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戰役

豫北戰役

豫北戰役歷時兩個月,晉冀魯豫軍區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軍40950人,其中俘敵26100人,斃傷14850人,占領南北長150公里,東西寬100餘公里的地區,使國民黨軍退守新鄉、安陽等少數孤立據點,有力地配合了山東解放軍的作戰,為晉冀魯豫解放軍爾後轉入戰略進攻克創造了有利條件。

基本信息

戰役發生時間

豫北戰役圖片 豫北戰役圖片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3月至5月,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和晉冀魯豫軍區部隊一部,在河南省北部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戰略性反攻作戰。

國民黨軍兵力

1947年3月,國民黨軍統帥部調集兵力,對陝北和山東解放區實施重點進攻;在晉冀魯豫戰場上,以正規軍31個旅和地方保全團共30萬人轉取守勢。其中,豫北有6個整編師和1個暫編縱隊約10萬人擔任守備,整編第26軍軍長王仲廉率4個整編師和1個暫編縱隊等守備平漢(北平至漢口)、道清(道口至清化)鐵路及沁陽、濟源、孟縣等地區;第5綏靖區2個整編師及地方團守備平漢鐵路以東黃河以北滑縣、濬縣、濮陽、長垣地區。其防禦重點在平漢鐵路和道清鐵路交叉點新鄉及其以北地區。

解放軍兵力

晉冀魯豫軍區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為策應陝北、山東兩解放區粉碎國民黨軍的重點進攻,並為自己轉入戰略進攻創造條件,除以第4縱隊和太岳軍區部隊舉行晉南攻勢外,決心集中第1、第2、第3、第6縱隊及冀南、太行、冀魯豫軍區部隊,共18個旅60個團10餘萬人的兵力在10萬民兵配合下,組成4個作戰集團,於3月下旬發起豫北攻勢,重點打擊王仲廉部,吸引國民黨軍增援豫北,打亂其戰略部署。

戰役回顧

3月22日,晉冀魯豫野戰軍各作戰集團由山東省陽穀、白衣閣等地出動,至28日,占領濮陽、封丘、延津、原武、陽武(今原陽)等城及牛市屯等據點多處。29日至4月1日,一部兵力攻擊鄭州以北黃河鐵橋守軍,主力逼近新鄉,包圍汲縣。國民黨軍統帥部急令原擬調往山東戰場的整編第66、第9師(各欠1個旅)由鄭州馳援新鄉,使新鄉地區的國民黨軍增加到5個整編師又2個旅。

劉伯承、毛澤東為避開優勢集中之敵,決定北上,首先掃清平漢鐵路兩側據點,並相機奪取湯陰、淇縣兩城,誘王仲廉部北進,然後尋機在運動中殲滅之。4月3日夜,各縱隊分路北進。至10日,連克淇縣城及宜溝、鶴壁、楚旺等據點數十處,破壞了安陽至汲縣鐵路,解放了衛河以西平漢鐵路兩側廣大地區,開闢了戰場。接著,以一部兵力圍攻湯陰,進逼安陽,集中主力於宜溝兩側地區待機。此時,王仲廉率整編第66師等部4個半旅沿平漢鐵路東側北進,並以整編第32師隨後跟進。10日,當其進至宜溝附近時,發現有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迅即回縮。

劉伯承、毛澤東判斷,只要繼續圍攻湯陰,威脅安陽,敵仍可能再援,故決定仍執行圍城打援計畫,並增加兵力繼續圍攻湯陰,將野戰軍主力編成路東、路西兩個作戰集團。14日,王仲廉在國民黨軍陸軍總司令顧祝同嚴令督促下,又率3個半旅和第2快速縱隊為第1梯隊,由汲縣地區北援;並以整編第32師為第2梯隊,在淇縣及衛河西岸擔任掩護。晉冀魯豫野戰軍以一部兵力採取運動防禦,將國民黨援軍誘至宜溝以東屯子山地區後轉為堅守,主力於16日夜全線出擊,向北援的國民黨軍第1梯隊側後兜擊,將第1、第2梯隊割裂,並將第1梯隊包圍於衛河以北、淇河以東河套地區,戰至18日晨,全殲第2快速縱隊,其餘援軍潰退。晉冀魯豫野戰軍當即乘勝追擊,又殲其一部。

4月下旬,晉冀魯野戰軍主力轉入休整,以一部兵力攻取湯陰,先掃清外圍據點。5月1日黃昏發起總攻,在炮兵火力支援下,以坑道爆破與步兵突擊相結合,於2日上午攻克湯陰城,全殲守軍暫編第3縱隊。7日攻克安陽外圍據點多處,斃傷俘國民黨軍整編第40師及地方保全團一中隊。因安陽城工事堅固,短時間難以攻克,晉冀魯豫野戰軍為準備南渡黃河,轉入外線作戰,奉命結束豫北攻勢。

國共內戰戰爭列表

上黨戰役| 綏遠戰役| 邯鄲戰役| 熱河戰役| 四平戰役| 中原突圍| 蘇中戰役| 大同集寧戰役| 如黃戰役| 定陶戰役| 張家口戰役| 新開嶺戰役| 滑縣戰役| 宿北戰役| 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 鉅金魚戰役| 魯南戰役| 萊蕪戰役| 青化砭戰役| 豫北戰役| 正太戰役| 羊馬河戰役| 娘子關戰鬥| 蟠龍戰役| 東北夏季攻勢| 孟良崮戰役| 四平戰役| 魯西南戰役| 三路大軍挺進中原戰役| 挺進大別山戰役| 沙家店戰役| 豫西戰役| 沙土集戰役| 膠東戰役|東北秋季攻勢| 清風店戰役| 高山鋪戰役| 郟縣戰役| 石家莊戰役| 大別山反清剿戰役| 萊陽戰役| 平漢隴海路破擊戰役| 彰武戰役| 淶水戰役| 東北冬季攻勢| 公主屯戰役| 宜瓦戰役| 四平戰役| 臨汾戰役|洛陽戰役| 長春戰役| 膠濟路中段戰役| 西府隴東戰役| 冀熱察戰役| 晉中戰役| 豫東戰役| 兗州戰役| 襄樊戰役|察綏戰役| 遼瀋戰役| 濟南戰役| 太原戰役| 荔北戰役| 錦州戰役| 塔山戰役| 黑山戰役| 遼西戰役| 瀋陽戰役| 徐蚌會戰| 碾莊戰役| 九連山戰鬥| 西北冬季攻勢| 雙堆集戰役| 平津戰役| 張家口戰役| 陳官莊戰役| 新保全戰役| 天津戰役| 安新戰役| 渡江戰役| 郎廣戰役| 中南剿匪| 上海戰役| 漢潯間渡江戰役| 華東剿匪| 陝中戰役| 宜沙戰役| 扶郿戰役| 福州戰役| 蘭州戰役| 舟山群島戰役| 翠微峰戰鬥| 寧夏戰役| 河西戰役| 漳廈金戰役| 大別山剿匪| 西北剿匪| 衡寶戰役| 廣東戰役| 陽明山戰鬥| 陽江戰役| 金門戰役| 鄂西戰役| 西南戰役| 廣西戰役| 南川縣北戰役| 博白戰役| 成都戰役| 劍門關戰鬥| 昆明戰役| 滇南戰役| 西藏戰役| 西南剿匪| 八面山戰鬥| 天全保衛戰| 海南島戰役| 西昌戰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