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岔鎮

西岔鎮

西岔鎮是甘肅省省列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位於蘭州皋蘭縣城西北部,全中國聞名的引大入秦灌區秦王川盆地東南端。境內有皋營、蘭秦、水羅三條公路,主幹道穿境而過,交通四通八達。鎮政府所在地西岔村,距中川機場10公里,距省城蘭州70公里,距皋蘭縣城26公里,離省轄市白銀70公里,東西北與永登縣、景泰縣交接。轄15個行政村,28個自然村,52個村民小組,9836戶,39032人(不包括移民),其中非農業人口558人,鄉村從業人員18950人。

基本信息

區域特點

西岔鎮西岔鎮

土地資源優勢

。轄區總土地面積382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14萬畝,其中水地7.4萬畝,人均1.85畝。年平均氣溫6.7℃,年平均降雨量232-285mm,無霜期192天。自然條件嚴酷,境內山川相間,土質多為黃綿乾,土層深厚,水資源貧乏,190-260米以下潛水水質優良,屬寒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光照資源充足。生態環境良好。農田林網初步形成,生態林建設初具規模,全鎮林帶林網面積1萬畝,生態農業工程已經啟動,過去那種乾燥枯熱,易起風沙的氣候初步得到改善。
文化底蘊濃厚。建有省級標準化文化站1所,受蘭州中心城市和皋蘭縣城的輻射,區域內農村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社區文
西岔鎮西岔鎮農田林網
化正在興起,處於農村文化與城市文化的交叉地帶,正在從農村同質性文化向城市較好的文化環境。是聞名的“蘭州太平鼓”藝術之鄉,以其歷史悠久,打法獨特,曾多次組隊赴全中國各地表演,特別是1999年代表甘肅省赴京參加建國五十周年大慶活動演出後,一支半職業化太平鼓隊孕育而生,為挖掘民間藝術、弘揚民族文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有獨立國中3所,在校學生2486人,教職工144人,完全國小22所,在校學生3876人,教職工274人,基本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有中心衛生院1所,村衛生所42個,衛生網點遍布全鎮。

產業結構

西岔鎮西岔鎮西蘭花養殖基地
全鎮種植特菜2.8萬畝、飼草4000畝,退耕還林及林帶林網7000畝,累計造林2萬畝,建成高架大棚456座,日光溫室86座。畜禽存欄達到5.64萬頭(只)。全鎮有工業企業63家,形成了矽鐵塑膠包裝、食品生產三大產業,已形成以“銳弛”、“強鑫”等企業為主的5萬噸矽鐵生產、蘭州金耐克塑膠包裝廠蘭州達立食品廠等一系列重點骨幹企業。2007年,實現農業增加值5155萬元,同比增長4.6%;實現鄉鎮企業增加值3.18億元,同比增長15.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273元,同比增長7.7%,地區性財政收入達到678萬元,同比增長56.7%;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850萬元。

“農信通”

2007年7月23日,“雙龍”等五大公司收購花椰菜每斤1.2元、綠菠菜每斤1元。這是皋蘭縣西岔鎮農業信息服務中心向轄區15個行政村、加入農業信息服務網路的4100多部移動手機所發布的當天“高原夏菜”收購價格行情信

西岔鎮西岔鎮農民交售蔬菜場面
息。如今,皋蘭縣西岔鎮所轄15個行政村,已全部被市政府和市移動公司確立為“中國移動”“農信通”信息化建設示範村;兩家聯袂打造的17家鎮村農業信息服務發布平台,受到轄區廣大菜農的普遍好評,此舉同時也得到了當天由市政府組織“蘭州移動農村信息化推進工程”檢查驗收小組的肯定。

皋蘭縣西岔鎮是蘭州市目前最大的萬畝“高原夏菜”生產基地,每年生產出品的荷蘭豆、花椰菜、娃娃菜等特色蔬菜遠銷日本新加坡等東南亞國際市場。前些年,由於信息閉塞,廣大菜農精心種植的特色蔬菜往往是優質不優價,利潤的一大部分讓穿行於田間地頭的“菜販子”給賺了。對此,民眾多有怨言。2007年初,甘肅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蘭州分公司與皋蘭縣西岔鎮政府攜手成立轄區“農信通”農業信息服務中心,培訓信息員27名,蘭州移動分公司無償提供17台“農信通”信息發布機;省商務廳及皋蘭縣政府出資10多萬元,為所轄15個行政村每村購置一台電腦,加快新農村商業信息網路建設和“農信通”建設步伐。

領導關懷

西岔鎮西岔鎮領導慰問計生戶

為了充分體現黨和政府對計生戶的關懷,大力營造和諧的人口計生工作環境,西岔鎮和中川村包村單位縣政協在積極做好人口計生工作的同時,努力為二女結紮戶排憂解難。西岔鎮黨委、政府和縣政協,對中川村生育不滿20天就落實了絕育措施的二女戶趙發軍、丁海英夫婦,在鎮村兩級幫扶500元後,又送去慰問金1000元和慰問品麵粉2袋、清油20斤、雞蛋20斤,使他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愛護,也對該村計畫生育的開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思想建設

為保證“繼續解放思想推動科學發展”大討論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皋蘭縣西岔鎮黨委強化各項措施,抓好五項活動,不斷推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順利開展。

一、開展理論研討活動。各包村領導幹部深入村社,狠抓關鍵環節,以解放思想為契機,發揚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開展理論研討“四個一活動”,即講一堂黨課,辦一件實事,出一個好點子,理一個好思路。通過研討學習,進一步增強廣大黨員幹部民眾科學發展的自覺性,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

西岔鎮西岔鎮黨員開展理論研討會議
二、開展學習先進活動。組織各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外出考察學習,開闊眼界、更新觀念。借鑑學習先進地區黨員幹部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的可貴精神和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的寶貴經驗,看比先進找差距,對照差距找原因,借鑑經驗定措施,在全鎮營造一個學先進、趕先進、比先進的競爭氛圍。

三、開展建言獻策活動。結合機關效能建設,開展“我為西岔發展獻良策”主題座談會,聽民聲,集民智,組織廣大幹部民眾為發展全鎮經濟積極建言獻策

四、開展專題維穩活動。鎮黨政班子成員從維護全鎮社會穩定大局出發,組織機關幹部、村兩委班子成員開展以“改革創新大鎮、經濟發展大鎮、和諧穩定大鎮”為主題的專題維穩活動,為廣大人民民眾營造一個和諧安定的發展環境。

五、開展總結交流活動。結合“百日攻堅”活動,召開總結交流會,以觀念上的更新、認識上的提高、問題的查擺、目標的確定、措施的制定來檢驗思想解放的程度。學乾結合、邊學邊改,乾在點子上、乾出高水平、乾出新成效,不斷推動大討論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新農村建設

西岔鎮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總攬農村工作全局,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收入為目標,實施“支部+協會+公司、帶農戶”的黨建工作模式,通過抓班子、促發展,抓協會、強服務,抓“龍頭”、促帶動,進一步提升了全鎮黨建工作水平,有力推動了新農村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一、加強鎮村兩級班子建設,打造堅強領導核心

農村基層黨組織肩負著宣傳和執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帶領廣大黨員、幹部和民眾脫貧致富小康的重任,直接關係著農村的改革、發展和穩定。為此,西岔鎮始終堅持“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經濟”的工作思路,從強化鎮村兩級黨組織自身建設入手,努力建設發展型黨組織,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一是強化教育培訓,提升黨員幹部素質。深入開展了“學習型黨組織”創建活動,結合農村工作實際,建立了幹部月學習制度、

西岔鎮西岔鎮專題講座
黨員季度學習制度和逢會必學制度。採取上黨課、舉行報告會、專題研討、現場觀摩、觀看電教片等多種形式,組織廣大鎮村幹部和黨員認真學習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農業科技、勞務輸轉等知識。2008年以來,舉辦各類培訓班專題講座80多期,培訓4000多人次。二是加大整頓創建力度,選優配強村級班子。深化“三級聯創”活動,堅持抓整頓、抓創建。2007年以來,針對山字墩、團莊、陽窪窯、中川四個村支部班子思想觀念保守、創新精神不強、工作諉諉諾諾、停滯不前,甚至重大工作拖後腿等民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鎮黨委堅決進行組織調整,選拔5名致富能力強、威信高、有作為的黨員擔任村支部書記和委員職務,增強了村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山字墩村班子調整後不久,就通過深入走訪、積極協調,爭取並完成退耕還林任務1080畝,維修機井2眼,引進了投資1500萬元的地板革生產項目,極大地提高了黨支部在民眾中的威信。團莊村新班子上任之後,積極協調解決了團莊村村民陳增貴正大豬廠租地補償等遺留問題12件,並通過法律手段使村委會多年的債務糾紛得以化解,消除了不穩定因素,讓民眾看到了發展的希望。通過抓整頓創建,全鎮15個村全部達到“五個好”的標準。三是突出作風轉變,一線落實工作。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嚴格落實了幹部包村蹲點制度,幫助基層協調解決具體問題。鎮機關組織開展了“兩聯幫扶”活動,33名鎮機關黨員幹部和66戶貧困黨員和民眾結成幫扶對子,經常深入村社,加強科技培訓、信息引導,解決民眾生產生活困難。各村黨組織也積極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全鎮600多名村組黨員幹部、致富能手黨員和貧困黨員、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互幫互助,共同致富,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

二、扶持發展壯大龍頭企業,促進農業產業發展

針對全鎮農業結構單一、農民增收渠道窄的現狀,鎮黨委積極對接城市發展需求,選準發展無公害蔬菜為全鎮主導產業。2000年,鎮黨委積極鼓勵扶持致富帶頭人,投資1000萬元建立了庫容1500噸的雙龍蔬菜保鮮有限責任公司,為全鎮發展蔬菜產業,建立萬畝蔬菜基地和農民增收起到了積極的示範帶動和服務引導作用。2005年,該公司依託“西岔川萬畝無公害蔬菜千畝設施農業”項目的實施,採取反租的形式租得農戶土地323畝,建立了無公害出口蔬菜試驗、示範基地。2006年,又配套建成了2座高標準的日光育苗溫室,培育優質蔬菜種苗,逐步促進全鎮蔬菜產業做大做強。該公司自成立以來,先後引進各類蔬菜品種13大類,新技術8項,收購和行銷各種蔬菜3萬餘

西岔鎮西岔鎮日光育苗溫室
噸,每年契約蔬菜面積10000畝,帶動農戶6000多戶。在此基礎上,西岔鎮按照“規模增實力、品牌出效益、龍頭促發展”的思路,在土地資金信貸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積極扶持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先後引進建成了“萬和”、“延祥”、“綠佳”、“雙力”等10家蔬菜產銷龍頭企業,充分發揮了示範帶動作用。為了不斷拓展市場,增加效益,大力引導龍頭企業實施品牌戰略,推行蔬菜標準化生產,並組織一批信息靈、技術精、會經營的農村經紀人和致富能手積極開拓縣外市場,使特色優勢變成品牌優勢,使品牌優勢變成經濟優勢。西岔鎮鎮蔬菜產品已遠銷東南亞澳大利亞加拿大等一些國家和國內南方一些地區,開拓了極具前景的廣闊市場,使蔬菜生產經營成為西岔鎮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亮點。通過龍頭帶動,全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明顯加快,建成了高原夏菜、萬畝棗杏、啤酒大麥生豬養殖四大產業基地,初步形成了高原夏菜、特色養殖、勞務輸轉三大支柱產業。2007年底,全鎮高原夏菜面積達到2.43萬畝,總產達到1800萬公斤,總收入達到2880萬元,農民人均蔬菜收入達74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三分之一;畜禽存欄達到4.39萬頭(只);年均輸轉勞動力4000人次,創勞務收入1680萬元。2006年,鎮黨委又經過認真分析和研究,幫助解決資金、占地、用電等各方面實際問題,引進建成了投資2000萬元的“正大萬頭豬廠”,帶動了全鎮生豬養殖產業的發展。同時為了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引導幫助企業實施綠色深加工戰略,獲取良好的市場效益。五墩村黨支部積極為小雜糧協會與企業牽線搭橋,開展小雜糧的深加工,推出了5個系列的精品黑小麥面,年加工黑小麥13萬公斤,實現年產值15萬元,切實推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三、積極探索黨建工作新模式,切實增強服務功能

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創造力和領導核心作用,不僅體現在對黨員幹部隊伍的教育管理上,更體現在統籌經濟社會發展、駕馭市場經濟和帶領農民民眾致富的能力上,體現在引導農村各類組織健康發展,妥善處理農村各種利益關係的能力上。為此,西岔鎮積極尋找基層黨組織領導農村經濟工作新的載體,採取“支部+協會+農戶”的工作模式,使基層黨組織由直接決策變為出謀劃策,由直接指揮變為引導服務,進一步提高了黨組織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水平。一是支部牽頭,領辦創辦協會。鎮黨委積極引導各村黨支部根據本村農業生產布局和農業產

西岔鎮西岔鎮獺兔養殖
業化經營的要求,按照“選擇一個項目、成立一個協會、興辦一個實體、推廣一套技術、振興一個產業,致富一方民眾”的思路,在支柱產業比較清晰、發展比較成熟的村,由村支部牽頭,依託本村優勢產業,把專業大戶、黨員戶和部分民眾組織起來,創辦、領辦各類農村專業經濟協會。近年來,全鎮已由黨支部帶動組建、聯建了蔬菜種植、獺兔養殖、蔬菜運銷、生豬養殖等16個專業經濟組織和協會,並在協會會員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86名,其中24名已加入了黨組織。二是探索創新,完善運行機制。為了推動專業經濟協會的快速健康發展,在陽窪窯蔬菜產銷協會峴子獺兔養殖協會漫灣蔬菜產銷協會四墩生豬養殖協會五墩小雜糧運銷協會中探索實行了支部班子成員與協會會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機制,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支部+協會+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從而把黨組織組織領導、政策引導、發動民眾等方面的優勢,同農村專業協會在技術、信息、市場、資金上的優勢有機結合起來,使支部與協會、協會與農戶相互結合、良性互動。峴子村支部班子強化服務職能,積極尋找致富項目,從外地考察引進獺兔養殖項目,並成立了由黨支部書記任會長的獺兔養殖協會,發展規模養殖戶72戶以上,年均出欄種兔肉兔3500多隻,創收42萬多元,並建成投資50多萬元的獺兔養殖基地,形成養殖、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特色產業,增加了農民收入。三是注重引導,規範管理服務。為了規範協會的經營管理,保證協會始終沿著服務民眾的方向健康發展,主動幫助協會建立健全了協會章程、工作制度等,使協會的各項工作有章可循,促進協會的規範化管理和健康發展。同時督促協會堅持“入會自願、退會自由,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指導協會充分發揮科技培訓、信息傳送、指導生產、幫助銷售的整體功能,為會員民眾提供全面細緻地服務,幫助民眾共同致富。

民間藝術

蘭州太平鼓藝術團是由皋蘭縣西岔鎮農民組成的民間文藝團體,1990年赴京參加第十一屆亞運會藝術節時叫“蘭州太平鼓隊”,1999年在首都參加國慶50周年聯歡晚會時改為現用名。

西岔鎮西岔鎮太平鼓藝術團
藝術團在皋蘭縣參加比賽時稱“西岔鎮蘭州太平鼓藝術團”,在蘭州市稱“皋蘭縣蘭州太平鼓藝術團”,參加甘肅省乃至全中國性的比賽和表演時,則直接“稱中國·蘭州太平鼓藝術團”———這是一種藝術,不是哪幾個人或哪一個小地方的,是黃河文化的精髓,是甘肅的藝術品牌。

太平鼓在皋蘭歷史很悠久,1952年第一次進京在中南海懷仁堂表演過,周總理也觀看過。但那時鼓隊僅由8個人組成,規模很小。1989年參加過四川省舉辦的一次鼓舞大賽,還是雁灘組隊參加的。西岔太平鼓真正打出“威風”也是那一年,蘭州市申報參加第十一屆亞運會表演項目時,想在三縣尋找和挖掘有代表性的特色藝術,看了西岔的表演很滿意,由當時的王雲義和西岔鄉文化站站長龐炳負責,組隊苦練三個月,最後練成了《普天同慶》《兩軍對壘》《三陽開泰》《四門兜底》《金龍絞尾》《五福臨門》《黃河激浪》《萬眾歡騰》《鷹擊長空》《亞運之光》十大陣法,在亞運會前的表演中一舉成名。

鄉鎮名人

西岔鎮王喜剛研製的三馬子播種
皋蘭縣西岔鎮五墩村的農民王喜剛如今成了“科學家”,他發明的多功能“三馬子”播種機因為方便、快捷、省人力,成了附近村民爭相搶購的熱銷品。不到一年時間就銷售了10多台。

王喜剛是皋蘭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心靈手巧的他喜歡鑽研各種機器,在摸清農用車的結構原理後,他在家門口開了一個修理部,專門替農民維修各種機器。近兩年,他發現三輪車已經在農村普及了,機器耕作卻沒有跟上,原有的拖拉機耕作不僅耗費人力,而且播種速度很慢,於是萌生了進行技術改造發明“三馬子”播種機的想法。為此,他專門到機器耕作比較先進的寧夏回族自治區等地考察,結果發現都沒有用三馬子牽引的播種機。回到家後,他仔細琢磨了現有的播種機,還經常跑到各大農具市場觀摩其他播種機,終於研究出了新型的“三馬子播種機”。隨後他經過多次試用。2008年正式開始投入使用後,得到了附近村民的喜歡。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