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城河

護城河

護城河是一種人工開挖的壕溝,引水注入,形成人工河作為城牆的屏障,一方面維護城內安全,另一方面阻止攻城者的進入,這是古人在防禦手段上對水的妙用。護城河內沿築有“壕牆”一道,外逼壕塹,內為夾道,大大提高了護城河的防禦作戰能力。

基本信息

簡介

天下護城河,以襄陽護城河寬度為最。據史料記載,早在宋代,它的平均寬度就超來了180米,最寬處達到250餘米,堪稱華夏第一城池。現在基本保存著原樣。

在城的東北角,沿河開闢一塊場地作為公園。這裡綠蔭處處亭台樓閣,水榭拱橋,相映成趣。有動物園,溜冰場等。最愜意的莫過於架船沿著護城河,繞著古城盪槳而過。

護城河創華夏之最

襄樊地處華夏中部,據歷史學家研究證明:中國從北至南,到了襄樊,地表水驟然豐沛。而只善陸戰不善水戰的北方民族,在歷次南侵過程中,兵臨軍事重鎮的襄樊城下,往往會望水興嘆。聰明的襄樊人逐步認識了水的城防功能,護城河於是一次又一次地在戰爭間隙被拓寬、掘深,從而形成了“中國第一”。

原因之一:區域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根據史料記載和目前的歷史考證可以得知,襄陽護城河是國內、乃至世界上最寬的護城河。襄陽護城河之所以這麽寬,原因之一,就是源於襄樊悠久的歷史。襄樊學者嚴愛華在《襄樊風情·歷史》一書中曾撰文指出,歷史上的襄樊是古代幾條重要水陸交通線的樞紐,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至春秋戰國時期,襄陽聲名漸隆,地位日重,成為一座重鎮。

護城河護城河

春秋戰國時期,當時襄樊境內的諸候國先後為楚所滅,了為抵禦韓國的南侵,楚國將具有重要戰略、交通意義的襄陽置為軍事防禦的“北津戍”。襄陽當時就成了楚國的北大門,成了聯接楚國與周天子及鄭、晉、衛等諸候國的通道。而距襄陽不過數十公里的宜城(現在的宜城市),曾一度是楚國的都城。秦統一六國後,廢分封,立郡縣,將襄陽以漢江為界,置南陽郡(江北)和南郡(江南)。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占據襄陽,分南郡置襄陽郡,襄陽置郡從此開始。
在以後的漫長歲月中,雖然封建王朝屢經興廢更替,行政區劃的設定、名稱也歷經嬗變,但襄陽始終是州、郡、府、道、路的治所。 由於襄樊是我國歷史文化最為悠久的地區之一,並一直是區域性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因此,護城河的寬度為天下之最,並不為過。

原因之二:戰略防禦、兵家必爭之地

南宋抗金名將岳飛視襄陽為“恢復中原之基本”;清朝著名學者顧祖禹在他的《讀史方輿紀要》一書中對襄陽、武昌、荊州三個重鎮在湖廣形勢中的不同地位曾作過一番分析比較,結論為:“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以東南言之,則重在武昌;以湖廣言之,則重在荊州……三郡相較,襄陽殆非武昌、荊州之比也。”
後代史學家對襄樊的軍事戰略地位有這樣的總結:“襄陽為楚北大郡……代為重鎮,故典午之東遷,趙宋之南渡,忠義之士,力爭上遊,必以襄陽為扼要;晉之平吳,元之伐宋,皆先取襄陽,為建瓴之勢。”(清·王萬芳《襄陽府志》)
歷史上,襄樊發生的有史料記載的大大小小的戰爭共有200多次。從每次的戰局來看,襄樊的得失,直接關係到中原戰爭的全局。尤其是當中國出現南北政權對峙時,襄樊的戰略地位就顯得尤為重要。

襄樊歷史上歷時最長、戰鬥最殘酷的一次戰役是南宋末年的襄陽大戰。這場戰爭發生在公元1267年至公元至1273年,持續了6年之久。最後,樊城失守,襄陽失去依附,加之長期遭受圍困,城內物質匱乏,等待救援無望,守將呂文煥率部投降。
襄陽城失守後,南宋軍隊的戰鬥力急劇下降。公元1274年,元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於1276年攻下南宋都城臨安,並最終完成了國家的統一。其中,襄陽城高池深,是造成襄陽大戰之所以經歷這麽長時間的主要原因。

原因之三:依據自然條件

當然,襄陽護城河之所以成為華夏第一城池,還有客觀的自然條件因素存在,因為北京、西安、洛陽、南京等地在歷史的位置也相當重要,而它們的護城河並沒有襄陽護城河寬。
池寬水深,水是必要條件。襄陽護城河的寬度與襄樊的水資源豐富是分不開的。古襄陽城內,除了漢水之外,還有襄水。這為了護城河的水源補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實際上,襄陽護城河在形成之初,並沒有這麽寬,它也經歷了拓寬、拓深的過程。
當時,不僅漢水、襄水的水源補給充足,水質也相當好。每逢戰事吃緊時,城內軍民就取護城河的水來直接飲用。後來,隨著城內居民的逐年增多,為了保證戰時能有充足的飲用水,人們便不斷地拓寬護城河。 不僅如此,襄陽護城河還有一套完善的排水系統。據《襄陽縣誌·歲修章程》一文記載:“宋郭杲舊設二閘,盛漲之時閉北閘,開南閘,放渾水入漢(漢江);大水既退,則閉南閘,開北閘,導清水入壕,方法極為盡善。” 過去,城內居民是通過護城河上的吊橋來與城外取得聯繫的。護城河加寬後,城內居民如何與外界聯繫呢?為了方便城內與外界聯繫,當時在文昌門、陽春門、西成門與陸路相通處,人工修建了一個環島,以此為支撐建成兩段吊橋,幫助城內外聯繫。環島內既可以屯兵,又可以成為城內防禦的前線。

護城河的變遷

城牆是沿護城河而建的,由城牆的形狀就可以知道護城河的形狀。現在人們看到的卻是,古城牆大部分依護城河而建,從臨漢門閘口的長門(振華門)區域內,城牆距離護城河卻有一段距離,而且這一段護城河居然出現在城牆之內。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這是由於,明代以後,漢水河道有所改變,在現在夫人城的位置上形成了一個水中脊頭,導致它以下的流水變緩,泥沙逐漸沈積下來,時間一長,襄陽城東北一帶便淤積出大片土城,從而造成這一段的古城牆不再臨水。當時,明朝政府根據這種情況,也對城牆進行了改道,新建了大北門。由大北門向東,沿漢水至長門東北角便形成了一段新城牆,新城牆與古城牆所夾的部分就是現在的新城灣。其實,原來 的新城灣內有三分之一都是水域。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新城灣內有一個襄陽城內最大的湖,稱為鑑湖。由於城市進程加快,鑑湖已不復存在。
襄陽護城河得到徹底的治理是在1986年,也就是襄樊被評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以後。最近的一次是在2002年,市委、市政府對護城河周圍的環境進行了改造。
護城河與襄樊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了改變它的水質,在“十一五”期間,有關部門將在漢江上規劃興建一個新的水電站。在這個規劃中,充分考慮了護城河的水質問題。有關部門還計畫建設兩條引水渠,其中一條與南渠相連,這將徹底改變目前護城河的水質問題。

護城河護城河

襄陽護城河

襄陽地處華夏中部,據歷史學家研究證明:中國從北至南,到了襄陽,地表水驟然豐沛。而只善陸戰不善水戰的北方民族,在歷次南侵過程中,兵臨軍事重鎮的襄陽城下,往往會望水興嘆。聰明的襄陽人逐步認識了水的城防功能,護城河於是一次又一次地在戰爭間隙被拓寬、掘深,從而形成了“中國第一”。

樞紐

根據史料記載和歷史考證可以得知,襄陽護城河可能是國內、乃至世界上最寬的護城河。襄陽護城河之所以這么寬,原因之一,就是源於襄陽悠久的歷史。襄陽學者嚴愛華在《襄樊風情·歷史》一書中曾撰文指出,歷史上的襄陽是古代幾條重要水陸交通線的樞紐,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至春秋戰國時期,襄陽聲名漸隆,地位日
襄陽護城河
襄陽護城河
重,成為一座重鎮。
春秋戰國時期,當時襄陽境內的諸侯國先後為楚所滅,了為抵禦韓國的南侵,楚國將具有重要戰略、交通意義的襄陽置為軍事防禦的“北津戍”。襄陽當時就成了楚國的北大門,成了聯接楚國與周天子及鄭、晉、衛等諸侯國的通道。而距襄陽不過數十公里的宜城(現在的宜城市),曾一度是楚國的都城。秦統一六國後,廢分封,立郡縣,將襄陽以漢江為界,置南陽郡(江北)和南郡(江南)。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占據襄陽,分南郡置襄陽郡,襄陽置郡從此開始。
在以後的漫長歲月中,雖然封建王朝屢經興廢更替,行政區劃的設定、名稱也歷經嬗變,但襄陽始終是州、郡、府、道、路的治所。由於襄陽是我國歷史文化最為悠久的地區之一,並一直是區域性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因此,護城河的寬度為天下之最,並不為過。

重大作用

南宋抗金名將岳飛視襄陽為“恢復中原之基本”;清朝著名學者顧祖禹在他的《讀史方輿紀要》一書中對襄陽、武昌、荊州三個重鎮在湖廣形勢中的不同地位曾作過一番分析比較,結論為:“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以東南言之,則重在武昌;以湖廣言之,則重在荊州……三郡相較,襄陽殆非武昌、荊州之比也。”
後代史學家對襄陽的軍事戰略地位有這樣的總結:“襄陽為楚北大郡……代為重鎮,故典午之東遷,趙宋之南渡,忠義之士,力爭上遊,必以襄陽為扼要;晉之平吳,元之伐宋,皆先取襄陽,為建瓴之勢。”(清·王萬芳《襄陽府志》)
歷史上,襄陽發生的有史料記載的大大小小的戰爭共有200多次。從每次的戰局來看,襄陽的得失,直接關係到中原戰爭的全局。尤其是當中國出現南北政權對峙時,襄陽的戰略地位就顯得尤為重要。
襄陽歷史上歷時最長、戰鬥最殘酷的一次戰役是南宋末年的襄陽大戰。這場戰爭發生在公元1267年至公元至1273年,持續了6年之久。最後,樊城失守,襄陽失去依附,加之長期遭受圍困,城內物質匱乏,等待救援無望,守將呂文煥率部投降。
襄陽城失守後,南宋軍隊的戰鬥力急劇下降。公元1274年,元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於1276年攻下南宋都城臨安,並最終完成了國家的統一。其中,襄陽城高池深,是造成襄陽大戰之所以經歷這么長時間的主要原因。

自然條件

當然,襄陽護城河之所以成為華夏第一城池,還有客觀的自然條件因素存在,因為北京、西安、洛陽、南京等地在歷史的位置也相當重要,而它們的護城河並沒有襄陽護城河寬。
池寬水深,水是必要條件。襄陽護城河的寬度與襄陽的水資源豐富是分不開的。古襄陽城內,除了漢水之外,還有襄水。這為了護城河的水源補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實際上,襄陽護城河在形成之初,並沒有這么寬,它也經歷了拓寬、拓深的過程。
當時,不僅漢水、襄水的水源補給充足,水質也相當好。每逢戰事吃緊時,城內軍民就取護城河的水來直接飲用。後來,隨著城內居民的逐年增多,為了保證戰時能有充足的飲用水,人們便不斷地拓寬護城河。不僅如此,襄陽護城河還有一套完善的排水系統。據《襄陽縣誌·歲修章程》一文記載:“宋郭杲舊設二閘,盛漲之時閉北閘,開南閘,放渾水入漢(漢江);大水既退,則閉南閘,開北閘,導清水入壕,方法極為盡善。”過去,城內居民是通過護城河上的吊橋來與城外取得聯繫的。護城河加寬後,城內居民如何與外界聯繫呢?為了方便城內與外界聯繫,當時在文昌門、陽春門、西成門與陸路相通處,人工修建了一個環島,以此為支撐建成兩段吊橋,幫助城內外聯繫。環島內既可以屯兵,又可以成為城內防禦的前線。

北京

概況

北京四面的城牆以安定門、德勝門一線最為堅固,其牆基和頂部比其他三面城牆都厚,內外側牆體的包磚也厚得多。這是明初重建北京城時,出於防範北元勢力反撲,正面迎敵和適應戰事頻繁的考慮。1915年修通的環城鐵道。鐵軌幾乎是貼著城牆根兒鋪就。也正因為鐵路運輸安全的需要,北京城牆外側保護得較好。德勝門西的城牆外側牆體高大、堅固,維護得幾乎半磚不損、寸草難生。城牆內側的馬道原來設有高大的柵欄,並有專人值守。

護城

北京護城河:外城護城河、內城護城河、皇城護城河、皇宮(紫禁城)護城河等四類。
古代的城防體系有城牆就必有護城河。北京的護城河不是一潭死水,它有上源(玉泉、白浮泉、密雲諸水),有流向(自西北向東南與轉河、金水河、壩河、通惠河及“六海”接通),是京城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護城河水是流動的,有時流速還很大。這是因為,護城河上建有許多閘、壩,以調節水量,控制流速。筆者在德勝門護城河岸邊長大。那時的這段護城河水深面寬,北側傍轉河,還連著一片大葦塘(後來修成“太平湖”)。北護城河從西向東流經德勝門箭樓西側的松林閘。閘下河道50米處有三層台階(每級高1米多),水從上一級流向下一級,形成4至5米的落差。河水流到箭樓下,衝擊粗壯的橋樁,發出巨大的轟鳴聲。松林閘下水平如鏡,一到台階,河水如脫韁野馬急衝而下,形成德勝門箭樓下一道水景。

揭陽

概況

城市人對水環境的態度,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他們的文化觀念或文明程度,如開啟閱讀城市的一把鑰匙。揭陽,自古便是一座溫潤如玉的嶺南水城。溫潤如玉的水的氣息,滲透了古城的每一個角落。出於蓮花山脈群峰之中的涓涓細流,匯入榕江,仿若城市經脈一般盤活了整座揭陽城……
揭陽護城河
揭陽護城河

新名片

天福北路口,車流如織。一片蔥綠背後,便是令榕城人稱道的護城河畔。
沿著綠道走至新改造的瓜籽池片區,慢慢踱步,木道水榭、亭台飛檐、上善書院、蓮花舞台、紅頭船……這個地方,每一處細節都充分展露著老城的獨特風韻。這裡傳承了一段歷史與記憶;這裡,已依稀展現老城的新姿;而這裡,還即將樹起一個全新的大社區。水,是城市的眼波,水波流轉之間,城市在盈盈水面上閃著光芒,這便是自古以來人們所追求的山水城市的愜意生活。

前世今生

護城河從北滘流到南滘,在城內縱橫交錯。作為榕城僅存的護城河,它的歷史、文化意義自不待言,它的身上承載了老榕城太多的興衰記憶。據《榕城鎮志》卷九建設志中記載,“前人謂‘兩滘是通城河流之經,城河是通城河流之緯”、“城區水域周城者為內外城河”。據《榕江風情》第二期的《水鄉榕城今昔談之水中城城中水》一文所述,護城河是榕城三橫三縱的現存水系中,三縱中的一縱,連通榕江南北河水道,現名東風河,也即是原東外城河。
有詩曰:“北望岐山挹翠微,榕江襟帶白雲飛;龜腰橋內深潭水,璀璨明珠瓜籽池。”曾經的榕竹依水,船舶如梭,商行林立,民居瓦屋鱗次櫛比。但是,因為河道擁塞、污染嚴重,相伴而生的污染、惡臭、噪音、潮濕的生活環境,讓這裡變得令人生畏。2011年7月,“三舊改造”工程之一的瓜籽池、護城河改造工程終於竣工。半年的時間裡,實現“蝶變”的護城河脫穎而出,亮麗呈現在市民面前。現如今,它恢復水清岸綠的本來面貌,北河南岸濱水帶又有了新的門戶地標,舊城標誌型現代化宜居小區正在拔地而起。榕城人涌動不息的水城記憶又泛起了新的漣漪,而今除了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還給遊客們提供了一個閱讀老榕城的新平台。

文化長卷

因為有了水,古城老街多了幾分柔軟的文化韻味,歷史的風貌也得以重現和延續
一座有歷史有故事的城市,飛速發展刷新的“新”字背後總有太多深情的“舊”韻鋪陳壓陣。保護風貌、修舊變新,一項項改造工程的迅速實施,讓榕城的歷史街區改造步入實質性操作階段,在保留城市歷史,彰顯城市內涵的同時,也在改善著城區百姓的人居環境和城區面貌。按照計畫,榕城區將抓住古榕城“五門三滘十二池”的主要特徵,全線打通,建成縱貫中心城區的“生態綠軸”,著力打造“一核、四軸、五片區”。通過按規劃、有步驟地實施舊城改造,使歷史文化名城重煥生機。在,老城新景仿若一幅正在徐徐展開的文化長卷,在不斷給我們帶來驚喜的同時,更展示出一種風景,一種品牌;書寫成一種文化,一種風采。

豐縣

歷史沿革

江蘇省豐縣是劉邦故里。豐縣護城河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比較完整的方形城河之一,開挖城戰國時期,1996年進行了綜合治理。到目前有止,護城河已完成公共綠地26公頃,一級護砌4900米,二級護砌2597米,梯台36座,壓頂8479米,鋪下了4公里混凝土道路和雙側人行道板,形成了環境優美的護城河文化生態園,改善了城區的生態環境,同時也成為豐縣一條獨特的風景線。
據史料記載,豐縣護城河形成於秦朝末年,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豐縣護城河全長4公里,平均寬度20米,集排水、防洪及防禦功能為一體,是當今國內保存相對完整的方形古護城河之一。
據1985年全國第一次地名普查資料反映:全國縣城護城河與北京紫禁城一樣成方正形的只允許兩家:一是江蘇省豐縣護城河,一是安徽風陽縣護城河。由於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農民皇帝,出生在豐縣,故豐縣護城河的長、寬分別比第二位農民皇帝朱元璋故鄉的安徽風陽城河長、寬各多一丈。
豐縣古護城河是豐縣歷史文化的象徵,具有特定的歷史意義。
歷史上,豐縣曾對古城河進行多次改造與治理,特別是豐縣城河自1999年綜合整治以來,環境優雅,水質清澈,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但是,護城河污染問題日趨嚴重,水源補給匱乏,給沿河廣大居民的生活造成極大的困擾,因此,縣委縣政府加大綜合整治力度,首先實施城河截污和尾水回用工程,重現自然生態景觀。
1999年,豐縣縣委、縣政府通過對豐縣城河的清淤、護坡、兩岸植樹增綠等綜合治理,使城河面貌大為改觀,形成了環境優美的護城河文化生態園,改善了城區的生態環境,同時也形成了豐縣一條獨特的風景線。然而,由於受原有城市排水體系的限制,仍留下水質污染的隱患。特別是雨季,城區的污水和雨水無法實現分流,城區的污水和雨水匯集以後,通過140多個排污口直接進入護城河,導致了護城河水嚴重污染。而今的護城河水,不再是清凌凌的水,特別是夏天,渾濁發綠的水面泛著泡沫,散發著異味,岸邊垂柳下本是納涼的好去處,卻叫人不想近前。

截污工程

據統計,城河沿岸的140多個污水排水口每天流入城河的居民生活污水約為4000立方米,再加上部分工業廢水,致使水環境容量有限的城區水系持續被污染。城河水嚴重污染已經成為突出的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影響了城區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體健康,制約了豐縣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
為了美化城市環境,必須徹底解決城河污染問題,縣委、縣政府下大決心對古城河進行綜合治理。首先啟動城河截污工程,使城區污水不再直接進入護城河。並同時建設尾水回流工程,把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的達標水引入護城河,使城河的補給水源得到最佳化。
豐縣護城河截污工程共分三個部分,一是鋪設截污管道4200米,二是設定兩個地埋式無人值守泵站,將原排入城河的污水提升至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三是鋪設尾水回流管道1760米,將污水處理廠尾水作為城河的補充水源,使城河水流動起來,提升水體自淨能力。該工程由徐州市政設計院設計,江蘇安鵬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監理,通過公開招標,分別由滕州建安集團、滕州華東建設集團、江蘇帝武建設集團及江蘇華禹水利工程處承建。
據豐縣建設局副局長劉星介紹,此次城河截污工程共分五個標段,採用聚乙烯塑鋼纏繞管,鋪設地下排水管道,並在鳳凰嗉橋西側外沿和五門橋北側內沿各建設一座污水提升泵站,整個工程造價近900萬元,工期兩個月。
護城河截污工程是我縣確定實施的城建重點工程之一,也是一項民心民生工程。豐縣建設局作為城河截污工程的責任單位,高度重視,抽調全局精兵強將,確保工程按時、優質地完成。
截至目前,截污工程的土建工程已完成90%,城河截污管網完成4050米,尾水回流管網完成1660米,兩座泵站正在開挖澆鑄底板基礎。
預計城河截污工程將於6月上旬竣工,屆時,居民生活污水將通過五門橋泵站和鳳凰嗉橋泵站進入污水處理廠,淨化後的尾水再被引入護城河,使城河的水體流動並不斷更新,從而改善城河的水質及周邊的環境。
豐縣護城河截污工程的實施,是豐縣縣委、縣政府體現豐縣特定歷史價位的重大舉措。再加上河兩岸綠化、亮化等後續工程的進一步實施,豐縣護城河宛如一條漂亮的綠絲帶,串起具有深厚漢文化淵源的午門橋、鳳凰嗉、馬公書院、?榆社等被豐縣縣委、縣政府列為歷史文化古蹟重點保護的顆顆歷史珍珠,成為集城河水質的淨化、環境的綠化、漢高故里的亮化和歷史景觀為一體的流動水的綜河景觀河。
豐縣護城河截污工程將以造福子孫後代的民心工程而載入史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