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建設

縣長張印壽一行先後實地察看了駱峪石英礦和駱峪銅礦採礦現場,詳細了解了相關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聽取了企業負責人的簡要匯報。在駱峪石英礦,縣長張印壽要求企業儘快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安監局和駱峪鄉要加強日常監管,確保各項安全措施落實到位。在駱峪銅礦,縣長張印壽一再強調,要加快安全隱患整改,整改未到位之前堅決不允許開工生產;同時要求企業加強選礦現場管理,及時清理雜物,保持好周邊環境。在沿途檢查中,縣長張印壽向安監等部門詳

人文教育

會上,周至縣人大張長懷主任介紹了儻駱古道歷史文化背景,希望這次座談會成為周至縣開發的進軍號角。著名作家、市文聯副主席同時也是周至縣掛職縣委副書記葉廣芩,講述了自己的在寫《老縣城》一書時對儻駱道耳聞目睹。她講到,儻駱道是古時七條蜀道中僅存的一條,是通往漢中最便捷的一條古道,也是李白《蜀道難》中“難於上青天”的那一條,由於山途艱險,道路已荒廢多年。六位“旅友”成功地走完了這條古道,其精神可嘉。穿越儻駱道的“旅友”代表介紹了儻駱道現狀和穿越的艱險。西安旅遊設院的專家針對儻駱古道旅遊開發提出合理化開發保護建議。周至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嫻和郝副縣長表示,希望借著此次座談會,讓更多的人關注周至。古道開發是一篇大文章,通過大家的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周至,喜歡上周至,合理開發周至旅遊資源,讓秦嶺的美呈現給熱愛它的人。讓承載更多歷史文化的儻駱道在眾多作家、旅行家的筆下、腳下變得更美。
會後,葉廣芩向徒步穿越的儻駱道的“旅友”們簽名贈書,“旅友”們向葉廣芩贈送了儻駱古道遊記和光碟。
黨政建設

一、關注民生,提高城鄉居民生活質量
千方百計擴大就業。以發展經濟為根本途徑,多渠道多層次促進就業。推進靈活多樣的就業形式,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向非農產業轉移。圍繞優勢產業和小城鎮開發建設,大力發展服務業,積極開發公益型崗位,形成更多的就業增長點。加強就業指導和服務,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培訓規模,形成“市場引導培訓,培訓促進就業”的良性機制,實現低層次就業向高層次就業轉變、盲目流動就業向有序流動就業轉變。“十一五”期間,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000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0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的目標。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加快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積極發展社會保險,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把參保範圍拓展到農村、各類企業和所有人群,提高參保率。深化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搞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試點工作,完善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等保險制度。到2010年,全縣城鎮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2萬人,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萬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應保盡保,失業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6萬人,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5000人和2000人。建立和完善城鄉社會救助制度,發展公益福利事業,推動開展慈善捐助活動。關注城鄉弱勢群體,實施農村最低生活標準保障制度。重視保障婦女兒童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逐步加大對老齡事業的投入,加強適應老年人需求的文化娛樂設施和社會養老機構建設。
二、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質,推動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四位一體”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十一五”期間,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關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培育“四有”新人,不斷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養,營造寬鬆自由、開放兼容、積極進取的文化氛圍。
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健全社會矛盾調節網路,妥善處理和調節各種社會矛盾。高度重視民眾的來信來訪工作,及時解決民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推進“五五”普法,搞好農村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為民眾提供高效優質的法律服務。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取締邪教組織和其他非法組織。繼續實施“天網工程”,深入開展嚴打整治活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力打造平安周至。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嚴格責任追究制度。加強經常性的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專項整治,堅決消除各類重大安全隱患。
三、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大力發展文化體育事業。以創建省級文化先進縣為目標,完善縣、鄉、村三級民眾文化網路作用,大力推廣社區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等,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健全田野文物三級保護網路,形成人防技防相結合的庫藏文物保護格局。申報導德經、集賢鼓樂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修建周至文物展覽館、老子紀念館、道教歷史文化展館、大秦寺遺址公園。加大對文體設施建設的投入,整合影、劇院,改建文化館,完成縣文體中心、鄉鎮文化站建設。培養體育人才,爭取在省、市體育比賽中獲金奪銀,進入領先水平。
加大發展衛生事業。積極推進覆蓋全縣城鄉的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治和衛生監督執法體系建設,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抓好重大疾病的監測與信息服務,加強重點疾病防治工作,切實控制地方病的發生和流行,創建省級地方病防治示範縣。實施縣醫院整體搬遷項目,完成中醫院住院樓、婦幼保健站建設,加快鄉鎮衛生院建設,盤活衛生資源,完善城鄉衛生服務網路。加快農村藥品“兩網”建設,繼續實施食品藥品“放心工程”,開展衛生城市創建活動。到2010年,農村居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65%,改廁達標率達到50%,食品醫療用品和公共場所監督檢測率達到100%。
高度重視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堅定不移的穩定低生育水平,加快爭創國家級計生優質服務先進縣步伐,積極推行優生優育,全面提高人口素質,最佳化人口結構。深入開展“關愛女孩行動”,為女孩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成長氛圍。認真落實計畫生育家庭鼓勵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貧工程,提高計生家庭收入水平。
社會事業

周至縣駱峪鄉紅旗村,秦嶺北麓一個偏僻的小山村,2008年來,在該村黨員王海水同志的示範帶動下,依靠先進的科研成果和技術知識,大力發展桃、李、杏等雜果栽植,當地民眾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該村也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油桃專業村。
艱辛歷程
1984年冬,王海水同志從部隊退伍回鄉,看到家中和村裡的貧窮落後狀況後,心裡很焦急,在眾人不解和一片議論聲中毅然丟下在部隊學下的車工、刨工、銑工、焊工及汽車和工程機械修理等一身手藝,積極回響黨的號召,開始了漫長而艱苦的摸索經濟發展之路。在兩年多的時間裡,他先後引進過番茄樹、甜玉米、甜高粱、葡萄、蘋果、桃、油桃、長毛兔等,還學過膽紅素加工、熊膽人工引流技術……等等。為此,他經常出差,一次次的外出,一次次的郵購,伴隨著一次次的失敗,更帶來了一次次各方面的不理解和恥笑。他硬是憑著一股執著的恆心和毅力,相信科學、學習科學、套用科學,在失敗的痛苦中他最終還是根據自然條件和實際狀況,將目標定位在了發展果樹上,特別是新興果樹品種---油桃。他先後蒐集引進國內外油桃品種120多個、葡萄品種30多個、桃、杏、李等60多個,在當地進行栽培試驗示範和選育推廣。
引種選育
在油桃的引種選育過程中,為了蒐集有關油桃等果樹的信息和資料,他每年都訂閱了大量的果樹科技書刊,並和國內許多果樹科研單位建立了聯繫,從1987年開始,他每年都從全國各地引回一批新品種進行觀察試驗。他的試驗園一直是挖了栽,栽了又挖,幾乎一直沒有產生直接經濟效益。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十餘年的探索中,他已先後從中篩選出了一批早、中、晚熟配套良好、豐產、優質的油桃優良品種,這些品種從5月中旬到9月中旬每10天就有一個,從而保障了連續不斷的市場供應,更重要地是為油桃大面積產業化發展創造了先決條件。
在對油桃品種進行綜合全面和深入細緻研究的同時,在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和陝西省果樹研究所的幫助下,引進義大利先進技術和國內成功經驗,於1995年率先開展了油桃日光溫室塑膠大棚高密度促成栽培技術的試驗研究。通過對品種選擇、樹形結構、修剪方式以及光、熱、水、肥、氣等方面的人工調控數值的反覆試驗摸索,終於在1998年獲得了圓滿的成功,成為我省第一個油桃設施栽培的成功範例,這項技術的成功,不僅使油桃的上市時間比過去提前了20~60天,畝產值高達1.2~4萬餘元,更使油桃栽培達到了“今春栽樹,明春賣果”從栽苗到結果只需要14個月的快速高效目標。
示範帶動
1995年,王海水同志率先創立的西北地區第一個日光溫室塑膠大棚油桃高密度促成栽培模式,幾年來已在大荔、興平、禮泉、涇陽、戶縣及寧夏、甘肅、新疆等全國23個省區引種推廣,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如今,在王海水同志的示範幫帶下依靠先進的科研成果和技術知識使一大批果農走上了富裕之路。村民丁小拴家庭人口多,負擔重,在栽植三畝多地的油桃新品種苗木後,如今僅油桃一項每年可收入2萬元,他已成為了紅旗村的富裕戶。2007年,全縣推廣栽培油桃3萬多畝,已成為繼獼猴桃之後又一極具潛力的主導產業。
為了讓更多地民眾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王海水同志還長期堅持、積極參與市、縣農業和科技部門組織的各類科技培訓和科技下鄉等科普宣教活動;連續12年參加“楊凌農高會”展示推廣其果樹新品種、新技術成果;熱情應邀到戶縣、興平、扶風、禮泉、隴縣等地現場指導果樹栽植技術。幾年來,他自費印發各種宣傳技術資料10餘萬份,無償提供優質果苗5萬餘株,接待各地果農和回復諮詢電話、信件更是不計其數。
碩果纍纍
王海水同志長期從事果樹園藝新品種、新技術的培育、引進開發和示範推廣工作,曾先後主持完成了市、縣科技局下達的《油桃良種引進與栽培》、《油桃日光溫室塑膠大棚栽培技術研究》、《葡萄良種引進與繁育》等科技攻關及星火計畫項目,參與由陝西省果樹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等主持的部、省級科研課題項目3項。
2005年,他主持完成的《西安市日光溫室油桃栽培技術研究》項目獲西安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06年參與合作的《桃特色新品種秦光2號、秦捷、紅明星的選育》項目先後獲得楊凌示範區科學技術一等獎和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他先後被授予“西安市奔小康青年標兵”、“西安青年科技示範標兵”、“陝西省十大傑出青年農民”、“西安市勞動模範”、“陝西省果業明星”、“西安市黨員致富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在發展道路上,王海水同志時刻牢記著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牢記著為黨為人民應盡的職責和義務,“讓更多的農民兄弟富裕起來”是他的唯一目標,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用自己的科技知識和高尚情操為構建和諧社會添磚加瓦,為黨旗增色添彩!
相關詞條
陝西鄉鎮(一)
主要是詳細介紹陝西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