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故城

齊故城

位於淄博市臨淄區辛店鎮北7.5公里處,東依淄河,西臨系水,為周代齊國的都城,西漢時又為齊王國都治,歷時千餘年。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位於淄博市臨淄區辛店鎮北7.5公里處,東依淄河,西臨系水,為周代齊國的都城,西漢時又為齊王國都治,歷時千餘年。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齊故城齊故城
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載:公元前859年(齊獻公元年)都治臨淄。至戰國時,臨淄發展成全國最大的都市之一,《國策·齊策》描寫齊宣王時(戰國中期)此城的情況是:“臨淄之中七萬戶,……下戶三男子,三七二十一萬,不待發於遠縣,而臨淄之卒,固已二十一萬矣。……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至秦滅齊,臨淄城一直是齊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形制

故城由大、小兩城組成,大城南北近4.5公里,東西約3.5公里,小城在大城西南角,其東北部伸進大城的西南隅,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兩城總面積約15.5平方公里,周長約21公里。

城牆

故城的城牆多數已湮沒地下,少數因挖土及河水沖刷而無痕跡,現僅存一些斷垣殘跡。經文物部門鑽探考證,城牆早在西周時期就存在,春秋戰國西漢時又多次修補。城牆系夯土而成,依地勢而建,多不取直線形,有24處拐角,現有14處保存完整。小城周長7275米,牆基寬20~30米,最寬處達67米;大城周長14158米,牆基寬多在20米以上,最寬處達43米。

城門及道路

據《齊記》載,齊城有門13座。見於史書的有雍門、申門、揚門、稷門、鹿門、章華門、東閭門、廣門等。但未記確切方位,故後人各執一說,比較肯定的西門有申門、雍門;東門有廣門。現已探明11座城門,其中小城5座,大城6座。門道跨度均在8.2米以上,最寬者達20.5米。
城內的交通幹道很規整,已探明10條幹道,其中小城內3條,一般寬6~8米,最寬17米;大城內7條,寬10~20米不等。這些道路多與城門相通。

排水設施

故城內的排水系統設計合理,它利用淄河、系水作為東、西天然屏障和自然護城河,又在大、小城南、北牆挖護城壕溝,與淄水、系水東西溝通,並根據南高北低的地勢開多處溝渠,在城垣施工中設有精巧的排水道口,以此將城內、外的河流與壕溝緊密地聯繫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排水網。城內共有3大排水系統(小城1處,大城2處),4處城牆排水道口。
1980年,考古工作者已發掘清理出大城西牆的排水道口,它東西長43米,南北寬7米,深3米,用巨石壘砌而成,水口分上中下3層,每層有5個方形水孔,孔內石塊交錯排列,水經孔內間隙流出而人卻不能通過。這樣既能排水又能禦敵,實為古城排水系統建築史上所僅見。現已在排水道口周圍建起院牆,加以保護。

內部結構

齊故城小城是國君居住的地方,又名宮城。在其西北部存有一夯土台基,當地傳稱“桓公台”,是齊國的宮室建築台基,現存高14米,地下夯土台基呈長方形,南北86米,東西70米。在“桓公台”周圍又鑽探出大片夯土台基,估計是當時的宮殿遺址。這片遺址幾乎占了小城的一半面積,在此出土了方形鋪地花紋磚、屋脊花紋磚和瓦當。在小城南部(今安和村地)是手工業區,發現有鑄幣“齊法化”遺址1處、冶鐵遺址2處、煉銅作坊遺址1處。
大城是官吏、平民及商人的居住區,又名廓城。大量的手工作坊就分布於此,現已在大城內發現冶鐵遺址4處、煉銅遺址1處、鑄幣遺址1處、制骨遺址4處,是當時齊國最主要的手工業區。在大城的地面上,還存有多處建築台基,是當年齊王建築的離宮別墅,主要有“雪宮台”、“梧台”、“遄台”。大城內有兩處墓地,一處在大城東北部(今河崖頭村一帶),是當年齊國貴族的墓地,已發現大、中型墓葬20余座,在其中的5號墓周圍,發現了大規模的殉馬坑。另外在大城南(今劉家寨韶院村南)亦有1處墓地,是東周時期的墓葬。

其他遺蹟

在大城內還存有“韓信嶺”、“孔子聞韶處”、“晏嬰冢”、“稷下學宮”等遺址。“韓信嶺”在大城東北部,傳說是韓信至齊時築宮於此。現存遺址基本呈正方形,高出地面4米,四面有3層台階。經鑽探,文化層厚3~4米,包容自西周晚期至漢代的文化堆積4~5層。並有居住、冶鐵、煉銅、制骨等遺蹟,是齊故城內文化堆積最早、最厚、最複雜之處。關於稷下學宮建築現已無存,其地理位置說法不一,《臨淄縣誌》說稷門為齊城西南門;《齊乘》曰稷門為齊城西門,《劉向別錄》云:“齊有稷門,齊之城西門也,外有學堂,即宣王立學所也,故稱為稷下之學”。1946年曾在大城西牆外的邵家圈村挖得石碑一方,上書“稷下”,後碑無下落。

淄博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淄博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經誕生、哺育過眾多的政治、思想、軍事、文化巨人。境內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等遺址400多處,各類文物點804處。
景點寨里大張古瓷窯址 | 齊長城遺址 | 萊蕪故城 | 高陽故城 | 安平故城 | 小龐遺址 | 桐林田旺遺址 | 中國古車博物館 | 顏文姜祠 | 齊景公殉馬坑 | 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 | 聊齋園 | 蒲松齡故居 | 匯龍橋 | 於陵故城 | 齊故城 | 逢陵故城 | 昌國故城 | 磁村古瓷窯址 | 臨淄墓群 | 稷山洞石墓群 | 散落古墓 | 辛店乙烯墓地 | 楊寨塔 | 振衣閣 | 碧霞元君行宮 | 四世宮保坊 | 華嚴寺 | 忠勤祠 | 漁洋祠 | 爐神廟 | 青雲寺 | 趙執信故居 | 碑碣墓誌 | 北魏造像 | 姜太公旅遊中心 | 馬踏湖風景區 | 泉河頭風景區 | 淄川遊樂園 | 留仙湖公園 | 梓童山鬼谷洞風景區 | 文峰山公園 | 馬鞍山抗日遺址 | 王漁洋紀念館 | 焦裕祿紀念館 | 原山國家森林公園 | 源泉 | 樵嶺前風景區 | 魯山 | 沂源溶洞 | 萌山風景旅遊區 | 博山溶洞 | 聊齋城 | 古車馬博物館 | 博山開元溶洞 | 陶瓷博物館 | 王士禎紀念館 | 周村大街 | 淄川奎盛園風景區 | 玉黛湖莊園 | 觀狐園 | 原山泰山行宮 | 淄博市博物館 | 蒲松齡書館 | 沂源九天洞景區 | 周村大染坊 | 魯山國家森林公園 | 管仲紀念館 | 淄博魁聖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