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道提綱

水道提綱是清代齊召南著,全書共二十八卷,專敘水道源流分合。

古籍簡介

清齊召南著。二十八卷。專敘水道源流分合。首列海水,次各省諸水,再次西藏、漠北諸水和西域諸水,皆以巨川為綱,所受支流為目。書成於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內容主要以作者於乾隆初年參與《大清一統志》纂修時,所見內府珍藏全國實測地圖《皇輿全圖》及各省圖籍為據。

四庫提要

《水道提綱》·二十八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齊召南撰。召南字次風,號息園,台州人,乾隆丙辰召試博學鴻詞,授翰林院編修,官至禮部侍郎。歷代史書各志地理,而水道則自《水經》以外無專書。郭璞所注,久佚不傳。酈道元所注,詳於北而略於南。且距今千載,陵谷改移,即所述北方諸水,亦多非其舊。國初餘姚黃宗羲作《今水經》一卷,篇幅寥寥,粗具梗概。且塞外諸水頗有舛訛,不足以資考證。召南官翰林時,預修《大清一統志》,外藩蒙古諸部,是所分校。故於西北地形,多能考驗。且天下輿圖備於書局,又得以博考旁稽。乃參以耳目見聞,互相鉤校,以成是編。首以海,次為盛京至京東諸水,次為直沽所匯諸水,次為北運河,次為河及入河諸水,次為淮及入淮諸水,次為江及入江諸水,次為江南運河及太湖入海港浦,次為浙江、閩江、粵江,次雲南諸水,次為西藏諸水,次漠北阿爾泰以南水及黑龍江、松花諸江,次東北海朝鮮諸水,次塞北漠南諸水,而終以西域諸水。大抵通津所注,往往袤延數千里,不可限以疆域。召南所敘,不以郡邑為分,惟以巨川為綱,而以所會眾流為目,故曰“提綱”。其源流分合,方隅曲折,則統以今日水道為主,不屑屑附會於古義,而沿革同異,亦即互見於其間。其自序譏古來記地理者志在《藝文》,情侈觀覽。或於神仙荒怪,遙續《山海》;或於洞天梵宇,揄揚仙佛;或於遊蹤偶及,逞異炫奇。形容文飾,只以供詞賦之用。故所敘錄,頗為詳核,與《水經注》之模山范水,其命意固殊矣。然非召南生逢新地,當敷天砥屬之時,亦不能於數萬里外聞古人之所未聞,言之如指諸掌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