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華生
J.B.華生
20世紀初起源於美國的一個心理學流派。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建人為J.B.華生。 基本觀點 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關於心理學的對象與任務 行為主義觀點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所謂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這些反應不外是肌肉收縮和腺體分泌。它們有的表現在身體外部,有的隱藏在身體內部;強度有大有小。華生指出,一向認為純屬意識的思維和情緒,其實也都是內隱和輕微的身體變化。前者是全身肌肉特別是言語器官的變化,後者是內臟和腺體的變化。20年代以來記錄肌肉電位變化的技術不斷提高,已經發現心理活動伴有輕微的肌肉收縮。但連帶發生的事件並不一定就是同一事件。所以思維時有輕微的肌肉收縮,並不足以證明思維就是輕微的肌肉收縮。 華生認為,肌肉收縮和腺體分泌都可歸結為物理或化學變化;引起有機體反應的刺激,最後分析也只能是有機體內部和外界的物理或化學變化。這樣一來。全部行為,包括通常所說的心理活動,都不外是一些物理或化學變化引起另一些物理或化學變化而已。因此,他認為心理現象都能夠用物理和化學的概念來說明。一位早期行為主義者A.P.魏斯把這種觀點發揮到極端的還原論。但華生本人則又主張心理學只應著眼於有機體整體的適應性行為,無須過問這些物理和化學變化。 華生自稱行為主義是唯一徹底而合乎邏輯的機能主義。他在芝加哥大學深受機能主義的影響。機能主義代表人物之一J.R.安吉爾也說過心理學要研究行為。但機能主義者把意識和行為都看作人適應環境的手段。按機能主義的哲學依據──實用主義來說,檢驗意識適應性的唯一標準只能是行為的適應性。所以,考察了行為就無須考察意識;反之,若不考察行為則無法考察意識的適應性。因此徹底的機能主義就必須承認,可以丟開意識去考察行為,但不能丟開行為去考察意識
華生有時宣稱心理學家應該象物理學家那樣去使用意識,即只把它看作關於客觀事物的經驗,而不看作關於自己心理活動的經驗,從而取消了W.馮特所指的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區別。因此把心理學家所研究的意識和物理學家所研究的客觀事物等同起來。K.S.拉什利明確指出這是新實在論的觀點,並極表讚賞。其他早期行為主義者如E.霍爾特本人就是新實在論的代表人物之一,另如W.S.亨特則斷言意識就是環境,從而把意識的對象和意識的活動混為一談了。
華生認為心理學研究行為的任務就在於查明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係。這樣就能根據刺激推知反應,根據反應推知刺激,達到預測和控制行為的目的。 關於心理學的方法 行為主義者在研究方法上擯棄內省,主張採用客觀觀察法、條件反射法、言語報告法和測驗法。這是他們在研究對象上否認意識的必然結論。 華生一方面反對內省,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利用只有內省才能提供的一些素材。於是他把內省從前門趕出去,又以“言語報告”的名義從後門請進來。這樣就把言語的兩種作用混淆了。言語固然和動作一樣是對客觀刺激的反應,但也可用來陳述自己的心理,這種陳述其實就是內省。
行為主義心理學在方法論上深受進化論問世以來的動物心理學的影響,動物不會作內省報告,所以只能根據它對刺激的反應來推測其心理。這樣就使早期的動物心理學染上濃厚的擬人論色彩。L.摩根提出要儘量克服擬人論,經過J.勒布的進一步努力,直至E.L.桑代克,均未能徹底解決這一問題。華生承其餘緒,做過許多動物心理學的研究,最後得出一反擬人論的結論,斷言人和動物在心理上沒有質的差別,但不能按人的心理來推測動物的心理,相反地要像研究動物心理那樣來研究人的心理。因此,他非常讚賞И.П.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法,因為它可以使像感覺辨別這樣的主觀經驗轉化為反應差異的客觀事實。但從根本上看,華生與巴甫洛夫完全不同。華生否認神經中樞在動物行為中的特殊重要性,認為它僅起聯絡作用。巴甫洛夫則把身體外周器官活動與神經中樞活動的關係看作投影關係,考察外周器官的活動,目的在於了解神經中樞的活動。再者,巴甫洛夫不否認意識,而且非常強調人和動物在心理上的本質差別。 關於行為的環境決定論 華生認為除極少數的簡單眼射外,一切複雜行為都取決於環境影響,而這種影響是通過條件反射實現的。因此他把巴甫洛夫式的條件反射當作行為主義的“樞石”。華生誇口說,給他一打健康嬰兒,讓他在可以完全控制的環境裡去培育,他能使任何一個嬰兒變成任何一種人物。他在嬰兒的情緒行為上做了實驗,使嬰兒的愛、懼通過條件反射的改變而改變。他後來侈言要建立行為主義的實驗倫理學。
影響
華生式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影響在20世紀20年代達到最高峰。它的一些基本觀點和研究方法滲透到很多人文科學中去,從而出現了“行為科學”的名稱。直至今天,其涉及的領域仍日益擴大。它們儘管不全以行為主義為指導觀點,但名稱的起源則不能不歸之行為主義。華生的環境決定論觀點影響美國心理學達30年。他的預測和控制行為的觀點促進了套用心理學的發展。 美國心理學界公認,自行為主義心理學問世後,有很長一個時期,美國心理學家多是實際上的行為主義者。認知心理學興起後,雖然意識重新被重視,但認知心理學在方法上也儘量通過觀察客觀行為來研究主觀經驗。 華生那種過分簡化的刺激-反應公式不能解釋行為的最顯著特點,即選擇性和適應性。自30年代以來,他的一些後繼人在操作主義的指引下試圖克服這一致命缺點,從而形成多種形式的新行為主義。如果說華生廢除意識的主張,由於使心理學丟掉主題而漸被拋棄,那么方法論的行為主義則在美國借操作主義的巧辯而延續。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行為主義在中國也有相當大的影響。華生的著作《行為主義心理學》、《行為主義》、《行為主義的幼稚教育》都有中文譯本。中國心理學家郭任遠的環境決定論比華生還極端,1921年他在美國發表《取消心理學上的本能說》一文。20~30年代他又在中國出版《人類的行為》、《行為主義的基礎》等著作,還發表論文多篇,大力宣傳行為主義,並通過觀察雞胚胎運動的發展,來證明其否認本能的主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中國的心理學教科書中都把經過行為主義轉介的條件反射學說作為重點,因而在心理學界造成把行為主義和巴甫洛夫學說混同起來的含糊印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一度大力開展巴甫洛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學習,才澄清了這一方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