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茲堡學派
正文
20世紀初,在德國維爾茨堡(曾譯符茲堡)大學心理學實驗室O.屈爾佩的領導下,對思維、判斷和意志等高級心理現象進行實驗研究的學派。又叫屈爾佩學派。圍繞在屈爾佩周圍的學者有:A.邁爾、J.奧爾特、K.馬爾比、H.J.瓦特、N.K.阿赫、A.梅塞爾、K.比勒、K.科夫卡和O.塞爾茨等人。馬爾比關於重量比較判斷的研究是符茲堡學派第一項重要的貢獻。他發現在進行重量判斷時,感覺和意象是存在的,但是在判斷過程中感覺和意象就不起作用了。被試實際上不知道怎樣回憶這個判斷(哪一個重些或是輕些)。這種發現與幾百年來關於思維的研究相矛盾。以前的研究者在進行這類判斷的實驗時,被試保持著第1個物體的感覺和意象,而與第2個物體的感覺和意象相比較。馬爾比的實驗證明,不存在這些感覺和意象的比較,判斷的過程是難以捉摸的。這就是說,在判斷時,思維不能表現為感覺或是意象,是非直觀的意識內容。馬爾比把這種情況稱為識態,阿赫稱為意識性。意識性和識態相同,也是一種非感覺、非意象的模糊而不易捉摸的意識內容。這樣,在學派中就產生了“無意象思維”問題的研究。
符茲堡學派的第二個重要貢獻是瓦特在聯想課題的實驗研究中還發現了一種“決定傾向”的現象。他要被試找從屬詞或是超常的特殊詞,被試對他的意識判斷過程報告不出什麼合適的情況來。這個實驗進一步證明了意識經驗不能簡化為W.馮特的感覺和意象。在瓦特看來,被試一接到指示就以所要求的方式給予反應。一呈現刺激詞,被試就執行指示而不要任何進一步的意識努力。被試通過指示明顯地確立了按指示方式進行反應的無意識定向或決定傾向。任務一旦明白便採取這種決定趨勢,實際任務的完成不需要什麼意識的努力。阿赫也研究了這個問題,得到了與瓦特相同的結果。他認為意識之外的預先傾向性能夠控制意識的活動。 1907年前後,阿赫又用系統的實驗內省法、梅塞爾和比勒又用問答法繼續研究了無意象思維的問題,追問思維的內容到底有沒有非感覺、非意象的因素。符茲堡學派的成員認為有,而構造派馮特和E.B.鐵欽納則堅持沒有。同時鐵欽納反對符茲堡學派用內省法來研究這個問題,認為通過內省是得不到明確的結果的。這就是有名的對“無意象思維”問題的爭論。
符茲堡學派的研究並未達到積極的目的。1909年,當屈爾佩轉任波恩大學時,符茲堡學派就解體了。
參考書目
高覺敷主編:《西方近代心理學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2。
D.舒爾茨著,楊立能等譯:《現代心理學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2。(D.Schultz, 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logy,3rd ed.,Academic Press,New York,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