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財神

祭財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南方人則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基本概述

北方

財神財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南方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歷史記載

北方

財神到財神到

據《中華全國風俗志》的介紹:“正月初二各家祭財神,其所祭財神,有由店鋪購買者,有自小孩手中買下來。此類童子大半為貧困人家出身,欲乘此新年機會撈摸若干錢文,於是做成財神,向各住戶串售,於門口大呼‘送財神爺來了!願意要者,付以一兩枚銅元之代價,既滿意而去。若不要者,亦不能回以‘不要’,蓋避不祥也。只答以‘已有’。祭時所供為雞和活鯉魚,又有在家中祭祀不算,必須赴彰儀門及財神廟燒香,並借元寶,惟借一枚需還十枚”。

南方

清代顧祿《清嘉錄》云:“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 上海舊曆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民間習俗

北方

祭財神祭財神
按照老北京的風俗習慣,都要在正月初二祭財神,為取新年進寶得財之意。初二當天早晨的家宴必須是餛飩,也叫“元寶湯”。因為餛飩的形狀像元寶。吃餛飩就是招財進寶,取財源如湯水滾滾而來的意思。一般元寶湯的餡兒有兩種:一是以豬肉、菠菜、青韭為餡。一種是以羊肉、白菜為餡。

王府宅門及紳商富賈在供品上是相當講究的。例如:北京著名的“八大祥”、同仁堂等大商號,在歷年祭財神時都用五宗大供:一、整豬或用豬頭、前後爪、尾巴,象徵性地表示全豬;二、整羊或者用羊頭、前後蹄、尾巴,象徵性地表示全羊;三、整雞;四、整鴨(雞鴨煺了羽毛只留後尾上的翎子)。五、紅色活鯉魚兩條,用紅綠線拴上,供在正中央,謂之“吉慶有餘”(“魚”與“余”諧音),又叫“一魚二龍”,有借水得財之意。

初二當天,除了在家裡祭祀財神外,還不能算是完全了卻心愿。有條件的還要鄭重其事地去廣安門外五顯財神廟內進香。每當這時候,三更半夜就會有人起床等候在城門口,等到開城門後爭取去燒“頭炷香”。
初二早上天剛破曉,街市上祭財神的爆竹聲就會響成一片。街道上車水馬龍,有錢人駕馬車、轎子車,一般人家騎著驢,還有的乾脆步行,大家都朝五顯財神廟奔去。一些喜歡耗財的富裕人家,剛進廣安門就開始從車窗往外撒銅板,表示進香的路上大做濟貧的善事。

南方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鬥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財神

祭財神祭財神

關於財神是誰說法不統一,主要有以下幾種:
趙公明因張天師曾命其守玄壇,故又名趙玄壇。此人來源於《封神演義》,姜子牙封他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趙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稱趙公元師。此說來源於《三教搜神大全》,聖號全稱為:"總管上清正一玄壇飛虎金輪執法趙元師"。
比干殷紂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無心",故不偏倚,後世人奉為財神,此事載於《史記·殷本記》。
范蠡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手下大臣,幫助越王打敗吳國,後來經商發了大財,改名陶朱公。後人奉為財神。
關羽三國中的關羽是個"全能"人物,最重義氣,後人把"義"和"利"等同對待,奉為財神。一般商號供奉關羽者居多,認為他對商號有保護作用。
上述財神中,范蠡、比干等稱為文財神,趙公天師、關羽為武財神。此外還有供奉太白星者,稱為"財帛星君"。因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會為財神。還有以齊天大聖、招財童子為財神者。
民間所供大多以趙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濃髯,頂盔貫甲,手中執鞭,周圍畫有聚寶盆、大元寶、珊瑚之類的圖案,加以襯托,突出富麗華貴的效果。

農曆傳統節日

農曆十二月初八:臘八節冬至節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祭灶日
農曆二十四:掃塵日
農曆二十五:接玉皇
農曆二十七:宰年雞
農曆二十九:小除夕
農曆十二月三十:除夕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
農曆正月初二:祭財神
農曆正月初三:小年朝
農曆正月初五:破五
農曆正月初六:送窮
農曆正月初七:人日
農曆正月初八:順星
農曆正月初十:祭石頭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六至二十:侗族蘆笙節
農曆正月二十五:填倉節
農曆正月二十九:送窮日
農曆二月初一:瑤族忌鳥節
農曆二月初二:春龍節畲族會親節
農曆二月初八:僳僳族刀桿節
農曆三月十五:佤族播種節
農曆三月十五至二十五:白族三月街
農曆四月初八:牛王誕
農曆四月十八:錫伯族西遷節
農曆五月十三:阿昌族潑水節
農曆五月二十二:鄂溫克族米闊魯節
農曆五月二十九:瑤族達努節
農曆六月初六:壯族祭田節瑤族嘗新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火把節
農曆七月初七:女兒節
農曆七月十三:侗族吃新節
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會普米族轉山會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農曆十月初一:祭祖節
農曆十月十六:瑤族盤王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