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是指1911年4月27日在中國廣州起義(即黃花崗起義)中遇害後葬於廣州市東北郊(現市區越秀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的革命黨人。七十二烈士屍骨由潘達微收葬,改原地紅花崗為黃花崗,最初只是黃土一抔的墓地,甚為荒涼。1918年,滇軍師長方聲濤(方聲洞之兄)募款修墓。1921年,紀功坊、墓亭相繼落成,又查七十二烈士之外,尚有十四名烈士死於黃花崗之役,共八十六人,姓名全部刻於《廣州辛亥三月二十九日革命記》石碑的背面。

基本信息

簡介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指1911年4月27日(宣統三年三月二十九)廣州起義中犧牲後葬於市東北郊黃花崗(原名紅花崗)的革命黨人。七十二人中有六十八位屬於洪門成員。廣東,福建人居多。他們來自各行各業:留學生,商人,軍人,教師,華僑,工人,農民,教士,記者等。

中山先生在《黃花崗烈士事略》序文中高度評價了黃花崗之役:“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

1910年秋,孫中山同盟會的許多重要骨幹集議於庇能(今檳榔嶼),決定在廣州發動新的起義。會議總結了過去的經驗教訓,確定以同盟會員為骨幹(先鋒),廣泛發動新軍、防管、巡警、會黨和民軍,並在奪取省城後把革命火焰燃向長江流域和全國。會後,孫中山到各地募款。黃興、趙聲負責籌划起義,主持了總機關“統籌部”。大批革命黨人集中於香港。

廣州城內建立了約四十個據點。由於情勢的變化,起義日期一再變動。當黃興最終決定4月27日發難時,不得不把原計畫的十路並舉改為四路突擊。但當舉義時,實際上只有黃興率領的一支隊伍直撲兩廣總督衙門,並分兵攻打督練公所等處,孤軍轉戰,最後終於失敗。喻培倫、方聲洞、陳更新、林覺民等約百餘人死難,起義失敗後同盟會會員潘達微冒著生命危險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遺骸收殮安葬於紅花崗,後將此地改名為“黃花崗”,黃花即菊花,象徵節烈,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這次起義極大地振奮了廣大民眾的鬥志,成為辛亥革命的前奏。

烈士名單

廣東徐佩旒,徐禮明,徐日培徐廣滔徐臨端徐茂燎,徐松根,徐滿凌徐昭良徐培添徐保生,徐廉輝徐容九徐進照徐褶成,徐應安,李炳輝,李晚,李文楷[1] ,李文甫李雁南,陳春,陳潮,陳文褒,羅仲霍,羅坤,龐雄,周華,游壽,江繼復,郭繼枚,勞培,杜鳳書余東雄馬侶,黃鶴鳴,饒輔廷,張學銓,周增,林修明

福建方聲洞,馮超驤,羅乃琳,卓秋元,黃忠炳,王燦登,胡應升,林覺民,林西惠,林尹民,林文,林時爽,劉六符,劉元棟魏金龍,陳可鈞,陳更新,陳與焱陳清疇陳發炎

廣西:韋樹模,韋榮初,韋統淮,韋統鈐,李德山,林盛初;

四川:秦炳,喻培倫,饒國梁;

安徽程良,宋玉琳,石德寬。

華僑:黃花崗諸位烈士,有近卅人是新加坡、馬來西亞華僑。其中,羅仲霍、周華、李雁南和陳文褒來自馬來西亞檳城。李炳輝、郭繼枚、余東雄來自馬來西亞霹靂州。習慣只寫上祖籍,分入廣東、福建。

人員信息

孫中山,起義的策劃、決定者,負責籌款購械。
黃 興,起義的策劃、組織者,總指揮。
胡漢民,起義的策劃、組織者。
趙 聲,起義的組織者、副總指揮。
朱執信,參與起義的組織、發動,負責運動新軍、防營、民軍。
姚雨平,參與起義的組織指揮,負責運動清軍、民軍。

陳炯明,參與起義的組織指揮。胡毅生,參與起義的組織指揮。

鄒 魯,籌劃、參與起義。
徐維揚,參與起義的組織、指揮,率敢死隊進攻總督署。
劉梅卿,參與起義的組織指揮。率敢死隊進攻總督署、督練公所。
潘達微,收葬起義烈士。
江孔殷,收葬起義烈士。
喻培倫,別號雲紀,四川內江人,日本千葉醫學院學生。
林 文,別號時爽、廣麈,福建侯官人,日本大學學生。
宋玉琳,別號建侯、豫琳,安徽懷遠人,軍官
方聲洞,別號子明,福建侯官人,日本千葉醫學院學生。
饒國梁,別號小峰,四川大足人,四川陸軍速成學校畢業。
林覺民,別號意洞、抖飛,福建閩縣人,日本慶應大學學生。
李文甫,別號熾,廣東東莞人,香港《中國日報》經理。
林尹民,別號靖庵、無我,福建閩縣人,日本第一高等學校學生。
陳文褒,廣東大埔人,南洋商人。
李德山,廣西羅城人,龍岸民團管帶。
陳與燊,福建閩縣人,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生。
羅仲霍,廣東惠陽人,南洋教員。
龐 雄,廣東吳川人,軍人。
陳可鈞,福建侯官人,日本正則學校學生。
饒輔廷,廣東嘉應人,教員。
陳更新,福建侯官人,長門炮術學校畢業。
馮超驤,福建侯官人,南洋水師學校學生。
李雁南,廣東開平人,南洋華僑。
劉元棟,福建閩縣人,南台消防會會長。
劉六符,福建人,福建講武堂學生。
李炳輝,廣東封川人,南洋教士。
李文楷,廣東清遠人,星洲《晨報》印刷工人。
李 晚,廣東雲浮人,南洋華僑。
郭繼枚,廣東增城人,南洋華僑。
余東雄,廣東南海人,南洋華僑。
黃鶴鳴,廣東南海人,南洋機器工人。
杜鳳書,廣東南海人,南洋機器工人。
徐培添,廣東花縣人,安南(今越南)工人。
徐進炲,廣東花縣人,農民。
徐廣滔,廣東花縣人,農民。
徐臨端,廣東花縣人,工人。
徐禮明,廣東花縣人,安南(今越南)工人。
曾日全,廣東花縣人,工人。
江繼復,廣東花縣人,農民。
徐熠成,廣東花縣人,農民。
徐日培,廣東花縣人,農民。
徐容九,廣東花縣人,農民。
徐滿凌,廣東花縣人,農民。
徐茂燎,廣東花縣人,農民。
徐佩旒,廣東花縣人,農民。
徐廉輝,廣東花縣人,安南(今越南)工人。
徐松根,廣東花縣人,安南(今越南)工人。
徐保生,廣東花縣人,農民。
徐昭良,廣東花縣人,安南(今越南)工人。
徐應安,廣東花縣人。
韋統鈐,廣西平南人,教士。
韋統淮,廣西平南人,教士。
韋樹模,廣西平南人,教士。
韋榮初,廣西平南人,教士。
林盛初,廣西平南人。
秦 炳,四川廣安人。
周 華,廣東南海人,南洋華僑。
陳 春,廣東南海人,安南華僑。
馬 侶,廣東番禺人,安南華僑。
勞 培,廣東開平人,星洲(今新加坡)《晨報》記者。
游 壽,廣東南海人,安南(今越南)華僑。
石德寬,安徽壽縣人,日本警監學校學生。
程 良,安徽懷遠人,陸軍國小畢業,任教官。
林修明,廣東蕉嶺人,教員。
周 增,廣東嘉應州(今梅州)人,商人。
羅 坤,廣東南海人,安南(今越南)華僑。
陳 潮,廣東海豐人,農民。
黃忠炳,福建連江人,農民技擊家。
王燦登,福建連江人,技擊家。
卓秋元,福建連江人。
胡應升,福建連江人,工人。
魏金龍,福建連江人。
陳清疇,福建連江人,技擊家。
陳發炎,福建連江人,農民。
羅乃琳,福建連江人。
林西惠,福建連江人,軍人。

1932年,查得此次死難烈士姓名達86人。由於習慣,人們仍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背景資料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黃花崗

辛亥革命的歷次起義中,廣州起義是最著名的一次,也是最壯烈最鼓舞人心的一次。1911年4月27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為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在廣州舉行起義。起義失敗之後,同盟會會員潘達微先生冒著生命危險將72具烈士遺骸收殮,購買現黃花崗一地安葬。後來這裡便成為了紀念三・二九辛亥革命的黃花崗公園。

1911年4月27日,是農曆辛亥年的三月二十九日,下午5時半,黃興率領革命黨先鋒隊160多人在廣州舉行起義。起義軍與清兵激戰一晝夜後失敗,傷亡極其慘重,100多名革命黨人壯烈犧牲。事後革命黨人的遺體被陳屍在諮議局前的曠地上,慘不忍睹。其時,潘達微先生冒著殺頭的危險,收集了死難烈士遺骸72具,叢葬於東郊紅花崗上。葬後潘達微還以《諮議局前新鬼錄,黃花崗上黨人牌》為題,將安葬烈士情況在報紙上作了報導。潘認為,“紅花”不及“黃花”二詞雄渾優美,故在報導中將原“紅花崗”易名為“黃花崗”,此後該名一直沿用至今。

辛亥革命勝利後,英烈們終於可以告慰泉下。1912年,由當時的廣東軍政府撥10萬元在原墓地修建烈士陵園。孫中山先生親手栽種了青松。1918年烈土方聲洞的哥哥、滇軍師長方聲濤募款繼續修建,使陵園初具規模。1919年參議院議長林森又發起向海外募款擴建,從此增建了墓亭、紀功坊、樂台、四方塘等建築。此後又增建了黃花亭、西亭、正門等建築。至1935年陵園已基本建成,開闢為黃花崗公園,至今。黃花崗公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坐落在東山區先烈中路區莊附近。陵園坐北向南,占地13萬平方米,主要建築分布在中軸線上。正門寬32.5米,為一座三拱仿凱鏇門式的建築。門額上的花崗石刻有孫中山題寫的“浩氣長存”四個金色大字。 進大門後是長達230米的寬闊墓道,當中有泮池、石拱橋,盡頭為七十二烈士陵墓。

陵墓呈正方形,每邊長17.5米,石砌圍欄四周圍有鐵鏈欄桿。墓中建一墓亭,亭內立有一墓碑,上書“七十二烈士之墓”。亭頂形如懸鐘,寓爭取自由警鐘之意。亭前右側碑亭內立有“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碑”,碑上刻有72位烈土的姓名。左側立一碑,上補刻有至1932年審查所得的14位烈士的姓名,碑名“補書辛亥三月廿九廣州革命烈士碑”。

墓後是章炳麟撰寫的“締結民國七十二烈士紀功坊”。坊身正面刻著與正門相同的“浩氣長存”四個大字。紀功坊東、西兩側各有螺鏇式梯級抵達坊頂。坊頂中間用72塊長方形石塊橫列成崇山形的“獻石堆”,象徵72位烈士。頂端佇立著一位高擎火炬的石雕自由女神像。

紀功坊後聳立《廣州辛亥三月二十九日革命碑記》連州青石碑。該碑是1934年刻置,高3.02米,寬1.82米,是廣州現存最大的連州青石碑刻。碑文長達3000餘字,詳細地敘述了廣州“三・二九”起義的歷史和陵墓修建的經過,以及86位烈士的就義情形。

陵園西角還有一拱形門,門額上嵌著“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道”10個大字。北門原是陵園的正門,後增建大門遂成為側門。側門後的墓道,東接正門墓道上的拱橋泮池。道旁林立著北江同志先鋒隊等悼念烈士而刻置的石碑和一對石雕龍柱,還有起義烈士喻培倫的衣冠冢。

墓寢右側的松樹是孫中山先生1912年親手種植的。當年種有4棵,現在只剩下一棵。1981年又補種3棵,供人景仰。松樹前面是潘達微先生墓。潘達微,1880年出生,1929年病逝於香港。他是廣東番禺人,1906年參加同盟會、1911年與友人在廣州創辦《平民報》。潘先生當年冒死收鹼烈士遺骸受世人稱道。潘先生死後,還葬於陵園內,朝夕與烈士們相伴。1951年人民政府將潘的墓穴移至現在的位置,並立碑“潘達微先生之墓”來紀念他。碑後是潘達微先生於1921年寫的《自述》全文,追記了他收殮烈士遺骸的詳細經過。

墓園的東北角一帶,還立有不少著名的資產階級革命家的陵墓。其中包括“中國始創飛行大家馮如之墓”,墓碑後刻有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按少將陣亡撫恤馮如家屬及將其事跡宣傳國史館的命令。鄧仲元墓園約有3600平方米,建於1928年,坐西北向東南,有墓道門樓、銅像、樂台、八角亭、墓冢和墓表。鄧是辛亥革命的名將,積極參加討袁及反對軍閥的鬥爭,功績卓著。當孫中山得知他遭陳炯明暗殺後,覺痛失良將,追贈鄧仲元為陸軍上將。

楊仙逸墓。楊仙逸是“中國空軍之父”,1918年應孫中山之召從美回國,組建中國第一支空軍,1923年9月隨孫中山出師討伐陳炯明。後因魚雷爆炸不幸以身殉職。孫中山聞訊,極為悲痛,下令追贈楊為陸軍中將,並定其殉難之日每年的9月20日為航空節。史堅如祠。史墓原在先烈路青菜崗,1913年建。1978年回建設需要遷至現址。墓門上有“史堅如先生祠”石額,為胡漢民題。1900年10月在孫中山發動的第二次起義(惠州三洲田起義)時,史堅如為配合惠州起義,挖地道入廣東巡撫署.埋炸藥炸廣東巡撫、署兩廣總督德壽未遂。事後被捕犧牲,年僅22歲。 此外,園內還有葉少毅、王昌、梁國一、韋德、金國浩、翁飛龍及越南志士范鳴泰等舊民主革命時期革命烈士的墳墓。浩氣黃花,終於可以告慰一代英魂。

忠骨入土

收殮屍骨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起義失敗後,廣州城內的大街小巷留下同志們的遺體。廣州清吏對革命黨恨之入骨,有意“示眾”,把殺害了的烈士頭顱掛在城門上。直到第五天,督署在市民的要求下發函請善堂收拾遺骸。
南海、番禺兩知縣準備將烈士葬在東門外埋犯人的臭崗。沒有暴露身份的黨人潘達微知道這個訊息後,以《平民報》記者的身份找到善堂董事說:“義士為國捐軀,葬於臭崗,心何能安?”
潘達微,字心微,1880年出生於廣東番禺縣。父親是善堂的創始人之一,他1906年加入同盟會。廣州起義時,達微與陳樹人等人創辦《平民報》、《平民畫報》進行革命宣傳。為了為烈士選擇墓地,達微四處奔波、四處求助,善堂被他的義舉所感動,願把青草白地的紅花崗獻出作為烈士墓地。
1910年5月2日達微率領義工為烈士打開鐐銬,身首異處的整合復原,用較好的倌木殮葬七十二具遺骸。他喜愛菊花,非常喜歡“菊殘猶有傲霜枝”詩句,於是把紅花崗改為黃花崗。黃花崗烈士成為廣州起義烈士的代名詞,黃花崗起義也成為廣州起義的代名詞。
潘達微冒著生命危險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遺骸收殮安葬於紅花崗,後將此地改名為“黃花崗”,黃花即菊花,象徵節烈,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黃花崗所埋屍體共72具,故後人便以“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相稱。至於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直到民國11年(1922年)春才完全查出,乃在黃花崗上勒石記名。[1]
這次起義極大地振奮了廣大民眾的鬥志,成為辛亥革命的前奏。他們之中有滿腔熱血的留學青年、有願為革命獻出一切的愛國華僑、有多次參加起義的新軍軍人、還有從事革命宣傳工作的記者等,一經同盟會的召集,毅然參加起義,百折不撓,視死如歸。為挽救祖國的危亡和消除民族的災難,他們願做無名英雄。喻培倫自認名為“王光明”,這是四川人比作子虛烏有的代詞,程良在敵人面前不回答一個字,因而被傳為“啞黨人”。他們把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幸福放置在個人的家庭幸福之上。表現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崇高的自我犧牲精神,譜寫出一曲悲壯的史詩。

烈士英名

黃花崗所埋屍體共72具,故後人使以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相稱,但七十二烈士的姓名直到民國11年(1922年)春才完全查處,乃在黃花崗上勒石記名,下面是七十二烈士的姓名籍貫:
廣東40:徐佩旒徐禮明徐日培徐廣滔徐臨端徐茂燎徐松根徐滿凌徐昭良徐培添徐保生徐廉輝徐容九徐進照徐褶成徐應安李炳輝李晚李文楷李文甫李雁南陳春陳潮陳文褒羅仲霍羅坤龐雄周華游壽江繼復郭繼枚勞培杜鳳書余東雄馬侶黃鶴鳴饒輔廷張學銓周增林修明
福建20:方聲洞馮超驤,羅乃琳,卓秋元,黃忠炳,王燦登,胡應升林覺民林西惠林尹民林文林時爽劉六符劉元棟魏金龍陳可鈞陳更新陳與燊陳清疇陳發炎
廣西6:韋樹模韋榮初韋統淮韋統鈴李德山林盛初
安徽3:程良宋玉琳石德寬
四川3:秦炳喻培倫饒國梁
部分烈士簡要信息:
喻培倫,別號雲紀,四川內江人,日本千葉醫學院學生。
林文,別號時爽、廣麈,福建侯官人,日本大學學生。
宋玉琳,別號建侯、豫琳,安徽懷遠人,軍官。
方聲洞,別號子明,福建侯官人,日本千葉醫學院學生。
饒國梁,別號小峰,四川大足人,四川陸軍速成學校畢業。
林覺民,別號意洞、抖飛,福建閩縣人,日本慶應大學學生,革命前的《與妻書》廣為流傳。還有《稟父書》內容:不孝兒覺民叩稟:父親大人,兒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補於全國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林尹民,別號靖庵、無我,福建閩縣人,日本第一高等學校學生。
李文甫,別號熾,廣東東莞人,香港《中國日報》經理。
陳文褒,廣東大埔人,南洋商人。
李德山,廣西羅城人,龍岸民團管帶。
陳與燊,福建閩縣人,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生。
羅仲霍,廣東惠陽人,南洋教員。
龐雄,廣東吳川人,軍人。
陳可鈞,福建侯官人,日本正則學校學生。
饒輔廷,廣東嘉應人,教員。
陳更新,福建侯官人,長門炮術學校畢業。
馮超驤,福建侯官人,南洋水師學校學生。
李雁南,廣東開平人,南洋華僑。
劉元棟,福建閩縣人,南台消防會會長。
劉六符,福建人,福建講武堂學生。
李炳輝,廣東封川人,南洋教士。
李文楷,廣東清遠人,星洲《晨報》印刷工人。(黃花崗起義時並未陣亡[2])
李晚,廣東雲浮人,南洋華僑。
郭繼枚,廣東增城人,南洋華僑。
余東雄,廣東南海人,南洋華僑。
黃鶴鳴,廣東南海人,南洋機器工人。
杜鳳書,廣東南海人,南洋機器工人。
徐培添,廣東花縣人,安南(今越南)工人。
徐進炲,廣東花縣人,農民。
徐廣滔,廣東花縣人,農民。
徐臨端,廣東花縣人,工人。
徐禮明,廣東花縣人,安南(今越南)工人。
曾日全,廣東花縣人,工人。
江繼復,廣東花縣人,農民。
徐熠成,廣東花縣人,農民。
徐日培,廣東花縣人,農民。
徐容九,廣東花縣人,農民。
徐滿凌,廣東花縣人,農民。
徐茂燎,廣東花縣人,農民。
徐佩旒,廣東花縣人,農民。
徐廉輝,廣東花縣人,安南(今越南)工人。
徐松根,廣東花縣人,安南(今越南)工人。
徐保生,廣東花縣人,農民。
徐昭良,廣東花縣人,安南(今越南)工人。
徐應安,廣東花縣人。
韋統鈐,廣西平南人,教士。
韋統淮,廣西平南人,教士。
韋樹模,廣西平南人,教士。
韋榮初,廣西平南人,教士。
林盛初,廣西平南人。
秦炳,四川廣安人。
周華,廣東南海人,南洋華僑。
陳春,廣東南海人,安南華僑。
馬侶,廣東番禺人,安南華僑。
勞培,廣東開平人,星洲(今新加坡)《晨報》記者。
游壽,廣東南海人,安南(今越南)華僑。
石德寬,安徽壽縣人,日本警監學校學生。
程良,安徽懷遠人,陸軍國小畢業,任教官。
林修明,廣東蕉嶺人,教員。
周增,廣東嘉應州(今梅州)人,商人。
羅坤,廣東南海人,安南(今越南)華僑。
陳潮,廣東海豐人,農民。
黃忠炳,福建連江人,農民技擊家。
王燦登,福建連江人,技擊家。
卓秋元,福建連江人。
胡應升,福建連江人,工人。
魏金龍,福建連江人。
陳清疇,福建連江人,技擊家。
陳發炎,福建連江人,農民。
羅乃琳,福建連江人。
林西惠,福建連江人,軍人。

逸仙撰文

1921年5月5日,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8月10日,國會臨時會議通過出師北伐的決議,並咨請孫中山宣布軍閥徐世昌罪狀,明令出師討伐。1921年12月應鄒魯的請求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一書寫序言。
具體的《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文如下:
滿清末造,革命黨人,歷艱難險巇,以堅毅不撓之精神,與民賊相搏,躓踣者屢,死事之慘,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吾黨菁華,付之一炬,其損失可謂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顧自民國肇造,變亂紛乘,黃花岡上一杯土,猶湮沒於荒煙蔓草間。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編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紀載而語焉不詳,或僅存姓名而無事跡,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載田橫事,雖以史遷之善傳遊俠,亦不能為五百人立傳,滋可痛已。
鄒君海濱,以所輯黃花岡烈士事略丐序於予。時予方以討賊督師桂林。環顧國內,賊氛方熾,杌隉之象,視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為諸先烈所不惜犧牲生命以爭之者,其不獲實行也如故。則予此行所負之責任,尤倍重於三十年前。倘國人皆以諸先烈之犧牲精神為國奮鬥,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責任,實現吾人理想之真正中華民國,則此一部開國血史,可傳世而不朽!否則不能繼述先烈遺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於其遺事,斯誠後死者之羞也!予為斯序,既痛逝者,並以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

墓園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又稱黃花崗公園,為紀念1911年4月27日(農曆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三・二九”起義中死難的烈士而建造。公園占地面積12.9萬平方米,建築規模宏大,氣魄雄偉,是廣州作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見證。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於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黃花崗公園以“黃花浩氣”成為羊城八景之一;2002年7月再度被評為新世紀羊城八景之一――黃花皓月。墓園分別於1994年、2000年、2001年被評為市級、省級及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11月入選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名單。

黃花崗墓園始建於1912年,後因討袁戰爭而停建。1918年滇軍師長方聲濤(烈士方聲洞之兄)募款修建而初具規模,1919年海外華僑捐款增修了墓亭、紀功坊、樂台等建築,其後又不斷增建,至1935年基本建成現有規模,1949年闢為黃花崗公園。 

葬在黃花崗公園的烈士大部分經過孫中山先生特許,是為了爭取民主自由而犧牲的民族英雄。除了72烈士之墓外,還有被譽為中國航空之父的中國第一個飛機製造家和飛行家馮如之墓,陸軍上將鄧仲元之墓,被孫中山譽為“中國革命空軍之父”的楊仙逸之墓,被孫中山稱“為共和殉難之第二健將”的史堅如之墓,越南烈士范鴻泰之墓等。

其他革命英烈的祠堂、陵墓

黃花崗墓園的東北角一帶,還立有不少著名的資產階級革命家的陵墓。其中包括“中國始創飛行大家馮如之墓”,墓碑後刻有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按少將陣亡撫恤馮如家屬及將其事跡宣傳國史館的命令。

鄧仲元墓園約有3600平方米,建於1928年,坐西北向東南,有墓道門樓、銅像、樂台、八角亭、墓冢和墓表。鄧是辛亥革命的名將,積極參加討袁及反對軍閥的鬥爭,功績卓著。當孫中山得知他遭陳炯明暗殺後,覺痛失良將,追贈鄧仲元為陸軍上將。

楊仙逸墓。楊仙逸是“中國空軍之父”,1918年應孫中山之召從美回國,組建中國第一支空軍,1923年9月隨孫中山出師討伐陳炯明。後因魚雷爆炸不幸以身殉職。孫中山聞訊,極為悲痛,下令追贈楊為陸軍中將,並定其殉難之日每年的9月20日為航空節。

史堅如祠。史墓原在先烈,1913年建。1978年回建設需要遷至現址。墓門上有“史堅如先生祠”石額,為胡漢民題。1900年10月在孫中山發動的第二次起義(惠州三洲田起義)時,史堅如為配合惠州起義,挖地道入廣東巡撫署,埋炸藥炸廣東巡撫、署兩廣總督德壽未遂。事後被捕犧牲,年僅22歲。

此外,園內還有葉少毅、王昌、梁國一、韋德、金國浩、翁飛龍及越南志士范鳴泰等舊民主革命時期革命烈士的墳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