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組編野戰軍的指示,1945 年10月,由進到山東的新四軍主力和留在山東的八路軍主力,組成津浦前線野戰軍。1946年1月,改稱山東野戰軍,陳毅任司令員,黎玉任政治委員,下轄第一、第二縱隊和第7、第8師;1945年11月,留在華中解放區的新四軍組成華中野戰軍,粟裕任司令員,譚震林任政治委員,下轄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縱隊。1947年初,山東野戰軍與華中野戰軍合編
為華東野戰軍,陳毅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下轄第一 、第二、第三、第四 、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二縱隊。1949 年1月15日,華東野戰軍改稱為第三野戰軍,陳毅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下轄第七、第八、第九、第十4個兵團:第七兵團轄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二十三、第三十五軍 ;第八兵團轄第二十四、第二十五、第二十六、第三十四軍;第九兵團轄第二十、第二十七、第三十、第三十三軍;第十兵團轄第二十八、第二十九、第三十一軍。另1個特種兵縱隊。
組建
日本投降後,中共中央決定實行由游擊戰到正規戰的戰略轉變,並把建設強大的野戰軍作為實現這個轉變的重要條件。同時,還把組建華中野戰軍放在相當重要的位置。
對於實行這種轉變,粟裕早有思想準備,而且在天目山戰役中提前實現了。但是在新組建的華中軍區實行這種轉變,並非易事。
首先遇到的問題,是如何使主力部隊保持完整的建制和原有的堅強戰鬥力。
根據“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黨中央決定從華中抽調新四軍主力部隊到山東和東北。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原來提出的方案,除第三師以完整的建制調到東北外,其餘都是部分抽調。那樣,無論是調到山東的部隊還是留在華中的部隊,大部分建制不完整。
粟裕認為,這樣做不利於部隊的建設和作戰,應儘可能保留主力部隊的建制,以保持部隊的傳統作風和戰鬥力。他多次向華東局和華中分局建議,未被採納。為了革命事業和黨的利益,粟裕“敢冒本位宗派主義之嫌”,直接向黨中央發電報提出自己的建議:
中央:
此次華中北調部隊,除三師保持整個建制外,其餘各主力師均系分別抽調。似此,不同建制之部隊今後須有較長期方可打通思想,但對戰鬥之協同配合不利,特別華中分局領導下之部隊可能發生重大影響。此點雖曾向華中局及分局建議,未蒙採納。但職對此問題尚不能完全理解。因職以為各師地區既留有地方兵團,雖將當地主力師調走,對堅持似無大影響。因此,職意應儘可能不過分破壞建制較為有利。敢冒本位宗派主義之嫌,特電告中央,尚盼指示。
粟裕
酉感
此電是和他第二次建議張鼎丞任華中軍區司令員的電報同一天發出的。
劉少奇為中共中央起草的電報,同時答覆粟裕兩份電報:“粟裕酉感兩電均悉。其提議是有理由的”,“各師建制應儘可能不分割。請華中局考慮四旅調山東歸羅(炳輝)韋(國清)縱隊,二旅王必成(註:指王必成任司令員的第一縱隊。這裡沿用新四軍第一師番號,那時王必成任第一師第二旅旅長。)留華中野戰軍”。黨中央的電報肯定和採納了粟裕的建議。
華中野戰軍正式組成,下轄四個縱隊,包括由原蘇浙軍區第一縱隊擴編的第六縱隊,由蘇中部隊組建的第七縱隊,由原蘇浙軍區第三縱隊擴編的第八縱隊,由新四軍第二師、第四師各一部組建的第九縱隊。這些部隊編制不統一,兵員不充實,裝備不齊全,除參加天目山戰役的部隊外,均缺乏大兵團作戰的思想準備和戰役戰術訓練。
因此,野戰軍剛建立起來,粟裕就按照大兵團作戰的需要,抓緊部隊的整編和訓練,實行統一編制,統一制度,統一紀律,統一指揮,充實戰鬥部隊,組織各級幹部學習大兵團作戰的戰略戰術,學習天目山戰役的經驗,實行由游擊兵團向正規軍、由游擊戰向運動戰的戰略轉變。
與此同時,粟裕還和華中軍區其他領導人一起,抓緊進行地方部隊和民兵的建設,重建了八個軍分區,調整和加強了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民兵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加強了地方部隊和民兵的武器裝備與軍政訓練。做到了縣有獨立團,區有大隊,鄉有中隊,村有民兵基幹隊,這不僅可以擔負守衛地方、配合野戰軍作戰的任務,而且可逐級上升,成建制地補充正規軍,成為軍隊源源不斷的人力源泉。
粟裕從現代戰爭的規律和大兵團作戰的需要出發,特別重視參謀機關的建設。早在抗日戰爭時期,他就探索現代戰爭的特點和規律,以及參謀機關的地位和作用。認為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軍隊武器裝備日益精良,軍隊組成部分更加複雜,戰爭規模越來越大,軍隊的指揮方式演進到組織戰鬥時代。參謀機關是軍事的首腦機關,全軍的發動機。在他的主持下,華中軍區和華中野戰軍都建立和健全了參謀機關,進行了業務學習,同政治和後勤機關加緊了協作。還把蘇浙軍區隨營學校和蘇中公學改建為雪楓大學,親兼校長,開辦了各種短期訓練隊,培養適應現代戰爭要求的軍政幹部和參謀人才。
在華中野戰軍組建過程中,粟裕適時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即將到來的戰爭規律探索,以及作戰方向的選擇和戰場準備上。
1945年10月22日,毛澤東為軍委起草的給新四軍領導人的電報,對山東、華中的作戰問題作了原則的指示,指出我軍“必須將占領地段向南北擴展,創造出有利於打運動戰的戰場”。後來又反覆強調,“為準備戰勝必然要來的大舉進攻,除集中與整訓部隊外,必須創造更廣闊的戰場”,“將創造戰場的任務當作戰略任務”。
11月,蔣介石在重慶召開軍事會議,制定了“半年剿總計劃”,確定了“先安關內,再圖關外”的戰略步驟。蔣介石和參謀總長陳誠揚言“兩個月內消滅蘇北共軍”,氣焰極為囂張。
接著,蔣介石調集重兵於華東地區:北線,有13個軍集結於徐州地區,企圖北攻山東,南攻兩淮,打通津浦;南線,沿長江部署5個軍的兵力,並已進占揚州、泰州、南通等一線,企圖沿運河北進,把華中解放區分割成兩塊,然後全線向北推進,與徐州南下部隊會攻兩淮。
面對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的危險,華中解放區處於內戰前線的重要地位,粟裕深感責任重大,必須努力探索這場戰爭的特點和規律,思考對策,以便戰而勝之。
粟裕從敵我雙方的實際情況出發,認為即將到來的全面戰爭,既不同於八年抗戰,也不同於十年內戰;敵我雙方雖是老對手,但情況發生了新變化,由此產生了戰爭的新特點和新規律。這場戰爭的性質,如黨的“七大”所指出的,將是中國兩種命運決定勝敗的鬥爭。蔣介石發動的全面內戰是違反人民利益和願望的,我們進行的自衛戰爭是得到全國人民擁護和支持的,人心向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經常起作用的因素,我們在政治上占有優勢。我們黨領導的解放區和人民軍隊也有很大的發展。解放區擁有1.3億人口,占有城市506座;野戰軍和地方軍發展到127萬人,民兵220萬人,武器裝備也有所改善。各個解放區基本連成了一片,打破了敵人對根據地四面包圍的態勢,使我軍在戰爭初期有一個空前廣闊的內線戰場。但是,敵強我弱的總形勢仍然存在。蔣介石握有全國性政權,占有3/4的國土,3/4的城市和62%的鐵路。他擁有430萬軍隊,並接收了100萬日軍的武器裝備和戰爭物資。此外,還得到美國軍事上財政上的巨大援助。敵人在戰略上數量上技術上占有很大優勢。這個戰爭的新特點和新規律要求我們,在戰爭指導上必須充分發揮人民戰爭的優勢,充分利用解放區內線作戰的有利條件,以著眼於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基本作戰指導思想,以運動戰為主要形式,逐步實現由劣勢到優勢的轉化,積局部優勢為整體優勢,進而奪取戰爭的最後勝利,直到打出一個新中國。
粟裕認為,在這場戰爭中,華中處於極其重要的地位,可能是蔣介石最先進攻之地。為了完成黨中央賦予的鞏固華中的戰略任務,除了加緊進行根據地和武裝力量建設外,還須對未來作戰方向作出準確判斷,在主要方向上要集結足夠的兵力,開闢有利於打運動戰的廣闊戰場。
粟裕從戰略全局出發,認為必須在華中地區南北兩線各組織一個戰役:在南線組織高郵邵伯戰役,攻克並控制高郵、邵伯、泰州一線,打破蔣軍沿運河北進分割華中解放區的企圖,解除南線蔣軍對兩淮的威脅,創造自衛反擊作戰的戰場;在北線,組織淮海路東段戰役,破壞並控制徐州至海州段鐵路,使華中與山東兩大戰略區連成一片,創造華中野戰軍與山東野戰軍在戰略上互相配合作戰的戰場。
在粟裕的堅持和指揮下,高郵邵伯之戰於1945年12月19日打響。粟裕親率精幹的指揮班子到達邵伯前線,把指揮所設在離邵伯鎮幾里的一個小村莊裡,就近指揮攻打邵伯。第七縱隊一個團攻進邵伯,戰鬥正酣,粟裕就帶著參謀進入邵伯,直接指揮這個團圍攻負隅頑抗的日軍。他用“圍三闕一”的戰法,誘使日軍突圍。倉皇逃竄的日軍從粟裕的指揮所門前通過,粟裕和警衛戰士不動聲色,待日軍進入開闊地帶時,立即下令聚而殲之。第七縱隊攻克邵伯,殲日偽軍2000多人。與此同時,華中野戰軍特務團和蘇中軍區部隊拔除揚泰線日偽據點16處,殲偽軍4000多人。
邵伯戰鬥一結束,粟裕就組織部隊發起高郵戰鬥。他和八縱司令員陶勇一起視察高郵地形,部署總攻。他說,我軍主攻方向是北門和南門。總攻開始,炮兵首先對東門內的日軍司令部實行集團射擊,牽制敵軍主力於東門,以利於我軍主攻方向作戰。西門緊靠公路、運河和高郵湖,地形對我不利,敵人可能認為我軍不會置重兵於此。我們要利用敵人這種心理,以偷襲方式,用雲梯登城,接應北門作戰。他囑咐部隊:“切記力爭偷襲,準備強攻。偷襲不成,立即強攻,以收神效。”
12月25日夜,陰雲密布,細雨濛濛,是一個不利於攻城的天氣,粟裕出敵意料命令部隊發起攻擊。攻擊部隊勇猛無比,首先突破南門,進入城內,展開巷戰。在城西北方向,擔任攻城突擊隊的是著名“老虎團”第七團,粟裕在三年游擊戰爭中保留的幾百名骨幹均在該團,最先登上城牆的是該團的三連一班。班長袁金生帶領全班隱蔽地接近城牆,冒著敵人的猛烈炮火和鉤鐮槍的推刺,與日軍展開驚心動魄的搏鬥,打垮了敵人多次反撲,保證後續部隊源源不斷地從突破口入城。第二天,粟裕從突破口登上城頭,滿面笑容地豎起大拇指,表揚第七團:“不愧為老虎團!”對袁金聲說:“好樣的!英雄!”在戰後召開的慶功會上,粟裕宣布授予袁金聲華中軍區特級戰鬥英雄稱號,親自給他佩戴上大紅花。
經過激烈地戰鬥,加上強大的政治攻勢,日偽軍終於宣布投降。根據粟裕指示,受降儀式由第八縱隊政治部主任韓念龍(按:新中國成立後任外交部副部長)主持,在日軍司令部舉行。粟裕興高采烈地跟隨部隊入城,在夜幕中悄然來到受降現場。他一進大院,看到一個日本軍人正在焚燒檔案,立即上前用腳把火踩滅,吩咐偵察參謀張煥文立即收繳敵人的一切文書資料,任何人不得自行銷毀。看到我軍戰士為搬運武器與日軍發生爭執,立即指示作戰科長嚴振衡前去處理,規定一切槍械彈藥均須登記造冊,受降後再行分配。受降儀式結束,粟裕不聲不響地離開大院。這一切,不僅日軍指揮官不了解,連主持受降的韓念龍也沒有發現。三天后,粟裕接見繳械受降的日本軍官,人們才曉得此事。日本軍官異常驚訝,連連表示:“不勝感激之至,不勝榮幸之至!”日軍司令官岩奇大佐雙手捧起一把寒光閃閃的指揮刀,向粟裕深深地鞠躬,說道:“謹將這柄遠祖相傳的紫雲刀敬獻給久已仰慕大名的中國將軍!”
高郵邵伯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抗日戰爭期間一次戰役殲滅日軍人數的最高紀錄(殲滅日軍1100多人,殲滅偽軍5000多人),打破了蔣軍:“開鎖進門,長驅直入,直搗兩淮”的企圖,改善了華中南線戰略態勢,為後來的蘇中戰役創造了良好的戰場條件。
邵伯高郵戰役勝利後,粟裕還未來得及抖落身上的戰塵,便率第八縱隊和特務團,日夜兼程北上,集結於宿遷以北地區,準備發起隴海路東段戰役。
此時傳來訊息,國共兩黨停戰協定將於1946年1月13日午夜生效。蔣介石連發兩道密令,要國民黨軍隊“星夜前進”,“搶占戰略要點”。粟裕原計畫於1月13日晚發起戰鬥,“為能在停戰命令下達後五天內仍能達成控制隴海線與打通華中與山東聯繫”,決定於11日提前發起戰鬥。
粟裕派嚴振衡騎腳踏車趕到第九縱隊,向張震司令員當面傳達作戰命令,告訴其停戰協定生效前要把隴海路東段兩頭的日偽軍據點拔除掉;第九縱隊拔除曹八集等據點,同時切斷通往徐州的電話線路;華中軍區教導團攻占新安鎮以東日偽軍據點;然後派主力部隊控制曹八集到新安鎮的鐵路線。如果國民黨軍隊發動進攻,立即自衛還擊。
隴海路東段戰役,經三日夜激戰,殲日偽軍1900多人,拔除了曹八集到白塔埠的全部據點,控制了隴海路東段鐵路線300餘里,使華中和山東兩大戰略區連成一片,為華野、山野協同作戰創造了條件。
戰後,粟裕在一次談話中指出:隴海路東段戰役“打通了華中與山東的交通線,非常重要。如果敵人大舉進攻隴海線,我軍就可以一部正面守備,主力擺在兩側。”他兩手合抱,斬釘截鐵地說,“那時,我軍從兩側出擊,消滅他!”
建制
1947年第一季度,山東與華中我軍統一整編為華東野戰軍
建制如下
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
副司令員粟裕
副政治委員譚震林
參謀長陳士榘
政治部主任唐亮
轄第1縱隊(含第1、第2、第3師和獨立師),葉飛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第2縱隊(含第4、第5、第6師),韋國清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第3縱隊(含第7、第8、第9師),何以祥任司令員,丁秋生任政治委員;
第4縱隊(含第10、第11、第12師),陶勇任司令員,王集成任政治委員;
第6縱隊(含第16、第17、第18師),王必成任司令員,江渭清任政治委員;
第7縱隊(含第19、第20、第21師),成鈞任司令員,趙啟民任政治委員;
第8縱隊(含第22、第23、第24師),王建安任司令員,向明任政治委員;
第9縱隊(含第25、第26、第27師),許世友任司令員,林浩任政治委員;
第10縱隊(含第28、第29、第30師),宋時輪任司令員,景曉村任政治委員;
特種兵縱隊,陳銳霆任司令員,張潘任政治委員。
另外,原華中野戰軍第7縱隊改為第11縱隊,兼蘇中軍區(轄第31、第32旅和三個軍分區),管文蔚任司令員,吉洛任政治委員;第10縱隊與蘇北軍區一部合編成第12縱隊,兼蘇北軍區(轄第34、第35旅和三個軍分區),陳慶先任司令員,曹荻秋任政治委員。(整編後,華東野戰軍約有27.5萬餘人(不包括第11、第12縱隊)
1947年8月,遵照黨中央關於將戰爭引向蔣管區的戰略方針,中共華東野戰軍前委確定:
以第1、第3、第4、第6、第8、第10縱隊及特種兵縱隊組成外線兵團,由陳毅和粟裕率領,執行外線進攻作戰任務;
以第2、第7、第9縱隊和新組建的第13縱隊(由周志堅任司令員,廖海光任政治委員)組成內線兵團,由許世友和譚震林率領,擔負山東內線作戰任務;
以第11、第12縱隊和各軍區武裝繼續堅持敵後鬥爭,配合外線和內線兵團作戰。
1948年1月-3月,根據戰爭形勢發展,華東野戰軍分三個兵團行動
以第1、第4、第6縱隊組成第1兵團(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兼司令員和政治委員,葉飛任副司令員兼第一副政治委員,金明任第二副政治委員,張震任參謀長,鍾期光任政治部主任,準備挺進江南,擔負開闢華南戰局的任務(後該兵團奉命仍留中原作戰);
以第7、第9、第13縱隊及渤海縱隊(1948年2月組建的,袁也烈任司令員)組成第2兵團,許世友任司令員,譚震林兼政治委員,兵團繼續留在山東執行內線作戰任務(亦稱山東兵團或許譚兵團)。
以第3、第8、第10縱隊組成第3兵團,陳士渠兼司令員,唐亮兼政治委員,兵團歸劉伯承、鄧小平統一指揮。抽調原內線兵團之第2縱隊南下華中,會同原在華中的第l1、第12縱隊組成第4兵團(亦稱蘇北兵團和韋吉兵團),韋國清任司令員,陳丕顯任政治委員(後未隨兵團行動),吉洛任副政治委員,兵團留蘇北地區執行進一步開展華中戰局的任務(亦稱陳唐兵團)。
1948年5月上旬,中央軍委決定陳毅到中原局工作,並任命他為中原局第二書記和中原軍區第一副司令員(仍兼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和政治委員),粟裕代理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1948年5月21日,中央軍委再次電令粟裕全權指揮華東野戰軍。
1949年2月,遵照中央軍委的統一命令,華東野戰軍正式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
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陳毅
副司令員兼第二副政治委員 粟裕
第一副政治委員 譚震林
參謀長 張震
政治部主任 唐亮
轄4個兵團和1個特種兵縱隊(全軍約58萬餘人)
第7兵團,王建安任司令員,譚啟龍任政治委員,姬鵬飛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李迎希任參謀長,轄第21軍(含第61、第62、第63師),滕海清任軍長,康志強任政治委員;第22軍(含第64、第65、第66師),孫繼先任軍長,丁秋生任政治委員;第35軍(含第103、第104、第105師),吳化文任軍長,何克希任政治委員。
第8兵團,陳士榘任司令員,袁仲賢任政治委員,江渭清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何以祥任參謀長,轄第24軍(含第70、第71、第72師),王必成任軍長,廖海光任政治委員;第25軍(含第73、第74、75師),成鈞任軍長,黃火星任政治委員;第26軍(含第76、第77、第78師),張仁初任軍長,王一平任政治委員;第34軍(含第100、第101、第102師),何基灃任軍長,趙啟民任政治委員。
第9兵團,宋時輪任司令員,郭化若任政治委員,覃健任參謀長,謝有法任政治部主任,轄第20軍(含第58、第59、第60師),劉飛任軍長,陳時夫任政治委員;第27軍(含第79、第80、第81師),聶鳳智任軍長、劉浩天任政治委員;第30軍(含第88、第89、第90師),謝振華任軍長,李乾輝任政治委員;第33軍(含第97、第98、第99師),張克俠任軍長,韓念龍任政治委員。
第10兵團,葉飛任司令員,韋國清任政治委員,陳慶先任參謀長,劉培善任政治部主任,轄第28軍(含第82、第83、第84師),朱紹清任軍長,陳美藻任政治委員;第29軍(含第85、第86、第87師),胡炳雲任軍長,張藩任政治委員;第31軍(含第91、第92、第93師),周志堅任軍長,陳華堂任政治委員。
特種兵縱隊番號不變,陳銳霆任司令員,張凱任政治委員。
以膠東軍區武裝編為第32軍(轄第94、第95師),譚希林任軍長,彭林任政治委員,暫歸山東軍區指揮。
兩廣縱隊撥歸第四野戰軍建制,曾生任司令員,雷經天任政治委員。
發展歷史
1945年10月,華中野戰軍(轄6、7、8、9四個縱隊)4.7萬人,軍區部隊13.5萬人。此時,6縱1.1萬人,8縱1.2萬人。全面內戰爆發前的1946年5月31日,張鼎丞、粟裕、鄧子恢、譚震林、曾山在致中央和山野的電報中,提到了華中我兵力情況,裡面說:“以現有之6、7、8三個縱隊之力量,只能打一個戰役,要連續打下去,必須增加新的力量,因此建議4、5旅調回華中,作為第二梯隊,否則只能打一仗,只有向後撤退,而蘇中變為游擊區。目前華中主力6、7、8、9、10共五個縱隊,約6萬人,地方團約2萬餘人(6分區在外),縣、區隊約4萬餘人”。後來的蘇中戰役,6縱改編為6師,兵力從1945年11月的1.1萬人上升到蘇中戰役前的1.4萬人;8縱改編為1師。
1945年11月的1.2萬人上到蘇中戰役前的1.6萬人。根據上面的數字比較來看,華中野戰軍兵力未減,從45年10月到46年5月,野戰軍所轄部隊增加了一個兵力三千餘人的10縱,兵力卻從4.7萬增加到6萬。但軍區部隊,不知為何,兵力確實比1945年減少了些。7縱兼蘇中軍區,共5個團,並轄第l、第2、第9軍分區,一萬多人。其中,參加蘇中戰役的機動部隊,是3個團,三千多人。因此,說蘇中戰役爆發初,軍機動兵力為1師1.6萬+6師1.4萬+7縱0.3萬=3.3萬,這是比較準確的。至於蘇中戰役後期,10縱(3個團,3000多人)、5旅、華中軍區特務團紛紛參戰,實現了粟裕一直盼望的“華中兵力的集中”,此時蘇中我軍的兵力顯然不是“3萬餘”了,而是“4萬餘”。此時,華中機動部隊中,未參加蘇中戰役者,只有軍區部隊、皮旅、張震9縱等少數部隊了。有趣的是,粟裕在5月31日蘇中戰役前,嫌自己力不多,要的是山東野戰軍韋國清2縱的4旅(旅長朱紹清)和淮南5旅(旅長成鈞)。要5旅容易理解,5旅後來也確實赴蘇中了。只是要4旅嘛,這不是管陳毅要兵嘛。當然,最終沒要去。
1946年7月27日,陳毅致電中央:“兵力計算,我膠濟線3萬餘,淮北5萬,蘇中3萬餘,每處均難進行連續戰鬥。以蘇中戰役為例,該部一戰可解決兩個師或三個師,過此似難繼續勝任。我淮北部隊數是較多,也只能尋求打敵兩個師或三個師的仗,過此不宜輕試。因此,我認為淮南五旅不改東調,仍留淮南。粟部亦宜逐步向西轉移。葉賴部南調問題,亦請最後決定。”前面已經統計得,蘇中戰役初期,我軍機動兵力是“3.3萬”,因此,陳毅在這裡說“蘇中3萬餘”,還是比較準確的。至於“淮北5萬”,有點疑問:此時,淮北我軍有8師1萬、7師2萬、2縱2萬、9縱不詳。電報里所說的“淮北5萬”,很可能沒把張震的9縱算入機動作戰部隊中。
貢獻
從1946 年6月以後,華東野戰軍取得了蘇中、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戰役的勝利;1947 年8月,主力挺進魯西南,進軍豫皖蘇,與晉冀魯豫野戰軍密切協同,縱橫馳騁長江、淮河、黃河、漢水之間的廣大地區,殲滅大量國民黨軍;內線作戰部隊在此期間,也取得了膠東、濰縣、兗州等戰役的勝利;1948 年9月,主力部隊先後取得了濟南戰役和淮海戰役的巨大勝利, 基本解放了長江以北華東和中原地區淮海戰役中共投入解放軍66萬,地方武裝40萬。1949 年4月,與第二野戰軍並肩發起渡江戰役,突破了西起湖口,東至江陰的國民黨長江防線,解放了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接著,進軍福建。至1949年10月,全部解放華東大陸及其沿海大部島嶼。解放戰爭時期,第三野戰軍共殲滅國民黨軍245萬餘人 ,在戰鬥中,第三野戰軍官兵犧牲11萬多人,其中團以上幹部195人。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