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
為了增加民眾收入,達川鄉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協調、爭取政府資金支持,進一步加快達家台土地綜合開發,通過招商引資將開發出的土地建成農業園區,按照“優質、高效、無公害”的要求,力爭發展設施農業100
![達川鄉](/img/5/b31/nBnauM3X3QjMzYzNzcTM1IzNyITM4MTO2QjMwADMwAzMxAzL3E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項目建設
2008年新上項目5項,預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00萬元。新的一年將對轄區內4家閒置鄉鎮企業及600畝新開發出的土地以招商局和達川商會為媒介,引進項目啟動,完成固定資產3500萬元。
1、美達綜合廠擴建項目,計畫投資500萬元,完成年銷售收入540萬元,現已完成投資約300萬元。
![達川鄉](/img/5/97b/ml2ZuM3XyYDN2QDNyYTM1IzNyITM4MTO2QjMwADMwAzMxAzL2E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3、渠道襯砌項目,達川鄉岔路村自籌資金30萬元,擬對川區1.5公里主渠道進行襯砌,預計2008年5月份動工。河咀村積極爭取資金20萬元對達家台河咀四社400米渠道進行襯砌,現已完成“U”型槽的搬運工作,力爭上半年完工。
4、養殖小區建設項目,經鄉政府研究決定將達家台“犇興養牛場”及周邊建設成為達川鄉養殖小區,現已建成養豬圈舍400平方米,引進仔豬50頭,擬投資100萬元,力爭三年內將該養殖小區建設成為存欄1000頭的養殖小區。
5、河咀村旅遊項目,河咀村為積極發展旅遊業,經招商引資,擬投入50萬元,利用電灌站一級泵房周邊自然環境優美,基礎設施較好的有力資源,發展休閒觀光旅遊業,正在積極地運作商談中。
設施農業
![達川鄉](/img/6/cdb/nBnauM3X1gjM4EDO3MTN1IzNyITM4MTO2QjMwADMwAzMxAzLzU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開展土地經營權流轉。對由於地塊、方位難以滿足建設需
![達川鄉](/img/4/349/nBnauM3X2EDOwgjMycTO0IzNyITM4MTO2QjMwADMwAzMxAzL3kzLy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要的,農戶可依法進行土地的流轉、置換,如確需要鄉、村幹部出面協調的,由鄉、村幹部出面做進一步協調,幫助落實所需土地的經營權。
2、資金扶持。經研究與達川信用社協商對農戶發展設施農業予以每畝5000元貸款支持。鄉政府拿出2.5萬元作為專項資金,每畝予以500元的補貼。財力較好的村,村上根據各自財力予以補貼,每畝補貼500—2000元。
3、做好技術服務。邀請區農技站技術人員進村辦種植技術培訓班,做好建設方位的確定等服務工作。
醫療機構
![達川鄉](/img/1/d7c/nBnauM3X3IDMygDN2EjM1IzNyITM4MTO2QjMwADMwAzMxAzLxI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衛生院現有國家人員6名,集體人員12名,招聘人員2名。有中專學歷5人,大專學歷1人。醫生10人,護理人員5人,藥劑人員2人員,鍋爐工1人,退休2人。衛生院開設有內科,外科,骨科、婦產科、傳染科、中醫針灸科、五官口腔科,急診科和防疫科等。能診治常見病、多發病、個別疑難雜症,並開展地區兒童計畫免疫工作。有基本標準的手術室、治療室、換藥室、中西藥房,能做常見的骨科手術和基本的普外手術,計畫生育四項手術及婦產科常見手術。還設有心電圖室、B超室、放射科和化驗室。
旅遊開發
蘆畔賞景,田間勞作,採摘怡情,林中小憩,吃農家飯,享農家樂。地處“三江口”的西固達川鄉,2008年因勢利導,發展起了生態農業休閒旅遊項目。十一黃金周將至,位於八盤峽水庫上游的達川鄉正在積極準備迎接四方遊客。
![達川鄉](/img/c/24c/nBnauM3X2QDNyUzN0cTO0IzNyITM4MTO2QjMwADMwAzMxAzL3k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從2007年開始,達川鄉岔路村黨支部、村委會一班人看準日漸火爆的城郊旅遊市場,決定開發生態農業旅遊項目,將自然風光和生態農業有機嫁接,做起了都市休閒遊的文章。對達川鄉開發生態農業旅遊項目的思路,西固區委、區政府大力支持,並專門投資30萬元,在達川鄉政府和三江口景區間修建了新水泥路,三江口的生態農業旅遊由此邁上產業化經營之路。
勞務轉移
為了提高農民收入,西固區達川鄉通過多方聯繫,努力促進農民就業,勞動力輸轉工作開展良好。截至2008年9月,達川鄉共發布用工信息400餘條,舉辦勞動力培訓班5期,其中引導培訓271人,技能培訓225人,共輸轉農村富餘勞動力1481人,其中有組織輸出573人,自謀輸出387人,就地轉移521人,實現勞務總收入達350.3萬元,實現了勞務轉移和勞務收入的雙豐收。
新農村建設
![達川鄉](/img/2/419/nBnauM3X3ATNzEDMwUzM1IzNyITM4MTO2QjMwADMwAzMxAzL1M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創新工作
為了創新型地完成2008年全年目標任務,將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工作創新年”活動引向深入,促進全鄉經濟社會和諧、可持續發展,切實解決工作中存在的按部就班、創新不足的問題,提高全鄉幹部民眾創新意識和能力,激發乾部民眾幹事創業的熱情,鄉黨委、政府決定在全鄉深入開展“工作創新年”活動,達川鄉著力抓好六個方面的創新:
![達川鄉](/img/a/f13/nBnauM3XxQDN2cTM3ITN1IzNyITM4MTO2QjMwADMwAzMxAzLyU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二、創新發展模式。著力構建協調的產業體系,促進發展以農業為主向三產協調發展轉變。創新農業發展模式,努力構建“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以完成土地綜合開發、設施農業、養殖小區等重點項目為載體,帶動全鄉種植、養殖業的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創新工業發展模式,以抓好產業鏈對接、招商引資項目為主要思路,在原有企業挖潛改造、降低能耗的基礎上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的新型工業企業,促進工業經濟做大做強。創新服務業發展模式,繼續扶持擴大運輸業發展,改造提升岔路中心市場功能,大力發展休閒觀光旅遊業,提升服務檔次,擴大經營規模。
三、創新工作方法。要切實改變過去按部就班的工作方法和思路,認真總結分析工作經驗和做法,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規律,挖掘亮點,樹立品牌,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工作新格局;積極推行決策在一線樹立、成效在一線檢驗的“一線工作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創新黨建工作方法,以“質量建黨”為目標,以“三爭一促”、“雙爭雙比”為載體,充分調動村級黨組織、全體黨員的積極性,認真抓好爭先創優、結隊幫扶、黨員承諾、設崗定責、隊伍發展工作,努力提高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提高黨員素質,充分發揮戰鬥
![達川鄉](/img/9/595/nBnauM3X4UDN5UDO5QDN1IzNyITM4MTO2QjMwADMwAzMxAzL0Q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四、創新工作機制。一是進一步修訂、完善鄉黨委政府各類工作制度,尤其是民主集中制和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並認真抓好各項制度的落實,促進黨委、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二是制定落實村級各項制度,尤其是村務、財務等方面的制度,強化對村級組織的管理。2008年村級換屆已基本結束,要認真推選產生村民代表,成立村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計畫生育等委員會和村民理財小組、村務公開監督小組、低保民評小組等民眾自治組織,全面落實《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完善通過《村民自治章程》,定期召開村民大會和村民代表會議,嚴格落實村務公開、財務公開工作,加強對村幹部的監督,提高各村謀發展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建立和落實新農村建設試點村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做到以點帶面,提高全鄉環境衛生水平。
![達川鄉](/img/4/3e1/nBnauM3X0ADOzkjMyETN1IzNyITM4MTO2QjMwADMwAzMxAzLxU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六、創新發展環境。一是提高鄉機關服務效能,推行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理制、服務承諾制和“五辦”作風,對基層、企業、民眾亟待解決的為題“立即辦”,對老大難問題“主動辦”,對帶普遍性的問題“上門辦”,對條件暫不具備、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跟蹤辦”,對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的問題“公開辦”,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二是全面推進誠信政府、誠信企業和誠信市民建設,構建“誠信達川”。三是大力發展“全民創業”活動,大力引導和支持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幹部創事業,形成人人創業,全民創業的生動局面。