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
民間流傳最廣、最為動人的一則傳說是這樣:
相傳在天地混沌的洪荒時代,有兩座一樣高的寶山,相隔一里,右邊那座叫密洛陀山,左邊那座叫布洛西山。這兩座山每年靠近一尺,經過九百九十五年,它們靠近了九百九十五尺,眼看兩座寶山就要挨在一起了。農曆五月二十九日,天上突然響起一聲霹靂,兩座山同時裂開兩道縫,從布洛西山走出一個高大的男人,從密洛陀山走出一個壯實的女人。後來這對男女結成了美滿的夫妻,男的名叫布洛西,女的就叫密洛陀。不久,他們生了三個女兒。女兒大了以後,媽媽密洛陀就讓她們各自外出,自謀生路。大女兒扛著犁耙到平原去犁地耙田,她的子孫成了現在的漢族;二女兒挑了一擔書去讀,她的後代就成了現在通曉琴棋書畫、能吹拉彈唱的壯族;三女兒則拿著密洛陀給她的一斗穀子到山裡去開荒種地。穀子發芽了,野貓出來刨;禾苗分葉了,麝香羊出來啃,最後連種子也沒收回來。無奈之下,三女兒跑回來向密洛陀哭訴,希望得到幫助。密洛陀聽後安慰三女兒道:“家裡面還有一面銅鼓,你拿去吧。它可以幫你驅趕野獸,又可以給你帶來快樂。”三女兒將母親的話記在心裡,煩悶時,一敲銅鼓,愁雲當真頓消;鳥獸來吃莊稼時,銅鼓一敲,鳥獸果然逃之夭夭。就這樣,第二年三女兒獲得了豐收,以後就留在山裡傳宗接代,成了現在的瑤族。所以,瑤族世世代代居住在深山裡,銅鼓成了瑤族的傳家寶。隨著歲月流逝,密洛陀不知不覺就老了。有一天,她把三個女兒叫回來說:“五月二十九日是我的生日,到那天,你們來給我補糧。”她還特別囑咐三女兒道:“你沒有什麼豐盛的禮物,到時候只要釀一缸小米酒,帶四兩新麻來頂作獻牲就可以了。生日前三天,你拿銅鼓來鬧場。”為了報答母親的恩德,三女兒一一照辦。所以,瑤族的達努節是由五月二十六日開始,到二十九日結束。屆時,每家每戶都以四兩新麻祭祀,以示永不忘記瑤族祖先的生日。
達努節這天(農曆五月二十九日),布努瑤村寨幾乎家家戶戶都殺豬宰羊,殺雞染蛋,聚餐痛飲。各個村寨大擺歌台。人們衣著節日盛裝,提酒帶肉,敲起銅鼓,吹奏嗩吶,對唱山歌,還舉行賽馬、斗鳥、賽弓箭等比賽活動,將節日的氣氛推至高潮。特別是那些年輕的姑娘,頭裹刺繡圖案精緻的黑頭巾,耳戴銀環,胸掛項鍊,手戴銀鐲,身圍彩裙,使節日更添美麗的色彩。
達努節最重要的活動是打銅鼓、跳銅鼓舞。銅鼓分為兩種:(1)公銅鼓。 (2)母銅鼓。銅鼓表演需要五人出場。兩人打銅鼓,一人打銅鑼,一人敲皮鼓,一人舞竹帽。鑼聲先響,接著銅鼓、皮鼓有節奏地敲響。銅鼓有十二套傳統的打法,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表現耕作、狩獵等與自然搏鬥的場景。其動作粗獷有力,舞姿優美大方。舞竹帽者,穿插在上述四位鑼鼓手之間,不時作出幽默可笑的動作,逗得觀眾捧腹大笑。鼓點鏗鏘,舞姿純樸,風格粗獷剽悍。表演者雖談不上有多少藝術感覺,但在勞動中演練出的舞步,清新剛健,舞者配合默契和諧,不時博得觀眾的喝彩。最佳的舞者還能得到“鼓王”之美譽。
入夜,燈籠、火把蜿蜓在山道上,象一條火龍向聚集點游去,人們跳起了只有布努瑤才跳的“興郎鐵玖舞”:猴鼓舞、藤拐舞、獵獸舞、開山舞、南瓜舞、採茶舞、豐收舞、牛角舞、蘆笙舞、花傘舞等。舞罷,青年們對歌去了,他們喜歡唱情意綿綿的趣話歌,有的男女青年因對歌而訂下了白頭之盟。老年人則集體唱起了密洛陀頌歌。他們你問我答,歌聲充滿了對密洛陀的敬意。除了唱密洛陀,他們還唱醉酒歌,每唱完一段便集體舉杯暢飲、歡呼,一直到三星西斜仍不肯離去。
“斗鳥”是達努節上的一項很有特色的節日活動。
布努瑤人家(其他一些瑤族支系亦然)好玩鳥、斗鳥、養鳥。斗鳥活動有一定的規矩。斗鳥開始,對手雙方把籠子併攏,等到兩邊的鳥都拍翅抖腳欲衝出籠門撲向對方,這時才同時開籠門讓兩隻鳥交鋒廝打。凡被打死的,贏者不賠。得勝的鳥,很受歡迎,圍觀者紛紛講價爭購。
“賽弓箭”是布努瑤青年小伙子擇偶的一條渠道。“達努節”這天,小伙子精神抖擻地挎弓持箭上場。布努瑤的弓箭為竹木製成,弓巢是紅青楓木,弓張是密西木,弓繩是麻線棕櫚絲,箭條是老楠竹條。靶立於四、五十米外。圍觀者中注意力最集中的是姑娘,哪個小伙子箭法好,就容易得到姑娘的愛情信物——縫繡有雞眼、鳥眼的頭巾。
達努節上的賽馬活動是最緊張、激烈的。馬是布努瑤人家的傳家寶。布努瑤選馬有其標準:頭高、眼靈、腿粗、身短。達努節上的賽馬場,不是在平地大路,而是在崎嶇不平、坎坎坷坷的山路。乘坐時不許置配馬鞍。這樣對騎手的要求更加高了。每當騎手以高超的騎術化險為夷的時候,都說是密洛陀給他們的法力。最先到達終點的優勝者,往往被姑娘搶著往馬籠頭上插花並得到她們贈予的騎手彩巾。
達努節是瑤族人民不忘母恩的紀念日,它生動再現了瑤族先民狩獵、農耕、與大自然鬥爭的情景。密洛陀是瑤族人民理想中的祖先,從她身上可以看到祖先創世的艱辛和征服自然為民族造福的崇高精神,以及瑤族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對美的嚮往和追求。
農曆傳統節日
農曆十二月初八:臘八節、冬至節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祭灶日 農曆二十四:掃塵日 農曆二十五:接玉皇 農曆二十七:宰年雞 農曆二十九:小除夕 農曆十二月三十:除夕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 農曆正月初二:祭財神 農曆正月初三:小年朝 農曆正月初五:破五 農曆正月初六:送窮 農曆正月初七:人日 農曆正月初八:順星 農曆正月初十:祭石頭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六至二十:侗族蘆笙節 農曆正月二十五:填倉節 農曆正月二十九:送窮日 | 農曆二月初一:瑤族忌鳥節 農曆二月初二:春龍節、畲族會親節 農曆二月初八:僳僳族刀桿節 農曆三月十五:佤族播種節 農曆三月十五至二十五:白族三月街 農曆四月初八:牛王誕 農曆四月十八:錫伯族西遷節 農曆五月十三:阿昌族潑水節 農曆五月二十二:鄂溫克族米闊魯節 農曆五月二十九:瑤族達努節 農曆六月初六:壯族祭田節 、瑤族嘗新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火把節 農曆七月初七:女兒節 農曆七月十三:侗族吃新節 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會、普米族轉山會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農曆十月初一:祭祖節 農曆十月十六:瑤族盤王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