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台灣地區金門縣]

金門[台灣地區金門縣]

金門縣(英語:Kinmen County)(古屬泉州府同安縣)古稱“浯洲”、“仙洲”等,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為牧馬監地,五代時編入泉州屬尾,1915年1月正式設縣,以“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而稱“金門”,隸屬福建省泉州市,實際由台灣當局管轄 ,是台灣地區所謂“福建省政府”、"福建高等法院金門分院"所在地,轄區由金門島、小金門島(烈嶼)、大擔島、二擔島、東碇島、北碇島等12個島嶼組成,總面積151.656平方公里。 金門縣位於福建省東南部海域泉州圍頭灣與廈門灣內,屹立於台灣海峽西部,與中國大陸最近處僅2310米,位於九龍江出海口外,西與廈門島遙望,東隔台灣海峽與台中市相望,北與泉州市晉江市相望。東距基隆198海里,東南距澎湖82海里,距高雄160海里,西距廈門18海里,距離中國大陸領土角嶼僅1.8公里,離台灣島有210公里。 2004年2月啟動金門—廈門航海線,開始“小三通”。 2004年,金門縣財政總收入1812637萬元新台幣;人均所得308202元新台幣;人均生產總值329656元新台幣。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金門自古屬福建泉州府同安縣所轄,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始創縣治。金門一地在同安縣的歷史有著重要地位,有“無金不成銀”、“無金不成銅”的俗諺。

清代及以前

漢族人對金門的開發依據可考的史料始於晉代。根據清代《金門志》的記載,晉代共有蘇、陳、吳、蔡、呂、顏六姓家族因躲避戰禍移居金門。

唐朝貞元十九年(803年),朝廷在泉州設定五個牧馬場,浯洲為其中之一,陳淵任牧馬監,此為金門島上設定行政機構之始。蔡、許、翁、李、張、黃、王、呂、劉、洪、林、蕭十二姓隨陳淵入島開墾,陳淵因此而被尊為“開浯恩主”。

金門大擔島上一景 金門大擔島上一景

金門(舊稱浯洲)因產鹽,歷經五代十國閩王王審知及元明清等朝開發後,造就金門東半島上之金沙灣周圍鹽埕林立。

元朝統治時期(1343年-1368年),中央為求實質統治,遂於浯洲鳳翔里十七都後學村(今沙美),設定浯洲鹽場司(官職從七品官,在今金沙國中至東埔及榮光新村一帶)及浯洲書院(現今之沙美菜市場),沙美因處金沙灣與汶水溪及金沙溪交匯處。在元代,係為金門地區最高行政機關浯洲鹽場司與浯洲書院之舊址(元朝浯洲鹽場司馬闕司令興建)。過往的金沙地區更是金門地區居住人口與風獅爺最為稠密的地方(金門全島共64尊風獅爺,金沙鎮則高達39尊、沙美有3尊)。

金星輪 金星輪

元朝時,中國沿海各地與國外交流密集,故當時的沙美(後學村),因位處金沙灣、浯洲鹽場司、浯洲書院(明代為金山書院)、官鎮埕、永安埕、浦頭埕、沙美埕等鹽埕邊緣,除了島民、鹽工與書生眾多及船運便利之外,區域內更是政商雲集。後學街(今之沙美老街),在此諸多有利之條件下,遂循著人類發展的脈絡與歷史軌跡,便自然而然的形成商業與貿易市集。從元朝統治以來,一直是金門東半島的政經中心與文化重鎮,迨自中華民國肇建初朝,金沙依然是金門地區的經濟中心,民國時期的金沙灣金沙港,更是金門地區與中國大陸蓮河通航金星輪的港埠。更是國民政府(國軍)登入金門的地方,一度還是金東守備師及青年軍戰車連的駐紮地。金門以一小島,卻出過四十三名進士,其中文進士四十人,武進士三人,實屬不易。

明朝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令江夏侯周德興經略福建沿海,共設五衛十二所。金門守御千戶所為十二所之一,明兵部稱呼金門是“中左所”,下轄峰上、管澳、田浦、陳坑四個巡檢司,後又增設烈嶼巡檢司。因金門固守福建東南海口,取“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而得名金門。

南明時期,金門由鄭成功政權實際控制。清康熙三年、南明永曆十八年(1664年)清軍攻占金門後,曾採取遷界措施,強制居民遷至海岸線30華里外,島上人煙無存。康熙十三年、永曆二十八年(1674年)至康熙十八年、永曆三十三年(1679年),鄭氏政權復占金門,並以此作為對中國內陸進行軍事行動的前進基地。康熙十九年、永曆三十四年(1680年)清軍二度攻占金門後,沿襲舊制隸屬於福建省同安縣(今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康熙二十二年、永曆三十七年(1683年)清軍攻占台灣後實施復界,因遷界離開的居民陸續返回原籍。

民國時期

金門縣 金門縣

民國元年(1912年)4月18日,廈門軍政府參事會派代表向福建都督府請願獲準,廈門與金門一同從同安縣獨立設定為思明縣,同年9月18日思明縣升格為思明府,直到民國二年(1913年)3月30日又廢府改為思明縣。

民國三年(1914年)清代地方區劃制度廢除,廈門自同安縣獨立分置思明縣(今廈門市),金門劃歸思明縣管轄。福建巡按使許世英咨陳北洋政府內政部,派左樹燮為金門籌辦設治委員,於同年7月奉準後將金門地區(大、小金門與大、小嶝等島)從思明縣獨立出來設定金門縣,歸廈門道管轄,乃二等縣治。

民國四年(1915年)4月9日,奉批令正式成立金門縣,設縣知事,改縣丞署為縣公署。轄境包括大、小金門,大、小嶝島及周邊島嶼,分為六都、十保、一百六十六鄉。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福建事變發生後一度由中華共和國所據,劃為泉海省(後改稱興泉省)。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為4區32聯保;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重新整編為3區12聯保。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占領金門,金門縣政府遷至大嶝鄉上租借民房辦公。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收回金門,設二鎮四鄉;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變更為二鎮二鄉。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初,全縣改為金城、沙美、烈嶼、大嶝四區區公所。

1949年以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占福建沿海,並攻克金門縣的大嶝鄉所屬的大嶝島、小嶝島及附近島嶼,改設大嶝區,委託由南安縣(今南安市)代管 ,任命陳亦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門縣第一任縣長。金門縣其餘主體部分則仍由台灣當局控制並持續至今。自此金門縣一度出現了兩個縣長並存的局面。

古寧頭戰役後,台灣當局於同年(1949年)11月暫停金門縣治,撤銷金門縣政府,改設金門軍管區行政公署,台當局所控制的金門主體全境進入“軍管時期”。 將金門主體全境劃分為金東、金西、烈嶼三個軍管區,各設民政處管轄地方行政,下轄城廂區、金城區、金盤區、滄湖區、碧湖區、金沙區、烈嶼區、古寧區、瓊浦區等九個區公所。

1950年3月,金東、金西、烈嶼三個軍管區的民政處合併為“金門軍管區行政公署”。1951年7月分設金城、金寧、金湖、金沙、烈嶼五個行政區。同年12月增設金山行政區。

莒光樓 莒光樓

1953年2月,台當局結束軍管制度,改實施軍政一元化的“戰地政務體制”,恢復縣治,重新成立金門縣政府。 原金門軍管區行政公署各行政區改為鄉鎮,成立三鎮三鄉,但地方行政的決策與指揮監督由金門防衛司令部下設的“政務委員會”負責,以軍領政。

1953年12月,中共晉江專區委員會決定,由梁新民任金門縣長兼南安縣副縣長,為中國大陸第二任也是最後一任金門縣縣長,劉基固任中共金門縣工作委員會書記。

1954年6月,台當局在其控制的莆田縣烏丘嶼設定烏丘鄉(烏丘村),由於莆田縣主體已全部由中國大陸統治,故指定暫由金門縣代管,此時金門縣轄金城鎮、金沙鎮、金寧鄉、金湖鄉、金山鄉、烈嶼鄉、烏丘鄉(烏丘村)等二鎮五鄉。

1955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宣布成立金門縣人民政府,但事實上是個空架子,由於時任縣長梁新民兼任南安縣副縣長,故辦公地點就設在南安縣人民政府大院內。實際僅有效管轄中國大陸所控制的金門縣大嶝區(原大嶝鄉),包括大嶝島、小嶝島及附近島嶼。自此一度出現了國共雙方兩個”金門縣政府“對峙並存的局面。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金門縣縣長梁新民,終其一生也未踏入過金門本島。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聲援中東人民的反侵略鬥爭,與台灣當局在金門爆發“八二三炮戰”。後中國大陸放棄封鎖,宣布改採“單打雙不打”的方針,逐漸減少攻勢。直到1979年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中國大陸發表《停止炮擊大、小金門等島嶼的聲明》,歷時21年的金門炮戰才正式劃上句號。

1958年底,中國大陸將大嶝區改為大嶝人民公社。

1959年台當局增設金瓊鄉,並改金湖鄉為金湖鎮。1965年9月撤銷金山鄉和金瓊鄉。

1971年1月,中國大陸將實際控制管轄的金門縣大嶝人民公社(原大嶝區)正式劃歸晉江地區同安縣(今同安區和翔安區)管轄。

台灣方面金門縣政區沿革 台灣方面金門縣政區沿革

1980年1月,中國大陸將金門縣劃歸晉江地區(原晉江專區)管轄, 1986年1月後歸泉州市管轄至今,實際並未實際控制而真正管轄。

1991年05月01日,台當局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但金門縣因為仍屬戰地,進入臨時戒嚴。

1992年11月07日,隨著兩岸關係趨向和緩,加上台灣各界力促金馬地區解除戒嚴,台當局“國防部”宣布金門縣解除戒嚴,正式結束長達43年之久的戒嚴與實施36年的戰地政務實驗。

1995年10月18日,台灣方面成立“金門國家公園”,成為台灣地區第六座“國家公園”,是台灣地區首座位於離島的“國家公園”,也是台灣地區首座以維護歷史文化資產、戰役紀念為主,併兼具自然資源的“國家公園”。

2004年02月03日,海峽兩岸啟動金門—廈門航海線,開始“小三通”。

太武山 太武山

2010年09月26日,據台灣《聯合報》報導,有台灣記者在Google地圖上查詢金門時,發現地圖示注其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泉州市金門縣人民政府”。金門縣政府表示,將向Google網站反映,要求“儘快更正”。

2013年05月23日,金門縣政府委託美國Aecom公司與日月辰工程顧問公司規劃“金門概念性總體規劃案”,預計花費近兩年時間完成。

2015年01月01日起,大陸遊客到金門進行觀光旅遊正式開放“落地簽”。只要是開放了赴台個人游城市的大陸居民都可以通過“小三通”的方式,赴金門旅遊,入境後申請“臨時停留許可”,即所謂“落地簽證”,每人次新台幣600元(約合人民幣120元),“落地簽”入境停留時間為15日。

經過長達20年努力,2015年07月20日,金門自大陸引水項目成功簽約,金門縣自來水廠與福建省供水公司在金門金湖大飯店舉行了購(供)水契約簽約儀式。契約簽訂期限為30年,總經費13.5億元新台幣,由台當局補助85%,地方支付15%。未來金門縣自來水廠向大陸購水量為前3年每日1.5萬噸、第4至6年每日2萬噸、第7至9年每日2.5萬噸、第10年以後每日3.4萬噸。

行政區劃

沿革變遷

民國4年,金門縣轄10保,下領166鄉。

民國25年,劃為4區,成立區公所。

民國26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0月,金門及烈嶼淪入日本侵略者鐵蹄,縣政府遷到大嶝鄉(後改為辦事處,由南安縣代管)。

日本侵略者據島後,先後在後浦、沙美成立偽地方治安維持會,後改為偽金門行政公署,並在縣分設6個聯保。

民國28年7月,福建省政府把金門劃為兩區,一區設後浦,二區設沙尾。民國29年,因縣面積較小,裁撤區署,設立大嶝鄉。

民國34年,抗日戰爭勝利,淪陷區光復,縣政府遷返金門島。全縣分為2鎮、4鄉,即珠浦鎮、沙美鎮、古湖鄉、烈嶼鄉、滄湖鄉、大嶝鄉,下設46保。

民國35年,全縣改設2鎮2鄉,即珠浦鎮、沙美鎮、大嶝鄉、烈嶼鄉。民國36年,沙美改鎮為鄉,領1鎮、3鄉。

政區隸屬

金門縣行政區劃隸屬福建省泉州市。 實際由中國台灣地區當局控制,按台灣實行的並實際管轄的行政區劃,金門縣依舊隸屬福建省(實際僅控制金馬地區), 按“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其單方面表述為“中華民國福建省”。

政區劃分

駐在金門的台灣當局“福建省政府” 駐在金門的台灣當局“福建省政府”

根據台灣當局實行的行政區劃,金門縣轄3鎮、3鄉,金城鎮、金湖鎮、金沙鎮、金寧鄉、烈嶼鄉、烏丘鄉(代管)。

鄉鎮名稱面積(平方公里)下轄區劃人口
村里
金城鎮 21.7076 8里 220鄰 34,781
金湖鎮 41.6464 8里 163鄰 23,119
金沙鎮 41.0808 8里 140鄰 16,503
金寧鄉 29.8536 6村 143鄰 20,747
烈嶼鄉 14.8536 5村 97鄰 9,715
烏丘鄉 1.2000 2村 2鄰 569
總計 151.6560 37村里 765鄰 105,434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金門位於福建省東南海上,地處東經118度32分,北緯24度44分,位於九龍江口外,與廈門灣口遙望,金門位於屹立台灣海峽中,東距基隆198海里,東南距澎湖82海里,距高雄160海里,西距廈門約18海里,距離福建省廈門市東南端的角嶼僅1.8公里,離台灣島有210公里。金門島形如錠,東西長約20公里,南北最長處約15.5公里,中部狹窄處僅3公里,包括金門本島(大金門)、烈嶼(小金門)、大膽、二膽、獅嶼、猛虎嶼、草嶼、後嶼、東碇島、復興嶼等十二個大小島嶼,總面積151.65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金門縣地圖 金門縣地圖

金門全縣面積150.145平方公里,包括金門本島(大金門)、烈嶼(小金門)、大擔、二擔、烏丘、東碇、北碇、等十二座島嶼,其中金門本島面積為134.25平方公里。金門島形中狹如錠(或是一根骨頭),島形似啞鈴,東西寬,南北窄,東西端較寬,東西長約20公里,南北最長處約15.5公里,中部狹窄處僅3公里,太武山雄踞東部,海拔253公尺。金門西面環海,環島多港灣口岸,可停泊船艇者計30餘處,潮高水深。

金門的主要地形為起伏的花崗岩地形,島上最高峰為太武山(其高為253米,其上有“毋忘在莒”蔣中正的手書),雄勢雄偉,獨冠嶼上,近觀之若兜鍪狀,故名太武。其石紛糾縈紆若印章篆刻,又稱“海印”,隔海遠望,如仙人偃臥(仙人倒地臥不起之形),海上人因別呼之為“仙山”。

太武山之外,東有鵲山、鳳山、塔山;南有雙山、長安山、豐蓮山、太文山(古燕南山)、獻台山、南磐山;西有矛山;西它雪鄐、虎山、天摩山、金山等等。

而古寧頭區、古崗區、馬山區與烈嶼區除有部分丘陵地形外,多為地勢平坦,紅土廣泛覆蓋之台地,各區海岸則有花崗片麻被海水侵蝕而形成之崖面或平台,以及發育良好之沙灘,岩岸沙岸交錯構成了金門多變的海岸景觀。

氣候

水頭碼頭 水頭碼頭

金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降雨多集中於四至八月,颱風多生於七、八月,全年風向東風占8個月,每年五至八月為東南風及南風。因金門為在海峽中之島嶼,四面無高山屏障,中間則丘陵起伏,故風力較強,夏有西南海風的吹拂,每到清明時候常帶來濃霧,台金交通常受影響;東有強烈的東北季風。

全年降雨量多在四月至八月,颱風則發於七月,風勢以七月至十二月較強。年均溫為攝氏20.9度,最高月均溫是八月28.2度;最低月均溫是元月12.8度;年平均降雨量不足一千公厘;四至九月是雨季,占全年降雨量80%。因受地形影響(花崗岩丘陵,為金門主要地形,金門無良好的蓄水地物,金門無巨川長流,最長者為西半島之浯江溪,惟已呈乾涸狀態,舊河床隱約可辨。其他如金沙溪、後水溪、前埔溪、小徑溪、西堡溪、山外溪等大多是涓涓細流,源短量少,平時多已涸渴;如遇風雨,又復一瀉入海,雨不能得其利,旱則患其災)。大興水利,攔河築壩,新辟湖塘,如太湖、蘭湖、慈湖、雙鯉湖、榮湖、陵水湖、田浦水庫、金沙水庫等等;但蓄量不多,遇旱年,常有缺水之苦。再加上開放觀光,用水量大增,更使得供水更加的吃緊。

土壤

金門的地層,以花崗片麻岩為主,分布甚為廣闊,約占總面積一半。島上土壤概以砂土及裸露紅壤土為代表。前者沙層厚、保水保肥力均差;後者表土薄、酸性重,腐植質少,皆不宜耕作,故島上農作僅宜價值較低之耐旱性雜糧:如高粱、玉米、花生、蕃薯等。由於四面環海,淺灘深澳,魚蝦貝介類滋生,濱海居民乃討生計於大海中,然因漁業資源有限,兼且幅員狹窄,地力貧脊,雨量稀少,農產不豐,只有少量之雜糧與蔬菜。居民乃遠渡重洋,謀生異域,或移居台澎,或遠適南洋,金門華僑足跡遍布東南亞,人口總數達二十餘萬之眾,自古就有"僑鄉"之稱。

人口民族

浯江書院 浯江書院

金門有居民始自東晉元帝建武。當時因五胡亂華,有蘇、陳、吳、蔡、呂、顏等六姓遷住金門。唐德宗貞元十九年,福建觀察使柳冕奏設“萬安牧馬監”於泉州,牧馬監陳淵率十二姓氏:陳、蔡、許、翁、李、張、黃、王、呂、劉、洪、林姓屯居金門。在金門庵前村豐蓮山一帶牧馬,廣興水利,人口因之日漸繁盛,後代金門子民遂尊稱陳淵為“開浯恩主”。金門縣誌中記載,金門現有居民的組成,概分為五種,一是亂世遺民、二是泉州的世家大族、三是鄰近都邑的商賈漁民、四是歷代戍守金門的軍人、五是贅婿謫配而來到金門的。

政治體制

金門縣國民黨黨部機關一角 金門縣國民黨黨部機關一角

金門地區選民結構以泛藍(中國國民黨、親民黨、新黨)支持者居絕大多數,歷屆選舉泛藍候選人均囊括九成以上選票。民進黨則在積極在金門投入行政資源加強耕耘,未來政治版圖變化仍待觀察。

經濟概況

金門縣文化局機關綜合樓 金門縣文化局機關綜合樓

截止到2004年,金門縣財政總收入1812637萬元新台幣(以下金額均以新台幣計),比2003年增長11.28%;人均所得308202元(折合美金9222元),較2003年增長8.14%;人均生產總值329,656元(折合美金9,864元),較2003年增長7.77%,居民儲蓄餘額為3,219百萬元,縣內固定資產投資額達4,806百萬元,以政府投資為主。截止到2004年全縣生產毛額18633百萬元,較2003年增長8.89%,剔除間接稅及固定資本消耗準備後,縣內生產淨額13736百萬元。按產業類別分,農業產值占2.86%,礦業產值占1.33%,製造業產值占32.24%,營造業產值占7.82%,水電燃氣業產值占1.86%,運輸倉儲及通信業占8.81%,批發及零售業產值占8.57%,住宿及餐飲業產值占1.16%,金融及保險業產值占1.28%,不動產及租賃業產值占6.64%,政府服務業產值占25.2%,其他服務業產值占2.54%。三項產業的結構比例,第三產業占54.51%,第二產業占43.22%,其中以制酒業及陶瓷製造業為主,第一產業為2.86%。

金門屬海中之島,物資供應較為困難,物價自比台灣高。截止到2004年因景氣復甦力道仍呈不足,勞動生產率及設備利用率升幅亦不大,進口物價尚平穩,各類產品價格較上年波幅不大。截止到2004年人均消費支出129184元,較上年的119368元增長8.22%。全縣對衣食等基本物質需求已達一般合理水準,而力求教育、娛樂、文化等精神生活的改善。在縣域貿易方面,截止到2004年輸入商品以食品飲料菸酒類等消費品居第一,農工原料及紡織品第二,依次為資本設備,木材製品。輸出商品以酒類及非金屬礦產品顯主,同時本縣境內駐軍消費亦一併列入輸出,全年輸出入總額28749百萬元,順差583百萬元。

金門將是兩岸快速發展的自由經濟和平發展的基地。透過金門既有的地理優勢,擴大與大陸的互動,將金門的經濟繁榮全面延伸,包括擴大與大陸在文創產業、綠能科技發展、醫療平台、觀光旅遊等方面的合作,為金門新發展奠定基礎,使金門成為兩岸自由經濟貿易示範區,共同締造兩岸更加美好的家園,都過更加美好生活,成為“兩岸一家親”的最佳寫照。

交通

島內聯繫多倚靠公路交通,全島公路密度為台澎金馬地區各縣市之冠。行駛方向與中國大陸相同:司機坐在左座、靠右行駛、左下右上,轉盤方向是逆時針。

烏丘鄉原屬莆田縣,與金門本島間並無直接航班,須經由台中港中轉。海運方面則有料羅與水頭兩商港,水頭商港同時為小三通指定港口,與廈門和平碼頭間有定期航線。

海運

高雄—金門,金航海運公司(金門快輪),廈門五通碼頭-金門(廈金航線) ,泉州石井碼頭-金門(泉金航線)

航空

金門尚義機場位於島的中部偏南,跑道方向是東西向,跑道長度約3000米,可容250座噴射客機起降,但因需求不大,多數航班以100座雙渦輪螺鏇槳客機執行。有往台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各航線。有遠東、復興、瑞聯、立榮、長榮、國華、大華等航空公司飛往金門。

公車

公共汽車半小時至一小時一班,可至金城、山外、沙美等站拿取公車時刻表,公車通常相當準時。計程車計程車起跳70元,每400公尺加收5元。

地方特產

金門高梁酒

金門高梁酒 金門高梁酒

金門的氣候環境適合生長高梁,當地人以高梁為釀酒的盛品,醞育出氣味芬芳和口味濃郁為人所稱道的好酒浯記一條根由台灣大學農學院輔導栽種。

金門高粱醋

由於金門高粱酒屬於蒸餾酒,釀造過程須經由製造曲、蒸煮高粱以及發酵的步驟,每個流程都需要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以熟練的手藝和技術層層把關,因此老師傅們在釀酒過程中意外發現手工蒸煮發酵之後的高粱竟然可以另外釀製出風味獨具、滋味甘醇,和以往米醋風味迥異的高粱醋,讓金門高粱醋成為金門暨高粱酒之後,最富有當地特色、遠近知名的高粱名產。

金門貢糖

相傳系明代閩南御膳貢品,招祥迎春.年節納貢.後隨廈門制餅師傅傳入金門,並廣被一般漢餅店所產制。

金門貢糖 金門貢糖

金門菜刀

金門歷經1949年古寧頭戰役、1958年八二三炮戰等戰役,炮戰遺落之炮彈殼可用來製作菜刀等民用刀具。金門制刀廠創建已六十餘年歷史,吳朝熙先生是金門第一把炮彈鋼刀的創始人,其間更有許多中外知名媒體競相採訪。

金門的牛肉以高坑牛肉最有名,據說已故的蔣經國先生每回到金門都必定光臨享用。高坑牛肉店生產的牛肉干,有原味、辣味、沙茶等多樣口味,外地客可依所好挑選,辣味的實在是辣得過癮;買上一兩包饋贈親友或留待自己回家慢慢享用。

風景名勝

金門的地理行政區域,分為金城、金湖、金寧、金沙以及烈嶼等。金城是金門最早開發的地帶。唐朝時牧馬侯陳淵率十二姓來金門開墾,南宋大儒朱熹、明代名將俞大猷以及延平郡王鄭成功、魯王朱以海等均曾在此駐足。金門的古蹟非常的多,其中較有名的古蹟略述如下:

舊金城

明洪武二十年(西元1387年),朝廷設守御乾戶所於舊金城,直到清康熙年間,地方官署才移駐後浦。尚留下一些遺蹟如古道、石坊、石碑可追尋。

牧馬侯祠

金門在唐德宗(公元800年左右)時期曾被福建設為牧馬區,陳淵被派來擔任牧馬監的工作,他帶領隨從及十二姓來金門開墾,奠定了金門的發展基礎。

浯江書院

浯江書院建於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08年),書院內有朱子祠,乃是為了紀念宋代名儒朱熹。朱熹曾講學於金門,立燕南書院,金門受朱熹的教化頗深。

延平郡王祠

夏墅崗由於形勢險峻,以前是鄭成功練兵的重鎮。有座延平郡王祠,奉祀鄭成功。其他有關的遺蹟,還有莒光樓、點將石、國姓井與萬人井等。

御賜里瓊林坊:瓊林舊稱平林,因賢才盡出故明熹宗天啟五年被御賜為瓊林。瓊林村的蔡氏家族,是明朝中葉從河南開封遷徙而來,明熹宗天啟五年,因為平林籍的進士蔡獻臣趕走蠻夷有功,於是賜里名“瓊林”。瓊林家廟經文建會評其為“十四世宗祠”,為台灣地區“國家”二級古蹟。

延平郡王祠 延平郡王祠

魯王墓

據史料記載:“魯王為明太祖九世孫,名朱以海.京師既陷,轉徒台州,張國雄等迎居紹興,稱魯監國,督師江上,畫錢塘而守。後為清兵所克,遁入海,依鄭成功,輾轉到金門,去監國號。成功初以禮待之,後漸懈,以海不能平,將往南澳,成功使人沉之海”;另據《辭海大事記》記載:康熙元年(1662),魯王薨於台灣,兩處記載互相矛盾,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明末清軍入關後,明思宗自縊,天下大亂,南明各王四處流亡。魯王朱以海輾轉到金門,寓居七年之久,因時局太亂,死後秘密葬在金門,不敢立碑。1959年夏季,金門“國軍”在舊金城東古崗湖西發現魯王真冢。

由於發掘了魯王真壙,在出土志里,說明舊時的謬誤之處。據載王世系事跡綦詳,卒年為王寅康熙元年(1662年),並雲王素患哮疾,中痰而死。文武百官遂將其葬於金門東門外的青山上,前有湖水,右有石峰。王屢游其地,曾題“漢影雲根”四字於石上。

邱良功墓

邱良功是清仁宗時剿海盜勇將。墓位於小徑村,是金門保留最完整的古墓園,為“國家”二級古蹟。

邱良功墓 邱良功墓

西村父子

文魁西村呂氏宗祠建於清雍正七年,至今有二百五十年歷史。宗祠內隨處可見“理學明賢”、“文魁”、“明經”等牌匾,可感受到西村的文風興盛。

金寧地方的古蹟:金寧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聞名中外的古寧頭大戰就發生在這裡。

威振第

威振第位於古寧頭北山村,是清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宅。李光顯是清嘉慶年間緝討海賊蔡牽的勇將之一,官累至廣東水師提督,兩廣總督阮元親題“海邦著績”匾額相贈,他的故居又稱為“提督衙”。為國家三級古蹟。

水尾塔

水尾塔為鎮水用的壓勝物,通常立於河湖畔以鎮水氾濫、保農作平安。風格獨特僅存一座於古寧頭北山村。金沙地方的古蹟:僻處太武山外,金沙的開發晚於金門的其他地區,因傳說盛產金沙而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西園鹽場

金門早在元朝時官方就設立鹽場,最盛時達十處之多,而今天金門的鹽場僅存西園村一處。陳楨恩榮坊、陳楨墓:陳楨一門五代家世顯赫,位居高官。陳楨墓為國家二級古蹟。山後民俗文化村:起源於清末旅日華僑王敬祥,在外經商有成,遂在故鄉建大樓房。1975年政府將其重修整建開闢成民俗文物館。

民俗風情

金門街景 金門街景

金門人的住屋四周多有避邪物,像八卦鏡、屋牆有風獅爺等等,不一而足。風獅爺有肩負著捍衛村境平安的神聖任務。在小金門的辟邪物中,則是以專治白蟻的風雞來擋風。金門缺乏深灣港澳,土地貧瘠乾旱,因生活不易,居民多從事小規模的農耕漁撈,或從戎征戍。因此當地居民,除了官宦門第外,絕大多數是農、工民眾及少數交易買賣的商販。在這種的社會背景下,所衍生的文化特質,有高尚尊貴和粗俗簡略兩個極端。但真正的金門人的生活文化,應該還是以平民大眾為主的民生百態。根據台灣媒體發布的“台灣幸福城市大調查”的結果,金門縣於2012年、2013年、2014年連續三年被評為台灣地區最有幸福感的城市。

金門的民俗風情,既保持閩南特徵,又獨特迷人。民間傳統節日與大陸的習俗(特別和漳州、泉州)完全一樣。每年例行的祭祀賽會,以“迎城隍”的規模最大。島上鄉民視石獅為保護神,各村落路口,隨處可見身穿盔甲或外圍披風的立姿石獅,獅前常見香火,為金門獨有的景觀。位於金沙北端的山後中堡18棟閩南式古屋,燕尾高揚,既代表著金門民俗,也是中華絢麗多姿的體現,已被闢為“民俗文化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