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學史
正文
西歐各國和美國心理學的形成、演變和發展的歷史。西方心理學思想源遠流長,可以上溯至古代的希臘、羅馬。然而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一般認為應以1879年W.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為開端。大致可以劃分為下述幾個階段。━━━━━━━━━━━━━━━━━━━━━━━━
古代、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時期的西方心理學思想
近代西歐各國哲學家的心理學思想
近代英國哲學家的心理學思想
近代法國哲學家的心理學思想
近代德國哲學家的心理學思想
近代心理學在西歐的建立
意動心理學與內容心理學的對立
進化論與近代英國心理學
精神病學與近代法國心理學
現代西方心理學學派的興起
構造心理學與機能心理學
行為主義和新行為主義心理學
格式塔心理學派
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
日內瓦學派
現代西方心理學的趨勢
━━━━━━━━━━━━━━━━━━━━━━━━
古代、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時期的西方心理學思想
心理學思想是在哲學中孕育起來的。古代希臘哲學誕生於公元前8~6世紀。那時希臘已由原始氏族社會進入奴隸社會。奴隸社會有被奴役的奴隸和掌握生產資料的奴隸主。奴隸困於勞動,不能產生自己的思想家或代言人。奴隸主階級有開明的民主派,也有頑固的貴族派。前者在哲學上有唯物主義的傾向,以德謨克利特為代表;後者傾向於唯心主義,以柏拉圖為代表,形成了德謨克利特和柏拉圖路線的對立。
德謨克利特從唯物論的基本原則出發,承認世界的物質性,認為原子構成了萬物,人的靈魂是由光滑的圓形的原子構成的,因為是圓形的,所以是能動的。既然靈魂是由原子構成的,所以必然地要隨原子的消滅而消滅。這種樸素唯物論與宗教迷信的神秘思想是針鋒相對的。伊壁鳩魯和C.盧克萊修繼承了原子論的唯物主義思想。
與此相反,柏拉圖則為客觀的唯心主義者,認為靈魂先於身體而存在,仿佛靈魂是永生不滅的。當神創造世界時,就把理性放在靈魂里,把靈魂放在身體裡。他認為個別事物的普遍性是在個別事物之外,並先於個別事物而存在的,他把這些普遍性稱為理念。因此,理念不是事物的映象,而是事物的根源;相反,事物卻是理念的一個不完全的影子。很明顯,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心理學思想。
亞里士多德的心理學思想則動搖於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之間。他反對柏拉圖的理念論,認為這個理論只是把所要解釋的對象加上一倍而已,例如有了一個蘇格拉底,卻又有一個蘇格拉底的理念。但是亞里士多德的四因論認為形式先於質料,引申出“形式的形式”作為宇宙變化的第一動力,這就使他向唯心主義靠攏了。
公元5世紀,歐洲開始建立起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是基督教思想。公元4世紀產生了教父哲學的傑出人物A.奧古斯丁,他是禁慾主義的代表。他以柏拉圖哲學注釋基督教教義,重視靈魂的純潔,放棄肉體的享受。他認為靈魂具有記憶、理知和意志三種官能,因此,有人認為官能心理學肇始於奧古斯丁。
經院哲學是在教父哲學之後的基督教哲學。教父哲學崇奉柏拉圖主義,經院哲學則“扼殺了亞里士多德的活生生的東西,而使其中僵死的東西萬古不朽。”(《列寧全集》第38卷,第333頁)托馬斯·阿奎那是其主要代表。
但是中世紀哲學也不完全是消極的。11世紀中展開了唯名論對唯實論的鬥爭。唯實論認為一般的東西或共相可以離開個別的東西而獨立存在。不難看出,這正是柏拉圖理念論的再版。唯名論認為只有個別事物是獨立存在的,至於共相則只能存在於人的思想或語言之中。馬克思和恩格斯給唯名論以相當高的評價。他們指出,“唯名論是英國唯物主義者理論的主要成分之一,而且一般說來,它是唯物主義的最初表現。”(《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3頁)
從15世紀開始,歐洲進入了一個新的偉大的歷史時期──文藝復興時期。這個時期包括15~16世紀,按其社會性質來說,是從封建主義到資本主義的過渡時期。所謂文藝復興,指的是古希臘文化的再生。在這個時期內,對神的信仰根本動搖,而對人的信仰占了上風。先進的思想家要求人的個性從宗教和封建的專制壓迫中解放出來。這個思潮被稱為人文主義。這時期的傑出科學家有N.哥白尼、J.克卜勒和伽利略等人,他們都與宗教發生激烈的衝突並受到迫害。在與心理學有關的思想家中,義大利的達·芬奇認為外部世界是感覺和印象的源泉,相信自然界的一切都服從客觀的規律;認為認識起源於感覺,概括對認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B.特萊西奧主張著重研究物質靈魂,使後來的心理學擺脫了神學的羈絆。西班牙的J.L.比韋斯注意觀察心理現象,對病理心理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因此,這個時期的成就為17~18世紀的心理學研究準備了條件。
發展
西方上古心理學史
西方的上古心理學史(哲學心理學)一般認為是起始於公元前322年至十五世紀的文藝復興為止。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圖、亞里士多德。
柏拉圖的二元並存理念強調人性有兩個世界,一為身體所處之現實世界,一為靈魂所處之理性世界,並主觀的認為靈魂在理性、感情及欲望三者間的關係是以理性為中心,有學者認為其影響後來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與超我。而其也提出了對於知識來源問題的解釋,強調知識是先天俱備。
亞里士多德對於心身關係的解釋與研究方法影響後來十九世紀的心理學,其提出的一元論否定柏拉圖的二元論。對於知識來源的問題,不同於柏拉圖的知識源自先天俱備,提出實在論(realism),強調知識由後天習得。實在論對於十七世紀的經驗主義有深遠的影響。
西方中世紀心理學史
早在8世紀時,伊斯蘭世界就已經開始設有精神病院(insaneasylums),而伊斯蘭的醫師更開始研究及發展“思想的疾病”的治療方法。這些研究都成為了心理學的先驅研究。近代心理學史
近代心理學史一般認為起始於十五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之時至十九世紀末實驗心理學家馮特創立構造主義為止。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茲、康德等。
其間的流變主要在於改變之前基督教經院學派所強調的以神為中心,改以探討人性,文藝復興運動其間產生的三大學派,分別是理性主義、經驗主義與浪漫主義,其探討的心身關係、天性與教養、知識來源、自由意志與決定論這四大議題,對於後來的心理學產生深遠的影響,並在後期產生了以人為本為研究重點的學者,例如繆勒就是一位以人為本的實驗心理學家。
現代心理學史
現代心理學一般認為是起始於十九世紀末馮特的構造主義,歷經精神分析、行為主義等,一直到近期的認知主義,然而在行為主義盛行時被抵制的理性主義隨著認知科學的進步而再度興起,之前因技術問題而無法深入探討的內在認知歷程再度受到重視。現代心理學早期由馮特(WilhelmWundt)於德國萊比錫大學創立首間心理學實驗室而興起,及後首位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編寫美國首本心理學教科書《心理學原理》,以及鼓吹將心理學專業化的斯坦利·霍爾於1887年創辦了《美國心理學雜誌》(AmericanJournalofPsychology)及於1892年擔任第一屆的美國心理學會會長後,心理學開始在美國發展[2]。而德國其後則發展出由馬科斯·韋特墨所創立的格式塔學派,又稱為完形心理學。奧地利精神科醫生弗洛伊德於二十世紀初憑其臨床治療經驗中所創立的精神分析學亦對後來心理學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尤其是在心理治療方面。
二十世紀早期的自然科學偏向機械式宇宙觀,因此當時的心理學家提出行為主義的研究方法,並認為不應探討意識這種無法量化且模糊不清的議題,其行為主義深受當時的學界風氣支持,且藉由行為主義方法得來的資料遠比精神分析方法得來的資料有說服力,而精神分析因其研究方法有太多的問題,且太過於主觀的判定,導致大多數的心理學家都急於與精神分析劃清關係,並不斷強調心理學不是研究意識的學問。行為學派的代表心理學家包括伊萬·巴甫洛夫、約翰·華生、史金納等。
行為主義盛行其間的心理學派,除了行為主義與精神分析外,還有從存在主義延申出來的存在心理學並進一步於二十世紀六零年代演變出人本主義,被稱為除行為學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學上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包括:卡爾·羅哲斯和亞伯拉罕·馬斯洛等。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起,隨著醫療科技和實驗方的進步,例如EEG(腦電圖)和MRI(磁共振成像)等技術的出現,為認知心理學、腦神經心理學等研究領域帶來高速的發展。另一方面,社會心理學承繼完形心理學的基礎,以及二次大戰後的社會需要[3][4],亦成為了心理學研究上的一股新勢力。社會心理學的代表人物包括:庫爾特·勒溫、菲臘·津巴多、所羅門·阿希等。
以上的學派都對現代心理學有深淺不一的影響,有些學派的理論內容可能已被推翻而只剩下一些名詞還被延用於心理學之中,有些學派的理念隨著科技的發展再度受到重視,因此心理學史是由不斷的嘗試錯誤與修正所累積下來的歷史。
歐美心理學史
弗郎西斯·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對於心理學者與學生來說,這一點同樣適用。
我們所面臨的問題較自然科學問題更抽象,更複雜,更難捉摸,因此要求有更強的理性思辨力。無疑,循著歷史上著名哲學家或心理學家對基本心理學問題探討的足跡,是可以鍛鍊與增強我們的這種天賦能力的。這種能力包括分析綜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演繹歸納能力、鑑別判斷能力等等。在學習心理學史的過程中,通過對各種心理學思想、各種心理學流派的鑽研,可以學會如何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從感性到理性、從現象到本質去揭示心理現象背後的規律性的東西,學會分辨某一環節、某一階段上各種思想、各種流派的得失,從中吸收營養,汲取教訓。
近代西歐各國哲學家的心理學思想
17~19世紀,自然科學在西歐得到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日益成熟,在英國和法國,是推翻封建主義並確立資本主義的時期。在此期間,心理學思想仍隸屬於哲學思想體系,以法國的R.笛卡爾和英國的J.洛克為代表。笛卡爾是近代二元論的著名代表。他把身體和靈魂看成是兩種不同的本原或實體,為形體提出了反射概念,為心靈提出了唯心主義的意識概念。他的二元論是典型的心身互動作用論,把靈魂和身體的互動作用點定位於腦的松果腺,認為它能控制“動物精氣”在中空的導管里流遍全身。他一方面認為外部世界是感覺的源泉;另一方面對思維和理性的強調,又遠遠超出於感覺之上,從而承認上帝和神的存在。
近代英國哲學家的心理學思想 洛克繼承了F.培根和T.霍布斯的唯物主義傳統。他反對天賦觀念說,主張“白板說”,認為新生兒的心靈是一塊白板,一切知識來源於後天獲得的感官經驗,但又認為人還有內部感官藉以反省內部的心理活動,這是他的不徹底之處。他認為物體有兩種性質,第一性的質如廣延、形狀、動靜、數目依存於物;而第二性的質如色、聲、味則依存於心,這便與反映論背道而馳了。洛克還是首先提出聯想一詞的人,因此被看作聯想主義心理學的先驅。G.貝克萊發展了笛卡爾和洛克思想中的唯心主義因素,否定客觀世界的存在,主張“存在就是被感知”。這是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他對心理學的貢獻,是從聯想原則出發,對各種心理現象特別是空間深度知覺,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見解。D.休謨是近代不可知論的代表。他把心理內容區別為印象和觀念,並提出3條聯想律,即相似律、時空接近律和因果律。D.哈特利是套用唯物主義觀點建立聯想主義心理學的第一人。他反對洛克的反省說,把聯想法則歸結為一個接近律,用以解釋一切心理現象,對19世紀的英國聯想主義和馮特的心理學有很大影響。T.布朗屬於蘇格蘭學派,強調心靈的主動性。他用提示(suggestion)一詞代替聯想概念,提出9條聯想副律,說明聯想得以實現的具體條件。他可說是18和19世紀英國聯想主義的橋樑。19世紀的密爾父子是聯想主義心理學的傳播者。J.密爾持“力學”的機械主義觀點,認為簡單觀念由於機械的結合,造成複雜觀念。那么所謂萬物究竟是由多少觀念結合而構成的呢?J.S.密爾為解決他父親的這個困難,採取了“心理化學說”來解釋觀念的結合。
A.培因可以說是英國聯想主義的殿軍。他重視心理的生理基礎,主張聯想應包括接近律和類似律,並相應地提出“複合聯想”和“構造聯想”概念,更用唯樂主義原則解釋聯想的動力,為E.L.桑代克的效果律提供了理論準備(見聯結主義心理學)。他是從哲學心理學思想向實驗心理學思想過渡的一位承前啟後的心理學家。
近代法國哲學家的心理學思想 歐洲18世紀是法國的世紀。法國哲學家們繼承了笛卡爾和洛克的唯物主義思想,並吸收了當時生理學、解剖學和醫學的成果,提倡機械唯物主義和感覺主義。J.O.de拉美特利徹底貫徹了笛卡爾的機械唯物主義思想,主張“人是機器”。D.狄德羅堅持世界的物質性,認為意識是人腦的屬性,人腦是思想的器官。但是他不理解感覺與思維之間的辯證關係。┵.B.de孔狄亞克把洛克的經驗主義和聯想主義引進了法國,主張全部精神生活來源於感覺,並用一塑像為例,說明單有視覺藉助於聯想作用,也可構成一切複雜心理。瑞士的C.博內幾乎立即支持了孔狄亞克的塑像比喻,他利用神經系統來說明感覺運動過程,似乎已預見到後來的神經特殊能量學說。C.-A.愛爾維修淵源於洛克,追隨孔狄亞克的感覺主義,用唯樂說解釋人的動機。他認為人的感情和性格受社會的影響,主張“教育萬能論”,沒有認識到環境是可以由人來改變的道理。法國18世紀的心理學到了P.J.G.卡巴尼斯時期可說是登峰造極了。他和博內都是生理心理學家。他認為人在斬首後的身體抽搐是脊髓掌管的反射活動,是無意識的。法國19世紀的A.孔德是實證主義的創始者,主張只有可以直接觀察的東西才是科學的對象,因此提倡社會學而反對心理學。他認為個人意識是不可能內省的,從而為行為主義提供反對內省的歷史先例。
近代德國哲學家的心理學思想 德國的古典哲學雖然含有辯證法的因素,但主要是唯理論的唯心主義。G.W.von萊布尼茨開創了近代唯理論心理學和心身平行論。他的單子論表明意識從微覺到統覺或由模糊到清晰的不同程度。他的統覺說對I.康德、J.F.赫爾巴特有直接影響。C.von沃爾夫是萊布尼茨的繼承人。他第一次以"心理學"名詞著書,是官能心理學的創始人。康德是心理過程的知、情、意三分法的首倡者(見心理活動範疇)。他認為人的知覺、想像和概念必須通過統覺才能得到綜合。他的心理學思想基本上屬於唯心主義先驗論的範疇。G.W.F.黑格爾是康德的繼承人之一。他的心理學思想貫穿在他那龐大的思辨的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之中,充滿辯證法因素,但對科學心理學無多大直接影響。
在德國的哲學心理學家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要推赫爾巴特。他繼承了萊布尼茨和康德的思想,並融合了英國的聯想主義,用“單子論”的觀點闡述心理學的對象和本質。他在其“統覺團”學說中提出的意識閾概念和無意識說,顯然是一種含有辯證思想的動力學,對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G.T.費希納的心理物理學有直接影響。他也是近代教育心理學的先驅。
在德國唯一的唯物主義的哲學心理學家是L.費爾巴哈。他恢復和發展了18世紀法國的唯物主義哲學心理學,從“人本學”的觀點出發,認為心理、意識是人的大腦的產物,是客觀存在的反映,是主觀和客觀的統一。但他的唯物主義是直觀的、機械主義的、形上學的。
R.H.洛采也是實驗心理學以前的心理學家。他主張從生理心理學角度來研究心理,但其心理學體系帶有濃厚的思辨性。他的空間知覺的位置符號說對後人有重要的影響。他在心理學史上是一位關鍵性的人物。C.施通普夫和G.E.繆勒是他的學生;F.布倫塔諾和費希納都是他的好友。他對實驗心理學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近代心理學在西歐的建立
心理學要脫離哲學的懷抱,必須有自然科學特別是生理學的基礎。英法等國走在德國的前頭,在生理學上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例如英國的C.貝爾和F.馬讓迪分別發現了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的差異律;蘇格蘭的M.霍爾明確地指出反射運動的性質並預見到反射弧的概念;法國的M.-J.-P.弗盧朗創用了精密的切除法,探測了腦的各部分的機能,並提出了大腦機能統一說;P.布羅卡發現了言語運動中樞。這些研究都促進了生理心理學的發展。19世紀德國為實驗心理學的建立開闢了道路,其最著名的生理學家有J.P.繆勒及其學生H.von赫爾姆霍茨。繆勒的《人類生理學手冊》(1833~1840)一書概括了到當時為止的全部重要的生理學資料,並於1838年提出神經特殊能量學說,推動了感官心理學的研究。但是他因此認為感覺決定於神經的特殊狀態,從而否定了客觀刺激的作用,就不免犯了生理唯心論的錯誤。
赫爾姆霍茨最先測量了神經衝動的傳導速率,後來又在他的有關光學和聲學的兩部著作中提出了視覺三色說(見色覺理論)和聽覺共鳴說(見聽覺理論)。此外還有E.黑林提出了視覺四色說(見色覺理論),他們共同為實驗心理學起了奠基作用。E.H.韋伯於1834年提出了心理學上第一個定量法則:韋伯定律。費希納發展了韋伯定律,創建了心理物理學,直接促成了實驗心理學的誕生。顯然,德國在1871年全國統一以後,它的生理心理學研究已經趕上並超過了英、法等國。
馮特是J.P.繆勒和赫爾姆霍茨的學生。他於1879年在萊比錫創建了世界第一個正式的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作為一門獨立科學的心理學的誕生。他又於1884年創辦了最早的心理學雜誌之一:《哲學研究》,刊布其實驗室的成果。馮特的心理學受英國聯想主義以及德國的萊布尼茨和赫爾巴特的影響,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由於他重視意識元素的分析,所以人們也稱他的心理學為“內容心理學”。馮特對心理學的重大貢獻,主要是促成了作為一門科學的心理學脫離哲學而獨立,建立了實驗心理學以及建設了一支國際性的心理學隊伍。實驗心理學雖取得了不少科學成果,但自繆勒至馮特的心理學,都在科學實踐與哲學理論之間產生了脫節的現象,致使生氣勃勃的新心理學包含很多矛盾,不能向唯物主義的道路前進。
還有一些心理學家對科學心理學作出了貢獻。H.艾賓浩斯創造性地進行了有關記憶的實驗研究,發現了著名的保持曲線,是用實驗法研究高級心理過程的第一人。G.E.繆勒在哥廷根有一設備優良的心理學實驗室(1881~1921),他率領一批學生,改進了心理物理法,研究了聯想、記憶和學習問題。其中D.卡茨關於顏色現象的實驗,E.J.魯賓關於知覺圖形的研究(見知覺),都一反繆勒的聯想主義的路線,其成果為格式塔心理學所採納。
在與馮特同時代的心理學家中,還必須說明E.馬赫和R.阿芬那留斯的思想。馬赫是實證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的倡導者。他認為感覺是物理的,同時又是心理的,物體是“感覺的複合”,企圖以此來掩飾他的唯心主義、阿芬那留斯在哲學上否認物質世界的存在,提出“原則同格”和“嵌入說”一類唯心主義理論。他們對E.B.鐵欽納和O.屈爾佩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意動心理學與內容心理學的對立意動心理學(或奧國學派)的創始人是布倫塔諾。他認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不是心理內容,而是心理活動或意動。但意動必有所指,其所指內容存在於心中,所以意動具有“內在的對象性”。布倫塔諾和馮特的心理學雖同為經驗的,但前者可說是純經驗的,後者則為“實驗的”經驗的。布倫塔諾的心理學,帶有廣義的功能性質,影響深遠。它影響了英國的J.沃德和G.F.斯托特,而且一直影響著今日的德國心理學。C.施通普夫是布倫塔諾的學生,但他更尊崇洛克。他畢生從事音樂心理學的實驗研究,用現象學的觀點研究心理活動的功能和關係。他的學生E.胡塞爾創立了現象學,以本質的審察法研究經驗中直接呈現的純粹意識。格式塔用的就是現象學方法。C.von埃倫費爾斯和A.von邁農都是布倫塔諾的學生,屬奧國學派。他們在1890~1900年間建立了形質學派。以4條直線組成一個正方形為例。埃倫費爾斯分別稱直線和正方形為基素和基體,邁農則稱之為創造的內容和被創造的內容。基體和被創造的內容都是一種形質,帶有新的性質。他們的初衷是要對元素主義進行批判,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背離元素主義, 只不過增加了一個新的元素(形質)。格式塔心理學到埃倫費爾斯死後才承認他的影響。
屈爾佩本是馮特的學生和信徒,後來於1894年在符茲堡大學建立了符茲堡學派。他指導學生們進行許多有關思維的實驗研究,發現了不能分析為元素的“無意象思維”現象,成了動力心理學的先驅。A.梅塞爾是屈爾佩的學生。他企圖調和內容和意動的對立,於是把無意象思維與機能心理學和現象學結合起來,認為心理學應研究兼括內容和意動的廣義經驗。屈爾佩對此有相同的看法,所以他們的心理學被稱為“二重心理學”。
意動心理學重視意動的研究,重視心理的能動性,承襲了萊布尼茨的傳統,力主活動的重要,這不僅克服了元素主義和機械主義的缺點,而且對W.麥獨孤的目的心理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格式塔心理學都起了推動作用,同時又與美國的早期機能主義相呼應,因此在心理學史上不容忽視。但意動或機能非實驗所可把握,鐵欽納深嘆意動心理學妨礙了實驗心理學的進展。
進化論與近代英國心理學 進化論的思想在近代由德國詩人W.von歌德和英國E.達爾文開其端,法國J.-B.de拉馬克提倡獲得性遺傳學說,但都偏重思辨性。直到C.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於1859年問世,才得到有力的證明。自此以後,進化論關於進化、發展的思想,就滲透到一切科學,對心理學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達爾文的著作發表以前,英國與培因同時的H.斯賓塞,已把進化論思想融入聯想學說,主張心理是有意識的有機體對環境的不斷適應,並注意到心理的發展。達爾文進化論強調動物和人類在發展上的連續性,主張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使人注意到心理在適應環境上的作用。達爾文本人對情緒表情的研究以及對兒童行為的直接觀察,開闢了比較心理學這一心理學分支,並使兒童心理學獲得迅速的發展。進化論在英國直接通過達爾文的表弟F.高爾頓進入心理學。高爾頓的興趣廣泛,富於創造性,他在心理學上的多方面研究都是以進化論思想為核心而展開的。他研究天才的遺傳、能力的測量,提倡優生學,因研究個別差異而最先套用問卷法和統計法,他在統計學中首次使用相關係數,並與K.皮爾遜等建立了生物統計學。隨後C.E.斯皮爾曼套用相關法,提出了人的能力可區分為普通因素和特殊因素的二因素說。此後統計學在英國一直居於領導地位。但由於進化論思想更適合於美國的社會歷史背景,與美國的機能主義心理學互相推進,結果使美國心理學得到了蓬勃的發展。
英國經驗主義的哲學傳統,通過培因傳到了J.沃德及其弟子G.F.斯托特手中。他們又接受了意動心理學的影響,認為聯想不足以解釋心靈的統一性和主動性,而主張心理學應當研究主體從生活中發展而來的經驗活動,所以屬於歐洲的機能主義心理學。沃德的書晦澀難讀,斯托特予以明白陳述。斯托特區別了心理過程和心理內容,特彆強調意動方面,主張意向說,認為意向的客體就是目的或達到目的的手段,由此導致W.麥獨孤的目的心理學(1930年改稱策動心理學)的產生。麥獨孤反對洛克的白板說和觀念的聯想,提倡本能是有機體行為的驅力。行為有7個特徵,足以表明行為的目的性。他於1920年去美國,曾與J.B.華生論戰。他反對機械唯物主義,但自己卻陷入了活力論的唯心主義。
精神病學與近代法國心理學 法國心理學有其本身的傳統。先是笛卡爾、拉美特利和卡巴尼斯的唯物主義路線,繼而轉為A.-A.利埃博爾、J.M.夏爾科和P.雅內的精神神經病的路線。18世紀奧地利的F.A.麥斯麥在巴黎施行麥斯麥術,所謂麥斯麥術實際上就是一種催眠術。英國J.布雷德把這種催眠術稱為神經催眠術,認為是一種單一觀念的暗示作用,後便定名為催眠術。催眠術經幾度興衰,傳到法國。利埃博爾於1882年使H.伯恩海姆轉信催眠術,成立南錫派,與夏爾科的巴黎派相對立。南錫派發展了布雷德的論點,認為催眠是一種暗示作用;巴黎派認為催眠是歇斯底里,即癔病的症狀。這種主張雖是錯誤的,卻為科學院認可。雅內、弗洛伊德和C.G.榮格都是夏爾科的學生。雅內繼承了夏爾科,企圖將臨床心理學和學院心理學調和起來。這時法國的心理學家還有T.-A.里博和A.比奈,但都比雅內早逝,致使雅內幾乎成為法國在19世紀刊布重要心理學研究的最後一人。里博認為研究心理現象必須從生物學方面和病理學方面著手,重視無意識的和內臟的以及肌肉的現象,他也是比較早地強調情緒在心理學中的重要地位的人。他對心理學有很大影響,使心理病理學在法國獲得了很大的發展。比奈以研究個別差異和智力測驗聞名於世。他於1905年與T.西蒙合作為智力落後兒童編制出第一個智力測驗量表,後經多次修訂,為世界各地所採用,並於20世紀20年代傳入中國,1924年陸志韋發表了中國對比奈-西蒙量表的第一個修訂本,1936年與吳天敏進行了第二次修訂(見《第二次訂正比奈-西蒙測驗說明書》)。此外,廖世承編制了團體智力測驗,陳鶴琴編制了圖形智力測驗等。
法國有唯物主義的傳統。先哲學,後醫學,最後心理病理學,是法國許多著名心理學家走過的道路。法國大學承認心理學較遲。1928年H.皮埃隆最早在巴黎領導了一家心理學院,推動了科學心理學的發展。H.P.H.瓦隆、G.波利策及其弟子R.扎佐都站在馬克思主義立場,建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心理學,與唯心主義心理學進行了不可調和的鬥爭,這在現代其他西方國家心理學中是少見的。
現代西方心理學學派的興起
約從19世紀80年代起,美國資本主義發展迅速,並與西歐各國的資本主義一起步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西方心理學一直局限於各大學,歐美的心理學家們大都站在資產階級立場,企圖從複雜的心理活動的某一方面,來建立一個能解釋全部心理現象的心理學理論體系。特別在美國,由於接受了進化論和實用主義思想的影響,除了先後在本土滋生出美國式的機能主義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外,一些在歐洲形成的心理學派也先後移植到這塊沃土之上,有的且與美國文化逐漸融合,形成了現代美國心理學的繁榮局面。
構造心理學與機能心理學 鐵欽納是在美國代表德國心理學傳統的英國人。他是馮特的學生,因回英國不得志,才到美國康奈爾大學創立了構造心理學。他受馬赫、阿芬那留斯的實證主義影響,繼承馮特的元素主義的內容心理學且更趨極端。他主張心理學是純粹科學,與美國的以實用主義哲學為基礎的機能心理學相抗衡。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歐洲內容心理學與意動心理學鬥爭的繼續。
在美國代表早期機能主義的心理學家當推W.詹姆斯和S.霍爾。詹姆斯是實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他反對把心理現象人為地分為若干元素而提出意識流說,以為每一意識狀態都是整個心物總體的一種機能,他的學說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霍爾曾為馮特的第一個助手。美國的第一所心理學實驗室和第一種心理學雜誌──《美國心理學雜誌》是由他創建的。他是一個發生心理學家或心理學的進化論者,大力推進了兒童心理學、青年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發展。他與高爾頓的工作方式類似,重視個別差異的研究,大規模套用問卷法,提倡統計法。他於1909年克拉克大學20周年校慶時,邀請弗洛伊德、榮格等人訪美,促進了精神分析在美國的傳播。
美國的機能主義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在芝加哥大學形成一個自覺的學派(芝加哥學派),其代表人物為J.杜威、J.R.安吉爾和H.A.卡爾。杜威為機能主義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論基礎。安吉爾認為心理學應研究意識和行為對環境的整個適應。卡爾則把機能主義加以系統化。機能主義與構造主義的爭論異常激烈,而且與普通心理學和套用心理學的爭論聯繫著。1927年鐵欽納逝世後,機能主義已形成了美國心理學的思潮,逐漸融合於心理學各分支及套用心理學各部門之中。
與芝加哥學派同時,在哥倫比亞大學,早期有J.M.卡特爾,後來有他的學生桑代克和R.S.伍德沃思,代表著美國的機能主義的總傾向。卡特爾曾作為馮特的學生和助手,回國後推動了機能主義的研究。他主要研究個別差異,大力提倡心理測驗,提倡一種能量心理學,培養了大批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繼承了英國的動物心理學,是實驗動物心理學的創始人,從研究動物的學習出發而成為教育心理學的積極倡導者。他以情境和反應之間的連結代替觀念之間的聯想,提倡學習的嘗試錯誤說,提出眾所周知的效果律,被稱為聯結主義心理學。伍德沃思自稱是一個折衷主義者,提倡動力心理學,旨在反對鐵欽納、華生和麥獨孤,要求理解人的思想和行為的因果機制。美國心理學由於機能主義精神的滲透,各門套用心理學得到廣泛的發展,與此相適應,智力測驗和各種心理測驗也蓬勃興起,促進了對人的心理能力的研究。
行為主義和新行為主義心理學 行為主義是美國現代心理學的最大派別之一。它的興起正符合於資產階級為了控制人的行為以維護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和獲取利潤的目的。華生於1913年舉起行為主義心理學大旗,既反對構造主義的內省意識,也嫌機能主義包容意識的不徹底,主張心理學只應研究有機體可觀察的行為,並將一切行為化為可控制的刺激-反應公式,思維也不過是一種潛伏的無聲語言。華生的理論基礎是機械唯物主義。但他視思想與所思之物為一事,又陷入了當時興起的新實在論的唯心主義範疇。行為主義因為投合時尚,有打破心理學傳統束縛的勇氣,受到美國年青一代心理學家和一般人的歡迎,在美國風靡一時,影響深遠。早期的行為主義者,除華生外,還有E.霍爾特,K.S.拉什利、A.P.魏斯、E.R.格思里、W.S.亨特等人。他們的主張各不相同,可以說行為主義者之間很難有彼此一致的意見。然而從20世紀30年代起,早期行為主義逐漸為新行為主義所代替,新行為主義者受邏輯實證主義和實用主義相結合的操作主義的影響,強調對行為的操作分析。其代表人物有E.托爾曼、C.赫爾和B.F.斯金納。托爾曼自稱是目的行為主義者,他的學說融合了格式塔心理學的一些概念,強調行為的整體性、目的性、預見性。他用實驗客觀地推斷出一些中介變數的存在,認為學習是動物在活動過程中建立起一種“符號-格式塔”模型而對整個情境的“認知”,他的理論促進了70年代的認知心理學和信息加工論的發展。赫爾在進化論思想的影響下,以有機體對環境的適應性為出發點,根據自己的大量實驗資料,建立起一個以某些公式和定義而進行邏輯推理的龐大的假設- 演繹理論體系。他也利用了一些中介變數,借用了И.Π.巴甫洛夫的強化和消退原則,但排斥了他的中樞作用。他在耶魯大學培養了一批繼承人,對現代的學習理論做出了貢獻。現代利用數學模式和計算機探討學習問題,都受了赫爾理論的影響。斯金納受邏輯實證主義以及華生和巴甫洛夫的影響,是一個典型的操作主義者。他用鴿子作實驗達30年之久,認為對行為無須作出假設,只須對各種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函式關係加以實際的描述就行了。行為學的目的就是對有機體行為的控制和預測。他將操作性條件反應推廣到程式教學、言語行為和精神病治療領域,獲得了一定的成功,他的一些學生在行為對比、辨別學習、強化可逆性和言語操作條件作用等實驗研究方面,繼承和發展了斯金納的傳統,各自作出一定的成績。
格式塔心理學派 格式塔心理學在1912年產生於德國,於30年代轉移到美國,其代表人物為M.韋特海默、W.克勒和K.科夫卡。格式塔心理學承襲了康德的先驗論和胡塞爾的現象學,依據現代物理學的“場論”,在形質學派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它反對心理學中的主觀和客觀的元素主義,要求對經驗進行自然的觀察,經驗中的事物本身具有整體性,所以是一個格式塔或完形,並不是其組成部分的總和。它主張在物理-生理-心理之間具有對應的關係,三者是同型的。格式塔心理學強調人所直接經驗的世界是唯一確實可知的世界,物理世界是由推論而知的,因此這個學派是一個主觀唯心主義的派別。但韋特海默、克勒和科夫卡在心理學的知覺和學習問題上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長期的觀察,在知覺方面提出了不少組織原則,在學習方面提出了“頓悟”說和有關創造性思維的創見,在心理學史上是有貢獻的。這一學派於30年代傳到美國後,對構造主義進行了批判,引人注目。
格式塔的後期代表是K.勒溫,他在美國提出心理動力場、生活空間、緊張系統以及拓撲學和向量學的一套複雜的心理學概念和學說,側重意志、情感、需求等方面的動力研究,填補了早期格式塔心理學的不足。30年代末,勒溫的興趣擴大到社會心理學領域,他的有關在不同社會氣氛中的行為研究,富有創新精神。他的理論對兒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和動機心理學都有相當大的影響。格式塔心理學的高峰已成過去,它已不再是一個旗幟鮮明的派別,但其影響仍未消失。50年代以後,在其發源地聯邦德國,由於有了適宜的政治和文化氣候,又有復活的趨勢。
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精神分析作為一個學派,於20世紀開始時產生於奧地利,創始人為弗洛伊德。他受F.尼采和A.叔本華的意志論影響,採納了萊布尼茨和布倫塔諾的活動和無意識概念,在他自己長期的治療精神病的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他的理論體系。他的理論不涉及學院心理學的內容,只涉及情緒擾亂及其治療。弗洛伊德的理論以潛意識為核心,認為人生而具有求生和性的本能,在現實環境中因受到壓抑而產生焦慮,可表現於日常口筆誤、夢以及精神病的症狀中。弗洛伊德對自己的論點不憚修改,但過於自信,不容許他的學生和信徒提出異議。因此在1911年和1914年,A.阿德勒和榮格先後與他決裂,另樹旗幟,分別建立了個人心理學和分析心理學。20年代,弗洛伊德修改並發展了自己的理論,提出了自戀,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以及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的人格結構說。他早期即企圖以戀母情結說解釋社會、宗教和道德的起源,後期更以精神分析作為解釋全人類的動機和人格的方法。弗洛伊德的學說最初被醫學界和學院心理學視為異端,最後精神分析的許多概念終於被許多心理學家所承認或加以同化而採用,如人的行為的動力性質,影響行為的動機力量,早期經驗對成人行為的影響,焦慮和衝突等。總之,精神分析對發展、人格、臨床、變態等心理學以至文學、藝術以及社會科學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1909年,霍爾曾邀請弗洛伊德訪美,精神分析在美國曾風行一時,大有與行為主義心理學相抗衡之勢。
1939年弗洛伊德逝世,30年代又有許多德國精神病學者和精神分析家移居美國,精神分析的重心從歐洲移至美國,在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重視精神病致病的社會文化因素,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學派,其代表人物有H.S.沙利文、K.霍妮、E.弗羅姆、A.卡丁納和E.埃里克森等人。他們從不同角度修訂和發展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理論與方法。沙利文提出了人際關係說;霍妮強調基本焦慮的病因說;弗羅姆從政治、經濟各方面和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考察精神病的起因;卡丁納從文化人類學的觀點闡述人格的形成;埃里克森則重視人格發展中各階段的心理社會任務的解決。但他們也有其共同的特點:他們都反對弗洛伊德的泛性論和本能論,重視自我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強調發生法,注意早期童年的經驗,對治療持樂觀主義的態度。他們的缺點是在強調社會文化因素作用時,把社會環境縮小並追溯到家庭環境,把種族文化歸結為親子關係和保育方式,離不開強調人的先天的潛能的作用,所以歸根結蒂與弗洛伊德的生物學化觀點很少有本質上的區別。
日內瓦學派J.皮亞傑是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家或發生認識論者。他深受E.克拉帕雷德的生物學和機能主義的影響,並在日內瓦大學繼任了他的職務。他在哲學上受康德的先驗論、H.柏格森的活力論、結構主義思潮和操作主義的影響;在自然科學和現代科學技術上博採新生物學、符號邏輯、控制論、資訊理論的觀點,特別在認識發展和兒童思維心理學的研究上吸取了一些心理學派別的特點,以數十年的實驗研究,綜合成比較完整的體系,被稱為日內瓦學派或皮亞傑學派。它對歐美、日本、蘇聯心理學界都有巨大的影響。日內瓦學派主要研究兒童的認識活動,探索智力的性質及其結構和機能。皮亞傑認為制約著兒童發展的重要因素是成熟、物理經驗、社會經驗和平衡。智力的本質就是兒童不斷組織自己的認知結構的能力,以適應變化著的物理環境和社會環境。他對於結構概念具有精闢見解,認為只有作為一個自我調節的、轉換的、系統的整體,才可稱為結構。兒童心理結構的發展,涉及圖式、同化、順應和平衡4個方面,其中以平衡為決定性因素。人類的認識和道德情感是在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中通過自我調節而不斷構成的。人的認識結構主要是一種運算結構,這不僅是一種生物結構,更重要的是一種邏輯結構。他根據長期的大量觀察和實驗,將兒童的智力發展劃分為具有質的差異的4大階段:感覺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見認知發展階段論)。皮亞傑的思想發展主要在哲學方面,他的理論逐步進入哲學理論概括的高度。他的理論核心是他於60年代提出的“發生認識論”,這個理論探討了結構的一般問題,獨立地闡述了知識的心理發生、生物發生及古典的邏輯、數學、物理等科學的認識論問題。他的哲學思想強調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作用和內化作用,具有辯證法因素,但顯然帶有先驗的唯心主義性質。他的教育思想屬於杜威一派的兒童中心主義的思想體系。他的有關思維發展的實驗為許多心理學家重複驗證,認為他只注意到內在的發展而忽視了社會的影響,年齡分段過分呆板,也忽視了青年期以上的發展。
美國的心理學家J.布魯納運用皮亞傑的思維心理學思想改造美國的普通教育,受到了普遍的注意。西方一些心理學家,將皮亞傑的思維概念加以擴充,包括了人的認識活動,從信息加工理論的角度來探討人的整個認識過程,構成了現代流行的認知心理學。
現代西方心理學的趨勢
20世紀20~30年代,西方各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在美國,心理學的派別眾多,各執一詞,爭論不休,對於這種現象,心理學界的看法互不一致。例如,克拉帕雷德認為學派之間的論戰是一種無益之爭,徒費精力。伍德沃思持折衷主義觀點,主張各派應互相學習,取長補短。D.舒爾茨認為各家爭鳴乃是每一門科學發展的正常現象。E.G.波林自不免以為是“時代精神”的體現了。但就美國而論,自30年代以後,各學派之間的論戰已漸趨緩和,各學派在其後期發展中已出現互相吸收,甚至有融合的趨勢。各學派之間,除精神分析外,壁壘也不那么森嚴了。舒爾茨在其《現代心理學史》(1975)中指出:華生認為美國心理學的主要傾向包括決定論、自然主義、機能主義、操作主義、數量化、假設-演繹主義和環境主義。J.P.查普林和T.S.克拉維茨則把當代美國心理學描述為一種機能主義的行為主義。其實,近、現代心理學各派之間爭論的緩和,一是因為它們之間主要為唯心主義思想的內部之爭,其次是因為各派雖有分歧,但多少也有為西方心理學所一致讚許之處。大體說來,可以看出有以下幾種共同傾向:第一是機能主義觀點,這是西方心理學的主流,強調有機體的心理和行為對環境的適應性。第二是動力觀點,新行為主義引進的各種中介變數也表現出這一傾向。第三是整體性觀點,以格式塔心理學和皮亞傑的結構主義最為突出。第四是文化觀點,就連早期馮特的“民族心理學”和華生的環境決定論也不免有此趨勢。最後為實用性觀點,這是當代西方心理學的機能主義精神總趨勢的必然結果。以美國而論,理論心理學家與套用心理學家雖仍存在著矛盾,但大多數人已經不再單純地進行理論研究,已有60%以上的心理學家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方面,為各級政府機構、工商界、醫院診所、教育機關和軍事部門去工作了。
促使各心理學派解體的一個重大原因,是由於近幾十年來自然科學有了很大的進步,新的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心理學出現了兩種趨向:一是心理學家在沒有正式表達的系統理論指導的情況下,各自在其實驗研究的狹窄範圍內建立起若干“小型理論”。二是心理學的專業化日趨紛繁,研究也更加深入了。例如,電子學和工程技術的發展導致心理學實驗和測量儀器的精密化;生物化學、生物反饋和腦電技術的進步,引起對某些心理過程如記憶和情緒的神經生理機制的深入探討;計算機的套用,加速了將控制論和資訊理論原理引進心理學,大大改進了數據分析的方法。與此相適應,如心理藥物學、工程心理學、生理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都得到很大的發展。此外,由於強調社會文化因素對心理發展的影響,社會心理學、諮詢心理學、管理心理學、跨文化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等在西方各國不同的心理學傳統基礎上,分別取得程度不同的進展。
50~60年代,在美國興起一種人本主義心理學,它反對美國最有勢力的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似乎代表著美國當代心理學的一個新的方向和運動。新興的人本主義反對人的獸化和計算機化,反對操作主義,反對吝嗇律,反對還原主義,也反對只注意人的黑暗方面和不健康方面。相反地,它提倡人化的心理學,提倡心理學應當研究人的價值。人的動機或需要從最低級的生理需要到最高級的自我實現的需要可分為7級,而自我實現乃是人的價值的最完滿的實現形式。其實,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心理學派開始解體的30~40年代。它的領導人之一A.馬斯洛早在1936年已初步認識到整體論、動力論和文化因素這三者有著本質的聯繫,應該使之結合起來概括為一種全面的心理學體系。其後他才在1961年與其他一些心理學家共同創立了人本主義心理學,被認為是當代心理學的第三種力量,以便向未來的“超個人心理學”過渡。由此看來,人本主義心理學這一新運動乃是對當前西方文化特別是美國多年來的心理學傳統的嚴重抗議,企圖通過人性與周圍各種條件的互動作用創立一種新的心理學理論體系,以彌補各派之不足。然而,當前西方心理學中的根本矛盾,是已經取得的而且正在不斷取得的大量的科學實驗成果與缺乏一種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的正確科學理論之間的矛盾。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哲學思想基礎是現代存在主義,屬於唯心主義的哲學範疇。因此,它本身就具有不可避免的缺陷。
參考書目
高覺敷主編:《西方近代心理學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2。
E.G.波林著,高覺敷譯:《實驗心理學史》,商務印書館,北京,1981。( E. G. Boring, A History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2nd ed.,Appleton-Century-Crofts, New York,1950.)
D.舒爾茨著,楊立能等譯:《現代心理學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1。(D.Schultz,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logy,3rd ed., Academic Press, New York,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