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前鎮

黃前鎮

黃前鎮隸屬於泰安市泰山景區, 位於泰山景區東部。北與歷城區搭界,南與岱嶽區山口鎮相連,東與下港鎮、岱嶽區祝陽鎮為鄰,西與泰山區省莊鎮、大津口鄉接壤,中心位置位於北緯36°17′20.84″, 東經117°14′47.67″,總面積105平方公里。 黃前鎮轄29個村,1個社區,總人口33343人(2012年)。截至2011年,黃前鎮實現生產總值11.6億元。2015年,全鎮實現財政收入1465萬元。 黃前鎮山清水秀、山水一體,黃前水庫位居鎮域中心,有齊長城等景點。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黃前村建於明初,村址位於黃坂土前,故名黃坂前,清簡為黃前。

民國元年(1912年)屬泰安縣興仁區。

民國十八年(1929年)屬第四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屬泰北行署黃山區。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屬泰歷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屬下港區。

1954年5月泰安縣政府區劃調整,麻塔區正式建立為“泰安縣十五區人民政府”。

1958年9月,建立為“泰安縣五星人民公社”。

1959年1月改名為“泰安縣麻塔人民公社”。

1984年6月,政區改革時,改為麻塔辦事處。

1985年1月更名為黃前鎮。

1987年鎮址由麻塔遷至黃前。

1998年4月更為泰安市岱嶽區黃前鎮。  

2017年3月,根據中共泰安市委《關於調整泰安高新技術開發區和泰山風景名勝區管轄範圍有關事宜的通知》,岱嶽區黃前鎮由泰山景區代管。    

行政區劃

黃前鎮 黃前鎮

黃前鎮轄黃前、扈家莊、窩角、劉家峪、大北嶺、董家莊、李家 莊、石屋志、羊欄溝、花果峪、瓦屋頭、邱家莊、谷家泉、硯池河、紅河村、曹家林、大地、西麻塔、李子峪、木口峪、邵家莊、三峪、高家圈、宋家莊、孟家莊、北麻塔、門莊、雙山、白雲寺29個行政村,247個自然村;鎮機關駐黃前村,距泰城13.5公里。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黃前鎮位於泰山東北部,中心位置位於北緯36°17′20.84″, 東經117°14′47.67″,   北與濟南市歷城區接壤,南與岱嶽區山口鎮相鄰,西與大津口鄉搭界,東與下港鄉相連,黃前鎮總面積10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黃前鎮自然地勢北高南低,平均海拔523.4米,鎮內大小山頭143座,著名的黃前水庫位居中心。地理環境為本鎮提供了極其富饒的資源。土壤以棕壤性為主,少部分為潮棕壤,山清水秀,環境優美。  

氣候特徵

黃前鎮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所屬的岱嶽區年平均氣溫13℃,一月份平均氣溫-2.5℃,七月份平均氣溫25.9℃。年均降水量727.4毫米。年平均光照時間2634.5小時。自然災害主要有乾早和乾熱風、大風、冰雹等。

自然資源

礦場資源

黃前鎮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是泰山花崗岩、泰山青、泰山紅石等。  

森林資源

水庫庫區 自然資源 水庫庫區 自然資源

黃前鎮位於泰山東北部,屬純山區鄉鎮,林地面積11.5萬畝,境內山多水豐林茂,大小山頭143座,森林覆蓋率達75.1%   ,山內林木茂盛,藥材叢生。

動物資源

黃前鎮有野兔、黃鼬、狼等野生動物;有鯉魚、鯽魚、鰱魚、鱅魚等魚類。

水資源

黃前鎮有容水7000萬立方米的黃前水庫。

人口民族

截至2000年,黃前鎮常住人口33303人,男女比例為106:100,人口密度為312.9人/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為漢族,少數民族主要有回族等。  

截至2012年,黃前鎮共10110戶,3334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00人。  

經濟狀況

綜述

2007年,黃前鎮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4.7億元,全鎮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4億元,實現利稅1400萬元。

2011年,黃前鎮實現生產總值11.6億元,比2005年增長90%;實現地方財政收入524萬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達到9000萬元;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3.9億元,比2005年增長196%;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總投資2.6億元,比2005年增長16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619元,比2001年增長18%;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8‰以內。  

2015年,全鎮實現財政收入1465萬元,比2014增長15.4%,位列全區第六名。國稅完成171.84萬元,地稅完成1292.81萬元,其中主體稅種完成1074.49萬元,同比增幅9.5%,占地方財政收入73.36%。  

第一產業

黃前板栗 黃前板栗

2007年,黃前鎮通過板栗深加工,全鎮實現板栗出口創匯1800萬美元,產品出口到台灣、菲律賓、美國、加拿大、法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全鎮果品總產量達1.1億斤,林果總收入1.3億元。環保站測試批准的無公害板栗面積達7.8萬畝,年產板栗3200萬斤,被授予“中國板栗之鄉”“中國優質果品基地鄉鎮”“全國造林綠化百佳鄉鎮”。“泰山麻塔”牌板栗被山東省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  

2011年,黃前鎮以乾鮮果品、苗木花卉等為主的特色農業基地面積達5.8萬畝,特色農業產值達6400萬元。投資1556萬元的國家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全部竣工並順利通過驗收,發展節水灌溉8000畝,畝均增收400元。新型農業合作組織增加6個、達到20個。全鎮農產品加工企業達16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5家,有自營出口權的企業4家,使我鎮的農產品走的更遠,效益更高。  

截至2011年,黃前鎮新型農業合作組織增加6個、達到20個。全鎮農產品加工企業達16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5家,自營出口權證企業4家,使我鎮農產品走的更遠,效益更高,實現出口創匯5000多萬美元。新發展“一村一品”規模化林果基地7個村,實現林果收入3000萬元。發展花卉苗木基地12家,苗木收入1200萬元,2012年4月份,黃前鎮被評為“全市農業產業化十強鄉鎮”。新上畜牧規模養殖場8家,實現畜牧生產銷售額2000萬元  

2015年黃前鎮重點突出農業示範基地、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等載體建設,大力發展高效種植、規模養殖和特色林果種植。大地村現代生態農業特色產業園,全鎮有新型農業合作組織60個,農產品加工企業10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5家,自營出口權證企業5家。  

第二產業

黃前鎮泰山花崗石廠 本廠位於世界著名旅遊勝地泰山腳下,緊靠黃前水庫東首,公司自主開採礦山石材,主要以泰山花崗石為主,年開採荒料20萬立方米。

黃前鎮生產各種規格花崗石、導盲石、路沿石、台階石、蘑菇石、泰山玉石、泰山奇石、泰山紅、泰山花、大理石、雕塑、台階欄桿、石柱、圓柱石、石料刻字、刻碑銘志銘、紀念碑等。

第三產業

孟家莊 孟家莊

黃前鎮充分利用黃前水庫水源地環境保護這一有利舉措,發展生態觀光游,大大推動了旅遊及“綠色餐飲業”的迅猛發展。

70年代初期,黃前鎮被譽為泰山腳下“大寨村”的孟家莊村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綠樹成陰、民風淳樸,鄉土氣息濃厚。為進一步開發生態旅遊資源,展現淳樸的民俗風情,黃前鎮規劃開發了以“觀賞民俗風情,孟家莊農民生活體驗”為內容的“泰山大寨”民俗生態游。

2015年,黃前鎮結合鎮域地理實際情況,引入總部經濟概念,成功引進金融外包服務中心、恆通物流、億達經貿等項目,走出了一條“跳出黃前,發展黃前”的招商新路子。2015年共引進重點項目7個,在建項目3個,實現契約引資額5.2億元。

招商引資

截至2011年,黃前鎮共洽談項目60多個,簽定契約22個。其中竣工投產18個。  

2012年,黃前鎮招商引資實現契約引資額2.6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200萬元;新簽約兩個項目落戶青春創業園,分別是:計畫總投資1.8億元、占地75畝的智慧型電網設備項目和計畫總投資2.2億元、占地75畝的綠色節能設備生產項目。二是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去年全鎮共開工建設項目5個,其中列入全區“910”重點工程項目三個。  

2015年,黃前鎮結合鎮域地理實際情況,引入總部經濟概念,成功引進金融外包服務中心、恆通物流、億達經貿等項目,走出了一條“跳出黃前,發展黃前”的招商新路子。2015年共引進重點項目7個,在建項目3個,實現契約引資額5.2億元。  

社會事業

社會保障

2011年,黃前鎮投資1600萬元的節水灌溉項目,可改善灌溉面積11300畝;爭取飲水安全項目294萬元,解決了412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2013年,黃前鎮新增就業再就業完成率達120%;各項保險征繳總計完成1357.14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00.6%;共發放優撫金113.9萬元,發放城鎮低保金7.28萬元,發放農村低保金191.45萬元,發放五保供養資金71.3萬元;2013年全鎮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9%。  

2013年,黃前鎮春節期間走訪慰問生活困難民眾369戶,共發放慰問金14.76萬元,麵粉369袋,為生活困難民眾解了燃眉之急。  

2015年,全年共發放優撫金82.74萬元,城鎮低保金8.6萬元,農村低保金255.7萬元,五保供養資金100.9萬元,為貧困民眾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  

基礎建設

2011年,黃前鎮規劃建設的23幢居民樓,現8幢240戶已交工,已售出170戶,相應配套基礎設施也已鋪設完成。同時,完成了鎮駐地長3.6公里、寬20米的通泰大街和北辰路,修建橋樑4座,鋪設路沿石14000多米,安裝路燈127盞,新栽各類綠化苗木9000餘株。鎮駐地占地25畝的集貿市場現已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進駐攤位300多個。  

2011年,黃前鎮加大水利建設投入。投入資金460萬元,完成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2座,建成揚水站2座、塘壩4座,新修防滲渠1800米,治理河道2600米,完成人畜吃水工程6處。  

2012年,黃前鎮投資290餘萬元,在鎮駐地建設250平方米的集中供水水廠一處,解決了鎮駐地企事業單位和小區吃水問題;投資426萬元,在石屋志建設淨水廠一處,鋪設PE管道5000餘米,解決了1萬餘人的吃水難問題;投資660多萬元,完成22公里的村級道路鋪設任務;投入10萬元,為黃前中學配備了100張床、350套桌凳,投入5萬元解決了黃前中學師生飲用水的問題;實施好了廣播電視“村村通”、綜合文化站、村級農家書屋等惠民工程,積極創建文化示範村和示範項目,全年共對上爭取國家級農家書屋2個,省級書屋2個,區級9個,發展廣播電視200多戶。  

2013年,黃前鎮共新修、改建道路13條,通車裡程28.6公里,總投資800餘萬元。除修路架設的17座小橋涵外,又投資320萬元修建白雲寺橋,橋寬11.5米,橋長70米,已於11月初建成通車;投資452萬元修建劉家峪庫區移民橋,橋寬12米,橋長104米,現已建成,年後通車。投資260萬元完成四座水庫的除險加固任務,增加了庫容,降低了防汛風險。  

教育事業

黃前鎮共有中國小12處,中國小教師221人,在校學生2900人,學齡前兒童入學率達100%。  

2011年,黃前鎮引資25萬元建成大地格力希望國小;22萬元建成石屋志國小恩美樓並投入使用。今年在教育局支持下,引進銘德基金45萬元建設宋家莊銘德教學樓;在招商局幫助下,利用經營大戶捐助資金,建設中心國小1300平方米綜合實驗樓一座。  

黃前鎮 黃前鎮

2013年,黃前鎮投資150萬元對黃前中學校門進行改造,解決師生出行安全問題。投資10萬元,為中心國小揭掛學生宿舍20間,提升了學生的住宿條件;投入50多萬元新建羊欄溝操場;投入50萬元,硬化宋家莊村國小地面1200平方米,修建水沖式廁所100平方米;鎮政府和黃前村投資22萬元,為黃前國小清理了校門前的河道,鋪設了長200米、寬5米的水泥路面;谷家泉村投入近12萬元,為谷家泉國小整修了操場、維修了院牆,為幼稚園房屋防水鋪設了地面;石屋志村投入10萬元,為石屋志國小打機井一眼,新建廁所一處,維修了校園院牆;西麻塔、高家圈、邵家莊、第三峪、北麻塔等5個村聯合投入5萬多元,為麻塔幼稚園揭掛了15間活動室房頂,更換了鋁合金門窗。  

2015年,黃前鎮鎮中心幼稚園三層教學樓主體建設完工,完成鎮中心幼稚園內部裝修及配套設施建設並正式投入使用。投資80多萬元建設中心國小餐廳項目,投資50餘萬元建設谷家泉國小餐廳,為400多名師生解決就餐問題;完成黃前中學塑膠操場和足球場建設,改善學生活動條件。  

醫療衛生

2011年,黃前鎮籌資60萬元,改建新建3個村的衛生室。  

截至2012年,黃前鎮共有衛生室29處,達到了一村一室,岱嶽區第二人民醫院與鎮政府相鄰,有醫務人員77人,床位90張,設有外科、內科、中西醫科、化驗、心電圖、超音波、骨科等多種科室。  

文化事業

2013年,黃前鎮建成綜合文化站1個,農村文化大院13處,農家書屋20家,建成文體小廣場15個,建設率達55%。  

2015年,實施了鄉村文明“四大工程”,建成綜合文化站1個,農村文化大院、農家書屋、文體小廣場各29個,成立廣場舞隊32支、故事隊3支、莊戶劇團1支;舉辦文化帶頭人培訓12次,培訓350人;舉辦了第三屆廣場舞大賽,組織劇團巡演20餘場。  

交通

黃前鎮境內有泰(安)明(水)、濟(南)臨(沂)兩條省道貫穿本鎮,村內道路硬化率達95%。  

投資1500多萬元建設自麻塔村至羊欄溝村長11.4公里道路一條,方便民眾日常出行。投資280萬元完成公交樞紐建設,投資100餘萬元完成濟臨路鎮政府北段道路亮化工程。  

歷史文化

歷史古蹟

齊長城 齊長城

黃前鎮齊長城在黃前境內天馬頂北山腳向東進入下港鄉,至今留有花崗岩塊石結構城牆遺址。

清末,黃前村曾修建建築奇特的寺廟,主體為全木結構,長16.8米,寬6.8米,高5.6米,木柱上雕刻有各種花紋圖案。舊時每年舉行廟會,由於年久失修,廟頂磚瓦風化,後拆除。舊時麻塔村有姑子廟聞名於泰山北麓,“文革”時期拆除,今遺址仍留有一棵古柏。

說快板書

說快板書或一人或二人,甚至群口快板均有。在民間一般單人說快板書, 說唱內容主要是說“武老二”。逛廟會或在開頭、結尾時,隨時自編小段,表示歡迎和感謝。

民間剪紙

民間剪紙 民間剪紙

春節期間,燈籠上剪貼“ 八仙過海”或“ 唐僧取經 ”圖。也有的剪些雞狗小豬和各種花草貼在燈上、門窗上面,有的姑娘將剪的花繡在鞋上,小孩戴上繡的花兜兜,真是一片新鮮、熱鬧。結婚時,剪紙藝術大顯神手,主要剪囍和鴛鴦,女方在嫁妝(家俱)上也剪些鳳凰、仙鶴、牡丹、麒麟送子、花瓶等,以示慶賀和吉利。

編織

草、條編,主要用草或玉米葉、高梁葉,編制草帽、草繩、草鞋、草墊等。高梁葉可編蓑衣,玉米皮擰成粗細不同的細繩子,然後編書包、提籃、鋪墩子、坐墊子及兒童玩具。如筐 、簍子 、簸箕、蓋頂、篩子等,有些編織物已銷往國外市場。

特產

黃前鎮果品資源極為豐富,乾鮮果總產量達3.4萬噸,有板栗、核桃、山楂、蘋果、桃、杏、櫻桃、棗等20多個品種,泰山板栗、泰山核桃、泰山紅杏等名優果品已被列入無公害食品,是儲藏、加工、出口的優質果品。

風景名勝

齊長城

齊長城 齊長城

齊長城始建於春秋時期,完成於戰國時期,西起黃河河畔,東至黃海海濱,迤邐山東十三縣,長達千餘里。

齊長城又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所築長城中現遺蹟保護較多的一處,它建築在起伏連綿的泰沂山脈的山嶺之中,雖沿線有平谷之地,但多為山嶺,長城依山就勢而築。其建築宏偉,規模壯觀,凝聚著二千五百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勤勞與智慧,也體現了春秋首霸和戰國七雄的東方泱泱大國的強盛雄風。2012年12月,“齊長城文化帶”已經被確定為山東省“十二五”期間主要目標和任務之一。

著名人物

王正義 王正義

1.張傳祥,清末武秀才,1923年曾被眾推為黃前鄉鄉長。

2.劉逢銑,民國時期知名人士,宣統元年(1909年)由京師大學堂畢業回鄉,聯合他人貸款租廟地在黃前關帝廟內創辦初級國小一處,收教學生100名,開新學之先。

3.楊景朴,著名中醫,專於“傷寒”“婦科”,醫術精湛,為泰山一帶名醫。

4.王正義,黃前鎮人,《辦公室業務》雜誌社主編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舉辦的第46期全國重要社科類期刊主編崗位培訓班學員   ;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六屆八名個人常務理事之一   ,被《人民日報海外版》《經濟》雜誌等中央媒體譽為“奇才”。

中國鄉鎮大全7

 中國的鄉鎮很多,但真正了解它們的卻不是很多,讓我帶您去領略它們的風土人情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