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沂源溶洞群](/img/b/fe2/nBnauM3X2gDMzIDM0QTM1YTMzITM2gDN3QjMwADMwAzMxAzL0E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已開放的有九天洞、千人洞、石龍洞、養神洞、珊瑚洞、神仙洞、靈芝洞、玄雲洞等八條各具特色的溶洞。其中,“九天洞”洞內由九個洞廳組成,故名“九天洞”,洞穴全長500餘米,平均寬10米,高8米。洞內石幔、石帷幕、石柱、石筍、石蓮、石冰、捲曲石等景觀奇特,晶瑩剔透。九天洞景觀極具觀賞價值,景觀類型之多、之全、之奇、之精,實屬國內外罕見。其“石花類型之多樣、面積之廣大,國內外無與倫比”,被專家評定為“天下第一石花洞”和“中國溶洞精品景觀博物館”。“千人洞”以高寬大而得名,地質上稱“山東一號洞”。洞內有23尊壁雕佛像和三組“佛的故事”淺浮雕,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石龍洞”以洞內數條天然石龍而得名,洞長218米,為廳堂式洞穴,洞內有雙龜把門、龍王宮、銀河相會、雲霞島、龍蛇相鬥等景觀。“養神洞”以各路神仙由玉皇大帝率領雲遊四海在此歇息的傳說而得名,全長800餘米,為分支型洞穴,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洞內有石林疊瀑、雄獅把門、唐僧取經、王母宮、水族宮等48處景觀。“玄雲洞”為通道式分支型洞穴,總長300米,分為上下兩層,兩層洞穴由一垂直的落水洞相連線,洞內片狀鐘乳石較多,敲之發聲,可彈奏簡單的樂曲,名曰石箏。石箏、石柱林立,多呈寶塔狀,少數似嫦娥、宮女,婷婷玉立;石旗、石帶、石幔、石瀑、石葡萄,多姿多彩。另外還有“珊瑚洞”、“靈芝洞”、“神仙洞”等天然溶洞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1981年9月18日在“沂源猿人遺址”處,考古工作者發現了50萬年前與“北京猿人”同期的古猿人化石,並將其命名為“沂源猿人”,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山東人,也是黃河中下游地區最早的古人類,具有深厚的古文化底蘊。
特色
![沂源溶洞群](/img/e/e40/nBnauM3XwEzN1MTMwUTM1YTMzITM2gDN3QjMwADMwAzMxAzL1E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沂源溶洞在海拔上可分為三個層次:(1)高海拔層次溶洞群,海拔600-700米,個單體溶洞規模為中小型,長度在60-500米,以玄雲洞、九天洞等為代表;(2)中海拔層次溶洞群,海拔在500-600米,以千人洞、石龍洞、養神洞、珊瑚洞、神仙洞為代表,單體溶洞規模為中小型,長度在150-500米;(3)低海拔層次溶洞群,海拔在400-500米,以下崖洞、上崖洞、呂祖洞為代表,單體溶洞規模為大型,長度可達800-840米。上述洞群分布範圍之集中、數量之多,在中國北方已發現的溶洞群中實屬罕見,數量遠遠超過北京房山大石河溶洞群、仙雲嶺溶洞群、拒馬河溶洞群、門頭溝戒台寺溶洞群、河北天桂山溶洞群,成為中國北方最大、最密集的溶洞群。
沂源溶洞群洞內化學堆積景觀類型十分豐富,達37種,石柱、石晶花、石毛、捲曲石、鵝管、石蓮、月奶石等稀有景觀數量大、分布面積廣,具有重要的科學和觀賞價值。現已開發並對遊人開放的有9條,其中以九天洞最為著名,被專家分別鑑定為“中國最大的石花洞穴”、“中國溶洞精品景觀博物館”和“天下第一石花洞”。
景觀
![沂源溶洞群](/img/5/0b1/nBnauM3X2IzN4YTN1UTM1YTMzITM2gDN3QjMwADMwAzMxAzL1E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養神洞:第一批開放的三個溶洞之一。全長800餘米的分支型洞穴,有石林疊瀑、雄獅把門、唐僧取經、王母宮、水族宮等48處景觀,有一定觀賞價值。
石龍洞:第一批開放的三個溶洞之一。洞長218米的廳堂式洞穴,因洞內數條天然石龍而得名,其中兩條形態真切。洞內有雙龜把門、龍王宮、銀河相會、雲霞島、龍蛇相鬥等景觀,觀賞價值較好。
玄雲洞:第二批開放的溶洞。總長300米的通道式分支型洞穴,分上下兩層,上下層由一垂直的落水洞相連。洞內鐘乳石形態極多,呈現石旗、石帶、石幔、石瀑、石葡萄各種樣式,且有聲音優美的片狀鐘乳石(石箏)。旅遊觀賞價值很高。因開發初期保護不善,很多珍貴鐘乳石有損毀。
其他:“九天洞”、“珊瑚洞”、“靈芝洞”、“神仙洞”等。
九天洞
![沂源溶洞群](/img/b/435/nBnauM3X0gDM1gjNwYTM1YTMzITM2gDN3QjMwADMwAzMxAzL2EzL2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此洞之所以稱為“九天”,是因為神話傳說中天有九層,即九天,而這個洞也有九個大的洞廳,景觀可與神話中的天宮相妣美,所以叫九天洞。這九個廳分別是:①天地之間廳,即燈箱大廳;②步天廳;③天河廳;④天宮廳;⑤天街廳;⑥天國花園廳;⑦巡天廳;⑧夢幻天堂廳;⑨別有洞天廳。
九天洞發育於地持年代上的古生代奧陶紀石灰岩岩層中,該石灰岩系海(相)中沉積岩層,其生成年代為4.4-5.0億年,九天洞的形成卻只有一百萬年左右的歷史。九天洞洞腔長518米,高5-18米,遊程往返約1.2公里,洞體結構十分穩定,洞內化學堆積類型十分豐富,多達37種;其中稀有類型有7種,大面積的球狀和針狀結晶體、月奶石、石花、石蓮被譽為“九天四絕”,是中國稀有景觀類型最多的溶洞,同時又是石花面積最大的溶洞,具有重要的科學和觀賞價值。
1994年中科院陳詩才教授鑑定九天洞是“中國最大的石花洞穴”,1999年北京師範大學盧雲亭教授評定為“中國溶洞精品景觀博物館”,2001年中國地質學會洞穴研究會會長朱學穩教授經過科學考察後稱之為“天下第一石花洞”。
千人洞
![沂源溶洞群](/img/d/e95/nBnauM3X4UzN2UTOycTM1YTMzITM2gDN3QjMwADMwAzMxAzL3EzL0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千人洞洞口高13米,寬20米,洞廳呈s形,長105米,寬26米,高15米,因洞廳寬闊高大可容千餘人而得名。1965年6月,中科院古人類與古脊椎動物研究所戴爾儉和山東省博物館白雲哲在此洞發現了大面積10多米厚、多層次的文化堆積,採集到打制石器38件和大量的野生動物骨骼化石,系1、2萬年前舊石器晚期的文化遺物。這是山東乃至整個華東地區首次發現的舊石器文化遺存,因此,千人洞被稱為“山東1號洞”。這一文化遺址的發現,對揭示黃河下游的區遠古人類的活動歷史有著重要的意義。
1938年9月~1939年3月,八路軍山東縱隊兵工廠曾在此,造槍修械,因此千人洞還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
千人洞於1986年建設開放。洞內高大的洞壁之上雕有佛像23尊,身高10米以上的5尊,其中最大的釋迦牟尼像身高15米。雕有淺浮雕壁畫三組120多平方米,幽邃深奧,洋洋大觀,使千人洞成為“洞穴雕刻藝術集錦”。
淄博旅遊景點導航
淄博位於山東中部魯中山區與魯北平原的交接地帶,區位優勢獨特,南連泰山,北靠黃河,東臨濰坊,西接泉城濟南。淄博是山東省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鐵路貫通,公路縱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