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族盤王節
盤王節是瑤族祭祀祖先盤瓠的重大節日,海內外的瑤胞都十分重視這一民族祀典。在湘南、湘西南的蘭山、寧遠、江華、江永等縣瑤族地區,每年的農曆十月十六日,瑤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民族的節日盛裝,聚居在一起唱歌、跳舞,歡度盤王節(也稱“跳盤王”或“調盤王”)。他們唱的歌是以《盤王歌》為主的樂神歌(下面將有專門介紹);跳的舞則是每人手拿長約80厘米的長鼓群舞,一般為雙人或四人對舞。關於盤王節、盤王歌以及長鼓舞,都有它們源遠流長的來歷。
有關瑤族地區過盤王節的古老風俗,早在晉代乾寶的《搜神記》、唐代劉禹錫的《蠻子歌》、宋代周去非的《嶺外代答》等典籍都有載述.《嶺外代答》中說:“瑤人每歲十月,舉峒祭都貝大王於廟前,會男女之無實家者,男女各群連袂而舞,謂之踏瑤。”“踏搖”即是“跳盤王”(還盤王願)。
瑤族民眾為什麼要在每年農曆十月間祭祀盤王並唱盤王歌、 跳長鼓舞呢?據至今仍在湘南江華瑤族地區流傳的民間傳說《十月十六調盤王》中講,相傳在古老的年代,瑤胞乘船飄洋過海,遇上狂風大浪,船在海中飄了七七四十九天不能靠岸,眼看就要船毀人亡。這時,有人在船頭祈求始祖盤王保存子孫平安,許下大願。許過願後,風平浪靜,船很快就靠了岸,瑤人得救了。這天是農曆十月十六日,恰好又是盤王的生日。於是,上了岸的瑤民就砍樹挖成木碓,把糯米蒸熟舂成糍粑。爾後,大家唱歌跳舞,慶祝瑤人的新生和盤王的生日。從這以後,瑤民就把這一逃訕為“盤王節”。另據流傳在寧遠縣瑤族地區的傳說故事《長鼓舞的來歷》說,盤王死後,官家欺壓、逼迫瑤胞,中奪瑤山嶺土。瑤上告狀,稟帖(狀紙)總到不了金鸞殿(皇帝)那裡。後來,聰明的瑤民想了個辦法,把稟貼藏在長鼓裡面,闖州過府去打長鼓,表演民族民間技藝。這樣,瑤民好不容易才到了京城,上了金鑾殿,打開長鼓,取出稟貼,才把狀告準。以後,過盤王節時,瑤胞就跳長鼓舞,唱《盤王歌》,並且一代一代地傳了下來。
為了使神主高興,在祭祀盤王時,瑤族民眾總是把集體創作、世代傳承的本民族史詩古歌《盤王歌》唱、跳於盤王之前。盤王,就是盤瓠,亦即龍犬。也就是說,瑤族是以犬為圖騰的民族;《盤王歌》生動地反映了瑤民把盤瓠(龍犬)當作本民族的始祖來崇拜供奉的原始信仰(圖騰信仰與鬼魂信仰、祖先信仰結合在一起).《盤王歌》是伴隨著世世代代祭祀盤王(或稱“還盤王願”)的禮儀活動而產生並且不斷發展的古歌史曲。最初,可能只是一些單純的祀神短歌,後來,在流傳和發展過程中(包含與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在內),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巫師和民間藝術家,不斷地把一些新的內容添進來,其中有些是超越本民族宗教信仰的世俗民情方面的東西(如 《彭祖歌》、 《石崇富貴》、《梁山伯》、《夜黃昏》等)。於是,《盤王歌》(也稱《盤王大歌》)日益變得內容龐雜、篇幅甚大,宗教祭祀與世俗民情混雜拌合,這種情況在其他民族的史詩古歌中是甚為罕見的。
從《盤王歌》的主要內容來看,大體上包括著以下六個方面:
(1)關於天地開闢、萬物起源的創世神話方面的。如《盤王大歌》下集中的《遠古天地人間》、《洪水淹天》、《雷落地》、《葫蘆歌》、《禾王送禾到人間》等歌段(章)都是。
(2)關於瑤族歷史、遷徙的英雄古歌方面的。《盤王大歌》上集裡面的《盤王出世》、《盤王獻計》、《盤王出遊歌》、《十二姓瑤人游天下》、《過山根》、《六面詞》、《桃源洞歌》、《千家洞歌》、《連州歌》等均屬此方面的內容。
(3)關於勞動生產方面的.其中既有反映瑤族狩獵生活的,如《放獵狗》、《立橫槍》等;又有表現農耕生活的,如《天大旱》、《種竹禾》;還有描述手工業勞動的,如《魯班造車》、《長鼓出世歌》等等。
(4)關於愛情生活方面的.諸如《日出早》、《日出中》、《日斜斜》、《歌一段》、 《郎老了》、 《夜深深》、《大小星》、《月亮亮》、《天地暗》、《相逢貢曲》、《萬段曲》、《亞六曲》、《荷葉杯曲》、《夜黃昏》、《梁山伯》等。《盤王大歌》裡面情歌的篇目(或歌段)和分量均較重。《盤王歌》雖是祭典歌,但遠古時期祀神與生殖對於氏族(部族)的延續和繁榮來說原是相輔相成的(祀神的殿堂外面往往就是交媾的場所),因而,完全可以理解。
(5)反映瑤族所崇奉的神祗方面的。如盤古大王、 盤王、 雷王、雨王、竹王、唐王、劉王、暖王、魯班、李廣、灶王以及翁爺家先等等。這些神祗既有瑤族本民族獨特的,也有漢、瑤等民族所共有的。它們有力地表明,瑤、漢等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原是同源共祖的,又是和睦相處、相互交流的。
(6)表現詼諧、逗樂生活方面的。如《見大怪》、《何物歌》等,均屬滑稽歌、謎歌之類。在緊張繁重的勞作或者男女纏綿之情愛的間隙,唱唱此類逗趣的歌,可以調劑生活,增加樂趣。
從上面的簡述可以看出,瑤胞千百年來傳承的《盤王歌》內容非常廣泛,它的社會功能也是多方面的:既是莊嚴的民族祀典的儀式歌,又是瑤族漫長歷史(多為片斷)的史歌;既是謳歌生產的勞動歌,也是表現男女愉悅的情歌,還是逗樂的滑稽歌、遊戲歌。簡直可以說是瑤歌的“集大成”,或者說瑤族的“民族知識總匯”了,充分體現出其史詩古歌的突出特點。自然,不必諱言,其中也夾雜了一些封建迷信的糟粕。了解這些,對在湘南、湘西南等瑤族地區旅遊時有機會參加或接觸“盤王節”,會有某些幫助的。
瑤族盤王節,又叫還盤王願、跳盤王,是瑤族人民祭祀其始祖盤王(盤瓠)的盛大節日。每逢農曆十月十六日這天,瑤民便匯聚一起,載歌載舞,紀念盤王,並逐漸發展為盤王節。今天的盤王節已逐步發展為慶祝豐收的聯誼會。青年男女則藉此機會以歌道情,尋覓佳偶。
概述
一、盤王節的傳說
瑤族民間有關盤王節的傳說很多,主要有兩種:
1、盤瓠說
古時高王來侵,平王出榜招賢,誰能斬下高王首級來獻,就把公主嫁給他。這話被龍犬盤瓠聽到了,盤瓠摘下金榜,渡海來到高王身邊。盤瓠假裝殷勤,受到高王的寵信。一天,盤瓠趁高王醉酒,咬下高王的頭獻給平王,立下了汗馬功勞,因而娶了三公主為妻。後來,盤瓠想變成人,便叫公主把它放到蒸籠里蒸七天七夜,公主照辦。已蒸了六天六夜,公主擔心蒸死了丈夫,偷偷揭開蓋子看,盤瓠果真變成了人,只因不足七天七夜,故頭上和小腿上還有許多毛未脫落,後來就用布帶把頭和小腿裹起來。盤瓠變成人後,平王派他到會稽山為王,號稱盤王。
盤王和三公主婚後生下六男六女,平王各賜一姓,成為瑤族最早的十二姓。盤瓠雖已為王,但仍過著儉樸的生活,教子女勞動狩獵,艱苦營生。有一次,盤王與六個兒子上山打獵,追趕一隻受傷的山羊,不幸被羊角所傷,跌下山崖死了,屍體掛在一棵樹上,兒女們將樹砍下做鼓身,剝下羊皮蒙上,製成長鼓。他們背起長鼓,邊敲邊哭邊唱,追悼盤王。至今瑤族同胞還保留不食狗肉的習慣,而祭盤王也是盤王節的重要內容。
2、創世說
天地洪荒的遠古年代,在萬山叢中有兩座一樣高大的寶山,相隔一里,對峙相望。左邊那座叫布洛西山,像一個威武雄壯的男子;右邊那座的模樣則像一個拖著裙服的少婦,名叫密洛陀山。每年,這兩座山互相移近一尺,經過995年,它們靠近了995尺,再移近5尺,兩座山就要連在一起了。有一天,即農曆5月29日,天上突然響起了一聲驚天動地的霹雷,這兩座山同時裂開了兩條縫,接著,從布洛西山里走出一個高大的男人,從密洛陀山里,走出一個壯實的女人,這一天就是一男一女的生日。後來他們結成了美滿的夫妻,男的叫布洛西.女的叫密洛陀。他們是創造天地萬物的第一對勤勞智慧的父母,他們創造出世界以後,就讓三個女兒各自外出謀生。大女兒扛著犁耙到平原去犁地耙田,成了現在的漢族;二女兒挑了一擔書去讀書,成了現在的壯族;三女兒拿著密洛陀給她的一斗包穀、一面銅鑼,到山裡開荒種地去了。從此,三女兒在山裡安居樂業,成了現在的瑤族。所以瑤族世世代代住在高山深箐,開荒種地,銅鑼成了瑤族的傳家寶。
密洛陀越來越老了,有一天便叫三個女兒一起回來,對她們說:十月十六日是我的生日,到那時,你們來給我"補糧"。他還特別囑咐三女兒說:"你沒有什麼豐盛的禮物,到時候你只要釀一缸米酒,拿來給大家品嘗,十月十五日你提前拿銅鑼來鬧場。"從此以後,瑤族就有"盤王節",從十月十五日開始,到十月十七日結束。
二、主要活動
盤王節可以一家一戶進行,也可以聯戶或者同宗同族人集聚進行。但不管以哪種形式舉辦,都要殺牲祭祀,設宴款待親友。節日一般為三天兩夜,也有的長達七天七夜。
節日期間,瑤族人民殺雞宰鴨,男女老少穿上節日盛裝,匯集一起,首先祭祀盤王,唱盤王歌,跳起黃泥鼓舞和長鼓舞,追念先祖功德,歌頌先祖英勇奮鬥精神。其次,歡慶豐收,酬謝盤王,盡情歡樂。與此同時,男女青年則開展對歌活動,抓住良機擇意中人。有的地方還要打花棍、放花炮及請戲班子唱戲等。
盤王節儀式由4名正師公主持,各司其職,還願師、祭兵師、賞兵師、五穀師,每人1名助手,共8人,此外還有4名歌娘歌師、6名童男童女、1名長鼓藝人和嗩吶樂隊參與盤王節。其傳承方式以師承和家傳為主。
其儀式主要分兩大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請聖、排位、上光、招禾、還願、謝聖",整個儀式中嗩吶樂隊全程伴奏,師公跳《盤王舞》(《銅鈴舞》、《出兵收兵舞》、《約標舞》、《祭兵舞》、《捉龜舞》等);第二部分是請瑤族的祖先神和全族人前來"流樂",流樂的瑤語意思是玩樂。這是盤王節的主要部分,恭請瑤族各路祖先神參加盤王節的各種文藝娛樂活動,吟唱表現瑤族神話、歷史、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社會生活等內容的歷史長詩《盤王大歌》。流樂儀式一般要舉行一天一夜。
1、主要程式
盤王節有固定的程式,首先就是敬奉盤王。過節時要設定祭壇,懸掛諸神像,正中最大的一張就是盤王像,左右是真武、功曹、田公、地母等的神像。祭祀開始,鳴火槍三響,接著鞭炮齊鳴。在鞭炮聲中,族老寨老在神像前供奉豬頭、糯米粑、雞肉、酒等祭品,人們面對神像,低頭默禱,表示敬仰、懷念。
祭畢,眾人唱盤王歌,跳盤王舞。《盤王歌》瑤書中有記載,主要是以詩敘述盤王一生的事跡,七字句式。詩句洗鍊,曲律古雅而渾厚。"盤王舞"以鼓鑼伴奏,舞步動作忽而上跳,忽而下蹲,忽而左轉,忽而右鏇,動作健美、威武,再現了瑤族先民耕種狩獵、出征殺敵的一幅幅模擬畫面,並時而有男女伴唱。
2、盤王歌、盤王舞
盤王節的歌唱舞蹈活動,以唱盤王歌和跳長鼓舞為主。《盤王歌》是在會歌堂中形成的史詩,亦是一部膾炙人口的瑤族詩歌總集。現在《盤王歌》抄本有二十四路、三十二路和三十六路三種,每一路都有三千多行以上,總數共達到萬行之多,篇幅浩長,內容豐富,涉及到創業、遷徙、耕山、狩獵、愛情、婚姻等方面。唱一部《盤王歌》,須七天七夜方能唱完。屆時,由1-3對盛裝打扮的未婚男女青年,在師公或歌手指導下唱《盤王歌》。師公助手則依歌跳起長鼓舞,表演盤王創業故事。
其舞蹈可分為"盤王舞"、"兵將舞"、"刀舞"、"三元舞"等,其中以"盤王舞"最具特色。伴著長鼓聲,舞者時而翻騰,時而鏇轉,時而跳躍,舞蹈動作大多是模仿勞動的動作,如開荒、播種、造林、伐木、狩獵等內容,動作粗獷大方,節奏複雜多變。 整個場面氣氛熱烈,給人一種山野般粗獷、奔放的感覺。跳盤王舞時,舞場四周懸掛盤王神像及"國泰民安"、"萬代興隆"等標語條幅。
盤王舞,又叫跳盤王,一般在盤王節才跳。有時,男女結婚時,擇吉日也跳盤王舞。結婚後擇吉日跳盤王舞,是求盤王保佑夫妻永不分離,白頭偕老。夫妻婚後跳的盤王舞是新婚夫妻在么公帶領下,與男女青年站成一圈,女的拿鑔,男的拿封,面向圓心,一俯一伸,一前一後跳步。每跳一步,鑔和卦響一聲。向圓心進退跳了一陣,隊形開始逆時針鏇轉。再跳一陣,夫妻雙雙跪拜么公,舞蹈才結束。
盤王節除祭盤王、唱盤王、跳盤王外,有的地方還跳花棍,放花炮,唱情歌。
三、傳承價值
瑤族是一個多族系的民族,本無全民族統一的節日,各地瑤族過盤王節的時間不一致,一般在秋收後至春節前的農閒時間舉行,分定期和不定期兩種。1984年8月,來自全國各地瑤族代表匯集廣西南寧,大家一致贊成以"勉"族系的祭祀節日跳盤王(或稱為盤王)為基礎,加以發展成為盤王節,一致議定"盤王節"為瑤族統一節日,並將節日定為每年農曆十月十六日(盤王誕日)舉行。1985年農曆十月十六,全國各地的瑤族代表和民間藝人云集廣西南寧,以聯歡會的方式,歡度了瑤族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全民族的盛大節日--盤王節。
盤王節作為歷史悠久、分布廣泛的大眾節慶活動,集瑤族傳統文化之大成,是一種增強民族向心力、維繫民族團結的人文盛典。
瑤族崇奉"盤王"或"盤古王"為本民族始祖。盤王節起源於對始祖的祭祀。經過長期的發展變化,盤王節演變成怡祖、娛神、樂人兼有的民間節日。當今盤王節,其形式和內容均有變化和創新:一方面,過去盤王節冗雜繁瑣的宗教儀式已經逐步改革,大操大辦,糜費繁瑣之風也有所節制;另方面,盤王節中表現瑤族文化精粹的歌舞如歌頌其祖先創世、遷徙、耕山、狩獵的《盤王歌》和表現其生產生活的《長鼓舞》等內容得到繼承、發展和提高。今天的盤王節不僅發展為慶祝豐收的聯誼會和青年男女尋覓佳偶的契機,節間還舉辦物資交流、商品展銷及各項文體表演競技活動,觀者雲集,盛況空前。
農曆傳統節日
農曆十二月初八:臘八節、冬至節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祭灶日 農曆二十四:掃塵日 農曆二十五:接玉皇 農曆二十七:宰年雞 農曆二十九:小除夕 農曆十二月三十:除夕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 農曆正月初二:祭財神 農曆正月初三:小年朝 農曆正月初五:破五 農曆正月初六:送窮 農曆正月初七:人日 農曆正月初八:順星 農曆正月初十:祭石頭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六至二十:侗族蘆笙節 農曆正月二十五:填倉節 農曆正月二十九:送窮日 | 農曆二月初一:瑤族忌鳥節 農曆二月初二:春龍節、畲族會親節 農曆二月初八:僳僳族刀桿節 農曆三月十五:佤族播種節 農曆三月十五至二十五:白族三月街 農曆四月初八:牛王誕 農曆四月十八:錫伯族西遷節 農曆五月十三:阿昌族潑水節 農曆五月二十二:鄂溫克族米闊魯節 農曆五月二十九:瑤族達努節 農曆六月初六:壯族祭田節 、瑤族嘗新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火把節 農曆七月初七:女兒節 農曆七月十三:侗族吃新節 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會、普米族轉山會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農曆十月初一:祭祖節 農曆十月十六:瑤族盤王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