公望母台。傳說鄭莊公封弟叔段於京城(在今滎陽市區東南),其母姜氏與叔段密謀叛亂。莊公殺叔段,將其母姜氏驅放潁城。后庄公悔,每日思念母親,常登台遙望。大夫潁考叔為其掘地見母。母子和好如初,後人稱此台為“望母台”。
梳妝檯位於今新鄭市區西北閣老墳村西南,高約7米,南北長約135米,東西寬約80米。清乾隆四十一年《新鄭縣誌》載:“舊傳鄭女嫁齊梳妝於此。又云:鄭伯築台,處女其上。”
孔子宣聖台位於鄭韓故城東門外,明縣令陳大忠於此立有“孔聖轍環處”石碑。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周遊列國入鄭城與弟子失散,在東門外見子貢。子貢對孔子說,鄭國人說他:“其額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今台與碑俱廢。
積粟台位於今新鄭市新村鎮北,黃水河(古溱水)轉彎處,高約11米,長方形,面積約5625平方米,夯土築成。據《水經注》記載:“苑陵縣西有黃水也,又東南流,水側有二台,謂之積粟台之會也。”這裡很可能是古驛站的一個囤積糧草處。
子產乘輿濟人處位於今新鄭市區南雙洎河(古洧水)橋西,雙洎河南岸。戰國《孟子•離婁下》:“子產聽鄭國之政,以其乘輿濟人於溱洧……。”明高拱《鄭大夫子產祠碑記》:“洧出西北至近郊溱乃合流,平時深及膝而已,夏秋間雨則山水泛漲高十餘仞,奔騰而下不可以橋也,子產乘輿濟人時月無紀,豈其十一,二月不成杠梁,止假乘輿哉?”清蔣廷錫《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三百七十卷開封府:“南關橋 在新鄭縣南門處溱洧河上,子產乘輿濟人即此處。”清在大王廟前洧水河邊立“子產乘輿濟人處”石碑,20世紀50年代初,碑廟俱廢。
祠廟
鄭莊公廟據魏《魏書•地形志》記載,新鄭縣城內有鄭莊公廟。位置不詳,早廢。子產祠據魏《魏書•地形志》記載,新鄭縣城有子產祠。位於今新鄭市區西部雙洎河(古洧水)東岸臥佛寺塔北,創建莫考。晉,滎陽太守李炬派郭誦禱於子產祠。唐天寶七年(748)重修,五代時毀。宋重修。元天寶二年(1328)重修,元末毀。明洪武十二年(1379)知縣辛時敏重建設像,其後宣德、成化、萬曆年間不斷修葺,高拱撰《子產祠碑記》,明末復毀。清康熙三年(1664)知縣謝鴻奇重建,雍正十一年(1733)總督王士俊重修碑。祠舊有田14畝,責令臥佛寺耕種,管理祠廟。此祠在明清時代為新鄭“八景”之一,名謂“錦堂春色”,民國年間廢。
東子產廟位於舊縣城東門外,今新鄭市區步行街中段。清康熙五十六年(),縣令王大綸修建,廟額曰:“春秋一人”。廟後有田產二畝。
陘山子產廟位於今新鄭市區南17公里處陘山之巔。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山上有鄭祭仲冢。冢西有子產墓,累石為方墳,墳東有廟,並東北向鄭城。杜元凱言不忘本際。廟舊有一枯柏樹,其塵根故株之上,多生稚柏成林,列秀青青,望之可嘉矣。”至清乾隆年間廟墓尚存,後不知毀於何時,今長葛縣當地百姓求子,修小廟一座。
子房宮又名留侯祠,在今新鄭市區黃帝故里東側。明高拱修建並撰《漢留侯祠碑記》。清乾隆年間廢。
遺址保護
2006年6月27日下午,新鄭市鄭韓故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大綱討論會在皇宮大酒店召開。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城市規劃師陳富群教授、馬洪川副教授、劉婷婷博士,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工程師南俊,省文物研究考古所專家蔡全法、馬俊才、樊溫泉,市領導劉仲利、郭連召、付桂榮、蘇鐵林及文物局、建管局、國土局、旅遊局、水利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討論會。為切實做好鄭韓故城遺址保護工作,我市2006年4月啟動了鄭韓故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項目,並委託具有文物保護甲等資質的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進行設計規劃。
討論會上,馬洪川副教授對鄭韓故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大綱初稿作了詳細的介紹和展示,與會領導、專家、學者及部門負責人對《大綱》的修編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和建議,設計單位在認真聽取多方意見的同時,表示將對大綱做進一步修訂完善,使遺址的保護和城市發展規劃更加緊密地結合,達到以發展促保護,有效利用文物遺址的最佳模式,促進文物事業可持續發展,提升新鄭城市品味。
遺址保護
2006年6月27日下午,新鄭市鄭韓故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大綱討論會在皇宮大酒店召開。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城市規劃師陳富群教授、馬洪川副教授、劉婷婷博士,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工程師南俊,省文物研究考古所專家蔡全法、馬俊才、樊溫泉,市領導劉仲利、郭連召、付桂榮、蘇鐵林及文物局、建管局、國土局、旅遊局、水利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討論會。為切實做好鄭韓故城遺址保護工作,我市2006年4月啟動了鄭韓故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項目,並委託具有文物保護甲等資質的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進行設計規劃。
討論會上,馬洪川副教授對鄭韓故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大綱初稿作了詳細的介紹和展示,與會領導、專家、學者及部門負責人對《大綱》的修編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和建議,設計單位在認真聽取多方意見的同時,表示將對大綱做進一步修訂完善,使遺址的保護和城市發展規劃更加緊密地結合,達到以發展促保護,有效利用文物遺址的最佳模式,促進文物事業可持續發展,提升新鄭城市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