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野大豆](/img/7/1bf/wZwpmL3cjNykDMwYjNyg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2Y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一年生纏繞草本,長1-4米。莖、小枝纖細,全體疏被褐色長硬毛。
葉具3小葉,長可達14厘米;托葉卵狀披針形,急尖,被黃色柔毛。頂生小葉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5-6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銳尖至鈍圓,基部近圓形,全緣,兩面均被絹狀的糙伏毛,側生小葉斜卵狀披針形。
總狀花序通常短,稀長可達13厘米;花小,長約5毫米;花梗密生黃色長硬毛;苞片披針形;花萼鍾狀,密生長毛,裂片5,三角狀披針形,先端銳尖;花冠淡紅紫色或白色,旗瓣近圓形,先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斜倒卵形,有明顯的耳,龍骨瓣比旗瓣及翼瓣短小,密被長毛;花柱短而向一側彎曲。
莢果長圓形,稍彎,兩側稍扁,長17-23毫米,寬4-5毫米,密被長硬毛,種子間稍縊縮,乾時易裂;種子2-3顆,橢圓形,稍扁,長2.5-4毫米,寬1.8-2.5毫米,褐色至黑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產地生境
![野大豆](/img/5/8bc/wZwpmL2AzN0QzN5QjNyg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0YzLw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野大豆在中國除新疆、青海和海南外,分布中國各地區。生於海拔150-2650米潮濕的田邊、園邊、溝旁、河岸、湖邊、沼澤、草甸、沿海和島嶼向陽的矮灌木叢或蘆葦叢中,稀見於沿河岸疏林下。
野大豆具有喜光耐濕、耐鹽鹼、耐陰,抗旱、抗病、耐瘠薄等優良性狀。
栽培技術
![野大豆](/img/2/1cc/wZwpmLwUTMwkzM0YzNyg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2c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圃地選擇及整地:育苗地點選在茅荊壩林場苗圃溫室大棚。土壤為森林棕壤土,土厚50厘米,育苗前將圃地深翻25-30厘米,整平耙細,晾曬15天,播前用2%硫酸亞鐵水溶液消毒,深翻整平作畦,畦長8米,畦寬1米,埂寬25厘米。溫室大棚內配有微噴設施。
種子可不用處理直接進行播種。播種可採用條播法,用開溝器開溝,溝深0.5-0.8厘米,行距20厘米,先施複合肥作底肥,然後將種子均勻撒於溝內,覆土0.5-1.0厘米,覆土為土沙混合物。播種完成後,打開微噴設備進行噴霧澆水,使表土、種子及種子下土壤濕潤,此後根據土壤乾濕情況進行噴霧,出苗前棚內濕度保持在80%左右,出苗後棚內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種子於4月中旬播下後,20天后出苗,在幼苗期和出苗期,隨著外界溫度的升高,在中午時將大棚兩頭打開通風降溫並煉苗,具體做法根據溫度的高低調整棚上薄膜打開的程度。過了幼苗期可逐漸延長開棚時間,逐步撤除棚上薄膜,等夜間氣溫不低於15℃、白天氣溫不低於20℃時,完全撤除薄膜。幼苗長到15-20厘米時,用事先剪好的細木棍,在行間每隔一定距離插一根,為野大豆纏繞向上生長創造有利條件,增加光照,促進分枝,提高產量,否則野大豆將大部分纏繞在一起並倒伏。幼苗期以後結合澆水進行追肥,追肥1-2次,並及時鬆土、除草。
野大豆具有較強的抗性,在整個生長期未發現病蟲害。
主要價值
![野大豆](/img/2/66c/wZwpmLwgTN5EjM1gjNyg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4Y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研究:野大豆具有許多優良形狀,如耐鹽鹼、抗寒、抗病等,與大豆是近緣種,而大豆是中國主要的油料及糧食作物、故在農業育種上可利用野大豆進一步培育優良的大豆品種。
經濟:全株為家畜喜食的飼料,可栽作牧草、綠肥和水土保持植物。莖皮纖維可織麻袋。種子含蛋白質30-45%,油脂18-22%,供食用、制醬、醬油和豆腐等,又可榨油,豆粕是優良飼料和肥料。
藥用:全草還可藥用,有補氣血、強壯、利尿等功效,主治盜汗、肝火、目疾、黃疸、小兒疳疾。曾自莖葉中分離出一種對所有血型有凝集作用的植物血朊凝素。
保護級別
![野大豆](/img/1/e9c/wZwpmL1YzMyIDO0cjNyg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3Y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保護級別:Ⅲ級(1999)。
瀕危原因:漸危種。因長期大量採挖作藥用,野生植株急劇減少,有趨於絕滅的危險。
保護措施:由於野大豆在中國極為普遍,而且適應能力強,又有較強的抗逆性和繁殖能力,只有當植被遭到嚴重破壞時,才難以生存。所以在開荒、放牧和基本建設中應對野大豆資源加以保護。
受保護植物
世界上的植物很多,因此給人類的生活環境帶來了五彩繽紛的色彩,但是由於人類的不合理活動導致了很多植物處在了瀕臨滅絕的邊緣,其中很多植物已經滅絕,這次任務中的植物就是受保護的植物,希望能夠加強人類對這些植物的保護意識,共同來維護我們生存的家園。 |
豆科·菜豆族·大豆亞族植物
大豆亞族(Subtrib. Glycininae Benth.) ,豆科、菜豆族的一個族,世界16屬,除1屬外,均產東半球。中國有9屬。 |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其他 | 蟲草、鬆口蘑、髮菜 |
蕨類植物 | 鹿角蕨、桫欏科、亨利原始觀音座蓮 |
被子植物 | 鵝掌楸、香木蓮、降香黃檀、閩楠、長柄雙花木、長喙厚朴、野大豆、連香樹、西康玉蘭、藥用野生稻、舟山新木姜子、胡豆蓮、翅果油樹、羊角槭、絨毛皂莢、鹽樺、瓣鱗花、版納黑檀、浙江楠、油丹、永瓣藤、格木、普陀樟、普通野生稻、無翼坡壘、山銅材、寶華玉蘭、大果木蓮、大葉木蓮、大葉木蘭、地楓皮、圓葉玉蘭、四數木、台灣水青岡、厚朴、華南錐、半楓荷、十齒花、凹葉厚朴、任木、東京桐、三棱櫟、七子花 |
裸子植物 | 黃杉屬、金錢松、翠柏、紅檜、篦子三尖杉、秦嶺冷杉、福建柏、海南油杉、毛枝五針松、朝鮮崖柏、岷江柏木、太白紅杉、大果青扦、大別山五針松、四川紅杉、華南五針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