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拉丁名 Paramichelia baillonii (Pierre) Hu
中文名合果木
拉丁科名 Magnoliaceae
中文科名 木蘭科
保護級別 3
分布描述:雲南南部,印度東北部(阿薩姆),緬甸,泰國,越南北部。生長的氣候類型是濕度偏高,冬季溫暖,旱季露重霧濃。土壤類型是赤紅壤至山地黃壤
伴生種:網脈肉托果 Semecarpus reticulata Lecte.滇楠 Phoebe nanmu (Oliv.) Gamble 盆架樹 Winchia calophylla A. DC.
科研價值:對研究該科的分類系統與東南亞的植物區系有學術意義
木蘭科的系統地位
木蘭科是木蘭目最原始科,其原始性表現在木本、單葉、全緣、羽狀脈、蟲媒花,花單生,雌雄蕊多數,分離,螺鏇狀排列,花葯長,花絲短,單溝花粉,胚小,胚乳豐富等。雙子葉植物綱木蘭亞綱的一個較原始的科。廣義的木蘭科包括有木蘭亞科、八角亞科、五味子亞科、水青樹亞科等,狹義的木蘭科指木蘭亞科和鵝掌楸亞科。喬木或灌木,常綠或落葉,植物體具油細胞。單葉互生、全緣,稀分裂,托葉盔帽狀包圍頂芽,小枝具環狀托葉痕。花兩性,稀單性,單獨頂生或腋生,萼片與花瓣6~21,通常無明顯區分 ,雄蕊及雌蕊均多數,各部離生;每心皮胚珠2~14顆,昆蟲傳粉。聚合果的成熟心皮為蓇葖。種子1~14枚。共 15屬約260種,常間斷分布或局限分布於一定地區,但主要分布於北半球的亞洲東南部、北美東南部及中美,少數種類分布於亞洲馬來群島及南美洲。中國產11屬約140種,主要分布於雲南 、廣西、廣東、海南等省區。在中國北緯34°以南至海南島是森林中主要上層樹種。木材為散孔材,紋理直,結構細,材質輕軟,乾燥少開裂,易施工。有些種類如合果含笑屬,材質堅硬、刨面光滑、美觀、抗蟲耐腐強,為製造高級家具、重要建築的上等木材。木蘭科植物有200多種,中國有100多種。木蘭科中有許多是著名的觀賞植物。我國有20屬400多種,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地區。已知藥用的有13屬113種生存現狀
落葉或常綠的喬木或灌木。樹皮、葉、花有香氣。單葉互生,托葉大,脫落後留存枝上有環狀托葉痕,花大,單生枝頂或葉腋,兩性,萼片和花瓣很相似分化不明顯(統稱花被),排列成數輪,分離,花托柱狀;雄蕊、雌蕊均為多數,分離,螺鏇狀排列。果實為聚合果,背縫開裂,稀為翅果或漿果。種子胚小,胚乳豐富。漸危種。合果木僅分布於雲南南部至西部,為當地民眾所喜愛的建築和家具用材樹種。由於歷年砍伐,成年植株日漸減少。
海拔下限(米) 在盈江一帶700;向南開口的滇東南河谷的迎風坡面上800;在瀾滄江兩側盆地邊緣中山1300。
海拔上限(米) 在盈江一帶1000;向南開口的滇東南河谷的迎風坡面上1500,稀達1700;在瀾滄江兩側盆地邊緣中山1500。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25-35米,胸徑70-100厘米;樹皮褐色;芽、嫩枝、葉柄和葉背被白色平伏長毛。葉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披針狀橢圓形,長6一22(一25)厘米,寬4一7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側脈9一15對;葉柄長1.5一3厘米;托葉痕為葉柄長的1/3或1/2以上。花芳香,淡黃色,花被片18一21,6片1輪,外2輪倒披針形,長2.5一2.7厘米,向內漸狹小,內輪披針形,長約2厘米;雄蕊長6一7毫米,花葯長約5毫米,側向開裂;雌蕊群狹卵圓形,長約5毫米,心皮完全合生,密被淡黃色柔毛,雌蕊群柄長約3毫米。聚合果肉質,通常為橢圓狀圓柱形,長6一10厘米,直徑約4厘米,成熟後不規則小塊狀開裂脫落,木質化的心皮中肋扁平、彎鉤狀,宿存於粗狀的果軸上。種子10一20,外種皮鮮紅色。特性
產地主要位於西部偏乾性北熱帶季雨林和雨林地帶,但分布的海拔較高,生長在山地雨林中,位於季雨林之上,生境的熱量比季節雨林低,而濕度偏高。年平均溫18--21℃,冬季溫暖,最冷月平均溫11--14℃;年降水量1500--1900毫米,旱季露重霧濃,濕度大,年平均相對濕度81--84%以上,土壤深厚、肥沃、保水良好,有機質較多。合果木生長迅速,樹幹通直。常與網脈肉托果Semecarpus reticulata Lec.、滇南Phoebe nanmu (Oliv.) Gamble、盆架樹Winchia calophylla A. Dc.組成山地雨林。花期8--10月,果期翌年2月。地理分布
分布於雲南勐臘、景洪、金平、普洱、瀾滄、思蒼、滄源、耿馬、臨滄及盈江等縣。垂直分布在盈江一帶多生於海拔700-1000米;在向南開口的滇東南河谷的迎風坡面上,海拔700-1000米;在向南開口的滇東南河谷的迎風坡面上,海拔為800-1500米,稀達1700米;在瀾滄江兩側盆地邊緣中山,由於逆溫層的作用,出現於1300-1500米之間。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和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 產地主要位於西部偏乾性北熱帶季雨和雨林地帶,但分布的海拔較高,生長在山地雨林中,位於季節雨林之上,生境的熱量比季節雨林低,而濕度偏高。年平均瘟18-21℃,冬季溫暖,最冷月平均溫11-14℃;年降水量1500-1900毫米,旱季露重霧濃,濕度大,年平均相對濕度81-84%以上。土壤為赤紅壤至山地黃壤,土層深厚,肥沃,保水良好,有機質較多。合果木生長迅速,樹幹通直。常與網脈肉托果Semecarpus reticulata Lec.滇南Phoebe nanmu(0liv),Gamble 盆架樹Winchia calophylla A.DC.組成山地雨林。花期8-10月,果期翌年2月。分布於雲南西南部,熱帶季雨林和雨林山谷中,印度、緬甸、泰國和越南等地亦有分布。在分布地區應加強管護,嚴禁砍伐,同時加強護苗,促進繁殖更新。選擇適當的立地條件引種造林。
保護價值
合果木是木蘭科中的寡種屬。對研究木蘭科的分類系統與東南亞的植物區系有一定的學術意義。木材結構細緻,材質堅韌,花紋美麗,耐腐抗蟲,少翹曲和開裂,可供高級建築、精美家具及軍工用材。主要分布在雲南勐臘,勐海,景洪,金平,普洱,瀾滄,思茅,滄源,耿馬,臨滄,盈江保護措施應加強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嚴禁砍伐合果木並採種育苗、繁殖、造林。加強管理。
識別要點:
木本,單葉互生,有托葉環。花單生,花萼、花瓣不分,為同被。雌雄蕊多數,分離,螺鏇狀排列於柱狀的花托上,花托於果時延長,子房上位。
栽培要點
聚合果成熟未裂時,即宜採回,放於乾燥陰涼處,待自然開裂,取出種子,除去外種皮,濕沙貯藏2--4月。苗床土壤應排水良好,發芽前要特別注意田鼠及其他嚙齒類為害,苗期要遮蔭。栽培要求:除外種皮,濕沙貯藏2-4月,發芽前注意田鼠等危害,苗期要遮蔭
繁殖方式:種子繁殖
合果木屬
拉丁學名:Paramichelia Hu英文名:Paramichelia
簡介:
常綠喬木,托葉與葉柄貼生。花兩性,單生葉腋;花被片12-18,4-6出數,大小近相等;花葯側向或近側向開裂;藥隔伸出成尖頭;雌蕊群具柄,心皮多數,完全粘合,胚珠2-6。聚合果肉質,小果不裂或不規則遲裂,中軸木質化,宿存,果皮中脈鉤狀。約3種,產於亞洲東南部的熱帶及亞熱帶,從我國西南部、印度北部,經中南半島至蘇門答臘。中國約2種。
同屬物種
角果木和合果木屬同屬物種開放分類: 生物、植物、自然、中草藥、紅樹林
別名: 剪子樹、海枷子、海淀子(廣東、海南)
分類: 紅樹科 -- 角果木屬
描述: 灌木或喬木,高2-5米;樹幹常彎曲;樹皮灰褐色,幾平滑,有細小的裂紋;枝有明顯的葉痕。葉倒卵形至倒卵狀矩圓形,長4-7厘米,寬2-3 (-4)厘米,頂端圓形或微凹,基部楔形,邊緣骨質,乾燥後反卷,中脈在兩面凸起,側脈不明顯;葉柄略粗壯,長1-3厘米;托葉披針形,長1-1.5厘米。聚傘花序腋生,具總花梗,長2-2.5厘米,分枝,有花2-4 (-10)朵;花小,盛開時長5-7毫米;花萼裂片小,革質,花時直,果時外反或擴展;花瓣白色,短於萼,頂端有3或2枚微小的棒狀附屬體;雄蕊長短相間,短於花萼裂片。果實圓錐狀卵形,長1-1.5厘米,基部直徑0.7-1厘米;胚軸長15-30厘米,中部以上略粗大。花期秋冬季,果期冬季。
分布:台灣省和廣東省南部(雷州半島)和海南省。在熱帶海灘或海灣內,為紅樹林組成樹種之一。樹皮含鞣質,質量好,可提制栲膠。
【藥 名】:角果木【來 源】:為紅樹科植物角果木的全株。
【功 效】:消腫解毒、收斂止血。
【主 治】:用於癰疽瘡瘍、丹毒、惡皰、無名腫毒、蟲蛇咬傷等症。用於潰瘍久不愈、吐血、大便出血、以及各種外傷出血。
【性味歸經】:苦、澀,寒。入肝、心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10克。或研末沖水服。外用:適量搗敷患處。
【別 名】:剪子樹、海枷仔、海淀子(海南)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台灣、廣東南部及海南。
【拉丁名】:Ceri-op tagl (perr),c. B. Rob
【考 證】:始載於《植物分類學報》。
【中藥化學成分】:葉含膽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谷甾醇, 28一異岩藻圖醇。
合果木與觀光木
常綠綠木,高達25米,胸徑1.1米;樹皮淡灰褐色,具深皺紋。小枝;芽葉柄、葉下面和花梗均被黃棕色糙狀
毛。葉互生,全緣,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8一匣米,寬8--40厘米,主單爭先端漸尖或鈍,基部楔形,上面綠色,有光澤, 中脈被小柔毛;托葉與葉柄貼生,葉柄長1.2一2.5厘米。托葉痕幾達葉柄中部。花兩性,單生葉腋,淡紫紅色,芳香。花梗長約6毫米,花被片9,3輪,窄倒卵狀橢圓形,外輪的最大,長1.7—2厘米,內漸小。內輪的長1.5—1.6厘米,雄蕊多數,長7.5—8.5毫米,雌蕊群柄粗,長約2毫米具槽,密被糙狀毛。聚合突骨果長橢圓形,下垂,長10—18厘米,徑7—9厘米,厚木質,成熟時沿背縫線開裂,外果皮暗綠色,有蒼白色大形皮孔,乾時深棕色,具顯著的黃色班點;每聚合果有心皮5—12個,每心皮有種子l一12粒。種子具紅色假種皮,橢圓形或三角狀倒卵形,長約l厘米,寬約8毫米。花期3—4月,果期9—10月。分布範圍
觀光木分布於雲南、貴州、廣西、湖南、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屬於熱帶到中亞熱帶南部地區。在這些地區氣溫高,降水量大,是其生境的主要特徵。本種開花後落花落果嚴重,因此自然更新困難。對本種的保護應著重在開花、結種、種子出芽和幼苗成長等環節上,促進其自然更新。同時應加強易地引種栽培,擴大園林綠化的引種。
觀光木在貴州主要分布於黔東南州黎平縣的龍額地坪,雙江銀朝,從江丙梅,翠里及黔南荔波縣的立化,散生於海拔180—800米的溪谷、河旁、林緣或常綠闊葉林中。
生境與生態學特徵
觀光木喜溫暖濕潤氣候及深厚肥沃的土壤。分布區的年平均氣溫17—23℃,絕對最低溫可達0℃以下,年降雨量1200—1600毫米,相對濕度不低於80%多生於砂頁岩的山地黃壤或紅壤上,pH值4—6。觀光木為弱陽性樹種,幼齡耐蔭,長大喜光,根系發達,樹冠濃密。黎平縣龍額有4株大樹被砍伐後,其伐樁部重新萌發出茂盛的幼樹,說明觀光永具有較強的萌生能力。黎平、從江等地的觀光木常與木荷、 杉木、毛桐、臼櫟、玉葉金花等混生。觀光木新梢年生長量達24厘米左右,萌發期3月下旬或4月上旬,展葉期4月下旬或5月上旬,變色期10月上旬,落葉期在第二年新芽萌動時同時老葉開始脫落。
保護價值
觀光木是中國特有的古老孑遺樹種,對研究古代植物區系,古地理,古氣候都有重要的科學價值。樹幹挺直,木材輕軟,結構細,少開裂,易加工,是家俱、建築、細工、樂器和膠合板等用材。樹冠濃密,花多而美觀、具芳香味,可提取香料;果實獨特,是優良庭園觀賞樹種和行道樹種。
保護措施
觀光木在貴州以獨立大樹留存,數量極小。應對現存的母樹採取有效措施,嚴加保護,在採取掛牌法保護的同時,應注意制定管理辦法和落實責任,以實現有效保護,並應積極引種栽培擴大分布範圍。栽培時,採摘成熟果實,放置陰涼處鋪開2—3天,將種子取出,除去臘質假種皮,即可進行播種或沙藏催芽立春播種。其種子易喪失發芽力,不宜乾藏。根據凱里樹木園觀察資料,其種子播後易遭鼠害,要注意防鼠。出苗後注意防地蠶危害,一年生苗高達25厘米,地徑0.9厘米,二年生苗高74厘米,地徑達1.58厘米,定植成活率可達99%。出土萌發率可達60%以上。
瀕危等級
瀕危種。觀光木是中國特有的古老孑遺樹種,為木蘭科的單種屬植物。目前多星散分布,數量極少。其種子易喪失發芽力,更新困難。隨著森林的破壞及亂砍亂伐,若採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有陷於滅絕的危驗。被定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合果木與華蓋木現狀
稀有種。華蓋木目前僅見於雲南西疇法斗。因歷年砍伐利用,現僅存7株大樹。由於花芳香,開放時常被昆蟲咬食雌蕊群,故成熟種子甚少,即使種子成熟,亦由於外種皮含油量高,不易發芽,而影響天然更新。若產地森林繼續破壞,或殘存植株被砍伐,就有絕滅的危險。
海拔下限(米):1300
海拔上限(米):1550
形態特徵
常綠大喬木,高可達40米,胸徑達1.2 米,全株各部無毛;樹皮灰白色;當年生枝綠色。葉革質,長圓狀倒卵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15~26(~30)厘米,寬5~8(~9.5)厘米,先端急尖,尖頭鈍,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側脈13~16對;葉柄長1.5~2厘米,無托葉痕。花芳香,花被片肉質,9~11,外輪3 片長圓形,外面深紅色,內面白色,長8~10厘米,內2輪白色,漸狹小,基部具爪;雄蕊約65枚,花葯內向縱裂;雌蕊群長卵圓形,具短柄,心皮13~16枚,每心皮具胚珠3~5枚。聚合果倒卵圓形或橢圓形,長5~8.5厘米,直徑3.5~6.5厘米,具稀疏皮孔;蓇葖厚木質,長圓狀橢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圓形,長2.5~5厘米,頂端淺裂;種子每蓇葖內1~3粒,外種皮紅色。
特性
華蓋木生長於山坡上部、向陽的溝谷、潮濕山地上的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中。產地夏季溫暖,冬無嚴寒,四季不明顯,乾濕季分明,年平均溫16~18℃,年降雨量1200~180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在75%以上,最高達90%左右;霧期長,年平均霜期只有8.6天。土壤為由砂岩和砂頁岩發育而成的山地黃壤或黃棕壤,呈酸性反應,pH值4.8~5.7。地被物和枯枝落葉腐殖質層深厚達10~20厘米,有機質可達20%以上。華蓋木為上層喬木,樹冠寬廣,根系發達,有板根。常與大葉木蓮Manglietia megaphylla Hu et Cheng、雲南擬單性木蓮Parakmeria yunnanensis Hu、燈台樹Cornus controversa Hemsl.、伯樂樹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nsl.、酸棗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Roxb.) Burtt et Hill.、假吳茱萸葉五加Acanthopanax evodiaefolius var. pseudoevdiaefolius Feng、馬蹄荷Exbucklandia populnea (R.Br.)Chang、檫木Sassaffras tzumu (Hemsl.) Hemsl. 等混生成林。華蓋木開花結果較少,每隔1~2年開花一次,花枝不多,結實率亦低。花期4月下旬,果期9~11月。
保護價值
華蓋木為中國特有的單種屬植物,是木蘭科亞科頂生花木蘭族Magnolieae中的原始類群,對木蘭科分類系統和古植物學區系等研究有學術價值。樹幹挺拔通直,木材結構細緻,有絲絹般的光澤,耐腐、抗蟲,是滇東南珍稀的
用材樹種。花色艷麗而芳香,可選為庭園觀賞樹種。保護措施
建議在產地建立森林保護區,嚴禁砍伐殘存植株,並加以特別的保護,並組織有關單位採種育苗,引種栽培。
栽培要點
10~11月採種,採回後將種子外種皮洗除,然後用水沖洗乾淨,晾乾後隨即播種。不能秋播的地區,將種子放在濕沙中層藏,翌年2~3月播種。種子一般在20~30℃時發芽,播種後30~50天苗出齊,苗期要遮蔭。苗床最好用沙質土或腐殖質土,播種后土壤要保持濕潤,但切勿多澆水,以免種子霉爛。
受保護植物
世界上的植物很多,因此給人類的生活環境帶來了五彩繽紛的色彩,但是由於人類的不合理活動導致了很多植物處在了瀕臨滅絕的邊緣,其中很多植物已經滅絕,這次任務中的植物就是受保護的植物,希望能夠加強人類對這些植物的保護意識,共同來維護我們生存的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