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潑水節
概述
每年清明節後的第七天,是阿昌族潑水節的開端。這天上午,男女老幼穿上節日盛裝,采來鮮花,女的插在頭上,男的別在胸前。下午四時左右,全寨的中青年男子匯集在一起,前面一人舞著戶撒刀,後面幾個人跳著象腳鼓舞,浩浩蕩蕩,一路鳴槍,向山里進發。上山後,放完鞭炮就採花(桑劍花、杜鵑花之類)。大家手拿鮮花,在山上盡情歡跳。大家跳夠了,又敲著象腳鼓回村。村裡的婦女早已準備好蘇子粑粑。當聽到採花隊伍鳴銅炮槍報信時,立刻挑選十來個姑娘端著蘇子粑粑往村外迎接。採花的男子向姑娘們獻花,姑娘們請他們吃粑粑,然後同歌同舞回村。回到村里,他們把采來的鮮花紮成花塔、花轎,圍著花塔和花轎歌舞到深夜。
第二、三天是澆花水。男子敲著象腳鼓、蘆鑼、鈸鑔,扛著彩旗在前面開路,姑娘們在後面排成一條龍到河裡挑水澆花塔和花轎。並用清水噴灑花轎里的“佛”。
第四天青年男女敲著象腳鼓到井邊互相潑水祝福。潑水非常講究文明禮貌:
男:“今天澆花水?”
女:“澆給點。”
男:“你的衣服象鮮花,怕給澆髒了?”
女:“你一澆,我的爛衣服就更好了。”
共同協商好後,男的先在女的肩上或後衣領上澆一點清水,女的照樣澆一點還禮。
從不勉強,更不互相追逐,隨心所欲的亂潑。
潑水節是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動。他們互相潑過水後,就邀約到山坡上對唱。歌詞內容豐富,天上地下,花鳥蟲魚,無所不及。如《十二屬扮花名》
男:“二月裡來什麼開?花中繡出什麼來?什麼得吃碎米子,天亮寅時報更來?”
女“十月裡來茶花開,花中繡出酉雞來。小雞得吃碎米子,天亮寅時報更來。”……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一起對到夕陽西下才回家。
若是小伙子看中哪個姑娘,到了深夜十二點,又到她家門口吹葫蘆蕭,姑娘若對小伙子也有好感,就把門打開,讓小伙子進屋坐在火塘的上方,跟姑娘對歌:
男:“草地相連水相交,今晚相逢非陌生。”
女:“郎是細雨從天降,妹是清風就地生。”
男:“結交要學長流水,莫學露珠一早晨。”
女:“你我如同板栗樹,風吹雨打不運根。”
第四天晚上,小伙子相約去串村。他們剛進這個村,就被這個村匯集在一起的姑娘們請到一姑娘家去安睡。姑娘們則到另一姑娘家去,照著來的小伙子的人數,一個殺一支雞,然後,煎、炒、煮、燉……做成八樣菜,以她們高超的烹調技術,引起小伙子們的愛慕。到了夜裡兩點,一個碗裝一個雞頭,一個碗盛滿米酒,一雙筷子,一人一套擺上圓桌,姑娘才去請小伙子進餐:“來串的小伙子啊,我們做了點飯菜,請去嘗一嘗。”小伙子原本是去“串”的,一來就請去睡覺,豈能睡得著!躺在床上睜著眼睛,豎著耳朵,靜候發落!這下可好了,但又不敢冒失,於是裝著不好意思不開腔,姑娘們見沒動靜,再請一遍,小伙子人才齊聲說:“我們厚臉皮去吃吧”大家起來跟著姑娘們走。入席後,互相說些客套話,又是男一句,女一句對歌到天亮。
小伙子要回村了,臨走前,把事先湊好的雞錢藏在牆縫裡或是壓在碗下,留給姑娘們去找。然後,各人拿著自己碗裡的雞頭告別姑娘 ……他們通過這一活動,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農曆傳統節日
農曆十二月初八:臘八節、冬至節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祭灶日 農曆二十四:掃塵日 農曆二十五:接玉皇 農曆二十七:宰年雞 農曆二十九:小除夕 農曆十二月三十:除夕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 農曆正月初二:祭財神 農曆正月初三:小年朝 農曆正月初五:破五 農曆正月初六:送窮 農曆正月初七:人日 農曆正月初八:順星 農曆正月初十:祭石頭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六至二十:侗族蘆笙節 農曆正月二十五:填倉節 農曆正月二十九:送窮日 | 農曆二月初一:瑤族忌鳥節 農曆二月初二:春龍節、畲族會親節 農曆二月初八:僳僳族刀桿節 農曆三月十五:佤族播種節 農曆三月十五至二十五:白族三月街 農曆四月初八:牛王誕 農曆四月十八:錫伯族西遷節 農曆五月十三:阿昌族潑水節 農曆五月二十二:鄂溫克族米闊魯節 農曆五月二十九:瑤族達努節 農曆六月初六:壯族祭田節 、瑤族嘗新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火把節 農曆七月初七:女兒節 農曆七月十三:侗族吃新節 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會、普米族轉山會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農曆十月初一:祭祖節 農曆十月十六:瑤族盤王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