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
1950年2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西南局召開會議,決定把剿匪作為全區工作的中心任務。在剿匪步驟上,確定首先殲滅腹心富庶地區和交通要道周圍之匪,爾後推至邊緣貧瘠山區。在西南軍區的統一部署下,人民解放軍第3兵團、第4兵團、第5兵團、第18兵團和第1兵團之第7軍,共13個軍、37個師另2個團的部隊,相繼投入剿匪作戰。從1950年3月起,各剿匪部隊採取分區包乾的辦法,以主力對大股土匪進行重點圍剿。鑒於四川的匪患尤為嚴重,解放軍駐川部隊根據西南軍區的指示,推遲進軍西藏的準備工作,集中兵力全面進剿四川各地的股匪。由第3兵團(兼川東軍區)指揮第11軍、第12軍的6個師,負責進剿川東地區的土匪,由第10軍(兼川南軍區)指揮第10軍、第18軍、第15軍的8個師,負責進剿川南地區的土匪;由第60軍(兼川西軍區)指揮第60軍、第62軍、第7軍的7個師,負責進剿川西地區的土匪,第61軍負責進剿川北地區的土匪;第62軍負責進剿西康雅安、西昌、康定等地的土匪;第4兵團指揮第13軍、第14軍及15軍一部負責進剿雲南地區的土匪,第3兵團指揮第16軍3個師負責進剿貴州地區的土匪。剿匪部隊採用合圍與駐剿、奔襲與窮追搜剿相結合的戰術。
過程與結果

1950年2 月6 日至10日,翠¤中央西南局召開第一次會議,會上曉萍總結了部隊進入西南地區以來的
情況,提出了今後的中心任務和工作方針。會議認為,剿匪已成為西南地區的中心任務,不剿滅土匪,一切無從著手;農村工作的心中任務是“剿匪生產”;剿匪工作應堅決貫徹“軍事打擊,政治瓦解,發動民眾三者相結合”的方針;正確執行鎮壓和寬大相結合,即“首惡者必辦,脅從者不問,立功者受獎”的政策。在剿匪部署上,會議確定,加強對各主要交通幹線的守備,採取分段包幹辦法,集中兵力首先殲滅平原富庶地區大股土匪,爾後逐步向邊沿山區擴展;迅速淨化四川腹地,以保春耕生產,不誤農時。會議以後,西南軍區根據會議精神,對各進剿部隊進一步明確了清剿重點。3 月15日,西南局和西南軍區聯合發出了《關於組織一元化剿匪鬥爭的指示》。根據指示要求,各軍區和軍分區部隊,在地方黨委的統一領導下,成立了各級剿匪委員會,並將一定數量的野戰部隊改為地方武裝,大力開展地方工作。從1950年3 月起,各進剿部隊按部署對各地股匪展開重點進剿。
川東軍區部隊首先集中兵力圍剿了涪陵、巴縣、南川地區的股匪,在1 個月的作戰中,殲滅股匪2.3 萬餘人。接著又對武隆、彭水以南地區和貴州桐梓山進行了重點清剿,對黔江、彭水、榮昌、永川、瀘州等地組織了會剿。到7 月底,川東清剿部隊共殲滅股匪9.5 萬餘人。9 月以後,川東部隊主力轉向黔東北地區清剿,在各分區部隊和人民武裝的配合下,先後對川黔邊區的道真、正安、務川、德江、沿河和印江、思南、江口、銅仁、松桃及梵淨山進行了重點清剿和會剿,殲滅“黔東北人民自衛軍”、“川黔湘鄂人民自衛軍”和“西南剿共總指揮部”
等股匪3.2 萬餘人。在追剿作戰中,由於糧食供應困難,部隊經常吃不飽飯,沒有鞋襪,就用草捆腳或乾脆赤足爬山涉水,廣大指戰員發揚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克服種種困難,在各族人民的幫助下,到1950年底,共殲滅匪特19.3萬餘
人,基本肅清川東股匪。
川南軍區部隊,1950年3 月集中兵力對兜子山、螺觀山、古樓山和桐子林、馬邊股匪展開重點清剿,經過1 個月的積極作戰,殲滅匪特1.6 萬餘人。接著,又經過半年的作戰,共殲滅股匪14萬人。從9 月上旬開始,川南軍區與調入瀘州至宜賓線的第15軍部隊,聯合對川康黔滇邊的股匪展開清剿,殲匪2 萬餘人,到12月底,川南地區共殲滅股匪29.3萬餘人。
川西軍區剿匪部隊,於1950年4 月間,鎮壓了龍潭寺、西板灘地區的兩起大規模的匪特翠¤,殲滅匪特1.9 萬餘人。隨後,又對邛崍、大邑、總崗山區和雙流地區股匪組織多次圍剿作戰,至7 月底,共殲滅股匪5 萬餘人。8 月以後,川西剿匪部隊轉向汶(川)灌(縣)彭(縣)邊和川康邊的羊兒崗、天台山以及懋功、撫邊、綏靖(今丹巴)地區清剿,殲滅股匪2.6 萬餘人。到12月底,川西軍區全年共殲股匪8.3 萬餘人。
川北軍區剿匪部隊,在三四月份殲滅股匪9305人,基本平息川北腹地的匪亂,但北部地區的匪情仍較嚴重。5 月以後,川北軍區採用分區包乾清剿,經過3 個月積極作戰,殲滅股匪1 萬餘人。到1950年底,川北大股土匪被基本剿滅,共殲滅匪特8 萬餘人。
西昌戰役後西康軍區部隊便集中兵力對雅安、西昌、康定地區之土匪,採用分區包幹辦法清剿。各清剿部隊在少數民族地區執行任務,認真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嚴明紀律,贏得了各族人民的擁護和愛戴。在人民民眾的支援幫助下,在1950年的剿匪作戰中,西康軍區部隊共剿滅股匪1.5 萬餘人。
貴州軍區所轄範圍寬廣,兵力不足,開始時又未能集中兵力對大股土匪進行重點清剿,因而開始階段剿匪成效不大。1950年3 月,軍區召開剿匪會議,調整了剿匪部署,並決定主動撤出27個縣,集中兵力清剿交通線兩側及經濟富庶地區的股匪。4 月份即殲滅股匪1.08萬餘人,取得較好成績,到5 月底,共殲滅匪特3.9 萬餘人。從7 月開始,貴州軍區剿匪部隊對盤踞石阡、雷山和黔南長順、紫雲、惠水地區的股匪展開合圍進剿,到1950年底,先後殲滅了“黔東北反共人民自救軍”、“黔東南綏靖司令部”和“貴州人民反共救國軍”、“川黔湘反共自救軍”、“黔桂邊區人民反共救國軍”等主要股匪。在全年的剿匪作戰中,共殲滅股匪19萬餘人。
雲南是採取和平方式解放的,開始由於對土匪的嚴重程度估計不足,重視不夠,加上起義部隊不斷發生叛亂,致使土匪數量迅速增加。楚雄地區的新平、易門、牟定、廣通縣城先後被股匪占領,玉溪地區的征糧工作被迫停止,蒙自、文山以及滇緬公路兩側地區的情況更為複雜,據1950年5 月份統計,雲南地區的股匪人數已達4.5 萬餘人。針對這一嚴重情況,雲南軍區決定採取集中兵力、分片包乾的辦法,以第13軍9 個團、第15軍第43師和第14軍第42師等部,分別對楚雄、玉溪、新平、昭通、華坪、永勝等地股匪展開重點圍剿。各進剿部隊按照統一部署,在積極開展軍事清剿的同時,大力進行發動民眾,開展政治攻勢,瓦解匪部。
到1950年底,全省共剿滅股匪6.2 萬餘人,收復被股匪占領的縣城10餘座。殘存土匪大部轉向省縣邊沿和國境線附近地區活動。
西南地區軍民,經過1950年的積極進剿,共剿滅股匪85萬餘人,社會秩序和人民生產、生活趨於正常。矛老人家在收到西南軍區1950年剿匪工作總結報告後,非常高興,於1951年1 月28日復電說:你們1 月6 日送來的1950年一年剿匪工作總結報告,收到閱悉,路線正確,方法適當,剿滅匪眾85萬人,繳槍40萬餘支,成績極大,甚為欣慰,望即通令所屬,予以嘉獎。
1950年,西南地區主要股匪被殲滅以後,大量殘匪流竄在省縣結合部山區和滇緬(甸)邊境地區。在四川西北、大小涼山及雲南邊沿少數民族地區,潰散土匪利用邊區地形險要交通不便以及原有的社會關係進行潛伏,以伺機建立新的反動組織。他們挑撥民族關係,拉攏少數民族上層反動分子,有的還混入人民政府基層組織和民眾團體。據川東地區統計,在此期間,新發現反革命組織59個,破獲反革命翠¤50餘起,發生暗殺解放軍人員及地方幹部157 次,投毒223 起,縱火事件316 次。各地土匪在擴充實力的同時,還極力與台灣國民黨聯繫,爭取空投補給,妄圖在四川邊沿山區建立所謂“陸上台灣”。在1952年內,他們就接受台灣空投10次,除補給物資以外,空投特務14人、電台13部。活動於黑水地區的 傅秉勛和川甘青邊之馬良匪部,在此時期均發展到數千人。這些土匪四處騷擾破壞,嚴重影響到國家的重建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黨中央、矛老人家十分關心西南地區的匪情變化。1951年2 月25日,矛老人家看了川西軍區的剿匪報告後指示:西南的經驗是縣區鄉均建立有黨外民主人士參加的清匪委員會,保有清匪小組,區有捕捉隊,此外尚有情報站與檢查站的組織。再則清匪必須與反霸、減租、退押或土改相結合進去,必須殺掉匪首、慣匪與惡霸,並必須由黨委統一領導,全力以赴,才能發動民眾,根絕匪禍。根據矛老人家的指示,西南軍區於3 月15日發出剿匪命令,要求各剿匪部隊認真學習川西軍區的經驗,普遍成立各級清匪組織和捕捉隊,追捕匪特。並從主力部隊中抽調一批幹部加強地方武裝,加強對重要點線和城市的守備,保證黨在各地工作的順利進行。
1951年上半年,貴州軍區協同雲南、廣西部隊,對黔桂滇邊、黔桂邊組織了會剿;西康軍區圍剿鹽邊、鹽源地區的土匪;雲南軍區對滇西南之鎮康、耿馬、雙江和滇南之紅河地區進行了清剿。在清剿作戰中,各地區部隊在地方黨委的一元化領導下,依靠各族人民民眾,組織聯防聯剿,在1 至4 月份的清剿作戰中,殲滅土匪7 萬餘人。到1951年底,西南軍區剿匪部隊在四川、西康、雲南、貴州地區共殲滅匪特20萬餘人。從1952年至1953年,剿匪部隊在大力剿滅散匪的同時,還組織了幾次較大規模的會剿股匪戰鬥。1952年7 月至9 月間,剿匪部隊繼在川西北殲滅懋功地區股匪後,又以9 個多團的兵力發起黑水剿匪戰役,剿滅直接受台灣特務機關指揮和接濟的傅秉勛股匪3600餘人,斃俘匪首傅秉勛和黑水地區反
動大頭人蘇永和等人。6 月20日至9 月底,雲南軍區用3 個多團,對滇越(南)邊花龍地區股匪周光祿部展開清剿,全殲該匪2200餘人。
1953年3 月至5 月間,西南軍區除以4 個多團兵力配合軍區剿滅草地股匪馬良部外,還爭取阿壩大土官華爾功成烈交出窩藏流竄於川康甘青地區的“川康反共救國軍”第3 路中將總指揮、軍統特務周迅予,中統特務何本初,“西南遊擊幹部訓練班”少將主任、“川南遊擊幹部訓練班”少將主任、“川南遊擊總指揮”、軍統特務王旭夫等匪首。據不完全統計,經過1951年至1953年的清剿鬥爭,西南軍區在四川、西康、雲南、貴州地區共殲滅土匪24萬餘人,基本肅清了西南地區的土匪。
至1953年西南地區,先後共殲滅匪特116 萬餘人,繳獲各種火炮700 余門、各種槍60萬餘支
紀實
新中國建立之初,土匪特務武裝不斷製造暴亂,其中爆發規模最大,危害最烈,影響最壞的當數西南地區。我剿匪部隊經過長達13年艱苦卓絕的鬥爭,才完全徹底地將其平息。
晚年的鄧小平,在回憶進軍大西南這段往事時說:進軍西南,同胡宗南那一仗打得很容易,同宋希濂也沒有打多少仗。真正打了一場硬仗的是剿匪戰鬥,打得很漂亮。鄧小平說話簡練,關於進軍大西南的事,他只講了40多個字。可見西南剿匪鬥爭在他心中的分量。
1950年2月,一份鄧小平親自草擬的“關於西南情況和工作方針”的加急電報,放在了毛澤東的案頭。鄧小平在報告中寫道:鑒於西南匪患的猖獗,剿匪已成為全面的中心任務。不剿滅土匪,一切無從著手。當時,不甘心失敗的國民黨殘餘勢力和封建地霸武裝,沆瀣一氣,妄圖顛復新興的人民政權。
在毛主席的批示下,3月22日,鄧小平、劉伯承與賀龍聯名發布了剿匪布告。鄧小平指出,這一任務“要比普通的軍事鬥爭複雜與艱苦得多”,“仍然包括流血和犧牲”,而且“不是打幾個衝鋒就能解決問題的”。要取得勝利,不僅需要堅定勇敢,更重要的是要有智慧、有策略、有辦法。一場大規模的剿匪鬥爭,就此拉開序幕。
蔣介石封的“西南反共救國軍第2路綏靖總司令”是個瘋狂不可一世的“雙槍老太婆”,她落敗於解放軍的“黑虎掏心術”
智擒“雙槍老太婆”
抗戰初期,滿洲女貴族趙洪文國將家產變賣一空,帶著家人從關外逃到華北,在共產黨的幫助下,拉出了一支抗日游擊隊。從此,趙洪文國去掉金釵旗袍,放開小腳,打上綁腿,腰插雙槍,完全一副巾幗女傑的裝束。
1940年春,她作為抗日英雄,被國民黨接到陪都重慶,受到蔣介石的接見,蔣介石與她合影留念,還親書“游擊之母”四個字贈予她。一時,登門祝賀、目睹其風采或聆聽其抗日義舉的各界人士,紛至沓來。人們見上了年紀的她仍腰插雙槍,便稱她為“雙槍老太婆”。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封她為“第2路綏靖總指揮部”中將總指揮。她這時已全然忘記了共產黨對其抗日游擊隊發展、壯大乃至每一次戰鬥給予的支持和幫助,公然與共產黨為敵。
1949年秋,趙洪文國所部在解放軍的打擊下遭到了徹底的失敗。她帶著家人狼狽逃到了重慶。蔣介石逃離重慶前夕,親派蔣經國對她封委許願。在重慶上清寺的公館裡,趙洪文國接過了蔣經國頒給她的“西南反共救國軍第2路綏靖總司令”的委任狀。自此她帶上兩個兒子和女婿,連同一些心腹,領了蔣介石親贈的大批彈藥,踏上了川西平原,利用當地袍哥和股匪,興風作浪。
1950年2月9日,四川什邡三河鄉,趙洪文國正式粉墨登場。
她公然以“西南反共救國軍第2路綏靖總司令”的名義發布公告。一時間究竟封了多少官,她也記不清。粗粗一算就有百十號人被她分封成名目繁多的隊長、司令。靠蠱惑人心、發官許願,她居然糾集了5000多烏合之眾。
正式扯出黑幡的第二天,她就將三河鄉20多名農會幹部和工作人員殺害了。尤其令人髮指的是,她親自指揮匪徒活埋我10多名征糧隊員。據什邡武工隊統計,在她為匪作亂開始的10多天時間裡,匪徒們殺害武工隊員和民眾就達200多人,燒毀房屋300多間,搶走耕牛200餘頭,各鄉老百姓的糧食被洗劫一空。
2月13日,黃昏的川西壩子籠罩在暮靄沉沉中。趙洪文國親率5000多名匪徒,浩浩蕩蕩直奔什邡縣城。她要實現蔣介石反共復國的迷夢。
土匪的隊伍中,她乘坐一頂寬大的滑竿,特別顯眼。伴著匪徒們的吆喝聲,她的上身於滑竿的顛簸中一起一伏,加之手持雙槍揮來揮去,活像一個跳大神的巫婆。
早已得到情報的解放軍537團,抽調一個炮營和步兵營設伏阻截。
炮營在山上架好8門迫擊炮,對準匪隊一陣猛烈開火。她所糾集的烏合之眾頓作鳥獸散,她的滑竿也被逃竄的土匪撞倒,她重重地摔在地上,痛得齜牙咧嘴,兩個轎夫也沒命逃走了。她兒子拚死擠上來,背起她跑回三河鄉,她才僥倖逃脫。
面對趙洪文國的屢屢進犯,川西軍區決定,智取她的指揮部。4月初,解放軍537團1營擔負了這個任務。
綿竹縣境內的大石壩一帶,是人煙稀少的大壩子。東南部為道路崎嶇終年積雪的大山。當年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曾路過這裡。1營戰士沿著當年紅軍走過的道路,從茂縣出發,翻越土門大雪山,不顧朔風嚴寒,高山缺氧,經過200里的強行軍,直抵大石壩。
選擇這一奇險路線,一是為了出敵不意,二是由於大石壩一帶山區曾是紅軍根據地,民眾基礎好。果然,他們抵達後民眾紛紛來到部隊,要求帶路追擊土匪。他們說:“匪司令部就駐在紅廟場村南頭號的一座大廟裡。”去紅廟場村要通過一個竹索橋。營長李佐軍派3連長劉志全帶兩個排長和幾名戰士,由老鄉帶路去實地偵察,結果發現竹索橋沒有敵人防守。敵人沒想到解放軍會“從天而降”。
當夜12時,準時發起攻擊。3連兩個尖刀班悄然通過竹索橋,直搗匪巢。他們搭人梯翻過一丈多高的院牆,與敵人展開了近戰夜戰,僅十幾分鐘就解決了戰鬥。但卻未見“雙槍老太婆”趙洪文國。原來她眼見大勢已去,裝扮成農婦,帶著幾名親信,潛藏在附近一民眾家中,但很快就被我搜尋部隊擒獲。
1950年7月6日,川西軍區軍法處判處趙洪文國死刑。趙洪文國,終以她人生最後的反動劣跡,被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彝族匪首逃到佤族山寨,被當作“祭鬼節”祭品,他做夢也沒想到就在即將身首異處之時,解放軍成了他的救命恩人
祭祀台上救匪首
雲南是一個民族眾多、地形、地貌複雜多樣的邊疆省份,國民黨敗逃大陸前夕,曾派遣大量匪特進入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利用土司頭人的民族戒備心理挑起民族矛盾,煽動鬧事。這些潛藏的匪特按照國民黨事先制定的“總體戰”開展游擊活動。短短時間裡不少地區暴亂頻起,由於人數多、範圍廣、突發性強,更由於事關我們的民族政策,所以使得這裡的剿匪工作十分艱巨。
當時,雲南全省股匪已達250餘股,人數達45000人,尤以玉溪、楚雄更為嚴重,僅征糧幹部就有600餘人被害。
而楚雄匪亂又是雲南少數民族匪患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1950年4月的一天夜晚,在楚雄鹽豐的一所彝族土司官寨里,昏暗的燈火搖曳出兩張神秘的面孔。
身披黑色斗篷、腰掛“盒子炮”的彝族土司普光才正恭敬地將一塊肥碩的砣砣肉敬奉給藏匿於此的國民黨中將特務范宇舟。
這位頗有點嘴上功夫的中統特務正按上峰布置的“應變計畫”,努力遊說彝族土司叛亂。
4月底,鹽豐彝族土司普光才,在特務范宇舟策動下,組成“滇西青年抗糧軍”,轄1個師,3個團,約1000餘人。他們殺害了我征糧隊員和工作人員20餘人後,哄搶了數十萬斤征糧。
在普光才匪亂大旗下,楚雄地區匪患多處爆發。國民黨退役營長楊永壽和廣通縣鹽警隊長湯固,勾結地主惡霸勢力,組成“中國義勇救國軍”,約有1000餘人,成為普光才匪部的又一支骨幹力量。
滇西的5月,赤日炎炎,溽暑難捱。
118團接到師部的命令,由團參謀長王爭帶1、2營奔赴楚雄,執行剿匪任務。
5月5日黃昏,118團順利抵達楚雄。此時,部隊已十分疲勞,連吃飯和休息不過4小時,又直撲廣通。
廣通是位於成昆路上的一處大型交通驛站。暗夜,通向廣通的山路極為陡滑。剿匪部隊80里路程僅用了6個小時,至次日拂曉部隊悄然潛至廣通城外。土匪們渾然不覺。
待到發起攻擊,在一陣槍彈聲中,土匪們方才如夢初醒。零亂的隊伍七拼八湊趕到城牆隘口,卻被解放軍的火力壓得毫無還手之力。土匪們意識到遇上了解放軍的正規部隊,稍事抵抗後,在一片驚慌聲中,丟下了40餘具屍首,落荒潰逃。
殘匪普光才和楊永壽逃往城北30餘里外的凋翎山。我剿匪部隊乘勝直搗凋翎山。這一仗除普光才帶著少數匪徒在我軍追殲之前就悄悄離開匪隊外,其餘大小匪徒包括楊永壽在內悉數被擒。
5月28日,有民眾報告,普光才躲在鹽豐曇花鄉的一座山上。
王爭命118團機槍連搜尋圍剿普光才殘匪。經過幾天的政治爭取,普光才老婆被說服,答應上山勸他投降。
但是,由於懼怕被清算,普光才決定先讓40多名骨幹下山自首,看看解放軍如何處置再定。聞聽敵人投降,翌日中午,118團參謀長王爭頂著烈日,親自到山下迎接,但卻不見土司普光才。
自新匪徒說:“普土司害怕大軍。他講,所有的人都會受到寬大,唯獨他不會。”
“那他到哪去了呢?”王爭急忙問。
“他帶了一個貼身娃子(奴隸)往佤族寨走了。他讓大軍不要找他,他不會再幹壞事了。”
“不行,一定要找到普土司,找不回人,118團的剿匪就不能算全勝。”王爭斬釘截鐵地對大家說。
說完,他帶著兩個連翻山越嶺尋找普光才。
佤族是個奇特彪悍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滇西南一帶和緬甸、寮國境內,保留有許多古樸雄渾的民族文化,但也有一項原始落後的習俗,即解放前阿佤山區盛行的“祭鬼節”。
每到春華秋實季節或遇有旱澇天災,佤族便會舉行盛大法事,將外族人或仇家抓來,當眾“砍頭祭鬼”,期望風調雨順。直到1956年,毛主席聽說後,在北京接見佤族代表岩波時勸道:“我看‘祭鬼節’上用人頭祭鬼,能不能改一下?比如用牛、羊之類的作替代。”岩波回到佤族山寨,傳達了毛主席的勸告,這個習俗才被廢除。
1950年6月的一天,大坡村過起了“祭鬼節”。佤族小伙輕衣簡裝,腰別砍刀,表演著上刀山,下火海,摸油鍋;姑娘們則著節日盛裝,吟唱著怪異的神曲。倒霉的普光才帶著貼身娃子跌跌撞撞闖進了村莊。受佤族“祭鬼節”的吸引,普光才也擠入人群忘情地看起來。
主持祭鬼的法師正愁找不到人頭來祭神,忽見兩個神色慌張的傢伙鑽入了觀看隊伍,心裡就有了主意,決定拿他們開刀。
3天后,大坡村佤族神廟裡,巫師塗著大花臉,焚香告廟。佤族人齊聚廟前,個個凝神屏氣。一番法事過後,巫師站了起來,清了清嗓子,就要宣布殺頭的號令。
普光才倆人頓時篩糠般顫抖起來,他們絕望地閉上了雙眼。
千鈞一髮之際,一聲“刀下留人”,解放軍潮水般衝進了神廟。領隊的正是王爭參謀長,“佤族父老鄉親們,千萬不要用他們的人頭祭鬼。彝族和佤族是親兄弟、親姐妹呀!”
經過苦口婆心地說服,佤族人終於答應放還普光才二人。
“我……我向大軍……投誠”。
普光才悲喜交集,拉著王爭的手熱淚直流。 毛主席說,人家諸葛亮擒孟獲,還敢於七擒七縱。我們為什麼就不敢來個八擒八縱?
釋放“貴州女孟獲”
貴州匪患中,程蓮珍是一位名可見史傳的人物,被稱為“貴州女孟獲”。
1953年初,貴州匪患基本肅清,潛逃在案的匪首紛紛落網伏法,而名噪夜郎的程蓮珍作為一名女匪首,卻杳無蹤跡。
在《貴州剿匪大事記》中,記載著當年對她的通緝令:“匪首陳大嫂,本名程蓮珍,布依族婦女。解放前就騎馬玩槍,游鄉串鎮,威懾民眾……體貌特徵:身材修長,面目清俊,膚色白皙,貌似良家女子……該匪首狡詐多變,行動敏捷,槍法甚精,捕捉時務必提高警惕。”
程蓮珍入匪有著特殊背景。其夫羅紹凡是惠水縣有名的富家子弟,本為一介書生,曾就讀於貴州一中專院校。但其夫兄羅紹銓卻是匪首曹紹華的骨幹,任職為匪“貴州人民反共自衛救國軍”副總指揮。羅紹凡因之被其兄委為團副。匪首曹紹華帶著敵匪的司令部進駐程蓮珍的家,親封她為團長。
1950年3月,曹匪攻打惠水縣城,3000餘名土匪被解放軍打得丟盔棄甲。但程蓮珍卻多了個心眼,她沒按預約時間趕至惠水城外。當匪兵潰逃時,她的一團布依族兵才姍姍來到,隨即,馬上掉頭隨匪部撤去。由於她的一團人馬無一傷亡,於是被人謬傳成神機妙算、刀槍不入的女奇人程蓮珍在以後隨曹匪攻打貴陽至惠水的重鎮青岩、花溪、長順縣城及附近的大小鄉鎮,甚至密謀攻打貴陽,她都頗為賣力。
貴州匪亂中一個被神化的布依族女匪首由此而凸現出來。
程蓮珍被我捕獲後,民眾紛紛要求公審處決。
根據時任貴州省公安廳廳長吳石的回憶:1953年5月,西南軍區李達參謀長趕赴貴陽,吳石親自負責保衛工作。在省委書記蘇振華的套間臥室里,他立於外間,李達和蘇振華在裡間,倆人關於處理程蓮珍的談話清晰可聞。
蘇振華說:“程蓮珍民憤大,下面的人要求殺!”
李達說:“毛主席有指示,不能殺!今年3月下旬,我從朝鮮回國,毛主席接見我,我匯報了西南地區的剿匪工作情況,專門談到了程蓮珍的問題,我說,主席,這個女匪首,下面要求殺!毛主席說,她在當地有影響力咧,不能殺!人家諸葛亮擒孟獲,還敢於七擒七縱。我們擒了陳大嫂,為什麼就不敢來個八擒八縱?連兩擒兩縱也不行?總之,不能一擒就殺!”
不久,貴州軍區發布《關於釋放匪首程蓮珍的指示》。1953年6月5日,在惠水縣城城關鎮召開了數千人的民眾大會,當場釋放了程蓮珍。
程蓮珍由此被人稱為“貴州女孟獲”。
程蓮珍被釋放後,在清匪反霸中配合我們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她經常身背斗笠,懷揣乾糧,風餐露宿深入到長紫惠地區崇山峻岭中,尋找匪徒蹤跡,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宣傳共產黨的寬大胸懷和民族政策,說服他們繳械投降。在她的努力下,一些匪徒走出深山密林,向人民政府投降自新。
程蓮珍後來被安置在惠水縣一個布依山寨居住。1998年夏病逝。
蘇聯衛國戰爭中,馬特洛索夫用胸膛堵住敵人碉堡上的機槍口,開闢了勝利的通道。剿匪鬥爭中,我軍也第一次出現了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
剿匪中的“馬特洛索夫”
1950年初冬,貴州軍區剿匪東集團在黔東“鐵壁合圍”取得巨大勝利以後,又調動了野戰部隊的3個團另2個營、貴陽軍分區的2個營以及安順軍分區的部隊,對長順、紫雲、惠水縣的土匪進行圍剿,史稱“長紫惠鐵壁合圍”。
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年僅19歲的馬特洛索夫為奪取喬爾努什卡村戰鬥的勝利,毅然用胸膛堵住敵人碉堡上的機槍口,為連隊進攻開闢了勝利的通道。時隔7年後的這次剿匪鬥爭中,我軍也第一次出現了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他就是原貴州軍區140團1營2連1班副班長肖國寶。
在我軍“長紫惠鐵壁合圍”下,敵匪“貴州人民反共自衛救國軍”頃刻土崩瓦解。上級把追捕敵匪總司令曹紹華的任務交給了140團,團里決定把這個任務交給1營。肖國寶主動找到營教導員李繼田請戰。他請求說:“我一定要想辦法把曹紹華捉住,為民除害,為部隊爭光,請黨組織讓我參戰吧!”
1營立即組成了78人的武工隊,由李繼田率領,在當地人民民眾的積極配合下,循著曹匪留下的蛛絲馬跡,搜尋追蹤,終於在11月13日拂曉將曹匪餘部包圍在長順觀山槽的斗蓬中。
此時,曹匪已與其1、4兩師及2、5師殘部會合,總計有400多人,企圖衝出我合圍圈,逃往羅甸和廣西。
李繼田認為匪徒數量雖多,但都是遭我沉重打擊之殘匪,鬥志不高,於是決定趁匪徒立足未穩,對我情況不清時,採取突然襲擊。
斗蓬中地勢十分險峻,四面被陡峭的石山環抱,中間是一條長300多米的凹溝,除了三個埡口外沒有別的出路。李繼田率部兵分三路出擊:3連兩個班實施正面突擊,搶占西埡口;2連兩個班迂迴堵住南面的大小埡口,切斷土匪南逃之路;肖國寶所在的2連1班和3連4班一起奉命直搗匪巢心臟。
戰鬥首先從正面的西埡口打響。上百名匪徒企圖從西埡口突圍,遭我迎頭痛擊後,轉向南面大埡口突圍。此時2連1班和3連4班趁機從匪徒背後沖了上去。匪徒們腹背挨打,弄不清來了多少解放軍,頓時亂作一團。
敵匪總司令曹紹華萬沒想到解放軍來得這樣快,他拔出手槍,聲嘶力竭地吼道:“兄弟們,給我頂住,來的都是些土花兒(指民兵)。”
匪徒們作困獸之鬥。敵匪參謀長馬啟忠隱蔽在一塊巨石後面,揮舞著駁殼槍,指揮四挺機槍織出一道嚴密的火力網,封住了我正面進攻之路。
衝擊中,肖國寶回頭一看,身邊沒剩下幾個人了。後面的部隊也被匪徒機槍壓得抬不起頭來。他怒視著吃人的敵機槍口,暗下決心,拚死也要打掉它!他機警地在彈雨中左衝右突,端著衝鋒鎗掃倒一片擋住去路的土匪後,正欲沖向敵機槍火力口,不料,一顆子彈擊中了他的腰部,頓時鮮血汩汩流出,染紅了大半個腰際,他昏倒在第一個土坎內。
敵火力愈來愈猛,我軍的傷亡在不斷增大。他甦醒後,強忍著劇痛,身體一躍,撲到了第二個土坎。
這時他已可以清晰地聽到匪參謀長馬啟忠狂妄地吼叫。
肖國寶拚命向前,向前……前進中他的左胸又負了傷,一連打了幾個趔趄,險些栽倒在地。他以頑強的毅力衝上去了,舉起衝鋒鎗用力砸向馬匪。馬匪嚇得目瞪口呆。肖國寶順勢奪過馬匪的槍,結果了他的性命。
匪徒的機槍還在吼叫,李教導員和戰友們伏在地上心急如焚。猛然看見,渾身是血的肖國寶撲向匪徒的機槍口。
“同志們,沖啊!”“為肖國寶報仇!”“活捉曹紹華!”戰士們帶著復仇的吶喊,一齊沖向匪陣,活捉了“貴州人民反共自衛救國軍”總司令曹紹華,一舉全殲了匪徒。
肖國寶飲彈七處,壯烈犧牲。新華社以“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肖國寶”為題報導了他的英雄事跡。1951年2月,西南軍區授予他“一級戰鬥英雄”榮譽稱號,命名他生前所在連為“肖國寶英雄連”。
國共內戰戰爭列表
上黨戰役| 綏遠戰役| 邯鄲戰役| 熱河戰役| 四平戰役| 中原突圍| 蘇中戰役| 大同集寧戰役| 如黃戰役| 定陶戰役| 張家口戰役| 新開嶺戰役| 滑縣戰役| 宿北戰役| 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 鉅金魚戰役| 魯南戰役| 萊蕪戰役| 青化砭戰役| 豫北戰役| 正太戰役| 羊馬河戰役| 娘子關戰鬥| 蟠龍戰役| 東北夏季攻勢| 孟良崮戰役| 四平戰役| 魯西南戰役| 三路大軍挺進中原戰役| 挺進大別山戰役| 沙家店戰役| 豫西戰役| 沙土集戰役| 膠東戰役|東北秋季攻勢| 清風店戰役| 高山鋪戰役| 郟縣戰役| 石家莊戰役| 大別山反清剿戰役| 萊陽戰役| 平漢隴海路破擊戰役| 彰武戰役| 淶水戰役| 東北冬季攻勢| 公主屯戰役| 宜瓦戰役| 四平戰役| 臨汾戰役|洛陽戰役| 長春戰役| 膠濟路中段戰役| 西府隴東戰役| 冀熱察戰役| 晉中戰役| 豫東戰役| 兗州戰役| 襄樊戰役|察綏戰役| 遼瀋戰役| 濟南戰役| 太原戰役| 荔北戰役| 錦州戰役| 塔山戰役| 黑山戰役| 遼西戰役| 瀋陽戰役| 徐蚌會戰| 碾莊戰役| 九連山戰鬥| 西北冬季攻勢| 雙堆集戰役| 平津戰役| 張家口戰役| 陳官莊戰役| 新保全戰役| 天津戰役| 安新戰役| 渡江戰役| 郎廣戰役| 中南剿匪| 上海戰役| 漢潯間渡江戰役| 華東剿匪| 陝中戰役| 宜沙戰役| 扶郿戰役| 福州戰役| 蘭州戰役| 舟山群島戰役| 翠微峰戰鬥| 寧夏戰役| 河西戰役| 漳廈金戰役| 大別山剿匪| 西北剿匪| 衡寶戰役| 廣東戰役| 陽明山戰鬥| 陽江戰役| 金門戰役| 鄂西戰役| 西南戰役| 廣西戰役| 南川縣北戰役| 博白戰役| 成都戰役| 劍門關戰鬥| 昆明戰役| 滇南戰役| 西藏戰役| 西南剿匪| 八面山戰鬥| 天全保衛戰| 海南島戰役| 西昌戰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