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萬能論

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唯物主義哲學家愛爾維修提出的論點。。愛爾維修對於人的成長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教育,否認先天觀念,認為人的一切精神活動、人的認識,都來源於感官對外界事物的感覺。教育萬能論是一種片面地誇大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的觀點,認為人完全是教育的產物。美國的心理學家華生曾說過,他可以用特殊的方法將一打健全的兒童任意加以改變,把他們培養成為醫生、律師、乞丐、盜賊等。法國啟蒙思想家愛爾維修是教育萬能論的代表人物,他在《論人的理智慧型力和教育》中,認為人的天賦是平等的,遺傳素質不存在差別,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人的性格、氣質和精神都是教育的結果。

​概括

教育萬能論

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唯物主義哲學家愛爾維修提出的論點。歷史可追溯到古希臘的柏拉圖的《理想國》。愛爾維修對於人的成長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教育,否認先天觀念,認為人的一切精神活動、人的認識,都來源於感官對外界事物的感覺。他否認人與人之間的個別差異,斷言人的形成只是教育的結果,人與人之間的才智差異也僅僅是教育造成的,即“人受了什麼樣的教育,就成為什麼樣的人”。他一方面認為,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改造人必須改造環境;另一方面又認為,人們的偏見統治著世界,改造環境又必須改造人的偏見,即通過教育改造社會,因而主張教育萬能。愛爾維修的這一教育理論,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推翻封建制度的進步要求,但陷入“意志支配世界”的唯心史觀。

觀點

教育萬能論是一種片面地誇大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的觀點,認為人完全是教育的產物。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人之所以成為人,完全是教育的結果。美國的心理學家華生曾說過,他可以用特殊的方法將一打健全的兒童任意加以改變,把他們培養成為醫生、律師、乞丐、盜賊等。法國啟蒙思想家愛爾維修是教育萬能論的代表人物,他在《論人的理智慧型力和教育》中,認為人的天賦是平等的,遺傳素質不存在差別,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人的性格、氣質和精神都是教育的結果。通過教育發展人的理性,可形成健全的道德,從而改變社會現狀,建立合乎理性的社會制度。可見,持教育萬能論者普遍忽視或否定了遺傳素質及人的主觀能動性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把社會環境和教育看作是影響人的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