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轄:小譚村、瑞谷莊、王莫莊、果都村、大譚村、洪路莊、杜莫莊、楊莫莊、坡里村、玉石村、王家莊、梁家莊、馬家莊、西張莊、馬趙村、陳家莊、杜家莊、明義莊、中坦村、毛家莊、成家樓村、東石溝村、楊家官莊、北石溝村、南石溝村、東下務村、段孟李村、張官屯村、橋西頭村、大下務村、王官屯村、田家莫莊、蔣家石溝村、小蘿芙峪村、大蘿芙峪村
基本介紹

該鎮歷來以農業為主,素有“新泰小糧倉”之稱,鎮黨委、政府以開發促調整,以調整促效益,大力發展“蔬菜、林果、桑蠶、畜牧”4大主導產業。2006年,全鎮有大、小拱棚3500個,蔬菜6300畝,桑園1000畝,林網綠化4500畝,規模養殖場280個,養殖小區6處,年出欄生豬7605頭,出欄肉鴨、肉雞100萬隻。
果都鎮始建於秦朝年間,史有“古漢城”之稱,面積51平方公里,轄區共有34個行政村,38000人,境內交通便利。北臨濟新路,四良路橫貫東西,牛石路縱穿南北,京滬路穿境而過,並在果都設有出口;2004年果都鎮在全市率先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交通優勢非常明顯。2005年實現社會總產值19億元,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6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7億元,實現財政收入2490.9萬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3909元。
工業發展


山東明珠新能源有限公司位於新泰市果都民營工業園,建於2002年6月,是山東農技協會員單位,主要生產秸桿碳。該廠技術人員於2006年8月開始研製秸稈碳化技術。2002年10月項目初期試驗獲得成功,已建成標準碳化爐8個,擁有蜂窩煤機5套,攪拌機10台,粉碎機10台,該廠已成為集節能科研、基地建設、生產經營、技術推廣於一體的教科研基地。
該廠自主研製的秸稈生物質能碳化成型技術路線獨特,工藝先進,尤其是對產於我國北方的玉米秸稈和棉花秸稈進行生物質能碳化成型技術屬國內首創。該廠研製成功的“秸稈碳化成型技術”,“秸稈氣化技術”系列項目,已通過山東省農技協會專家顧問團的認定,被確定為“山東農技協重點推廣技術產品項目”,同時該廠也被確定為“科技興農”省級科普示範單位。
隨著國家建設節約型社會步伐的推進,大力倡導可再生能源的推廣利用,生物質碳易燃、方便、快捷、清潔、安全、環保,熱值高、火力旺、省錢,又屬可再生能源,在市場上具有極高的競爭力。年生產秸稈碳5400噸,年銷售收入540萬元,利稅高達400萬元。

本圃位於山東省新泰市的西部,京滬高速50公里果都出口處;緊鄰244.103省道,交通十分的便捷;該圃是一個集“花木交易、園林建設、產品銷售”於一體的園林綠化公司,占地220餘畝,並下設兩個分圃;還採取“公司+示範園+農戶”的運營模式,集生產.購銷.經營於一體。該圃現有專業人員20餘名,並多次承接綠化工程。經營品種有:一.喬木類:楊、柳類、國槐、金枝槐、火炬、合歡、苦楝、欒樹、青桐、法桐、五角楓、白蠟等工程苗。二.花灌木:紫荊、紫薇、紫葉李、紅葉碧桃、西府海棠、櫻花、榆葉梅、金銀木、丁香、珍珠梅、錦帶、木槿、紅瑞木、黃櫨、紅櫨、連翹、迎春、棣棠、(紅.白)玉蘭、紅葉小檗、金葉女貞等工程苗。三.常綠類:雪松、白皮松、蜀檜、雲杉、冬青、小葉黃楊、檜柏球、(大、小)葉扶芳藤等。
招商引資

計畫在到2010年底,園進區項目150個,外資項目20個,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50個,投資在3000萬元以上項目20個。實現固定資產投資額200000萬元,安置職工13000餘人,國內契約招商引資額60000萬元,契約利用外資30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00萬美元。園區實現銷售收入200000萬元,利稅28000萬元。
地方特色

果都陳氏醬菜始於清朝嘉慶年間,由創始人陳振山先生首創,是唯一採用祖傳配方精心釀造而成的民間地方名吃,具有營養豐實,風味獨特,口感醇厚清香等特點。特加是海味辣椒,在1972年被評為進京產品,五香疙瘩被評為省優產品。2003年在首屆“泰山特產”評選活動中被評為“泰山名優特產。”
本廠主要生產:甜麵醬、豆瓣醬、醬黃瓜、醬萵苣、春醬毛桃、醬包瓜、醬磨茄、大醬、糖蒜、五香疙瘩、海味芹菜、海味辣椒、什錦鹹菜,辣味豆豉、醬油麩子等20餘個品種。味美價廉,實為餐桌食用、出外旅行、節日饋贈之佳品。
城鎮建設
果都鎮黨委在全鎮認真開展繼續解放思想,推進科學發展活動。在幹事創業中謀求大發展是果都鎮的共識,鎮黨委從改善鎮容鎮貌入手,道路兩側整修花池,加大硬化面積,綠化道路兩側,整修兩側樹木,安裝美觀路燈,使我鎮的小城鎮建設規模得到提高,深受人民民眾好評。
黨建工作

建設一支高素質管理員隊伍。通過舉辦業務培訓班和現場觀摩交流會的形式,不斷提高管理員業務技能。藉助鎮一中多媒體教室,先後舉辦培訓班6期,多角度、全方位對全鎮管理員進行培訓,大大提高了管理員操作水平。先後在大霞霧村、段孟李、毛家莊、王家莊等四個村舉辦4次現場觀摩交流會。各村管理員相互交流,共同學習,取長補短,操作水平普遍提高。
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學計畫。立足實際,鎮村兩級制定了遠程教育年度教學和學習計畫。突出農村政策法規、先進實用技術和市場經濟知識的學習,規定黨員幹部每周至少學習4個學時,根據農時季節,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和內容。
推廣一種科學的學用模式。建立霞霧村無公害蔬菜基地、楊莫莊村大棚基地、大峪村養殖基地、洪路莊桑蠶基地、王家莊繡花項目,實行並推廣了“課堂+基地+項目”的教學模式,幫助民眾學以致用、選好項目,增強學用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