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台灣地區金門縣]

金門[台灣地區金門縣]

金門縣(英語:Kinmen County)(古屬泉州府同安縣)古稱“浯洲”、“仙洲”等,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為牧馬監地,五代時編入泉州屬尾,1915年1月正式設縣,以“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而稱“金門”,隸屬福建省泉州市,實際由台灣當局管轄,是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地區所謂“福建省政府”、"福建高等法院金門分院"所在地,轄區由金門島、小金門島(烈嶼)、大擔島、二擔島、東碇島、北碇島等12個島嶼組成,總面積151.656平方公里。金門縣位於福建省東南部海域泉州圍頭灣與廈門灣內,屹立於台灣海峽西部,與中國大陸最近處僅2310米,位於九龍江出海口外,西與廈門島遙望,東隔台灣海峽與台中市相望,北與泉州市晉江市相望。東距基隆198海里,東南距澎湖82海里,距高雄160海里,西距廈門18海里,距離中國大陸領土角嶼僅1.8公里,離台灣島有210公里。2004年2月啟動金門—廈門航海線,開始“小三通”。2004年,金門縣財政總收入1812637萬元新台幣;人均所得308202元新台幣;人均生產總值329656元新台幣。

基本信息

名字來源

金門舊名浯州、仙洲,由於孤懸海中,每為海盜倭寇肆虐之所,直到明太祖酒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始於島上構築城池以防禦倭寇侵優,依其形勢“固若金湯,雄鎮海門”而取名為金門城,從此乃以金門為名。

歷史

金門縣金門縣
漢人移民對金門的開發依據可考的史料始於晉代。根據清代《金門志》的記載,晉代共有蘇、陳、吳、蔡、呂、顏六姓家族因躲避戰禍移居金門。

803年唐代朝廷在泉州設定五個牧馬場,浯洲為其中之一,陳淵任牧馬監,此為金門島上設定行政機構之始。蔡、許、翁、李、張、黃、王、呂、劉、洪、林、蕭十二姓隨陳淵入島開墾,陳淵因此而被尊為“開浯恩主”。

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令江夏侯周德興經略福建沿海,共設五衛十二所。金門守御千戶所為十二所之一,下轄峰上、管澳、田浦、陳坑四個巡檢司,後又增設烈嶼巡檢司。因金門固守福建東南海口,取“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而得名金門。

南明時期,金門由鄭成功政權實際控制。

1664年清軍攻占金門後,曾採取遷界措施,強制居民遷至海岸線30華里外,島上人煙無存。

1674年~1679年,鄭氏復占金門,並以此作為對中國內陸進行軍事行動的前進基地。

1680年清軍二度攻占金門後,沿襲舊制隸屬於福建省同安縣(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廈門市同安區),1683年清軍攻占台灣後實施復界,因遷界離開的居民陸續返回原籍。

1914年,清代地方區劃制度廢除,廈門自同安縣獨立分置思明縣,金門劃歸思明縣管轄。

1915年金門獨立設縣。

1937年日軍占有金門,直到1945年戰敗為止。

1949年初改為金城、沙美、列嶼、大嶝四區區公所,10月全境由軍方全面接管,11月古寧頭戰役結束後,撤銷金門縣政府,劃分為金東、金西、烈嶼三區,各設民政處管轄地方行政,下轄城廂區、金城區、金盤區、滄湖區、碧湖區、金沙區、烈嶼區、古寧區、瓊浦區等九個區公所。

1950年3月,三區民政處合併為“金門軍管區行政公署”。

1951年7月改為五區,分設金城、金寧、金湖、金沙、列嶼。12月增設金山鄉,改為六區。

直到1953年2月結束軍管制度,恢復金門縣政府建制,各區改為鄉鎮,成立三鎮三鄉。

1954年6月莆田縣烏丘地區設鄉,指定暫由金門縣代管。此時金門縣共轄有金城鎮、金沙鎮、金寧鄉、金湖鄉、金山鄉、烈嶼鄉烏丘鄉等二鎮五鄉。

1959年增設金瓊鄉,並改金湖為鎮,1965年9月撤置金山鄉及金瓊鄉。

行政區劃

縣治金沙鎮。全縣轄3鎮3鄉(金沙鎮、金湖鎮、金城鎮、金寧鄉、烈嶼鄉、烏坵鄉

地理氣候

金門縣[福建省泉州市轄縣]金門縣
金門地處東經118度33分,北緯24度44分,位於九龍江口外,與廈門灣口遙望。包括金門本島(大金門)、烈嶼(小金門)、大膽、二膽、獅嶼、猛虎嶼、草嶼、後嶼、東碇島復興嶼等十二個大小島嶼,總面積150.3397平方千米(不包括代管烏丘鄉面積)。
最大的為金門島,面積133平方公里,為福建第三大島。島形似啞鈴,東西寬,南北窄。地勢由中部向南北傾斜,中部為一東西向的帶狀高丘陵,南部分布有舒緩的低丘陵和淺丘陵。環島多港灣,以金門灣最為著名。小金門島面積15平方公里,多丘陵。

地形

金門的主要地形為起伏的花崗岩地形,島上最高峰為太武山(其高為253公尺,其上有毋忘在莒蔣公之手銘),雄勢雄偉,獨冠嶼上,近觀之若兜鍪狀,故名太武。其石紛糾縈紆若印章篆刻,又稱“海印”,隔海遠望,如仙人偃臥(仙人倒 地臥不起之形),海上人因別呼之為“仙山”。

太武山之外,東有鵲山、鳳山、塔山;南有雙山、長安山、豐蓮山、太文山(古燕南山)、獻台山、南磐山;西有矛山;西它雪鄐、虎山、天摩山、金山等等。而古寧頭區、古崗區、馬山區與烈嶼區除有部分丘陵地形外,多為地勢平坦,紅土廣泛覆蓋之台地,各區海岸則有花崗片麻被海水侵蝕而形成之崖面或平台,以及發育良好之沙灘,岩岸沙岸交錯構成了金門多變的海岸景觀。

氣候

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暖熱少雨,終年多大風。全年降雨量多在四至九月,年平均降雨量1049.4mm。

水資源

金門縣金門縣
金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1000立方米,遠低於國際公認的人均水資源警戒線。2000年以來,隨著金門縣經濟建設和開放旅遊觀光,用水量逐年增長,水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因此,民眾迫切要求實現從大陸向金門供水。

2012年,福建省已提出鋪設管道為金門供水,並確定了兩條備選跨海線路,一條是從晉江圍頭到金門,另一條是從廈門大嶝到金門。

但大陸向金門供水,仍有待於台灣當局明確態度。台灣“陸委會”表示,金門地區水資源供需問題需考量水源多元開發重要性與積極性,主管機關會做整體評估。

經濟

居民多從事農業、漁業和鹽業生產。農產品以花生為主,次為甘薯。水產豐富,主要有帶魚馬鮫魚大頭魚大黃魚等。鹽田分布在金門島西園和小金門島青歧。濱海有豐富的玻璃砂。 

2004年縣財政總收入1812637萬元新台幣(新台幣與人民幣兌換率約為4:1,以下金額均以新台幣計),人均所得308202元(折合美金9222元),人均生產總值329,656元(折合美金9,864元),居民儲蓄餘額為3,219百萬元,縣內固定資產投資額達4,806百萬元,以政府投資為主。

在縣域貿易方面,2004年輸入商品以食品飲料菸酒類等消費品居第一,農工原料及紡織品第二,依次為資本設備,木材製品。輸出商品以酒類及非金屬礦產品顯主,同時本縣境內駐軍消費亦一併列入輸出,全年輸出入總額28749百萬元,順差583百萬元。

政治

金門地區選民結構以泛藍(國民黨、親民黨、新黨)支持者居絕大多數,歷屆選舉泛藍候選人均囊括九成以上選票。

歷任首長

縣知事時期
左樹燮(1915年1月1日-1918年1月)
呂紹熾(1918年1月-1918年4月)
王震豐(1918年4月-1919年3月)
錢鴻文(1919年3月-1920年5月)
左樹燮(1920年5月-1922年9月)
巢學厚(1922年9月-1923年春)
林梅貞(1923年春-1923年夏)
陳淑潛(1923年夏-1923年秋)
陳鴻光(1923年秋-1924年春)
楊壽圖(1924年春-1926年夏)
韓福海(1926年夏-1926年8月)
縣長官派時期
韓福海(1926年8月-1929年1月)
陳寰(1929年1月-1929年2月)
潘雨峰(1929年2月-1929年6月21日)
黃祖熙(1929年6月21日-1929年11月)
李敬仲(1929年11月-1930年8月)
陳紹前(1930年8月-1931年4月16日)
翁吉雲(1931年4月16日-1932年3月27日)
何孝純(1932年3月27日-1933年1月)
翁吉雲(1933年1月-1933年9月1日)
郭昌文(1933年9月1日-1934年3月22日)
李世賡(1934年3月22日-1936年9月22日)
鄺漢(1936年9月22日-1937年9月26日)
陳文照(1937年9月26日-1937年12月1日)-代理
周秉彝(1937年12月1日-1938年4月1日)
韓延爽(1938年4月1日-1938年7月4日
顏德桂(1938年7月4日-)-南安縣長兼任

日治時期
縣長官派時期

葉維奏(1945年10月3日-1947年4月7日)
洪文舉(1947年4月7日-1948年4月20日)
沈乃光(1948年4月20日-1948年7月8日)
葉忠熙(1948年7月8日-1949年2月1日)
楊潼(1949年2月1日-1949年9月)
陳玉堂(1949年9月-1949年11月3日

軍管區時期
行政公署行政長時期

沈敏(1950年3月15日-1950年1月15日)
李德廉(1950年1月15日-1953年2月11日
縣長軍派時期
張超(1953年2月11日-1954年9月)
田學信(1954年9月-1956年7月16日)
孫通(1956年7月16日-1958年1月16日
柯遠芬(1958年1月16日-1958年12月18日)
鄧定遠(1958年12月18日-1960年9月5日
程如垣(1960年9月5日-1961年7月2日
王和璞(1961年7月2日-1962年12月1日
王玉白(1962年12月1日-1966年9月1日
屠森冠(1966年9月1日-1969年1月2日
閆修篆(1969年1月2日-1971年2月15日
郝成璞(1971年2月15日-1972年6月12日)
羅漢文(1972年6月12日-1975年6月2日)
譚紹彬(1975年6月2日-1978年3月1日)
石政求(1978年3月1日-1979年8月14日
谷鵬1980年8月14日-1981年8月17日)
倪慶裕(1981年8月17日-1981年9月1日)-代理
倪慶裕(1981年9月1日-1983年8月19日)
張人俊(1983年8月19日-1984年11月17日)
伍桂林(1984年11月17日-1988年1月6日)
唐雄飛(1988年1月6日-1990年4月4日
李清正(1990年4月4日-1991年5月3日)
陳水在(1991年5月3日-1992年11月7日)
縣長官派時期
陳水在(1992年11月7日-1993年12月20日)

語言

金門通行閩南語。金門閩南語與台灣閩南語皆有明顯漳、泉混合口音的現象,兩語在一般對話中無礙。但因歷史因素,有少數字彙差異,讀音、聲調也有細微不同。

字彙差異例台灣本島因受日治時期,以日語機車為“ōtobai”(オートバイ)(Autobike),而金門則照字面發音,讀作“mô'-thok-chhia”。

交通

公路

金門島內公路交通發達,公路全長370.22公里,公路密度為每平方公里道路長2.51公里。

水路

金門有料羅與水頭兩商港,水頭商港同時為小三通指定港口,與廈門和平碼頭間有定期航線,亦為烈嶼鄉(小金門)與金門本島間定期航線對口。小金門的九宮碼頭及大金門的水頭碼頭之間每天從早到晚每半小時各有兩艘渡輪來回,每次搭乘需付兩元,船隻可載運機車或腳踏車等小型車輛,每次載運機車或腳踏車等小型車輛10元。2006年6月8日另外開闢與泉州石井港的航線,成為第三條小三通航線。烏丘鄉原屬莆田縣,與本島間並無直接航班,僅有台中港有航次連絡。

航空

對外交通空運為主,尚義機場為本縣對外交通的重要樞紐,目前有往台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各航線。

教育醫療

教育

大專院校
國立金門大學
銘傳大學金門校區
國立高雄大學金門校區
高中高職
國立金門高級中學
國立金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國民中學
金門縣立金沙國民中學
金門縣立金城國民中學
金門縣立金湖國民中學
金門縣立金寧國民中學
金門縣立烈嶼國民中學

國民國小
金門縣烈嶼鄉上岐國民國小
金門縣金城鎮中正國民國小
金門縣金湖鎮正義國民國小
金門縣金寧鄉古寧國民國小
金門縣金城鎮古城國民國小
金門縣烈嶼鄉西口國民國小
金門縣金寧鄉湖埔國民國小
金門縣金沙鎮安瀾國民國小
金門縣金湖鎮多年國民國小
金門縣金沙鎮何浦國民國小
金門縣金湖鎮金湖國民國小
金門縣金沙鎮金沙國民國小
金門縣金寧鄉金寧國民國小
金門縣烈嶼鄉卓環國民國小
金門縣金寧鄉金鼎國民國小
金門縣金湖鎮柏村國民國小
金門縣金沙鎮述美國民國小
金門縣金湖鎮開瑄國民國小
金門縣金城鎮賢庵國民國小
金門縣金城鎮賢庵國民國小埯湖分校
幼教
金門縣金城幼稚園

醫療

行政院衛生署金門醫院

旅遊

特產

金門高粱酒
貢糖
炮彈
風獅爺
金門面線
金門菜刀
金門一條根
牛肉干
廣東粥
油條
炒速食麵
沙美閩式燒餅
沙美高粱蛋卷
沙美長合餅店一口酥
沙美中興肉包

古蹟

第一級古蹟
邱良功母節孝坊
第二級古蹟
朱子祠(浯江書院內)
文台寶塔
林蔡氏祠堂
江嘯臥碣群
水頭黃氏酉堂別業
陳健墓
陳禎墓
第三級古蹟
豐蓮山牧馬侯祠
漢影雲根碣
魁星樓
瓊林一門三節坊
西山前李宅
盧若騰故宅及墓園
古龍頭水尾塔
海印寺、石門關
邱良功墓園
古龍頭振威第
陳禎恩榮坊
清金門鎮總兵署
蔡攀龍墓
縣定古蹟
文應舉墓
將軍第
西山前李氏家廟
東溪鄭氏家廟
陳顯墓
黃偉墓
黃汴墓
浦邊周宅
觀德橋
楊華故居
烈嶼吳秀才厝
慈德宮

無形文化資產

浯島城隍祭
金門蜈蚣座
宗祠奠安慶典
沙美萬安堂道教季
沙美後浦頭慈德宮慶典
沙美中元普渡
大洋里五鄉太子繞境慶典

觀光

保生大地廟
瓊林保護廟,原名坪林宮。
金門國家公園
中山紀念林
金門酒廠
風獅爺
莒光樓
模範街
馬山觀測所
古寧頭戰史館
建功嶼
金門城遺蹟
金城民防坑道
延平郡王祠
宏玻陶瓷廠
金門碑林
金門模範街
靈濟古寺
邱良功母節孝坊
清金門鎮總兵署
浯江書院
後浦洋樓群
金城老街
北鎮廟
奎閣
金門城隍廟
古岡湖風景區
翟山坑道
珠山聚落
頂界十八間
水頭黃氏酉堂別業
中界洋樓群
金水國小
金水寺
黃天露宅
僑鄉文化展示館
蔡開盛宅
慈湖
雙鯉古地
後湖海濱公園
乳山故壘
瓊林地下坑道
邱良功墓園
尚義環保公園
保護廟
蔡守愚專祀
蔡氏家廟
怡古堂書房
一門三節坊
農試所休閒農場
畜產試驗所
護國寺
八二三戰史館
俞大維先生紀念館
太湖榕園
中正公園
陳楨墓
陳楨恩榮坊
西山前李宅
西園鹽場
五虎山步道
東林海濱公
李將軍廟
八二三炮戰紀念碑
烈女廟
八達樓子
湖井頭戰史館
小金門戰地碉堡
貓公石濱海遊憩區
太武山元代築寨石碑
太武山古道
汶浦水岸/後浦頭與榮湖及後水頭之間
榮湖
金沙水庫
金沙溪
金沙港生態區
金門文化園區
沙美老街
沙美聚落
沙美萬安堂
沙美大士宮
沙美舊鎮公所
沙美地下坑道
沙美後浦頭聚落
沙美小浦頭聚落
沙美東埔聚落
民俗文化村
田浦古城
陽翟貞節牌坊
中蘭貞節牌坊

博物館

位於金門縣境內,被“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列入2004年9月版《台灣博物館名錄》的博物館有:八二三戰史館、金門陶瓷博物館、俞大維先生紀念館、古寧頭戰史館、金門國家公園、莒光樓、金門縣水族教育展示館。

名人

祖籍

董智森-政論節目主持人
歐陽林-醫生/作家;祖籍金門歐厝
翁豐堉-前職棒球員
陳翠梅-馬來西亞導演。祖籍金門。
金門王-已故歌手
林俊傑-歌手
胡晴雯-演員
李子恆-作曲/作詞/歌手
吳尊-演員
黃一農-歷史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張騏牧-超級集團有限公司創辦人、董事長及執行長
王天福-金門沙美老街歷史正名暨保存案發起人,金門文史工作者,國立中山大學機電所博士候選人

曾在金門服役的名人

郭台銘-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
沈世朋-演員
廖峻-演員
柯俊雄-演員,立法委員
戴立忍-演員,編劇,導演
施明德(未役畢,1962年被收押)-曾為政治犯,前民進黨主席,紅衫軍總指揮
田文仲-主持人,與施明德同為炮兵監測官
湯曜明-前台灣當局參謀總長,國防部長
郝柏村-前台灣當局參謀總長,國防部長
林毅夫(未役畢,1979年投奔中國大陸)-世界銀行副行長,中國經濟學家
杜德勛-配音演員,2002年病逝
袁惟仁-歌手,超級星光大道評審
辛巴-歌手,超級星光大道第二屆參賽者
林國華(未役畢,1996年因傷驗退)-台灣首位變性人,2003年因無法忍受社會眼光而自殺
吳念真-作家,編劇,導演
廖偉凡-主持人
蔡上機-命理學家
楊儒門-“白米炸彈客”案件主嫌,台灣農民運動參與者
吳宗憲-知名主持人、歌手
周明增-演員
楊一展-演員
蔣孝嚴-立法委員
江啟臣-新聞局長

傳媒資訊

媒體

電視

台視第40頻道
中視第44頻道
華視第36頻道
公視第42頻道

金門縣無線數位電視已於2008年12月16日開播,可利用DVB-T機上盒及UHF天線接收。

廣播

88.9兆赫教育廣播電台
91.7兆赫金馬之聲
92.9兆赫太武之春
96.3兆赫中廣新聞網/中廣流行網
107.3兆赫漢聲廣播電台

資訊編碼

由於金門縣不在台灣境內,ISO3166-2:TW沒有編入金門縣。GB/T2260-2002把金門縣編成350527JME。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