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魯南戰役,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1月,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人民解放軍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在山東省南部地區對國民黨軍發動的進攻戰役。宿北戰役後,正由魯南嶧縣向臨沂進攻的國民黨軍整編第26師附第1快速縱隊,於1946年12月下旬,在臨沂西南的向城、卡莊(今蒼山)、長城一線暫時轉入防禦。人民解放軍山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遵照中國共產黨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關於集中主力殲滅魯南之敵,並相機收復嶧縣、棗莊、台兒莊以及首先攻殲魯南國民黨軍主力整編第26師的指示,決定以第8、第9、第10師及第4師1個團、濱海警備旅共12個團組成右縱隊;以第1縱隊、第1師共15個團組成左縱隊,向整編第26師實施鉗形突擊。另以第2、第9縱隊和第6、第7師及第13旅共24個團在蘇北,阻擊由鹽城、漣水等地北進的國民黨軍,保障主要方向之作戰。
戰役經過
1947年1月2日晚,解放軍突然向國民黨軍發起攻擊。右縱隊迅速攻占整26師駐區北側各要點,同時切斷嶧陸公路(嶧縣至臨沂),阻絕了嶧、棗國民黨軍東援與整26師西撤的通道。左縱隊包圍卡莊,並在洪山鎮、橫山一線構築阻援陣地,切斷了整26師與駐台兒莊地區的國民黨軍整編第33軍的聯繫,完成戰役合圍與部分的戰術分割。
3日晚至4日晨,解放軍全力壓縮檔圍圈,逐點攻殲守軍。經激戰,殲滅整26師師部、第44旅全部和第169旅大部,將整26師殘部和第1快速縱隊包圍在陳家橋、作字溝之間狹小地區內。4日上午,被圍國民黨軍向嶧縣方向突圍。解放軍左、右縱隊合力層層攔擊,迅速將其壓縮於下湖、漏汁湖之間。時值雨雪交加,道路泥濘,國民黨軍裝甲部隊行動困難,在解放軍的猛攻下,潰不成軍。戰至下午,除7輛坦克逃至嶧縣外,全副美械裝備的整26師和第1快速縱隊全部覆滅。在此期間,由嶧縣和棗莊東援的國民黨軍均被阻援部隊擊退。山東、華中野戰軍鑒於整編第33軍縮踞運河以西固守,遂將第二步的攻擊矛頭轉向嶧、棗地區分散孤立之國民黨軍。嶧縣守軍為整編第51師第114旅一部、整編第52師1個團及整26師的後方機關;棗莊和齊村由整編第51師師部率第113旅和第114旅一部守備。
9日晚,解放軍右縱隊對嶧縣守軍發起攻擊,至11日拂曉全殲守軍,俘虜整26師師長馬勵武,繳獲逃回嶧縣的7輛坦克。與此同時,第1師向棗莊守軍發起攻擊。戰至16日,攻克齊村,全殲守軍第113旅(欠1個團)。20日,在第8師配合下,攻克棗莊,全殲守軍整51師師部及兩個團。戰役結束。
此戰歷時19天,人民解放軍僅以傷亡8000多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軍2個整編師師部、4個旅又1個快速縱隊共53530人,其中俘敵36030人,斃傷17500人,繳獲坦克24輛,榴、野、山炮89門,汽車474輛以及各種火炮200餘門(其中105毫米榴彈炮48門)。戰役期間,山東各級支前機構動員、組織民工達60萬人(其中常備民工25萬人),大、小車1500餘輛,擔架6000餘副支援前線,輸送糧秣彈藥,後運傷員,有力地保障了一線部隊的作戰。
戰役分段進行
第一階段圍殲整編第二十六師及第一快速縱隊。第二階段乘勝擴大戰果,以右縱隊攻取嶧縣城,以左縱隊追殲整編第三十三軍。
1947年1月1日拂曉,華東各參戰部隊秘密進入集結地域,野戰軍指揮部也於1月2日晚全部進入碑柱一帶駐地。國民黨軍隊對人民軍隊的行動毫無察覺。參戰部隊於2日晚22時向國民黨軍隊發起全線攻擊,打響了魯南戰役。國民黨軍隊猝不及防,整編第二十六師師長馬勵武前一天晚上到嶧縣城後方司令部過元旦未歸。戰鬥一打響,國民黨軍隊就失去了統一指揮。右縱隊向其發起攻擊,激戰至3日拂曉,殲二十六師一個多團,將其北側外圍陣地大部占領。左縱隊當晚包圍了卞莊二十六師一個團,各部隊均按照預定作戰計畫順利展開。兩路縱隊達成了對二十六師的戰役合圍與部分戰術分割。由於行動迅速突然,二十六師完全陷入混亂。3日晚,兩路縱隊緊縮對二十六師的包圍圈,右縱隊向傅山口、太子堂、馬家莊、楊家橋等地展開猛攻。左縱隊向漁溝、張家橋、小鍋里、秋湖等地展開猛攻。戰至4日晨,二十六師師部及所屬兩個旅大部被殲,殘部則被緊緊包圍在陳家橋、作字溝狹小地區內。此時,被圍在嶧縣的整編第二十六師師長馬勵武用報話機急呼空軍和整編第三十三軍、五十一師來援,但喊破嗓子,也沒有飛機出動和前來增援的部隊,他的部下則連連呼叫他前去指揮,絕望之餘,馬勵武只有下令二十六師殘部和第一快速縱隊殘部分路向西突圍。恰逢天公作美,早飯後便風雨交加,而且越下越大,道路泥濘不堪,國民黨軍隊輜重陷入泥濘動彈不得,機械化部隊失去了威力,在泥濘中亂作一團。野戰軍指揮部左右兩路縱隊遵照陳毅司令員的命令,多路出擊,分頭追擊堵截。戰鬥從上午10時激戰到下午3時,除先頭的7輛坦克逃往嶧縣城外,全部美械裝備的整編第二十六師和快速縱隊共3萬餘人全部被殲滅。戰役第一階段至此勝利結束。
第一階段作戰取得勝利後,野戰軍指揮部決定乘勝擴大戰果,發起第二階段作戰,攻取嶧縣、棗莊。以右縱隊的八師、九師、四師的一個團和濱海警備旅按原計畫攻取嶧縣;以左縱隊華中野戰軍一師攻擊棗莊,以山東野戰軍一縱與剛從蘇北趕來的第十三旅於嶧縣西南的文峰山、望仙山、白山一線阻擊韓莊、台兒莊可能出援的國民黨軍隊;魯南第一軍分區於臨城、沙溝之間開展游擊活動,破壞鐵路、公路,斷敵交通;第三軍分區部隊負責包圍、監視台兒莊的國民黨軍隊,同時布置南線兄弟部隊進入沂河以西、蘭陵至台兒莊公路以東隱蔽集結,待機阻擊打援;七師、九縱由華中野戰軍政委譚震林指揮,牽制由沭陽北犯的國民黨軍隊。此時,嶧縣、棗莊的國民黨軍隊已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成了驚弓之鳥、瓮中之鱉。
1月9日晚,右縱隊發起嶧縣城戰鬥。各部隊在猛烈炮火掩護下,分別向國民黨軍隊發起攻擊。魯中軍區四師十團、九師掃清外圍後由東、西兩面攻城;八師掃清外圍後從南門攻城。八師炸開了重重堵塞的南門,指戰員潮水般湧入城內,沿南北大街向北直衝二十六師師部鮑家大院。此時,魯中部隊也由城東門突入,與八師協同作戰。戰至11日凌晨2時左右,城內守軍基本被全殲,就連在圍殲二十六師與第一快速縱隊時逃到嶧縣的七輛坦克也被繳獲。身著士兵服裝的二十六師師長馬勵武也於俘虜隊伍中被查出。
在右縱隊攻取嶧縣的同時,左縱隊華中野戰軍一師向棗莊的國民黨軍隊發起進攻。棗莊國民黨軍隊的工事十分堅固,日偽時期就築有電網、城牆、外壕、碉堡、鹿砦等。整編第五十一師駐守後,又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改造加固,增設了地雷、鐵絲網和鹿砦,築成了堅固的永久性防禦體系,自詡為“固若金湯”。12日,左縱隊一師於掃清外圍陣地後殲其一部,完成了對棗莊、齊村、郭里集的包圍。此時,國民黨軍隊第十一師、第六十四師已進至台兒莊、韓莊一線,為爭取在國民黨到來之前殲滅棗莊的國民黨軍隊和保證華中野戰軍一師集中全力攻打棗莊,野戰軍指揮部又下令,調山東野戰軍一縱一旅接替包圍齊村的一師攻打齊村,部隊於16日拂曉前將駐齊村的國民黨五十一師旅長以下3000人全部解決。同時,一師一部埋伏於官地附近,消滅了由棗莊東面郭里集向棗莊突圍的五十一師一一四旅三四二團,斃團長以下千餘人,俘副團長以下900餘人。為迅速攻取棗莊,山東野戰軍一縱司令員葉飛與八師師長何以祥商定,由一縱派兩個團,八師派一個團協助一師攻打棗莊。
這時,棗莊外圍據點國民黨五十一師開始收縮,攻城部隊乘勢集中火力發起攻擊,占領了田莊、雷村、石猴嶺、石灰窯等地。鵝毛大雪之中,山東野戰軍一縱於19日黃昏配合華中野戰軍對棗莊的國民黨軍隊發起攻擊。一師一旅攻擊洋街,一師二旅監視南大井,一師三旅炸開了北大井,八師二十三團在炮火掩護下由西南面實施突擊。19日晚發起總攻,一師各部相繼突入城內,與國民黨軍隊展開逐堡爭奪。戰鬥持續至20日下午1時,全部殲滅整編第五十一師師部與兩個團,生俘師長周毓英以下8000餘人。至此,魯南戰役勝利結束。
21日,毛澤東以中央軍委的名義致電陳毅、粟裕、譚震林:“棗莊攻克,五十一師全殲,甚好甚慰。望對有功將士予以嘉獎。”
戰役意義
此戰,首創華東戰場一次殲滅國民黨軍兩個整師的紀錄,特別是殲滅第1快速縱隊,嚴重打擊了進范的國民黨軍,挫敗了其進攻山東解放軍首府臨沂的計畫,使山東、華中野戰軍獲得對敵機械化部隊的寶貴經驗,並為華東我軍組建特種兵部隊提供了物質基礎。魯南戰役的主要經驗是:辯證地分析敵之強弱,看出強敵在某種條件下也可能轉化為較弱之敵,善於抓住敵人的弱點,及時定下戰役決心;利用解放區的有利條件,隱蔽運動部隊,發起突然攻擊;戰役合圍與戰術分割同時進行,迅速殲滅被圍之敵,使其餘敵軍不及應援;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及時轉用兵力,擴大戰果;對敵機械化部隊,首先集中兵力殲滅其步兵,然後以靈活多樣的手段消滅其坦克。
魯南戰役歷時19天,殲滅國民黨軍整編第26、第51師師部、4個旅及1個快速縱隊,共5.3萬餘人,繳獲美制坦克24輛,榴彈炮、野炮、山炮89門,汽車474輛。首創華東戰場一次殲滅國民黨軍2個整編師的紀錄。特別是殲滅第1快速縱隊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進犯的國民黨軍的氣焰,粉碎了其進攻山東解放區首府臨沂的計畫,同時也使我華中、山東野戰軍取得了對敵機械化部隊作戰的經驗,並為爾後組建自己的特種兵縱隊提供了最初的物質基礎。
國共內戰戰爭列表
上黨戰役| 綏遠戰役| 邯鄲戰役| 熱河戰役| 四平戰役| 中原突圍| 蘇中戰役| 大同集寧戰役| 如黃戰役| 定陶戰役| 張家口戰役| 新開嶺戰役| 滑縣戰役| 宿北戰役| 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 鉅金魚戰役| 魯南戰役| 萊蕪戰役| 青化砭戰役| 豫北戰役| 正太戰役| 羊馬河戰役| 娘子關戰鬥| 蟠龍戰役| 東北夏季攻勢| 孟良崮戰役| 四平戰役| 魯西南戰役| 三路大軍挺進中原戰役| 挺進大別山戰役| 沙家店戰役| 豫西戰役| 沙土集戰役| 膠東戰役|東北秋季攻勢| 清風店戰役| 高山鋪戰役| 郟縣戰役| 石家莊戰役| 大別山反清剿戰役| 萊陽戰役| 平漢隴海路破擊戰役| 彰武戰役| 淶水戰役| 東北冬季攻勢| 公主屯戰役| 宜瓦戰役| 四平戰役| 臨汾戰役|洛陽戰役| 長春戰役| 膠濟路中段戰役| 西府隴東戰役| 冀熱察戰役| 晉中戰役| 豫東戰役| 兗州戰役| 襄樊戰役|察綏戰役| 遼瀋戰役| 濟南戰役| 太原戰役| 荔北戰役| 錦州戰役| 塔山戰役| 黑山戰役| 遼西戰役| 瀋陽戰役| 徐蚌會戰| 碾莊戰役| 九連山戰鬥| 西北冬季攻勢| 雙堆集戰役| 平津戰役| 張家口戰役| 陳官莊戰役| 新保全戰役| 天津戰役| 安新戰役| 渡江戰役| 郎廣戰役| 中南剿匪| 上海戰役| 漢潯間渡江戰役| 華東剿匪| 陝中戰役| 宜沙戰役| 扶郿戰役| 福州戰役| 蘭州戰役| 舟山群島戰役| 翠微峰戰鬥| 寧夏戰役| 河西戰役| 漳廈金戰役| 大別山剿匪| 西北剿匪| 衡寶戰役| 廣東戰役| 陽明山戰鬥| 陽江戰役| 金門戰役| 鄂西戰役| 西南戰役| 廣西戰役| 南川縣北戰役| 博白戰役| 成都戰役| 劍門關戰鬥| 昆明戰役| 滇南戰役| 西藏戰役| 西南剿匪| 八面山戰鬥| 天全保衛戰| 海南島戰役| 西昌戰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