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雨峰

潘雨峰

潘雨峰(1889~1952年),原名國潤,生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福鼎縣桐城南陽人。早年就讀於福寧府聖公會中學(在霞浦)。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考入保定軍校,是該校第三期畢業生。越兩年,隨同朱執信、黃興、廖仲愷等人東渡日本,晉謁孫中山,加入中國同盟會。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早年就讀於福寧府聖公會中學(在霞浦)。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考入保定軍校,是該校第三期畢業生。越兩年,隨同朱執信、黃興、廖仲愷等人東渡日本,晉謁孫中山,加入中國同盟會。

宣統三年(1911)4月,潘雨峰任閩粵工農民團副總司令,與朱執信率工農民團,參加廣州黃花崗起義。廣州起義受挫,他以同盟會特派員身份,赴武昌參加辛亥革命。是年10月10日,受命率部占領武昌楚望台,智扣軍械庫守軍頭目,使熊秉坤率起義部隊一舉占領軍械庫,為武昌起義立下戰功。

中華民國成立後,潘雨峰追隨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先是參與討袁之役,後隨李烈鈞轉戰閩、粵、贛各省。他參加國民革命軍北伐戰爭,在東路軍何應欽部任參謀。民國16至17年(1927~1928年)先後出任江蘇鹽城縣和福建金門縣縣長。後因釋放一批革命者為蔣介石所不容,遂退職經商。

潘雨峰民族意識極強,十分仇恨日本侵略軍。民國17年,為紀念在“五卅”慘案中被日軍殺害的蔡公時烈士,捐獻上海山東路附近的私人住宅,創建“公時中學”。民國21年(1932)8月,日軍大舉進攻上海,他攜眷隨難民疏散,輾轉返歸故里。鄉居期間,潘雨峰曾發表《告福鼎農民書》,興辦農會,倡導“二五”減租,開展農民運動,並宣傳抗日救國,喚起民眾參加抗日救亡鬥爭。民國22(1933)年,蔡廷鍇將軍等在福州成立反蔣抗日的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他應聘為顧問。潘雨峰一生嫉惡強權,扶弱濟困,清廉正直。晚年思想傾向民主革命。他在國民黨“圍剿”福鼎革命根據地,白色恐怖籠罩之時,不顧安危,以個人的名望,營救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多人,並鼓勵子女投奔革命,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潘雨峰於1952年在福鼎病逝,終年63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