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部

頂部

頂部,在股市的操作中是極為重要的,作為成功的股市投資者當然希望在頂部拋出股票,在大盤頂部能將所有的股票拋掉。

基本特徵

頂部頂部

政策特徵
中國股市是一個新興的市場,政策調控將直接影響股市,在歷史的走勢中,可以看到許多頭部是由政策調控造成的。如95年停止國債期貨交易,造成5.18行情的大幅上漲;數日後公布新股上市額度,股指形成頭部,大幅下跌。96年12月中旬,深滬股市連續上漲,上證指數已漲到1258點,隨後數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認為股市市盈率太高,泡沫過多,結果造成股市大跌,形成階段性頭部。97年5月中旬的大頂部也是由直接政策調控造成的。5月9日證券印花稅率由千分之三上調為千分之五,緊跟著公布了300個億的新股上市額度;97年5月22日又出台嚴禁國企和上市公司炒股的規定,連續的政策調控使股指形成一個大頭部,緊跟著是一輪大幅下跌。因此,一個投資者如想成功逃頂,必須把握住政策導向,廣泛蒐集政策信息。並通過精心分析這些政策信息,通過政策面的微小變化,及時發現管理層的調控意圖,這樣才可以領先一步。如在97年5月,剛宣布印花稅提高時大規模離場,將可以逃出一個大頂,隨後的300個億的上市額度,增加幅度之大是空前的。而每次大擴容,股市都伴隨大幅下跌,因此,投資者對擴容訊息一定要謹慎對待。
利好出盡將形成頭部特徵
在股市中,由於信息的對稱性,莊家有時利用掌握的信息在低位開始悄悄進貨,並一路推高。等到訊息證實時,反而是莊家逢高派發的好時機,這種情況被市場稱為“見光死”。如:東北熱電 (600795 行情,資料,諮詢,更多)98年7月14日公布每股收益0.538元的優良業績,並有十送六和十配三的誘人方案,屬於業績極優、方案極佳的好股,結果此股復牌後,高開低走,莊家藉機拉高出貨,當日收出一根大陰線,形成明顯的頭部。因此,當股價已連續上漲非常大的幅度後,出利好訊息反而容易形成頭部。投資者想學會成功逃頂,就必須了解莊家常借利好出貨的手法。
再如1999年9月9日公布了三類企業(國企、上市公司、國家控股公司)可以進入二級市場的利好訊息,當日上證指數即大漲了100多個點,但第二日股指便開始下跌。
市場現象特徵
當散戶大廳人山人海,進出極不方便的時候;當你周圍的人都爭相談論已經掙了大錢的時候;當散戶大廳全都是新面孔的時候;當證券交易所門口腳踏車極多,沒有地方停的時候;當買證券類報紙、雜誌買不著的時候;當一個股市新手都敢給你推薦股票,並說這是莊股,目標位要拉到多高多高的的時候;當賣冰棍的老太太都來買股票的時候;當大型股評報告會人滿為患的時候;當證券交易所工作人員服務態度極端不好的時候;當開戶資金大幅提高了再提高的時候。以上現象出現時,市場已在頂部或是頂部區域,投資者應開始減磅離場。

怎樣識別

頂部頂部

那么真正的頂部怎樣識別?在中國的股市中,頂部的形成總是伴隨著兩個因素,一個是政策因素,一個是技術因素。前者很容易導致急跌,而後者卻可以一步三回頭地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才會讓人看明白頂部的威力和它的破壞性。所以如果將這兩個因素結合在一起考察,頂部的形態就昭然若揭了。
前期連續暴跌,很多人擔心4335點可能是告別長牛的地方,如將政策因素和技術因素放在一起考察,還真有點兒像,在管理層數次風險教育無效後,出台調高印花稅的重拳以打壓股指的暴漲,具備了政策轉向的一個基本條件。但為何現在還不能下結論說本輪牛市已經結束了?那是因為,管理層在隨後的幾天中,不斷辟謠和澄清傳言,暖風頻吹,顯然政策上的轉向一說,還有疑問。而近期技術上的反彈雖有構築雙頂和多重頂的可能,但到目前為止沒出現異常的高位放量跡象,說明市場心態平靜,主力沒有不計成本撤離的打算。這樣看,近期的調整並不意味著牛市行情的結束,充其量可能只是一次階段性調整。
一是布林線跌破下軌。利用布林線看盤或選股,主要是以布林線指標開口大小為依據,對那些開口逐漸變小的盤面要多加留意。因為布林線開口逐漸變小,說明股價的漲跌幅度逐漸變小,多頭力量不再強悍,短期盤勢將會選擇突破方向,而且開口越小,盤面的突變性就越強;二是“傻子”指標SAR發出賣出信號;三是5日均線死叉10日均線,並擊穿25日均線、30日均線,中線多頭趨淡;四是盤中反彈乏力,MACD紅線消失綠頭時隱時現;五是短線指標KDJ和RSI從高位鈍化狀態回落到50附近甚至更下面。 

如何判斷

頂部頂部

在股市中,投資者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這是因為股價在底部徘徊的時間較長,可以有充分的時間考慮,但在頂部經常是高點的時間非常短,不少投資者還沒有來得及賣出,便開始下跌了。市場上有“底部百日,頂部三天”的說法,說明逃頂的難度。投資者如想在投機性非常強的股票市場上生存和獲利,必須學會一些逃頂的技巧和方法。
一、時刻關注政策信息
中國股市是一個新興的市場,政策調控將直接影響股市,在歷史的走勢中,可以看到許多頭部是由政策調控造成的。如1996年12月中旬,深滬股市連續上漲,上證指數已漲到1258點,隨後數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認為股市市盈率太高,泡沫過多,結果造成股市大跌,形成階段性頭部。1997年5月中旬的大頂部也是由直接政策調控造成的。5月9日證券印花稅率由千分之三上調為千分之五,緊跟著公布了300個億的新股上市額度;1997年5月22日又出台嚴禁國企和上市公司炒股的規定,連續的政策調控使股指形成一個大頭部,緊跟著是一輪大幅下跌。因此,一個投資者如想成功逃頂,必須把握住政策導向,廣泛蒐集政策信息。並通過精心分析這些政策信息,通過政策面的微小變化,及時發現管理層的調控意圖,這樣才可以領先一步。
二、利好出盡將形成頭部
莊家有時利用掌握的信息在低位開始悄悄進貨,並一路推高。等到訊息證實時,反而是莊家逢高派發的好時機,這種情況被市場稱為“見光死”。當股價已連續上漲非常大的幅度後,出利好訊息反而容易形成頭部。投資者想學會成功逃頂,就必須了解莊家常借利好出貨的手法。
三、這些現象出現準備離場
當散戶大廳人山人海,進出極不方便的時候;當你周圍的人都爭相談論已經掙了大錢的時候;當散戶大廳全都是新面孔的時候;當證券交易所門口腳踏車極多,沒有地方停的時候;當買證券類報紙、雜誌買不著的時候;當一個股市新手都敢給你推薦股票,並說這是莊股,目標位要拉到多高多高的時候;當賣冰棍的老太太都來買股票的時候;當大型股評報告會人滿為患的時候;當證券交易所工作人員服務態度極端不好的時候;當開戶資金大幅提高了再提高的時候。 以上現象出現時,市場已在頂部或是頂部區域,這個時候我們就必須要謹慎看待,準備減磅離場。

四、從第二高(低)點判斷大盤與個股的頂部
在短線中有時較難對頂部與底部進行判斷,有許多情況真是處在身在頂部(底部)而不知頂(底)的情況,而且有時投資者認為大盤已到達頂部,但在眾多買盤的介入下,股指卻仍然創出新高,這種情況在大牛市時代極易出現,也是一些技術派人士常會在上升途中拚命唱空的重要原因。實際上,大盤的上漲與下跌和多頭與空頭的力量密切相關,頂部與底部的形成往往是兩種力量出現重大轉折點的時刻。
除利用波浪理論以及其他指標來判斷大盤的底部與頂部以外,較為常見的方法是利用技術形態上的第二高點來判斷頂部與底部的方法。比如說,滬市大盤在98年6月4日上漲至1423點後似乎短線較難判斷底部,但經過回檔後,大盤並未創出1423點的新高,從而確立了1423點為頂部。有時底部的判斷也是如此,98年8月18日大盤在經過連續的下跌後,終於下探至1043點儘管當時有一種短線見底的感覺,但尚未得到第二低點的確認,在以後大盤再反彈至1190點後,再次出現了下跌,但大盤僅下跌至1072點後大盤再次出現了上升,從而使股指的短線底部得到了確認。從上證指數在98年見頂時的形態和上證指數在98年見底的開態,可以清楚地發現第二高(低)點對判斷大盤頂部與底部的作用。
從理論上講,之所以會出現第二高點不能突破第一高點的情況,往往屬於多頭力量開始有所削弱,而空方打壓的力量即將產生,反過來,當空方對股指進行持續的打壓後,在創出第一低點後,多方開始反擊,若第二低點不能再次出現的話,其轉折點也將由此而產生。這種情況不僅會表現在大盤之中,在個股方面常會有類似的情況,特別在第二高(低)點判斷個股的頂部與底部時常會有較大的實戰性。比如說,滬市的葛洲壩在97年上市後即被炒作,股價從13.50元一直炒至22.90元,但該股在20元左右盤整近16個交易日後,該股曾在6月26日一度想再創新高,但股價僅上摸至21.20元後便掉頭而下,該價位由於不能衝破前次22.94元的新高,從而確立的22.90元為其頂部。投資者即使不能在22.90元全部拋出股票的話,若能在21.00元左右拋出的話多少也有較大的收益。
五、利用技術指標判斷頂部
有時,在技術指標中可以判斷大盤與個股的頂部。在技術指標中RSI(相對強弱指標)是較常見用的判斷頂部與底部的指標,相對強弱指標RSI(RelativeStrengthIndex)是同KD指標齊名的常用技術指標。RSI從一特定的時期內股價的變動情況,推測價格未來的變動方向,並根據股價漲跌幅度顯示市場的強弱。該指標對底部與頂部的判斷常會有較準確之處,其常見的情況是,當股指股價與RSI處於高位,並形成一峰比一峰低的兩個峰,而此時,股價卻對應的是一峰比一峰高,這叫頂背離。股價這一漲是最後的衰竭動作,這是比較強烈的賣出信號。與這種情況相反的是底背離。RSI在低位形成兩個依次上升的谷底,而股價還在下降,這是最後一跌或者說是接近最後一跌,是可以開始建倉的信號。
用RSI指標判斷頂部與底部常會有較大的實戰意義,從短線的角度而言,有時可利用RSI判斷底部與頂部。如滬市在1997年上漲至1510點的當天,RSI明顯有一種頂背離的情況,當天股指創出了了新高,但RSI並未創出新高,當天的5日和10日強弱指標均在70左右,如此情況與前幾天RSI在92左右形成極大的反差,這時若能看清楚技術指標的話,應該全線出貨。上證指數在97年5月見頂時的RSI頂背離的情況可以清楚地發現這一點。
而RSI在判斷底部的時候也具有一定的準確性,如98年滬市大盤曾一度從1300點跌至1043點,在98年8月18日大盤下摸至1043點的當天,RSI並未創出新低,當天的6日RSI為8.43,12日RSI為14.42,而在8月17日大盤股指為1070點時,當天的6日RSI為7.94,12日RSI為14.14,這種底背離的情況也較難判斷大盤是否會進入到底部區域。
在技術指標中除RSI指標對大盤與個股的頂部與底部有判斷作用以外,其他指標也具有判斷頂部與底部的作用。象ASI(振動升降指標)和KDJ(隨機指標)都具有這方面的作用,在KDJ指標中,不少投資者常會錯誤地運用該技術,而實際上該技術的功能說明也明確指出當D%在70%以上時,市場呈超賣的現象。若完全根據這一指標是進行操作的話,常會帶來較大的失誤,這種情況特別容易出現在當某隻股票出現極強的走勢時,KD指標很可能呈高位鈍化後,該股仍然出現上漲。實際上,筆者認為對KD指標的運用應該結合RSI指標一起判斷個股與大盤的走向,KD指標在判斷大盤的頂部與底部過程中,具有較強的指向作用。

市場操作

頂部頂部

1、一線股表現呆滯、垃圾股輪番跳升。這一跡象是預示升勢即將見頂的最早出現的徵兆,起初一般一線績優股原地踏步,稍後才會出現一線股價表現沉重,有欲支乏力,搖搖欲墜之態。而與此同時,三、四線股卻會輪流大幅跳升,給一種雞犬升天的感覺。這一市場特徵出現時,雖然意味著升勢即將見頂,但也不見得會很快見頂,垃圾股輪跳會持續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大市仍然會艱難地上升。
2、日K線圖上出現較大的陰線,在升勢之中。市場上人氣很旺。大家都不惜追高買入,一旦股價有回落稍顯便宜,理所當然地會被搶購的入市者承接住,因此,升勢在延續過程當中一般不會出現大的陰線.如果有一天走出一條大大的陰線.說明市場上的人心有變,買與賣的力量正在形成新的對比。所以,大陰線的出現預示著市場已好景不長了。
3、股價大幅上下振盪,升勢的頂部在多空雙方的正規力量遭遇的區域。看多者買入勇氣未減,看空者忙於大量出貨。因此必然造成股價上下劇烈波動,並且這種波動的高點和低點都不斷降低,這種狀態製造了許多很好的短線機會,但是,由於是在頂部區域,這類短線的風險性也應當重視。
4、重大支持位被打穿。一般來說.這裡指的重大支持位是總升幅回落38.2%處的價位.只要這個重要位置被擊穿。甚至只要日K線的下影線穿過此位,就足以說明市場上投資大眾的信心已被動搖,因此,在大升特升之後,只要股價有力量向下穿透支撐位,往往意味著走勢已經出現問題了。
5、成交量減少。成交量減少也是股價近頂的明顯表現,不過升勢中的第二浪及第四浪調整也會出現成交量的大幅減小,因此,成交量下降不是判斷頂部形成的可靠依據。
6、市場輿論出現較嚴重的分歧。市場輿論是投資者信心的反映。如果在對市場的信心上產生嚴重分歧,升勢很難長時間維持下去,因此,輿論的嚴重分歧也是大市處於頂部區域的一大特徵。

操作要點

頂部頂部

1、估值區間分布類似07年6000點。《證券日報》統計資料揭示,截止7月24日,全部A股平均市盈率28.53倍,其中大盤股平均25.71倍,中盤股平均47.13倍,小盤股平均51.33倍,50倍以上有989隻,最密集估值區間是100-150倍,有113隻。這個估值區間分布情況與07年6000點區域時十分類似。A股估值再列全球第一,而且是成熟市場和其他新興市場(包括資源豐富的俄羅斯)的數倍。
2、爆炒新股。無論大、小盤新股,無論發行市盈率有多高,無論交易所如何警示風險,新股上市首日都會獲得爆炒。無論是中小板極高市盈率發行的前兩隻新股,還是上海主機板今天上市的四川成渝(一隻沒有想像力的穩健股,居然首日盤中也能漲324%,簡直難以想像!),上市首日翻番或翻幾番都成了慣例,全然不顧股票的估值。新股IPO新政並不能解決A股市場爆炒新股的惡習,什麼規矩在A股市場都不會管用,只因本博一再揭示的本質:中國人全球第一賭客,A股市場全球第一賭場。
3、主力反覆運做重倉股,不輕易換股。資源股金屬股,無論漲幅多大,無論PE和PB多高,主力資金依然反覆運做,不換股操作。其實這也是牛市末段的特徵,因為重新坐莊其他股,耗時長,成本高。這充分說明本輪牛市在莊家和機構們的內心深處也已經接近頂部(只是不知道頂部在何時何點而已),主力莊家不願換股操作,抓住重倉股反覆炒,炒到牛市結束拉倒。這一點,與07年6月-10月中旬的行情也十分類似,當時煤炭、有色、航空、金融四大金剛也是持續不斷上漲。沒有莊家和機構會有長遠打算,大家都是“只爭朝夕、一次賺個夠”“只管今天、不管明天”“只管自己淨值狂飆,哪管後來人是哭是笑”。
4、大盤指數和熱點高估值群體(有色)屢屢盤中跳水(最近5個交易日已有三次),但總能在當天或次日收復失地並創出新高。盤中跳水,是跟莊大資金(次莊或小莊)出貨的現象。這一點,與07年9月至10月中旬的情形也很相似。一隻超級牛股尤其是熱點牛股,裡面常常有在不同階段進入的眾多機構,主力莊家和眾多跟風次級莊家,在股價飆升到一定階段,主莊會創造一定條件放飛次莊,免得最後主莊出貨時出現主莊與次級莊爭跑道的擁擠現象。
5、基金持倉水平超越07年6000點時的高位。上周公布的基金持倉資料顯示,偏股型基金持倉比例已經達到85%,超越了07年10月的82%左右。也就說基金現在手裡都是股票,缺乏現金,一旦下跌那么承接力量就有限的很,很可能造成多殺多的慘劇

賣出信號

頂部頂部

1、 MACD死叉為見頂信號
股價在經過大幅拉升後出現橫盤,形成的一個相對高點,投資者尤其是資金量較大的投資者,必須在第一賣點出貨或減倉。此時判斷第一賣點成立的技巧是“股價橫盤且MACD死叉”,死叉之日便是第一賣點形成之時。(文章由萬龍宮整理)
第一賣點形成之後,有些股票並沒有出現大跌,可能是多頭主力在回調之後為掩護出貨假裝向上突破,做出貨前的最後一次拉升。判斷絕對頂成立技巧是當股價進行虛浪拉升創出新高時,MACD卻不能同步,第二紅波的面積明顯無前波大,說明量能在不斷下降,二者的走勢產生背離,這是股價見頂的明顯信號。
此時形成的高點往往是成為一波牛市行情的最高點,如果此時不能順利出逃的話,後果不堪構想。必須說明的是在絕對頂賣股票時,決不能等MACD死叉後再賣,因為當MACD死叉時股價已經下跌了許多,在虛浪頂賣股票必須參考K線組合。這個也是MACD作為中線指標的缺陷之處。
一般來說,在虛浪急拉過程中如果出現“高開低走陰線”或“長下影線漲停陽線”時,是賣出的極佳時機。需要提醒的是,由於MACD指標具有滯後性,用 MACD尋找最佳賣點逃頂特別適合那些大幅拉升後做平台頭的股票,不適合那些急拉急跌的股票。另外,以上兩點大都出現在股票大幅上漲之後,也就是說,它出現在股票主升浪之後,如果一隻股票尚未大幅上漲,沒有進行過主升浪,則不要用以上方法。
2、KDJ呈現兩極形態即見頂
通常,大盤在長時間或者快速單邊走勢後,出現放量的或者極端反向走勢,同時配合經典的技術佐證,如跳空星型大K線周KDJ線的K值到達85以上,是見頂的典型信號。
當KDJ指標的J值升勢改變掉頭向下,先賣50%;k值升勢改變走平時可準備賣出,k值改變掉頭向下,清倉;當KDJ指標形成死叉時,這是最後的賣點。
但是,有時大盤或個股在高位正式見頂反轉向下,形成下跌的走勢,並且它們的MACD指標也在高位形成死亡交叉,大家就不能因為大盤或個股的KDJ指標發出超賣信號而盲目抄底,因為技術上經常會出現“底在底下”的情況,所以這種KDJ指標經常會失靈。
3、長上影線須多加小心
長上影線是一種明顯的見頂信號。上升行情中股價上漲到一定階段,連續放量沖高或者連續3-5個交易日連續放量,而且每日的換手率都在4%以上。當最大成交量出現時,其換手率往往超過10%,這意味著主力在拉高出貨。如果收盤時出現長上影線,表明沖高回落,拋壓沉重。如果次日股價又不能收復前日的上影線,成交開始萎縮,表明後市將調整,遇到此情況要堅決減倉甚至清倉
4、高位十字星為風險徵兆
上升較大空間後,大盤系統性風險有可能正在孕育爆發,這時必須格外留意日K線。當日K線出現十字星或長上影線的倒錘形陽線或陰線時,是賣出股票的關鍵。日K線出現高位十字星顯示多空分歧強烈,局面或將由買方市場轉為賣方市場,高位出現十字星猶如開車遇到十字路口的紅燈,反映市場將發生轉折,為規避風險可出貨。股價大幅上升後,出現帶長影線的倒錘形陰線,反映當日拋售者多,空方占優勢,若當日成交量很大,更是見頂信號。許多個股形成高位十字星或倒錘形長上影陰線時,80%-90%的機會形成大頭部,減倉為上策。
5、雙頭、多頭形態避之則吉
當股價不再形成新的突破,形成第二個頭時,應堅決賣出,因為從第一個頭到第二個頭都是主力派發階段。M字形是右峰較左峰為低乃為拉高出貨形,有時右峰亦可能形成較左峰為高的誘多形再反轉下跌更可怕,至於其它頭形如頭肩頂、三重頂、圓形頂也都一樣,只要跌破頸線支撐都得趕緊了結持股,免得虧損擴大。
6、擊破重要均線警惕變盤
放量後股價跌破10日均線且不能恢復,隨後5周線也被擊穿,應堅決賣出。對於剛被套的人此時退出特別有利。如何確認支撐位在此顯得尤為關鍵。一般來說, 10日均線第一天破了之後第二天回拉但是站不上支撐位(如30日均線),就是破位的確認,回拉的時候就是減倉的時機。如果股價繼續擊破30日或60日均線等重要均線指標就要堅決清倉了。此外,隨著股價的下調,逐漸形成了下降通道,日、周均線出現空頭排列。如果此後出現反彈,股價上沖30或60日均線沒有站穩,則應堅決賣出。
7、單日“T+0”買賣降低成本
主要是依靠股價每日的上下波動,利用小幅價差解套。比如,如果有100股被套,今天該股票低開或者股價下挫,當價格企穩有反彈趨勢時,立即買100股,一旦股票上漲後,賣掉以前的100股則能獲得盈利;如果股票高開或沖高見頂後可以先賣100股,然後等股價下跌後,再買回100股,則減少了下跌部分的虧損。這樣上漲可以獲得雙倍甚至多倍收益,下跌可能減少損失甚至獲得收益,如此就可以降低成本,直到解套。
8、二波弱勢反彈出貨
開低走低跌破前一波低點時,賣出(跌停價殺出)弱勢股。有實質利空時,開低走低,反彈無法越過開盤價,再反轉往下跌破第一波低點時,技術指轉弱,就應趕緊市價殺出,若沒來得及,也得在第二波反彈再無法越過高點,又反轉向下時,當機立斷下賣單。
9、補倉出貨須謹慎
當股市下跌到達某一階段性底部時,可以採用補倉賣出法,因為這時股價離投資者買價相去甚遠,如果強制賣出,往往損失較大。投資者可適當補倉後降低成本,等待行情回暖時再逢高賣出。補倉的最佳時機是在指數位於相對低位或剛剛向上反轉時。這時上漲的潛力巨大,下跌的可能最小,補倉較為安全。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弱勢股不補、前期暴漲過的超級黑馬不補。
10、箱形下緣失守為弱勢
無論人為開高走平、開平走平甚至開低走平,呈現箱形高低震盪時,在箱頂拋出,在箱低買進。但是一旦箱形下緣支撐價失守時,應毫不猶豫地拋光持股,若此刻下不了手,在盤上之箱形跌破後,也許會產生拉回效果,而此刻反彈仍過不了原箱形下緣,代表弱勢。

注意事項

頂部頂部

弱市好誇大利空的作用,一弱再弱;強市好誇大利好的效應,一強再強。輕浮時是高點,冷靜時是低點。
頂是買出來的,底是賣出來的。決心捂股時,可能就是階段性的頂部;痛定思痛離場時,極可能就是階段性的底部。
成熟者應知道,股市風險最大的時候往往不是在頂部,而是在所謂的底部。底部最騙人,最套人,最輸錢,很多高手往往敗在抄底上。
由於系統風險的積累,以及市場一致化的心理,這時的下跌往往更加兇狠。擊破都認為清晰的底,可能底部就不遠了,外力糾偏機制就可能啟動,也是散戶應該堅定信心,逢低買入或補倉之時。
底部信多不信空,頂部信空不信多。三次沖頂不過就賣出,三次探底不破就買入。
底部是複雜的,會有很多人看不懂的非符合技術的怪異走勢,K線組合可能有較多的騙線和技術陷阱,起碼要有2—3次上沖30日均線,假突破失敗的誘多行為,使散戶屢買屢套,成驚弓之鳥。
重要阻力位必須幾次衝擊後才能衝過,底部須幾次探底才能確認,低位應有2—3次的破位。越是複雜的走勢,其跌幅越大,時間越長。
在似底非底的啟動之時,猛拉大盤指標股拉抬指數,大多數股票不漲,就不是底,就不是行情的啟動。大盤只是進入了底部區域,不等於是底部的最低點。企穩反彈與新行情的啟動,往往是兩碼事。
熊市不言底,是底不反彈,反彈不是底。多頭不死,跌勢不止。真正的底部沒出現的時候,即使有反彈,也是短命的,不具備操作價值,反而要注意再次調整的風險。再次下跌,直到大盤出現一個長陰線或多數個股跌停,可能就是底。

股票術語大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