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任留鄉位於陝西關中平原中部,是古都西安的東大門,總面積91平方公里,人口8.86萬,其中農業人口3萬。任留鄉歷史淵源深厚,歷經周、秦、漢、唐,一直為京畿之地。進入臨潼,過了渭河,大片一望無垠的灘地呈現在眼前。就在這數萬畝灘地上,它所產生的飼草為任留鄉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資源保障。而任留出產的蔬菜,曾因奉為朝廷貢品,至今聲名遠揚。在擁有這兩大農業經濟成長點的任留,蔬菜生產和畜牧業卻一直小打小鬧,形不成規模,農民收入無法提高。任留突出蔬菜、奶畜兩大支柱產業,提出了“創建蔬菜名鄉、奶畜強鄉”的奮鬥目標。如今的任留,走上了規模化生產經營道路,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一產一業的格局。任留,正朝生態化農業的美好明天前進。
經濟概況
蔬菜生產上規模任留在蔬菜生產上有自己的優勢,怎能棄之不顧談發展?鄉政府領導幹部經常深入村組、農戶搞宣傳,並進行現場指導,解決民眾不願乾、不想乾的問題。
實行示範帶動是有效的途徑。現在,站在任留地頭就能發現,大棚種植已不是什麼稀罕物了。而在2001年前全村沒有一戶用大棚種蔬菜,西口村村支書張振英是第一個。當年他帶頭種植的台灣洋香瓜畝產值達到2萬多元,村民們開始紛紛效仿,如今全村建起60多個大棚,作物生產上了規模,農民收入不斷增加。任留鄉占地155畝建成的110多個日光溫室蔬菜大棚,其規模已位於全市各區縣鄉鎮之首。
2004年,任留引進五星綠色生態園入駐。以此生態園為核心,任留發展起的無公害蔬菜基地已通過省農業廳認證。“好吉拉”牌無公害蔬菜進入西安市場,供不應求。在此基礎上,五星綠色生態園還建成為生態農業旅遊點,向遊人開放,成為臨潼最大的農家樂接待單位。
高標準發展奶畜業
“現在擠牛奶根本不需要用人工,標準化擠奶站的建成一次就可對48頭奶牛擠奶,既快又乾淨。”在任留鄉標準化奶牛養殖示範小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去年,這裡只有40多頭奶牛,規模偏小使得發展受到一定製約,在鄉政府的協調、扶持下,有關部門資助80萬元,在原來100畝磚瓦窯、廢魚池基地上建起了這個標準化奶牛飼養小區。小區在全省創新完善了統一科學管理、統一品種改良、統一飼草供應、統一機械擠奶、統一防疫治病和分戶飼養的“五統一分”運作模式。在科學的管理之下,奶牛小區建成一年就淨增奶牛400多頭,如今存欄數達到480頭。
480頭奶牛產生的糞便怎么處理?小區變廢為寶,一年下來出賣牛糞獲利3萬多元。這種高效的生態模式讓許多村民眼前一亮,2008年,小區帶動了全鄉增加奶牛存欄601頭。小區被命名為“西安市標準化奶牛養殖示範區。”在任留,這樣的標準化奶牛養殖示範區共有4個。
為使奶畜養殖向大場大戶的高標準發展,任留鄉黨委、政府還協調信用社為奶牛發展提供信貸資金550萬元,解決畜牧養殖場地310畝,全鄉現有50頭以上養殖大場大戶和標準化奶牛小區7個,全自動機械擠奶站6個,全鄉畜牧規模化、集約化飼養管理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
什麼是生態農業?發展生態農業就是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協調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生態上與經濟上兩個良性循環,實現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
在農村發展生態農業,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根本途徑,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從任留鄉的發展來看,他們抓住蔬菜、奶畜兩大支柱產業,不斷標準化、規模化,體現了生態農業的經濟功能;無公害基地創建突出了生態農業潔、淨、綠的特點,體現了綠色功能;同時他們還開發農業旅遊項目,體現了生態農業的娛悅功能。
產業結構調整
西安市臨潼區任留鄉在調整農業結構工作中,大力發展日光溫室蔬菜生產和奶牛養殖,強化措施,落實責任,取得顯著的成效。鄉上採取“動地不動帳”的辦法,調整集中了155畝好地,連片建成110棟日光溫室,規模之大雄居西安市各區縣鄉鎮之首。鄉上為每棟菜棚辦好貼息貸款4000元,並高薪聘請專業技術員幫農民建棚、務菜、傳信息,2008年,每棟菜棚0.5畝有效面積收入萬元左右,其中西口村農民張振英作務的台灣洋香瓜,畝產值達到2.6萬元,就連10名殘疾人在棚內作務的西紅柿、黃瓜等大路菜,畝產值也達1.4萬元。
同時又通過政府資助,幫助農民落實種植美國紫花苜蓿800畝,2008年已有140畝開始收益,促使全鄉奶牛存欄達660頭,比2007年同期淨增190頭。全鄉養奶牛10頭以上,奶羊50頭以上,生豬100頭以上,蛋雞肉鴿300隻以上的養殖大戶190戶。其中韋家村韋振軍創辦的奶牛場已存欄奶牛130頭。
西安五星工貿公司在西口村投資1000萬元,占地320畝的“五星綠色生態樂園”已挖好娛樂觀賞魚池、百棟高效日光溫室里的蔬菜春節前即可上市。臨潼電信局一名職工捨近求遠,在任留鄉韋家村投資80萬元建成的奶牛場現存欄奶牛已達50頭。鹹陽一花卉公司在任留鄉投資50萬元建成的綠化苗木場,已定植雪松、華山松等珍貴苗木3000多株。在任留落戶的兩家麵粉廠年加工小麥2500噸,解決了農民賣糧難題,同時也增加了農民現金收入。地處任留鄉的臨潼製藥廠渭北分廠、臨潼畜牧良種場、三王鋼廠生產秩序良好,效益可觀,全鄉已新增個體工商戶118戶。
社會活動
2008年8月13日,任留鄉機關的全體幹部出動打掃街道上的衛生死角,看到幹部們揮汗如雨的幹活,一農民先後端來28盆清水“犒勞”他們。臨潼區任留鄉黨委全體領導帶領38名機關幹部,頂著炎炎烈日,揮鍬舞鋤,向600米任留街道上的衛生死角開刀。清理丟棄的垃圾,剷除叢生的雜草。一鋤一鍬,揮汗如雨,任留街道一點一點乾淨起來。他們還將清理的18立方米垃圾運放到指定堆放點。看到鄉幹部們這樣賣力的勞動,村民衛耀華、農技站站長劉明奇、鄉獸醫站站長王彥兵也參加進來,打掃衛生死角。任留街上一個商店的店主看到“父母官”們幹得汗流浹背,忙和女兒端來幾盆清水,放上毛巾,端去叫幹部們洗臉,他們擦擦臉,又投入勞動。混著汗水、塵土的水很快就渾了,店主和女兒又不辭辛苦地換水,一共端了28盆清水“犒勞”幹部。消滅了創衛“燈下黑”和衛生死角後,鄉領導隨後落實了保潔責任制,讓任留街的衛生走向長效化管理。
在西安臨潼區任留鄉,提起73歲的齊老太太,方圓百里的人都知道她是小有名氣的“神婆”,附近村里人有個小病小災就找她“驅鬼去災”。臨潼區被省政府確定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以後,看到有病的農民從新農合拿到實實在在的補助款後,對新農合原本懷有成見的齊老太太,主動放棄“請神驅鬼”,不僅自己參加了新農合,還動員子女全部加入。齊老太太的故事是我省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後,農民民眾積極參合的一個真實寫照。今年,在我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擴大了32個試點縣區後,我省試點總數已經達到43個縣區,覆蓋農業人口1228萬,占全省農業人口的44.5%。1046.68萬農民自願參合,參合率達到87.2%,居全國第三位和中西部地區第一位。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從2003年開始試點,由最初的3個試點縣擴大到去年的11個縣,2008年達到43個縣(市、區)。今年全省共籌集合作醫療基金5.2億多元,其中,省市縣三級政府配套2.09億元,農民自繳1.05億元。新農合住院患者23.5萬人,共享有補助1.79億元,人均補助788元,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00元。人均補償金額占住院總費用的35.7%,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的8.7%。其中有10個試點縣的人均補償超過1000元,神木縣的住院農合患者人均補償達到1488元。
為了保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健康發展,陝西省制定下發了《陝西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評估綱要》,對試點工作統一任務、統一標準、統一要求,要求試點縣依照《綱要》 自查、自改、自完善,逐項落實。試點縣普遍建立了由人大、政協牽頭,審計、財政、紀檢部門參加的監委會,對新農合工作決策進行全程監督,並設立了舉報箱、舉報電話和鄉村定期公示制度,對醫療服務和補助進行社會監督;建立醫療技術專家組,對試點工作質量、醫療服務質量進行定期評估,一旦發現問題立即進行現場指導,限期整改;在資金的使用上,實行了資金封閉運行,使用時經中心、衛生局、財政局三家會審,確保資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