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齊國故城

臨淄齊國故城

臨淄齊國古城是中國西周至戰國齊國都城遺址。在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舊臨淄縣城)的西、北面,東臨淄河,西依古系水。總面積達20餘平方公里。周武王滅商後,封姜尚長子丁公於齊,建都營丘(一說營丘即臨淄),後六世胡公遷都於薄姑(今山東博興)。獻公元年(公元前859)遷都臨淄,至公元前221年齊亡。秦代為齊郡治所。西漢前期和東漢為諸侯國齊國都城。臨淄作為齊國都城達600多年,是戰國時期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1926年日本人曾作調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山東省文物管理處多次進行調查,1958年山東省文物幹部訓練班對遺址進行鑽探和發掘,1964~1966年山東省文物管理處與北京大學等單位,對遺址進行全面的鑽探和試掘,1971和1976年山東省文物管理處再次進行發掘。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遺址簡介

臨淄齊國故城遺址位於山東省淄博市西部和北部。

齊國故城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都城,是列國中最為繁華的都市之一,也是當時東方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根據《史記·齊太公世家》的記載,公元前859年齊國第七世國君齊獻公開始以臨淄為都城,到公元前221年秦滅齊止,先後作為姜齊和田齊的國都長達630餘年。

臨淄齊國故城臨淄齊國故城平面圖
齊都在戰國時非常繁華,當時的縱橫家蘇秦曾描述說“臨淄之中七萬戶……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當時諸子百家爭鳴,齊國人材輩出,著名的“稷下學士”因團聚集於都城的稷門而得名。漢代的時候,這裡仍闢為齊國的都城。1926年日本人開始勘查城址,1964年以後,山東省文物管理處同北京大學考古專業聯合對遺址進行了全面的調查發掘。

齊國故城建於淄河的西岸,由大小兩城組成。大城周長14公里,城基寬30米左右,至今地面尚保存有城垣的遺蹟。城內道路縱橫,將大城分切成十多個棋盤式的區域。人工挖掘的排水溝、護城壕與天然河流有機相連,構成了一個完善的用水、排水和城市防禦系統。城的南邊是官署的所在地,東北角以及西部是冶銅、冶鐵、制骨、燒陶等手工業作坊區,其間還分布有商業區。

小城是宮城,位於大城的西南角,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4公里,南北長2.2公里。城的北部是宮殿區,現在尚存有高14米,直徑86米的夯土台基,今稱“桓公台”,是全城的制高點,傳說是齊桓公春秋時期稱霸天下時,會見諸侯和檢閱兵馬的地方。西部是苑囿區,這裡曾修建了大規模的離宮別館,建築華麗,景色優美。

在大城內還發現了大型的貴族墓區,共20多座,在其中一座齊國國君的石槨大墓四周,發掘出一處殉馬坑,全長210米,寬5米,坑內殉馬600餘匹,分兩行排列,都是側臥昂首,場面宏大,威武壯觀,反映了號稱“千乘之國”的齊國強盛的實力。

現在在故城遺址區還建立了博物館,館內展出歷年在遺址出土的文物數百件。

範圍布局

臨淄齊國故城臨淄齊國故城
齊城由大、小兩城組成。大城為郭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最長處4.5公里,東西最寬處近4公里,周長14公里余。東牆因臨河修築,多曲折。城牆用夾板夯築,從東周至漢代經多次增築和修補,基寬20~30米,最寬達43米。地面保存最高處達 5米以上。早期夯層較薄,多小杵夯,晚期夯層厚,多平夯。已探出城門 6座,東西面各1座,南北面各2座,門道寬一般10米左右。城內已探出 7條主幹道路,大多與城門連線,有的貫穿全城,路寬 6米以上,其中兩條南北主幹道路寬達20米。這些道路多十字交叉,把城內劃分為若干街區。小城為宮城,在大城的西南方,東北部嵌入大城,南北長 2.5公里,東西寬 1.5公里,周長7公里余。城牆基寬20~30米,最寬處達60餘米。有5座城門,東、西、北面各1座,南面2 座。東、北門通向大城,門道外口兩側城牆皆向外凸出。探出的 3條主幹道路分別與南門、西門和北門連線,路寬 8~17米。沿城牆內側還有寬 6米左右的“環塗”。城內有排水明渠。大城西部有一條南北乾渠,南與小城東北角城壕相接,北部分為 2支,一支出北牆注入北護城河,一支向西北出西牆注入系水。東北部也有水渠分別注入北護城河和淄河。小城有曲尺形水渠,經宮殿區穿西城牆注入系水。在城牆處均有自然石疊砌的排水道口,已發掘的西牆排水道口東西長16.7米,寬約7~8米,高約 3米。有3層流水孔,每層5孔,各層孔互相錯列。水孔一般高50厘米,寬40厘米左右。排水道口及東西進出水道的兩壁均用石塊壘砌,底鋪石塊。

墓葬特點

臨淄齊國故城臨淄齊國故城殉馬坑
大城內發現兩處墓地,一處在城東北部河崖頭、東古城一帶,已探出大中型墓20餘座,有的大墓墓口面積40米見方,有南北墓道。在其中 1座甲字型大墓的東、西、北三面發現有殉馬坑,據已發掘部分推算,共殉馬 600餘匹。這一帶墓葬中出土的隨葬品中有不少精美的青銅器,均屬西周和春秋時期,當是姜齊的公墓地。另一處在大城南部劉家寨、邰院一帶,這裡的墓葬都是積石、積蛤殼的中型墓。城南一帶有多處東周墓地。在南城外約0.5公里的郎家莊發掘一座戰國早期人殉墓,槨室周圍埋有17個女性殉葬人,年齡最小的15歲,皆有墓坑和棺槨,陪葬者均有豐富的隨葬品。臨淄故城南10公里左右的牛山一帶,今猶存高大的封土堆10餘座,有稱“四王冢”、“二王冢”,當為田齊時的王陵。

遺蹟遺物  

宮殿區在小城西北部,地下分布有大面積的夯土基址。其中心建築為一高14米、南北長86米、東西寬70米的夯土台基,俗稱桓公台,頂部分為 3層。台東北發掘了1處宮室建築遺址。建築分為2層,上層屬西漢時期,下層為東周時期。小城東北部有一較小夯築台基,俗稱金鑾殿,四周以自然石甃砌,與桓公台遙相呼應,周圍地勢低洼,當是台榭別館遺蹟。小城西門外有泉,古有中池,是齊國的苑囿。現存高台基址“歇馬台”可能是《左傳》中提到的“遄台”遺蹟。西北約10公里有“梧台”,高28米,上部有花紋鋪地磚、陶排水管等遺蹟,當是齊的別館離宮遺蹟。

臨淄齊國故城桓公台
大城中部偏西和南部有大片戰國、漢代冶鐵遺址,東北部和北部有東周與漢代制骨遺址,中部闞家莊東南有漢代冶銅、鑄錢遺址,中部偏南劉家寨周圍有大型夯土建築基址。小城南部有煉鐵、冶銅和鑄錢遺址。

大量的手工業作坊遺址,就分布在這些文化堆積之中。今已發現冶鐵遺址六處、煉銅遺址兩處、鑄錢遺址兩處,制骨遺址四處。分述於下:

(1)冶鐵遺址

Ⅰ、小城西部冶鐵遺址:在小城西門東北200米處。範圍南北約150米、東西約100米,屬下層堆積(這一帶有兩層堆積,厚二米左右)。周圍有許多夯土遺存,其間並有10米寬的道路通向西門。

Ⅱ、小城東部冶鐵遺址:位於今臨淄城關麵粉廠北400米處,西距辛(辛店)、東(東營)公路約100米。範圍南北約70米、東西約60米。經鑽探得知,屬第二層堆積(這裡一般有三層堆積,厚二米左右),曾有探孔在鐵渣之下的路土中瓷片,可能是一晚期的冶鐵遺址。

Ⅲ、大城西部冶鐵遺址:在大城南北河道以西,石佛堂村及村南一帶,範圍約四至五萬平方米,屬第三層堆積(這一帶有三層堆積,厚二米下下),應是一東周晚期的煉鐵遺址。

Ⅳ、大城中部偏西的冶鐵遺址:在南北河道以東,位於付家廟村西和西南一帶,面積約四十萬平方米,屬下層堆積(這一帶一般有兩層堆積,厚一米至二米)。

臨淄齊國故城晏嬰墓
Ⅴ、大城南部冶鐵遺址:位於小城東門以東,韶院村西,劉家寨村南的大片地區都有冶鐵遺蹟存在,但中心地區似在大城南牆西門以內,大道的兩側,面積約四十萬平方米,屬於二、三層堆積(這一帶一般有三個地層堆積,厚二至三米以上)。這是六處冶鐵遺蹟中規模最大,遺蹟最豐富的一處。在遺址內,特別是它的北部一喧有許多夯土基址,曾在此發現過漢“齊鐵官丞”,“齊採鐵印”等封泥,當是漢代的“鐵官”所在。

Ⅵ 、大城東北部冶鐵遺址:在闞家寨村的東南和村北,崔家莊的東北和村北,河崖頭村西等大片地區都有冶鐵遺蹟存在,分布較廣,但不集中。遺蹟較豐富處在崔家莊東北至村西北一帶,面積約30,000—40,000平方米,這一帶地層堆積厚,離地一般都在三以上,有三層堆積,冶鐵遺蹟屬第二層,當屬東周時期。

(2)煉銅遺址

Ⅰ、小城南部煉銅遺址:分兩片,一片是在小徐村北,其範圍東西約80米,南北100餘米,屬下層文化堆積(這一帶地層堆積三米左右,共兩層);另一片位於西關石羊村北頭,其範圍東西約150米,南北100米,層位與前者相同。皆屬東周時期。

Ⅱ、大城東北部煉銅遺址:位於闞家寨東南及東北方向的“韓信嶺”一帶,探知這一帶地層堆積有四層,銅渣、爐渣、燒土等發現於二至三層之間,第三層是灰綠土,質堅實,從試掘中知是春秋前期的地層。

(3)鑄錢遺址

Ⅰ、齊刀幣鑄址:位於小城南部居中安合村南,靠近城牆。其範圍自安河村南東西路起,向北200米,村南南北路向東向西各100米。上層已受到嚴重擾亂,曾出土過“齊法化”刀幣鑄范

臨淄齊國故城孔子聞韶處
Ⅱ、西漢“半兩”錢鑄址:位於闞家寨村南一帶,村南的東部和西部都有成批 “半兩錢範”出土,耕土層下即鑄錢遺蹟。其範圍闞家寨村南南北中心路向西180米,向東250米,南起變壓器向北250米。在這片範圍內,亦間有居住區、冶鐵、煉銅遺址。

(4)制骨遺址

故城內制骨作坊遺蹟範圍較廣,主要在大城東北部和北部,比較集中的有四處地方,即崔家莊東北;河崖頭村西南部;東古城村以南;田家莊東北。這裡的遺物十分豐富,不僅出土過刀石砥礪,而且殘骨余料遍地皆是。
城內出土了大批陶器、瓦、瓦當和錢範等。陶器中高圈足簋、豆、盂等類器較多,陶鬲有繩紋鬲和素麵鬲兩大類,繩紋鬲又有周式鬲和齊式鬲兩種,一直延續到戰國時期。東周陶器上流行戳印的陶文,內容多屬作器者居地和人名。瓦當多素麵,少數飾樹木雙獸、雙目和樹木卷草紋,偶見“天齊”瓦當和捲雲紋、獸面紋瓦當。戰國時期多半瓦當,漢代多圓瓦當。錢範有戰國“齊法化”陶范和西漢“半兩”、“五銖”石范。遺物反映的文化特徵與比較接近。

遺址保護

1964~1966年,省文物部門對齊故城進行了普探和試掘,劃出重點保護範圍和一般保護範圍,樹立了標誌,組織起民眾性的保護網。1975年建立臨淄區文物保管所,1981年建立臨淄區文物管理委員會。1981~1983年,對“桓公台”、小城北牆遺蹟、“晏嬰冢”、大城西牆排水道口、殉馬坑以及城外的“三士冢”遺蹟和墓葬進行重點維護,樹立了標誌說明。1984年建立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

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

臨淄齊國故城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
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位於齊國故城宮城遺址東部,是以齊國故城大城與小城相互銜接的特殊形製作外形,青磚砌壘,形似古代城堡。總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頂高15米,四周有宮殿建築遺址桓公台、齊故城城牆遺址排水道口東周墓殉馬坑孔子聞韶處晏嬰墓三士冢稷下學宮營丘故城等眾多遺址。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的基本陳列是《齊國歷史陳列》。該陳列1997年完成,陳列面積1500平方米。內分14個展廳,有序廳、龍山廳、西周廳、春秋廳、韶樂廳、武威廳、城郭廳、科技廳、秦漢廳等15個展廳,展櫃21個,壁龕6個,異型展櫃2個,展出先齊至秦漢時期重要文物308件(套),複製文物35件(套),圖表13塊,壁畫12幅,照片50張,歷史名人雕塑8個。通過300多件珍貴文物和大量的文獻資料、模型、沙盤、雕塑、照片、圖表等,全面介紹了齊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科技、軍事和禮俗,記述了齊國的產生、發展、興盛、衰亡史;反映了齊文化在華夏文化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內部裝飾古樸、典雅,與齊國歷史十分吻合、協調。在內容和形式設計上可以使人們在輕鬆歡悅的氣氛下了解歷史,增長知識,接受教育,受到啟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